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寒门媳妇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寒门媳妇: 第168节

    “咱这把年纪还干的动呢。草民的儿子和孙子可都去上工了,一天能挣不少的花用,等过了这阵子,家里这日子也能缓解缓解了。”
    刘知州诧异,“哟,这看着还请了不少工人啊。”
    “可不是,草民的婆娘和儿媳妇,可都去他们那边报了名了,帮着给工地的人做饭。草民的大孙女可有出息了,在他们那海鲜作坊寻了份工作,里面的工头都说了,只要不犯错,本本分分的干活,这作坊开多久,就让他们做多久呢。”
    “还有这样的好事啊。”刘知州瓜子都吃不下去了。
    前面有人吆喝,老汉赶紧应了一声,和刘知州匆匆忙忙的告别了,就赶紧赶了过去。
    刘知州看着老汉的背影,想着刚刚老汉说的事情,心里感慨良多。自己在这里做了一辈子了,什么都没为老百姓们做。这罗特使一来,这海州城就大变样了。
    哎,他这真是老糊涂了,不对,没老的时候也挺糊涂的。
    只盼着这日子越来越好就是了。
    回到府上,随从老黑迎过来,问道,“大人,刚罗特使过来问,说是想在海州划出一块地儿种果子。”
    “没事种果子做什么?”
    刘知州哼唧一声。
    老黑笑道,“说是咱们这边果子去了外地,那也是宝贝,等有了果园,老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了。还让鼓励老百姓也自己种果子,以后海州商会帮着运出去卖。之前川州那边也是这样做的,人家那边的百姓如今家家户户的可都穿得好吃的好的。”
    刘知州一听,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神色,“既然这样,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反正皇上说了,让咱们配合罗特使。你都按着她说的去就是了。”
    老黑听了,笑的牙不见眼,满脸褶子。“哎,那小的这就去了。”
    “看你这熊样。”刘知州笑骂一句。
    “嘿嘿,”老黑偷笑两声,“小的家里正好地儿,罗特使说了,到时候会指点小的家里种果树呢,到时候不也能挣点酒钱吗?”
    “行了行了,赶紧去,别在这里碍眼了。”刘知州翻白眼瞪他。
    罗素对于经商方面只能给徐莹提供一些意见,徐莹这边诸事顺利之后,罗素就开始干起自己的老本行了。
    海州的土很是贫瘠,之前朝廷下发的一些种子方法,在这里推行的也不是很好。再加上百姓们大多打渔为生,对于种植也没那么重视,这里的百姓也只够一日两顿罢了。
    虽然徐莹的商业能够带动这里的经济发展,可是在这个粮食还没法子像未来那样全国销售的情况下,百姓们想吃饱,也只能靠当地的百姓自己种粮食了。
    罗素在这里待了几个月也不是白待的,了解了这里的地形,土壤,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造计划。完成之后就去找刘知州商议推广的事宜。
    这还是罗素第一次为了公务拜访刘知州。
    听了下来人的禀报,刘知州摸了摸胡子,想了一想,才让人请了罗素。
    “罗大人,可是好久不见了。听说罗大人在海州这边可干了不少的事情。”
    刘知州笑眼眯眯的。
    罗素客套道,“大人过奖了,只不过是海州商会在海州这边做生意罢了,因着花夫人和我是好友,便也从旁多几句嘴罢了。”
    “嘿嘿,这事情咱们可就不打马虎眼了。那位花夫人这生意,还能少了罗特使你?”
    刘知州一副我都知道,你别想骗我的模样。罗素也不想骗他,笑道,“大人,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拿到台面上说的好。大人手底就
    几个铺子?”
    “哼,老夫倒是想有铺子呢,也得有这个银子啊。”刘知州脸色一变,“你看看我这知州府,破破烂烂的,哪里还有个样子的。”
    罗素一听这小老头这意思,心里也明白过来了,这是要伸手了呢。也亏了这老头忍了这么久没动静。
    她笑道,“大人,这知州府修缮,自然是有府库里面的银子了。”
    刘知州冷笑,“那你可知道,这府库还有多少银子?罗特使,为官者,要爱民,为民。如今海州商会只怕也挣了不少了,花家那边是百姓,本官自然也不开口,可罗大人,你可是官,这生财的本事可让老夫刮目相看了。不知道能否也传授老夫,让老夫也把这府库的银子给充盈了。”
    瞧着这小老头这样,罗素有些哭笑不得。
    “刘大人,我今日来,也正是为了此事。”
    “……是吗?”刘知州咳嗽一声,“怎么不早说?”
    “我可还没开口呢。刘大人。”
    刘知州脸上更不好使了,端着茶盏喝茶,掩饰内心的心虚,继续道,“既然如此,那你可有什么想法?”
    罗素点头,奉上自己写的计划书。
    刘知州接过来细细的瞧。
    计划书中不止提到了鼓励百姓种植粮食,还提出在海州鼓励工商业发展。这里的百姓如今都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这些日子徐莹的商会虽然对海州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可是毕竟一个人的力量薄弱。想要让海州富裕起来,就得通过千千万万的海州百姓。
    所以一个字——商!
    无商不富,要想让海州真的富裕繁华起来,发展工商业是最好的途径。
    刘知州是个古板的老人,所以对于士农工商分的很清楚,见着罗素要大力提倡商业,“罗特使,可知道士农工商?”
    “我只知道,如今海州百姓还有很多饿着肚子。”
    什么士农工商,不就是为了面子问题吗。现在皇帝都已经知道商业的好处了,老百姓还计较这些做什么。要知道,甭管什么时候,商人的日子可是比百姓要过的好很多了。看看徐家和花家就知道了,有多少当官的日子比他们过的舒坦?
    刘知州被罗素这回答噎了一下,摇了摇头,“即便如此,如何鼓励老百姓做生意?”
    罗素指了指计划书,“我在后面写过了。官府修建商铺,前一年免费让百姓作为商铺做生意。第二年开始,收一半租金,第三年开始,收全额租金。大人不是说如今府库没什么银子吗。届时,大人还担心没银子?”
    刘知州一听,赶紧把后面的计划书细细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