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万斛春: 第214节

    “你大嫂的心病你也知道,我不在的时候你多劝着些吧。”
    柳氏看着女儿,对她拜托到,周宝珍点头答应下来:“女儿知道了,自会劝着嫂子些的。”
    日子仿佛到了离别的季节,周宝珍先送走了萧玥和娘家人,回身又送走了婆家人,日子才算是渐渐安静了下来。
    周延清和周延明兄弟两不放心柳氏和弟弟妹妹,只是周延清有公务在身,所以由周延明这个富贵闲人送母亲和弟妹去西北,待他们安顿好了再回来。
    三公主的身子已经好了,丈夫不在家,她长日无聊,便常往周宝珍这里来。
    这日,她来看周宝珍,顺便带来一个消息,皇帝觉得今年皇室流年不利,便想着要替五皇子选妃,办场喜事冲冲晦气。
    宫宴上五皇子也算是救了皇帝一命,因此皇帝虽说仍不大喜欢这个儿子,可到底对他比以前强了好些。
    “只不知陛下看中了那家闺秀?”周宝珍对五皇子的印象算不上好,于是少不得有些同情那个要当五皇子妃的姑娘。
    “父皇倒是看中了几家闺秀,其中有钱家的小女儿和同你玩的好的李家五姑娘,这些都是同五弟年岁差不多的,只是父皇又说五弟年岁还小,皇子皇子妃还需稳重些才好,因此又择了几位年纪比五弟略大些的姑娘,其中就有陆家三姑娘,至于到底是哪一个,现在就不好说了。”
    三公主将自己知道的都通周宝珍说了,她听得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宝珠同*两个居然都在名单里。
    “不知陛下心里更中意哪一个?”
    此事,两人正坐在湖中的水榭里,此处三面环水,只有一条栈桥同往岸上,说话也不怕被人听了去,因此三公主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
    “我二哥不在了,太后自是想让钱家再出一位王妃,只是父皇本人似乎更中意陆家三姑娘,说她成熟稳重,性子又好。”
    陆*的一位堂姑姑是乾宁帝的昭仪,在宫里还算受宠,因此往日她进宫时,皇帝是见过的,对她印像不错。
    宫变后,太后的身子每况愈下,恐怕她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个正妃的位置替钱家姑娘争到手的,那么其她人撑死了便是一个侧妃了。
    “对了,父皇还说如今皇室人口凋零,长成的皇子也不过只四哥同五弟,为了子嗣计,这次就连四哥府里也要进人呢。”
    周宝珍将这些话记在心里,心下略转了转也便有了计较,三公主同她说这些,自然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大约她也知道自己同宝珠和*要好,所以卖自己个人情吧,她们这样身份的姑娘,当个侧妃确实是委屈了,只是正妃的位置只有一个,因此早一步知道消息,也可以让她们早作打算。
    两人都没有就这个话题讨论下去,一时又说起了魏绾的身孕。
    “我昨日回府,见大嫂的精神像是比前些日子好了些。”
    说起这位大嫂,就是三公主有时候也有些不以为然,在她想来如今只要给她个孩子,她就满足了,谁又在乎那孩子到底是男是女。再说了生女儿又怕什么的,只要能生,总有一个事儿子的。
    听说大嫂好些了,周宝珍还当她是想通了,心下高兴起来,心想只要她好好的,平安生下孩子,男女又有什么要紧。她同三公主想法一样,只要能生总有一个是儿子的。
    原本三公主是要在王府里用了晚饭再回去的,只是到了下午公主府的人就来找,说是淑妃娘娘招公主进宫去。自从二皇子去后,淑妃没了想头,连皇帝的宠爱都看淡了,倒是更离不开三公主这个女儿。
    送走了三公主,周宝珍记挂着两位皇子选妃的事,想着要如何不露痕迹的提醒宝珠同*一番才好。
    正好,双福进来提醒她说明日安国公嫁女儿,她答应过黄太夫人,一定会出席的。
    说起来定南王府和安国公府并无交情,只是安国公府黄太夫人是周宝珍及笄时的正宾,因此黄太夫人的面子,周宝珍肯定是要给的。
    周宝珍记得*的一个表姐是嫁到了安国公府的,如此一来明日,她必是要去喝喜酒的。
    “也不知黄家姑娘嫁的是哪一家”既然准备出席,周宝珍少不得要事先打听清楚了,免得明日同人聊天,再说错了什么,显得不尊重。
    说到这个,双福倒是笑了:“说起来,明日世子妃倒和世子分了两处赴宴呢。黄家姑娘嫁的是马阁老家的三少爷。”
    表哥同马丞相有交情,这周宝珍是知道的,这位马三公子宝珍还有些印象,那年她刚回京,在明珠郡主的诗会上碰见一位贵公子带头挤兑裴熙可不就是这位三公子。
    这样说起来,倒都是熟人,听说这位三公子也中了进士,如此说起来倒也是位少年才俊。
    晚上,萧绍回来,周宝珍同他说起选妃的事,又把自己的担忧说了,萧绍闻言看了周宝珍一眼,对着她颇有深意的提醒到:“陆家如何我不知道,只是听说最近李太妃在宫中颇为活跃,这件事你提醒李姑娘一声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多的话就不要说了。”
    萧绍还有句话没有说,珍姐儿觉得当侧妃也是做妾,可在世人眼中,能嫁进皇家,便是当个侧妃也是好的。
    “母亲似是看中了*,这事表哥怎么看?”周宝珍对萧绍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觉得以李宝珠的性子,必定不会愿意去做一个侧妃的。
    这事萧绍也听柳王妃说起过,说那姑娘的性子不错,同珍姐儿又合得来,想必当了妯娌也是能和睦的。
    “陆姑娘那里你明日探一探她的口风,如若她家有意,咱们便赶在皇上决断前,请媒人上门就是了。”
    说起来,萧绍对这些事情并不在意,因此说了几句后便转了话题,问周宝珍今日在家都做了些什么。
    夫妻两个对坐了吃饭,周宝珍亲自替萧绍斟酒,想着暮春已过初夏将临,萧绍却也只陪她去过一次护国寺,因嘟嘴向他抱怨到:“表哥忙的很,今年我竟连栖霞寺的樱花也错过了。”
    京郊的栖霞寺之所以出名,并不以其佛法或高僧,而是寺后一片有百年历史的樱花林和寺中的素斋。每年三四月里,去寺里赏樱花品素斋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连带的寺里的香火也鼎盛起来。
    萧绍夹菜到她面前的碟子里,听她抱怨笑了起来,因对她说到:“如此说来,倒真是表哥的不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大家 这几日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保持日更了
    不过放心 一切节后都会补上的
    感谢各位看文的朋友们
    第161章 心思
    周宝珍睡在小舟里,远处火红的落日渐渐落了下去,水汽混着荷香弥漫在鼻端,偶有游鱼跳出水面,发出一阵水响,过后重又安静下来。小舟轻荡,中午喝的桂花陈酿,即便到了此刻她还觉得有些薰然。
    晚霞将水面染成一片绚烂的光影,有暮归的水鸟,飞进水边金色的芦苇荡里不见了。眼前的美景盛大而壮丽,可心里竟是空荡而伤感的。
    想着白日里同李宝珠在一起的情形,她闪亮的眼睛,粉红带笑的脸庞,她清脆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她对她说“珍姐儿,我心里真快活。”
    周宝珍原本有许多话要对她说,可面对这样的李宝珠,她觉得任何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年少慕艾,情窦初开的欢愉,又岂是几句“危言耸听 ”的话语能打败的?
    萧绍回房,难得没有见到周宝珍,听丫头说世子妃中午多喝了两杯,如今还歇在园子里。他便也不进房了,转身直接往园子里来,远远的就见双福几个守在湖边,却并不见周宝珍的身影。
    萧绍举目,就见湖心处一叶小舟静静停在哪里,在落日余晖之中仿佛一幅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