首页

综合其它

雪满长空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雪满长空: 雪满长空 第57节

    反正都要卧床诊脉,李裕起不起都一样。
    等温印换了衣裳,也洗漱完,从耳房中出来,见罗太医在屏风后替李裕诊脉。
    温印对这个罗太医有印象,当日贵平来的时候,是这位罗太医在替李裕诊治,贵平问起李裕的情况,罗太医却反问了一句,公公,是醒,还是不醒好?
    见她上前,罗太医问候了声,“夫人。”
    温印轻嗯了一声。
    罗太医问了几句昨晚和今晨的情况,温印唤了声,“黎妈。”
    黎妈上前,温印淡声道,“你问黎妈吧。”
    罗太医才尴尬想到,早前听说过,夫人不怎么关心废太子的事,眼下看,是了。
    温印看向李裕,李裕朝她眨了眨眼,示意她没事。
    温印这才吩咐了声,“黎妈,你照看着。”
    黎妈应好。
    温印踩着楼梯从二楼下去,很快,李裕听到楼下有声音传来,有温印的声音,还有几个丫鬟的声音传来。
    李裕一面听着,一面看着罗太医。
    方才温印的特意多看了罗太医几眼,李裕很快会意。
    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同温印已经有默契,温印一个眼神,他就知晓是温印让他多留心些这个罗太医。
    果真,罗太医问了不少话,早前的太医都不曾问过。他脸色一黑,一句都没应。罗太医自讨没趣,也没多问,很快,例行问诊结束,又嘱咐药童煎药送来。
    罗太医又朝他道,“公子的病情在慢慢康复了,没什么大碍,就是平日里要多留意些,明日起,也不必每日都问诊,隔三日太医院会来人一次,但药童会每日煎药,公子按时服药即可。”
    李裕没吱声。
    黎妈赶紧应好。
    罗太医没在他跟前多停留,黎妈去送,李裕忽然在想一件事,他病情其实差不多,但昨日这场大火烧了之后,太医院从每日都有人在离院轮值,到隔三日来问诊一次,是朝中议论声多了,太医院每日放人在离院这处,也怕被朝中诟病……
    那接下来的日子,离院这处会宽松很多。
    要是顺利,年关前能同‘四喜丸子’照面,那京中的局面就会顺畅很多……
    眼下是腊月初五,还有二十余日。
    李裕起身下了床榻,宝燕迎上,“殿下,洗漱的水备好了,殿下洗漱完,可以下楼用早饭了。”
    李裕颔首,“温印呢?”
    殿下开口问起的便是夫人,宝燕笑道,“夫人在旧亭那边见余妈和卢管事呢!”
    余妈?李裕意外。
    宝燕又道,“夫人说赏梅阁四处都透风,没办法住人,让人唤了余妈和卢管事来,催着主苑那处重建的事,说早前的地方烧了,再建不吉利,要重新寻处地方。正好早前修建暖亭的曲工也来了,就在旧亭那处一起帮忙看选址什么的,恐怕还要好些时候,兴许晌午前都在旧亭那处……”
    “好。”李裕应声。
    温热的毛巾覆在脸上,李裕想起昨晚温印说过,她特意要来赏梅阁,但不能让人察觉,所以今日会催着余妈和卢管事一道看选址,是特意透露给旁人,她不想在赏梅阁这处久住。
    温印行事,不仅小心谨慎,而且滴水不漏……
    ***
    旧亭中,温印也确实同余妈,卢管事还有韩渠在一处。
    主苑修建,东宫会安排人,韩渠是来看旧亭修缮的,顺道帮着给了些意见,譬如温印想挑了一处离梅苑不远的地方,冬日能闻到梅苑中的腊梅花香。
    韩渠便结合风向和采光的因素,给了建议的选址。
    温印初步定下来一处地方,让余妈和卢管事尽快找人勘测,出图。这过程本就快不了,再加上临近年关,能不延迟就算好的。
    看着余妈和卢管事离开,温印才看向韩渠,“怎么了?”
    有安润在,她让韩渠能少在离院露面便尽量少在离院露面。
    韩渠不会这么贸然。
    周围有清维和鱼跃几人在,支开了旁人,再加上院中都熟悉韩渠了,也没人多留意韩渠单独同她一处。
    韩渠近前,压低了声音道,“东宫,丁胜今晨很早就来了醉月楼寻我,说有条口信很急,且很重要,不让经手他人,让我务必亲自转告东家一声。”
    从李裕和韩渠早前的描述来看,丁胜谨慎,他只信得过韩渠,让韩渠亲自来不奇怪。
    “说。”温印端起茶盏。
    韩渠沉声道,“东家,丁胜是说,四喜丸子已经在京中了。”
    作者有话说:
    这章还有周末红包,记得按爪~
    明天见
    第036章 密道
    “四喜丸子已经在京中了?”李裕也明显意外。
    他原本年纪就不大, 清秀俊逸的脸上,眉头微拢,似是带了稍许少年老沉的模样。
    温印颔首, “是,今晨一早, 丁胜就来了醉月楼接头,说很急, 而且很重要,也一定指明要早前见过的人亲自来送消息, 应当是想尽快捎带给你, 丁胜才会冒险, 要带的就是这句话。”
    李裕看了看她,短暂缄声。
    他是想尽快见到对方,但没想到人已经在京中了,而且丁胜口中会用上急这个字,事出有因。
    温印见他目光凝在一处,是在想事情,没有出声相扰。
    眼下的赏梅阁还有一处妙处, 因为有二层阁楼,所以说话比早前主苑时方便。温印同李裕在阁楼上,黎妈等人在阁楼下, 有事可以缓冲, 她也可以透过窗户缝隙,远远看到来往的人。
    温印是见赵妈往这处来……
    “宝燕。”温印唤了声。
    宝燕踩着楼梯上前。
    温印嘱咐道,“稍后赵妈来, 就说我在午睡, 谁来都不见……”
    宝燕应好。
    等宝燕踩着楼梯下去, 李裕才仔细开口,“阿茵,我在想一件事,昨日离院一场大火,京中应当都听到消息了,如果对方人在京中,也一定听说离院这处走水,但消息隔绝,并不知道我这里究竟出了多大事,所以丁胜今晨急着到醉月楼接头,既是要给我传递消息,也是要确认我的安稳。如果消息能送到我这里,这个急字,是告诉我四喜丸子着急,外面的风声并不清楚,对方也不敢贸然打听,怕露马脚,对方知道我是否安稳,还有离院这处的实情才能判断真实的形势。”
    温印眨了眨眼,朝中的人和事,她不如李裕熟悉。
    就这么一句话,李裕便能清楚判断对方的目的和诉求,是信得过的人,而且有默契。
    这样的人……
    温印忽然想起,“你不是说四喜丸子入京需要时间?这才几日,他怎么会在京中?”
    李裕摇头,沉声道,“这一点,我也不确认。但上次你让人见丁胜的时候,丁胜已经确认了身份,丁胜没提起四喜丸子在京中的事,说明那时四喜丸子不在,对方是在那之后的间隙入京的。”
    那就是这两三日的事,温印微讶。
    李裕眉头微拢,如实道,“不应该在京中,也不会轻易入京……”
    “为什么?”温印问起。
    李裕看她,“这样入京动静太大,所有的眼睛都会盯在一处,而且李坦一定会紧张,绝对不会掉以轻心……”
    动静太大,李坦会紧张,温印猜不到是谁。
    这应该是眼下李裕手中重要的底牌和筹码,事关重大,李裕轻易不会告诉旁人。
    温印没有多问。
    李裕目光又凝在一处,反复思量一件事,“父皇被软禁宫中,我在离院这处昏迷不醒,这个时候入京没有任何意义,还容易暴露,不会这么冒险。而且,京中知道我醒也是腊月的事,除非……”
    李裕顿住。
    “除非什么?”温印好奇。
    李裕看她,“阿茵,我之前醒过来的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温印诧异,然后逐一回忆,“有我,黎妈,元宝,铜钱,还有胡师傅。黎妈和元宝,铜钱一直都在离院,也没接触过旁人,胡师傅口风很紧,他也不应当能送消息给你的人……”
    言及此处,温印忽然看他,“还有我爹……”
    “永安侯?”李裕看她。
    温印颔首,“嗯,祖母早前提醒过我,府中有李坦耳目在,归宁的时候我同爹在一处摆棋谱,他会给棋谱起别名,我从小就陪爹一道摆棋局,所以知道他给这些棋局起的别名。我当时先摆了“枯木逢春局”,爹当时就明白了,然后摆了“高山流水”,这是知音局,是告诉我知晓了,最后还有一局,是让我谨慎行事,稍安勿躁……这些不会有旁人知道,只有我同爹知道。”
    李裕指尖轻叩桌面,“你我成亲是十一月二十三日,归宁是十一月二十六,从那个时候算起,到眼下是有十余日了。”
    温印听出端倪,“你是说……”
    李裕应道,“阿茵,是岳父。”
    岳,岳父……
    温印微怔,他怎么叫的这么顺口的?
    李裕却全然没在意她脸上神色,继续道,“岳父他知道我如果醒了会想见谁,所以提前把我醒的消息告诉了旁人,这样江之礼会提前入京也不奇怪……”
    李裕脸上都是庆幸,“岳父不动声色替我解决了一个难题,即便没有联络上丁胜,江之礼也会想办法来见我。”
    温印还是不习惯他说岳父说得这么顺畅,而且,说完之后看她,似是在寻求马屁之后的赞同。
    温印:“……”
    温印忽然反应过来,“你要见的人是江之礼?”
    李裕并未隐瞒,朝她点头。
    “但我听说江陶两家不对付……”温印的意思是,陶煜焯是他舅舅,如果陶家同江家不对付,那他……
    李裕看她,“国中这么多世家,不可能都同仇敌忾,他们有各自的利益在,也有各自的用处。陶家是同江家不对付,但不代表江家立场会向着李坦。阿茵,江家是我的人。这些年江家笼络了不少世家,要对付李坦,江家必不可少。江之礼是江老太爷的孙子,只致学,不入仕,时常出入各地采风,他的行踪不敏感,但他来见我,等于江老太爷见我,也不会引人注目。”
    温印会意。
    但又笑道,“江之礼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怎么会给自己取四喜丸子这样的绰号?”
    李裕头疼,“阿茵,四喜丸子不是江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