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寒门媳妇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寒门媳妇: 第132节

    这一消息传下来,朝中上下顿时吵嚷成一片。
    “怎么会有这样神奇之事,会不会是那川州别驾谎报了功劳。”
    “就算如此,只是一个女子罢了,赏赐些金银之物便是了,若不然给个诰命夫人的身份也就罢了。哪里能为官。”
    “这三皇五帝以来,可没有女子为官的道理。”
    “……”
    说来说去,就是没有一个人同意。
    昭武帝原本心情愉悦,却不想臣子们如此不给颜面,直接驳斥他的决定。一时间气急攻心,直接晕了过去。
    朝廷上顿时一片大乱。
    第七十六章
    “恭喜王爷,如今那赵罗氏也入了陛下的眼,日后入朝为官,也是王爷的助力。”
    齐王府里,张师爷满脸笑意的道喜。
    其他幕僚也纷纷点头。
    朝中如今好些人都抱成团,阻拦陛下封官,以为仗着声势浩大,便能让皇上知难而退。却不想想咱们这位陛下,可是马上天子,一身血腥可从来没有退下呢。想要逼着这位退让,突厥王当年十万大军压境都没得逞过,何况那些匹夫?
    齐王笑着点头,“赵辞果然没有辜负本王的期望,”
    张师爷听齐王提起赵辞,便道,“只不过听说那赵别驾如今在川州弄什么商会,大兴商业,朝中诸人颇多言语,也不知道皇上对于此事有何看法。王爷是不是要提醒一下赵别驾,稳妥一些为好。”
    齐王却笑着摆手,“不必。如今大周百废待兴,父皇对此一直颇多试探,西南本就是一块鸡肋之地,赵辞在那边作为,也无伤大雅。且如今父皇并未对此有什么不悦之举,只怕也是在观望。而且据本王所知,自从西南商会成立之后,如今北都城随处可见西南风物,不止让百姓受益,也能西川百姓换取银钱,可见此举益处极大。本王也想看看,赵辞到底还有多少能耐。”
    几位幕僚见状,就知道这位赵别驾算是齐王殿下日后的看重之人了。日后齐王殿下若果真登上大宝,只怕这位的前途不可限量。
    皇宫中,昭武帝已经清醒过来。
    大太监吴庸伺候着喝了汤药。“各宫娘娘们还在外面候着,等着陛下召见呢。”
    “朕谁都不见,让她们都回去。”昭武帝不悦的摆手。
    这些女子的心思,他心里一清二楚,无非是为了各家族的那些老东西们来做这说客,让他这个帝王对他们这些臣子退一步罢了。
    真是可笑之极。他堂堂帝王至尊,如何要对这些臣子们退让。且他如今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这些人却担心损害自身利益,一个个的抱团来反他。
    想起朝廷上那些呼声,昭武帝就气的不住的咳嗽,“咳咳咳,”
    “陛下,龙体为重。”吴庸担忧的过来给他顺气。
    昭武帝摆摆手,“让人传圣旨去西南,赵罗氏这个司农官,朕是封定了。”
    “那些大臣们?”
    “便让他们跪着,正好让他们看看,这天下谁才是主子。朕还没咽气呢,这些东西就开始找新主子了。朕若是再不动作,只怕他们都以为朕老眼昏花了。”
    吴庸赶紧道,“陛下正当壮年,日后还要领军踏平突厥呢。”
    听到踏平突厥,昭武帝的脸上一瞬间染上了神采,刚刚的病容都消散了许多,“朕必然有一日,要踏平突厥。”
    圣旨从宫门出去之后,在宫门口跪着的大臣们纷纷的跪在地上哭天喊地起来。
    昭武帝也没理会,直接让人关了宫门,免朝三日,修养龙体。
    太子一党包括程国舅为首的一干文臣武将都面色难看。
    此次在朝廷上叫嚣的最厉害的就太子这边的大臣们了,如今皇上这样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直接让人下旨,可见是一点颜面都不给太子殿下了。
    这朝中的风向已经开始变了。
    圣旨到了西南的时候,罗素正在林家沟的麦田里视察着。麦子刚下了种子,光是刨地就张罗了好久,罗素虽然没有亲自的下地干活,可是这从旁指导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林家沟的人如今都拿她当活菩萨一样的看待。现在家家户户的吃着白米饭和咸鱼的时候,总要念叨一句,多谢罗娘子给咱的福气。罗素知道后,差点一口茶喷出来了。她都还不知道,自己这什么时候和人家西方某神明有了同样的待遇了。
    可见食物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重要。
    罗素刚从麦田里回来,赵小五已经带着人正寻过来了。“大夫人,北都城来人了,说是要给你下旨呢,大人让我来接你回去。”
    看着赵小五一脸笑意,罗素倒是不担心是坏事了。也不耽搁,赶紧领着小绿上马车去。路上问赵小五,“你可知是什么事情?”
    赵小五赶着马车,笑道,“大夫人说笑了,我一个下人哪里知道这大的事儿,只那大人和咱别驾大人说了一番话,大人看着脸上十分的高兴,便忙让我来接您回去了。”
    那肯定是好事。
    罗素心里这下子也期待起来了。原本以为要等整个西南大变样了之后才能得到好处的,没想到这位皇帝陛下这么大方,才有了好苗头了,就立马给她送好处来了。
    罗素心里不免对这位帝王好感度直线上升。
    紧赶慢赶的到了别驾府,那北都城来的传旨官员正和赵辞坐在前厅喝茶,听着罗素回府,赵辞赶紧让人把备好的香案摆放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赵氏夫人罗氏,培育良种,乃利国利民之功业。特赐封为司农官,令日后清廉为官,为百姓建功立业,钦此。”
    饶是罗素早就知道是好事了,却没想到是这样的好事。
    她这是当官了?而且还是古代的官员!
    一众人更是喜不自胜。
    赵家这是一门出两官啊。一个青年才俊,一个以女儿身做官。可都不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