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万斛春: 第4节

    因是家宴,也没有外人呢,厅里支了张大圆桌,桌子中间摆了一个大大的瓦火锅,此刻火锅里正翻腾着今天早上现从江里捕上来的鱼,汤里还放了豆腐,冬笋,蘑菇等山珍,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离桌子不远处安置了小风炉,有两个小丫头现在一旁煮酒煮茶。
    封地里天气暖和,冬天几乎不下雪,因此就连一贯最沉稳的二姑娘萧瑛也显得很有兴致,姐妹几个吃着火锅,就着雪景说说笑笑倒也是一桩美事,柳王妃甚至还破例让年纪最小的宝珍也喝了半盏桂花酿。
    吃过午饭宝珍回房小憩一会儿,听了丫头在帐外叫起,宝珍在被窝里懒懒的不愿意动弹。
    就见浅碧撩了床帐向金镶玉帐钩上勾了,一边嘴里劝道:“姑娘,依奴婢看您还是起来的好,世子爷上回去京前留下的功课您也该理起来了,这眼看还有半个多月就该到京里了,您这功课可还差着数呢。”
    “哎呦!”宝珍闻言哀嚎一声,差点把这事忘了,抱着被子在床上滚了一圈,抬头问到:“还差多少?”
    锦绣闻言走上前来,嘴里回到:“这书倒也还罢了,姑娘记性好略看两回也就记住了,只是这字可还差着数呢。”
    锦绣识字,因此宝珍书房里的事一向是她管着的。锦绣爹是个落魄秀才,因屡试不第又得了痨病不得已卖了闺女救命。
    “还差多少?”宝珍有些丧气的从床上坐了起来,汲了鞋急匆匆的就要往侧间去,宝珍的书房在那里。
    浅碧见了急了,一把拉住了她:“小祖宗,好歹穿了衣裳再去啊,这会子病了王妃和世子爷饶的了我们哪一个。”说着叫身后的小丫头赶紧递衣裳上来。
    “姑娘不必看了,奴婢都替您数着呢,”说着锦绣将手里的一个匣子呈了上来“世子爷是九月初从封地上走的,咱们到京也该十二月头里了,前后三个月,每天二十篇大字也就是一千八百篇,这匣子里刚有八百六十四篇。”
    “什么?怎么才这么点?”宝珍大惊,接过匣子打开看了看,不确定的问到:“会不会是数错了?”
    “奴婢和锦绣两个,每人点了三遍,要是再有错那奴婢就真好回老娘家去了。”明翠是所有丫头里算数最好的,算盘打的连王府的账房先生也是夸过的。
    宝珍看着一脸无辜的明翠,恨恨的说了声:“坏丫头。”
    “亏得姑娘还好意思问,”轻红是所有丫头里最敢说话的“姑娘也不想想,自从世子爷走后,您是怎么说的?说好不容易老虎走了,您得松快两天,好嘛这一松快就是十来天,最后好不容易咱们每天苦口婆心的跟在后头劝了您好歹每天还写几个字,不过那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什么刮风歇一天,下雨歇一天,哈哈哈哈。。。。。。”最后没说完自己撑不住笑了。
    宝珍脸红,跺了脚不依:“人家哪有这样!”
    “死丫头,越大越没有规矩,连主子也敢编排。”叶妈妈进来,见屋里笑闹成一团的丫头们,没好气的点了轻红的额头笑骂到。
    “妈妈尽冤枉人,这那句话是我编的?”轻红分辨到说着又笑起来。
    叶妈妈走上前,将宝珍抱在怀里抚了她的背说到:“不过轻红这丫头说的也不错,姑娘这阵子着实有些不像,到时候见了世子爷也难交代。”
    “知道了,从明儿个起早晚各写二十篇子吧。” 宝珍想了想有些泄气的答到。
    虽说人人都说表哥长得好,可表哥的脸色也不是好看的。
    第4章 沈家
    自此,宝珍每日早晚都老老实实的在房里做功课。
    也幸好明华郡主每日里被柳王妃逼着看账本烦的不能行,只好躲到定南王的船上去躲清净了。二姑娘萧瑛是标准的大家闺秀,动则就以要求自己和别人,为人颇为严厉古板自来和姐妹们不大投契。三姑娘萧玥的脾气和做派宝珍实在有些吃不消,因此一贯不大来往。只有四姑娘萧瑜时不常来和宝珍说会子闲话或玩一会儿,因此半个月下来还真让宝珍赶出不少功课来。
    这天晚上,宝珍得意洋洋的看锦绣在灯下整理近日写的字,手里拿了盏八宝琉璃灯,这灯是前几天路过一座大城,宝珍和大表姐,四表姐还有双胞胎表哥一起下船去夜市上游玩得的,宝珍这两天正喜欢呢,时时把玩。
    想着因为这盏灯,三表姐还生了一场起,宝珍在心里暗自得意“哼,生气也不给你。”
    听说船明天就到扬州了,扬州的繁华和富庶那可是天下闻名的。宝珍心里琢磨着明天再和大表姐他们去逛一逛才好。
    果然第二天宝珍正在柳王妃那里吃早饭,就听下人来报说船已到扬州码头,沈家大老爷带了沈大太太和府里的少爷姑娘在码头上等着给王爷和王妃请安。
    “请沈太太和沈家姑娘偏厅用茶,再请了沈姨娘和姑娘们过来。”柳王妃不紧不慢的吩咐底下人,一边夹了只虾饺到宝珍面前的碟子里。
    宝珍听了骨碌了眼睛,只拿了勺子搅碗里的粥并不吃,而是抬头朝柳王妃说到:“姨妈,听说扬州三丁包,千层油糕,翡翠烧卖都是极有名的。。。。。。”
    柳王妃见她这样微微一笑:“放心吧小馋猫,既然到了扬州还能少了这些不成,必少不了你的”说着把脸一虎故作严厉到“现在先安心吃饭。”
    偏厅里,沈大太太端了青花缠枝莲纹杯,不动声色的朝四周打量了一番。进门处一架紫檀嵌大理石山水屏风,屋子上首一张紫檀镶螺钿锦榻,底下两列各三对紫檀官帽椅,当间一只掐丝珐琅象足四节大熏炉,脚下是暗红夹金缠枝西番莲宝相花纹厚地衣。更不要说这一室的花瓶宝树,三尺高的火红珊瑚成对摆放,来往丫头下人皆衣着华丽行止有度,真真是一派富贵威严的王府气象。
    外人都说沈家如何豪富,却不知这光有富贵的日子又岂是好过的,恨不得是人都要来咬上一口,也怨不得老爷要把小姑送进王府里去。想到这里沈大太太不由的在心里叹了口气。在家也是一般金尊玉贵养大的娇小姐,最后便这样无声无息的一顶粉色小轿进了王府的角门,想想也不是不心酸的。
    沈大太太转头看了看自从进门后便一直低头不语的小女儿,想着京里传来的消息,心里不由的沉了沉。
    宝珍跟着柳王妃进门时,沈姨娘已经带了四姑娘到了有一会儿了。待柳王妃在上首坐了,一行人便起身给柳王妃行礼。
    沈大太太约四十出头的年纪,不过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沈大太太长相算不得如何出众,脸圆圆的身材微丰,看着一团和气。不过你要因此觉得她是个好相与的那可就错了,天下首富沈家的宗妇为人岂能如长相般?
    沈小姐听说在家行六,是沈太太连生三个儿子后才得的这么一个女儿,长了和母亲一样的圆脸,五官倒是和沈姨娘有些相似大抵更像他们沈家人,看起来是个温柔沉静的姑娘。
    待沈六姑娘上前行礼,柳王妃见她穿一身藕荷色锦衣,虽然话不多倒也不显局促,反倒颇见沉稳,便微微的在心里点了点头,心想可见这个女儿沈大太太用心教养了的,便拉了她的手夸了句“是个好孩子”并给了块翠玉做见面礼。
    见自家侄女得了王妃的喜欢,沈姨娘在一旁看了不免也有几分欢喜。
    沈大太太出手阔绰,给王府的几位姑娘还有宝珍的见面礼都是大手笔。
    二姑娘让身边的丫头接了东西,中规中矩的倒了谢便以替皇后娘娘抄经祈福为由告退了,她脾气自来如此,倒也没人说什么。
    倒是三姑娘让丫头来告假说昨儿个夜里受了风,这会子便不过来了。柳王妃听了倒没说什么,只是沈姨娘和四姑娘脸上不大好看。
    四顾娘心里更是恨恨的骂,偏你端个王府姑娘的架子,不就是个皮落户嘛,凭什么看不起我舅舅。
    倒是沈大太太仍旧笑眯眯的让人奉上了见面礼,并说了几句关切的话,态度不卑不亢,即不会显得阿谀又恰到好处的表明了自己的关心。
    “郡主来了。”正说着话呢,就听外头丫头报,就见一个穿了大红色披风的面目俊秀的锦衣公子带了丫头从屏风外转了进来。
    沈大太太和沈六姑娘先是一惊,沈姑娘下意识的就要站起来回避,不是说郡主吗,怎么进来是个男子?
    柳王妃头疼的看着神采飞扬的女儿,向沈大太太说到:“这就是我生的那个孽障,让你见笑了。”说着转头冲女儿喝到:“看你做的好事,再吓着沈家姑娘。”
    沈大太太和沈六姑娘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便是传说中的名华郡主了。听说王爷颇为钟爱这个长女,果然所说不假。
    见王妃这样说,沈大太太忙起身说到:“郡主身份尊贵,自是不同于一般闺阁女儿。”
    “沈太太,我听说你们家的园子是连父亲都夸过的。。。。。。”明华郡主并不在意母亲的话,随意的向她行了一礼后便转向沈大太太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