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万斛春: 第202节

    周宝珍失笑:“七殿下怎么会是和尚?”
    “住在庙里,不是和尚是什么?”络姐儿一脸七姐你连这也不知道的表情看向她。
    周宝珍笑起来,倒也不怪络姐儿,她才五岁,自然是见多了和尚住在庙里,便以为住在庙里的都是和尚了。
    “七皇子只是身子不好要在寺中修养,并不是去当和尚的。”
    “哦”络姐儿点了点头放心了,嘴里说道:“我就说嘛,当和尚有什么意思,又不能吃肉。。。。。。”
    很快,一行人便到了大护国寺所在的山脚下,周宝珍见路口早有兵丁把守,而好多想进寺拜佛的香客,却都被挡在了山下。有些人见上不了山,便遗憾的回返了,而有些人不死心,却在同守山的兵丁求情,想让他们通融一回。
    “表哥,这是怎么了?”周宝珍透过车窗,向萧绍问到。
    “没什么,不过是净寺罢了。”
    “净寺?”周宝珍有些诧异,他们又不是真的来拜佛的,又何苦如此?她正想着要不同表哥说说,通融一下算了,萧绍却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只淡淡对她说了四个字“人多眼杂”。
    作者有话要说:差点忘了,
    居然从未感谢过全文订阅,让作者得营养液的朋友,
    还有那些给作者浇灌营养液的朋友
    谢谢你们
    照例感谢投票票的朋友
    不让采的小菊花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19 11:56:25
    第151章 端倪
    马车过了路口,又向里行了一段,这才在半山腰的一块空地前停了下来。
    周宝珍下车,但见四周除了把手的兵丁,便只有自己这一行人,抬头远处山顶上,是巍峨高耸的大护国寺,回头身后是蜿蜒曲折的山路。此时,尚在半山腰,风景已与别处不同,就不知山顶的风光又该是如何了。
    再往上,马车便不能走了,而是一级级由青石做成的台阶通往山顶。周宝珍望着眼前的石阶,想着柳氏当年便是在这里三跪九叩一步步去到寺里的,心下更对她感念起来。母亲为了自己确是吃了许多苦的,这样的事可没有几个贵妇人能做到,更何况她当时刚刚生产不久。
    因怕皇后久等,周宝珍放弃了步行上山的计划,带着络姐儿坐轿子,萧绍在轿旁随行,一行人向山顶行去。
    走了足有小半个时辰轿子才落地,她在心里暗暗咋舌,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果然还是有道理的,看着不远的距离,可走起来却是不近,幸好方才没有逞强说要步行上山。
    萧绍上前亲自扶了周宝珍下轿,络姐儿也由乳母抱着从轿里出来,萧绍指了眼前的山门对周宝珍说到:“三门,也叫‘山门’过去修行都是在山上,因为人们觉得山顶是离神灵最近的地方,且迹罕至最利于清修。所以自古以来大多寺庙修建在山上,门开了三个洞,所以又叫‘三门’。中间的门叫空门,进了空门表示进入了佛国世界中。左门叫无作,右门叫无相,表示世界万物其实都是人们的感觉,而不是客观存在的。。。。。。”
    到了山上,萧绍反倒不急了,指了眼前的山门,对周宝珍漫声而谈。大护国寺的主持大师,亲自在门上迎了他们一行人,引着大家往里走,萧绍也不用人介绍,一手携了周宝珍亲自为她讲解。
    大护国寺可算是大魏朝香火最鼎盛的佛教寺庙,也是大魏朝的皇家寺庙。整座寺庙宏大庄严,是典型的禅宗寺院建筑,中轴线上有七重大殿,主殿采用了唐代汉式梁架、斗拱、藻井等建筑形式,梁、枋、柱及门框则布满飞天、人物等具有浓郁唐风的浮雕。金顶和斗拱亦是典型的汉式构造。由门厅和前廊围成的天井、经堂、佛殿组成一个整体建筑。
    根据“伽蓝七殿”制,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
    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最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
    山门而后的天王殿,中供大肚弥勒,弥勒像的左右分裂四大天王像,弥勒像的背后是护法神韦驮天尊。
    大雄宝殿为全寺的主殿,大雄,梵语摩诃毗罗的意译,即像大力士一样,一切无畏。它建在须弥座上,是一间九开间的大殿,象征帝王之尊。大雄宝殿供奉主尊释迦牟尼像,殿内宽敞宏阔,蒲团整齐,供具精美,钟、鼓、鱼、罄等法器均按佛教仪规陈列,四时香烟缭绕,幢幡飘佛。
    法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是寺中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最后是藏经楼,珍藏佛经的地方。不同于一般寺庙,大护国寺背后,还有一片佛塔和碑林。
    萧绍一路侃侃而谈,仔细为周宝珍讲解了这座皇家寺院,仿佛他们真的只是来游玩一般。周宝珍心下暗暗纳罕,表哥不信神佛,这她是知道的,可他现在如此做派,看在外人眼里,大概会以为他对此是极为信奉的吧。周宝珍知道,历代帝王,不管是真是假,对外都宣称自己对佛教是深信不疑的。
    主持大师在一旁含笑听了,既不插嘴,也不催促两人,直到一个小沙弥跑来,对萧绍说明悟大师正在禅院等着他,周宝珍的这趟寺庙游,才算是告一段落。
    萧绍让人送周宝珍同络姐儿去皇后哪里,而他自己则跟着小沙弥往明悟法师处去了。
    皇后同七皇子所住之出,离主殿甚远,今日走的路不少,周宝珍已经微微一些出汗了,倒是络姐儿精神的很,挺着小胸脯,“咚咚”的走在了她前头。
    刚才萧绍在时,络姐儿不敢造次,即便是她完全不感兴趣的寺庙讲解,也只安静的听着,并不敢闹。如今好不容易熬到萧绍走了,她整个人便活泛起来。说起来络姐儿谁都不怕,却独独怕萧绍,周宝珍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她时时同萧绍在一处,且对着她的时候,萧绍总是宠爱的时候多,所以她觉不出来,萧绍威严日重,对其他人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小孩子最是敏感,很能知道什么人是自己惹不起的。
    路过一道曲廊,廊壁上画满了色彩艳丽的壁画,画的内容皆是佛教故事,有大家熟悉的也有大家不熟悉的,周宝珍觉得很有意思,想着一会儿回来的时候再仔细看了。
    出了回廊,前头不远处便是一处水池,主持介绍说这是寺里的放生池,如果周宝珍有兴趣,一会儿可以来此处放生。
    大护国寺不亏是百年名寺,院里古木参天,合抱粗的大树随处可见,到了夏日,枝叶相接遮天蔽日,想必是一番盛景。
    过了放生池,再往前走一段,众人被一堵掩映在植被里的院墙挡住了去路。墙上有一处不起眼的小门,主持在这里住了脚步,回身朝周宝珍一礼。
    “两位贵主就在此处,还请世子妃自便。”
    周宝珍含笑,朝主持回礼:“如此,便多谢大师了。”
    主持离去,双福上前轻叩门扉,不一时门吱呀一声开了,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周宝珍认得她,皇后身边的顾嬷嬷。
    “世子妃可算来了,主子和小公子正等着您呢。”顾嬷嬷见了周宝珍便笑了起来,待见到她手里牵着的络姐儿是,眼里更是闪过一抹惊喜的光芒,就见她感激的朝周宝珍说了句“世子妃有心了。”
    待周宝珍进门,便有暗卫散落各处负责警戒。进门,绕过一处影壁,周宝珍跟着顾嬷嬷往里走,一边问些皇后同七皇子的日常起居,待听说七皇子已不需日日吃药,只慢慢调养便是,这才放心下来。顾嬷嬷又说如今七皇子由明悟大师亲自教导,每日读书习字,这倒也算意外之喜了。
    院里皇后正带着七皇子在院子里晒太阳,远远的周宝珍觉得七皇子似乎瘦了好些,脸色有些苍白,更显得一双眼睛大而有神。
    皇后倒是颇为闲适,气色看起来比在宫中还要好些,显然在这里的日子过得舒心。萧皇后这样的女人,生就富贵已极,有时候对于人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反而不是那么看重。
    说起来,要不是娘家实在硬气,萧皇后这样的人,并不适宜在宫中生存,她心中自有一套行事准则,太重感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不会也不肯妥协的人。这样的人,在宫闱之中,多半是过不好的。
    “姑姑。”
    虽说此地必然少不了有人守着,外人轻易进不来,可周宝珍想着,还是谨慎些的好,因此便直接以姑姑称呼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