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玄幻

末世鼠辈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末世鼠辈: 末世鼠辈 第145节

    那该咋办呢?没辙,只能采取笨办法,就是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机械部、文教科技部的主要设施已经迁到了怀柔基地。但还不够,像农业部、基建部、能源部、后勤部这样的核心部门也应该有部分转移到山区里去。
    地坛基地里只留下各部门的备份,这样即便城里的基地被毁了,也不会让复兴联盟陷入灭顶之灾,大家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这真不是危言耸听,自打进入6月下旬,国内已经有两个幸存者联盟的会员因为山体滑坡和江河泛滥瞬间失去了联络,至今也没重新上线,想必不会是太好的结果。
    另外还有几个位于江河湖附近的小团体也发出了水位过高的警告,到底会不会被洪水淹没,目前只能靠命,想跑都来不及了。
    他们附近的多条道路已经被洪水冲毁,据长沙那位唐主席说,洞庭湖的湖水淹没了以前的一片陆地,yy市区已经不复存在了,它的北面边界和洪湖只相距了7公里左右,估计很快就能连成一片。
    就在各部门都在向怀柔和南口基地搬迁时,能源部部长游易突然带着两个人找到洪涛,二话不说,直接就是一份厚厚的报告。
    “啥?改造电网!”洪涛大概翻了翻,小眼睛立马就瞪圆了。
    这份报告的内容只有一个,为了让能源供应可以达到多样化、长期化,能源部自打成立以来啥也没干,殚心竭虑的搞出了短中长期三种计划,现在就是提交给洪涛让他最终拍板的。
    短期计划很简单,目前的主要电力供应都靠发电机,用的不是汽油就是柴油。他们也没啥好建议的,用呗,啥时候汽油柴油驱动不了发电机电也就没了。
    目前除了全市的加油站之外,最大的油料供应地就是长辛店油库。预估还有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大部分柴油和汽油就会开始变质。
    中期计划分成了两个步骤,一个是利用天阳能板为基地提供足够的电力。但工程量比较大,说起来都是成千上万平方米的铺设,还得尽量找规格一致的产品,包括建立n个蓄电站,把电力储备起来供夜间使用。
    如果可以在一年半到两年之内建设完毕的话,这套系统至少能为复兴联盟提供20年的稳定电力供应。当然了,中途要更换至少两次蓄电池,几年之后还能不能找到、有没有能力生产蓄电池,是个大问题。
    另一个办法就是利用火电,京城附近也有小型发电厂,只要有足够的煤炭,把其中一组或者几组火力发电几组恢复起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要是可以做到的话,在汽油柴油变质之后利用煤炭发电,应该还能持续一段时间,具体长短要看煤炭的多少,按照目前已经找到的煤炭储备预估,最少应该能达到五年。
    长期计划就是水电了,这份计划书里说京城周边有不少山区水库,尤其是北面的怀柔和密云区最多,其中一部分是安装了发电机组的。
    抓紧时间派人检修检修,再把电力供应恢复一部分,主要是控制闸门起降,至少在丰水期能够比较稳定的输出电力。
    使用期限嘛……理论上会很久,只要发电机组的零部件可以找到,水库上游别干旱,从春季到秋季都可以发电,且维护成本最低。
    但不管中期还是长期,都要面临一个无法躲避的问题,那就是电网。
    中小型燃油发电机可以随便放到任何地方,临时拉几根线,弄几个配电箱就可以供电。可火力发电站、水力发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站都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没法跟着基地走,这就牵扯到电力如何输送的问题了。
    “准确的讲是利用,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改造。我们几个算过了,利用现有的电网和变电设施进行改造,工程量应该不是很大。”游易把报告翻到了最后两页,指着上面的一大堆数据让洪涛看。
    “不管是改造电网还是利用电网,电从哪儿来呢?我们现在可没精力去建造大规模太阳能电站,也没那么多材料!”洪涛看着密密麻麻的设备名称和线路分布图,心里一个劲儿的骂娘。
    向领导汇报工作怎么可以拿详尽的设计资料呢,这玩意应该是给施工人员看的,领导啥也看不懂,又不好意思说不懂,不恨你恨谁?本来能成的事儿,这么一来也得出问题。
    “二个办法,我们已经跟着外勤队去实地考察过了,基本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应该都不算难……”
    好像早就算到了洪涛得这么问,游易又从电脑包里掏出一份文件。这份更厚,里面还夹着不少印刷体的图纸和说明书之类的玩意,和本书差不多,至少五六斤重。
    这就是又一个大忌,给领导汇报工作必须做到简明扼要,拿出这么厚的的技术资料,岂不是要当面给领导难堪。
    “……你这些资料过时了吧?东郊发电厂现在还烧煤?”
    好在洪涛没得领导病,也不怎么在意面子,懂的还多,虽然看不太明白技术参数,却能知道一件事,他们要利用这市区里唯一的热电厂设备发电!
    这座热电厂就在东四环外边,准确地点叫高碑店。洪涛曾经去那边钓过鱼,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河水到了冬天就冒热气,水温比较高,鱼类不冬眠,比较好钓。热水是哪儿来的呢?不是温泉,是热电厂的冷却水。
    但这些年京城一直在搞节能减排,最明显的就是去煤炭化。具体措施就是把各单位的燃煤锅炉、灶具强制改成烧油、烧电、烧天然气的。
    这座热电厂就坐落在东四环边上,广义上讲属于市中心,在此种大趋势下怎么可能还用煤发电呢,必须是天然气啊。既然是天然气,那就对幸存者没啥意义了。
    煤炭好搞,只要找到哪儿有,用汽车或者火车就拉回来了。可运输天然气的难度就太大了,非特别专业的人士玩不转。有了这种人,工程量也必须比几个司机大,现阶段基本等于没戏。
    第362章 资源和权力
    “肯定有燃煤机组运行!我以前就在华能集团工作,17年的时候这家电厂出了个大新闻,在全系统内部都引发了震动,为此还下台了好几位副总!”
    回答洪涛疑问的是新任能源部副部长刘培,他今年46岁,以前在华能集团任职,是飞虎队里仅剩不多的老队员,也是吕叶江南的得力干将,国贸大厦的电力恢复全是他的功劳。
    只是这位长的有点怪,脑袋像颗花生米,两头都是尖,谢顶严重,仅剩的几缕头发从左侧梳到右侧,虽然完全无法遮盖住头皮,却依旧顽强履行着职责。
    他所说的大新闻洪涛真没听说过,大概意思就是17年冬天之前,奉上级命令,东郊热电厂终于把燃煤机组改造成了燃气机组,剪彩仪式还历历在目,大麻烦就接踵而来。
    这年冬天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天然气荒,一个月前的价格还是3000块一吨,转眼间就升到了8000块一吨。东郊热电厂不光要负责全市很大比例的发电指标,还有冬季供暖任务。
    天然气紧缺、发不足电、供不上热,让首都人民没电用、没暖气烧,罪过可就大了。上面才不问你是为啥,只问你能不能干、想不想干!想干就赶紧找办法弥补,至于说当初谁让把燃煤机组全换成燃气机组的事,没人提了。
    幸亏电厂里还是有明白人的,燃气机组上马了,燃煤机组也没马上拆,收拾收拾赶紧继续起火吧,这才化险为夷。
    从此之后东郊热电厂里的燃煤机组再也没人嫌落后、排放不达标了,还特意从德国紧急进口了几套设备,争取让燃煤机组机能正常工作,又降低各种排放指标。
    但这笔买卖亏了不少钱,德国人也孙子,知道你急着用就漫天要价,设备还是旧的。最终这件事就成了集团高层的决策失误,追责下来不少人摘了乌纱帽。
    “……合算还得去天津港拉煤!你们算过每个月需要多少吨吗?”听完刘培的讲述洪涛基本信了,这种事不用求证,太像国企的行事作风,如假包换。
    但现在新问题来了,电厂有燃煤机组,刘培和来自平难军的另一位电力口工程师翟彪也进行了实地考察,恢复运转的可能性极大。
    可是燃煤机组也不是烧空气的,得有电力用煤。这东西去哪儿找呢?不用他们献计洪涛就知道,天津港堆积着大量进口动力煤。
    “按照5000大卡算,让最小的30万千万机组维持最低发电量,每年应该需要10万吨左右动力煤。”
    游易经过小一年的捶打,也知道该如何与洪涛交流了。想谈正经事必须有备而来,否则不光没效果,还容易挨数落。今天他是打算一次性就把洪涛说服,所以准备的材料和数据非常详实,要啥有啥,根本不给推脱的机会。
    “一年10万吨,一个月就是8000多吨,一天就是小300吨。一辆五轴挂车一次就算拉50吨,6车次拉完……好像也凑合哈!”猛一听10万、还吨,挺吓人的,可是仔细算算,每天只需要6车次。
    从天津港到东四环全程不过170公里,还不会堵车。来回4个小时足够,算上装卸1小时,每天每个司机跑两趟不算累。5个司机倒班,再加上4个开铲车的,基本也就拿下了。
    付出10个劳动力,换来全年不停的充足电力供应,这笔投入应该比较划算。当然了,就目前而言,光生活还用不了那么多电,靠燃油发电机也可以供应。不过随着生产的逐步恢复,用电量会越来越大,可以先未雨绸缪一番。
    “还可以用火车!电厂内部有铁轨,也有足够的储煤区域。采用火车运输的话,每年只需集中拉几次就足够消耗了!”
    见到洪涛有点动心,翟彪赶紧又补上了一句。他以前搞过太阳能电站,平难军基地里的电力一直由他负责。到了新环境,又给了副部长的头衔,让他干劲儿很大,总想做出点贡献。
    太阳能电站的计划虽然一直都在讨论,但短期内显现还无法实施,要是能在热电厂的项目上出把力,也算没有白吃饭。
    “火车……谁会开火车?还有沿途的道岔什么的,有人会弄吗?”
    火车当然比汽车省事,一节车厢就是5、60吨,一趟货车挂个50节和玩一样。那一趟跑下来就是几千吨,跑个三四趟足够一个月的储煤量。问题是自己不会玩火车,也没听说复兴联盟里有人会玩。
    “平难军里有两个从天津港救回来的人会开火车,他们本来就是港口货运站的司机。交通部的张部长亲自询问过了,确定没问题!”
    翟彪冲游易努了努嘴,后者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是火车司机的姓名、目前的职务和个人简历。
    “好嘛,开火车的成了汽车司机……看来登记工作还是不太完善啊,很有必要让林部长再仔细审核一遍!”洪涛算是看明白了,今天来的是能源部,实际上他们私下里已经和交通部达成了某种默契。
    想想也对,如果这件事能得到批准并正式运作起来,受益的不光是能源部,肯定还有交通通讯部。另外像基建部、机械部也是受益者,改造电网的工程也不是能源部一家就能完成的。
    啥叫权利?手里掌握的项目越多、牵扯面越大,获得的资源肯定越多,权利也就越大。他们之所以这么积极要让新项目上马,除了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更重要的还是在抓权。
    不过这件事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对复兴联盟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所以即便是明晃晃的要资源要权利,洪涛也乐意给。
    “那您的意思是?”说了半天,美妙的前景描述了,详实的数据给出了,提出来的问题也解决了,可洪涛轻飘飘一句重新审核人员登记然后就没然后了,这让游易三人既迷茫又失望。
    “我的意思是疏通铁路、寻找车头车厢、规整电力线路、维护沿途供电设备的工作可以马上展开,这本来也是能源部和交通通讯部的份内工作,只要写个报告,用不着等理事会审核。”
    “至于说恢复电厂供电、运输煤炭的工作,那就不是我一个人说了能算的。按照规矩,必须得有常务理事会批准。所以呢,要想推动这件事的进展,你们不能光等着我,还得自己多动动脑子啊!”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做为团队的首领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多,比如说劳动力分配,还有权利的分配。这件事对复兴联盟来讲已经很大了,必须先拿到理事会上讨论讨论,再给出明确回复。
    洪涛不想自己去和常务理事们挨个通气征求意见,凭啥私底下求人舍脸的事情都让自己去做,露脸的事儿全让别人干呢。也该各部门的负责人去熟悉熟悉啥叫场外游说、啥叫利益共同体了。
    另外用煤炭发电也不是太急,反正那些黑黢黢的石头多放几个月或者几年,热量也不会损失太多,而汽油柴油就没这么长的保质期了。在对电力需求不是太高的情况下,还是先以燃油发电机为主比较划算。
    “这……”洪涛说的意思三个人都听明白了,可他们谁都不太擅长这门技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全把目光望向了游易。意思很明确,谁让你是部长呢,这事儿得你出面!
    “先不急呢,我还想问问水电的事儿。眼看雨季就要来了,北边山区里很多水库可能都面临着开闸放水的需求。如果水力发电真的可行,那你们就去挑一两座最合适的水库,先恢复水闸运作,确保大坝安全,再把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并在一起,互为补充,弄个更完整的方案出来。”
    “对了,这种东西最好别直接拿给常务理事们看,全是专业资料,三分钟看不懂就烦了,哪儿还有兴趣听你们继续讲。尽量把内容浓缩成大白话,不要管数据精确不精确,通俗易懂、讲明白投入和产出就是好活儿。”
    既然火力发电可行,那洪涛就得再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了,比如三年或者五年之后。油料是有限的,煤炭也是有限的,天津港不可能存储太多,最多不过几百万吨,还不都是动力煤,烧完了咋办?
    但水资源相对来讲是无限的,只要天气变化别太剧烈,每年都能在春夏秋三季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可是水库这玩意也得保养,还得马上就进行,免得雨季大水一来全被冲毁了,到时候再想修建基本没有可能。
    “好,我们马上回去重新写……那您……”游易咬了咬牙接受了这个建议,不过他还是想让洪涛出面,这位说一句话,比自己说十句都好使。
    “我去找劳动力……你们只是动动嘴我却要跑断腿,唉,受苦的命啊!”洪涛摇了摇头,背着手走了。这个忙没法帮,谁的活儿谁干。
    现在几百号人了,不能啥都指望自己。眼下马上就要进入汛期,光是改造两座新基地、监控两座大型水库水位、转移生活物资、寻找合适的机械设备,就让各部门都在喊缺人,是时候再去弄点人回来了。
    第363章 找外援
    自打成功降落长沙机场,那架猎鹰7x已经在机库里停放了一个多月,除了保养之外再没动过。洪涛准备打破自己的记录,再来次跨海飞行,去日本和韩国转一圈,顺便接回来点那边的幸存者。
    这样加上7月初就能抵达的两艘日本游艇,估计能凑个百十人,说不定里面还有急需的人才,应该可以解燃眉之急。
    如果不够那就多飞两趟,只要第一次能安全降落,第二、第n次也就没啥大难度了。还是那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这种时候想比别人强,除了谋划、经营,也得靠命硬!
    此行的目的地为日本神户机场,直线距离大概1700公里,差不多等于从京城飞到厦门。不过实际飞行距离要更长一些,估计在2000公里左右。
    这个距离对续航能力上万的猎鹰7x来讲并不算远,单程才2个多小时,只要人不累,一天飞两个来回都够。
    实际上从京城飞首尔更近,才1000公里。可洪涛却偏偏选择了神户。这里真没有一点国家和民族观念,主要是日本的幸存者比较积极配合。
    他们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位于鹿儿岛和富士山的无线电导航设备给恢复了,还在神户机场准备了地面引导降落设备。
    有了这两个导航台,不光解决了日本全境,还能覆盖包括大陆东南部、湾湾、朝鲜半岛、太平洋北部等诸多岛屿,甚至菲律宾等地的飞行导航问题。只要天气不是太坏,还有具体坐标,找到机场应该不再是大问题。
    你说人家费了这么大力气,做出了这么多努力,为的是啥?肯定不是为了全人类,还不是希望能早一天离开那片地震频发、核电站遍布的土地,找到个很相对安稳生活的新环境嘛。
    相比之下,韩国幸存者就不是太积极,捣鼓了同样长时间,还有各国幸存者提供的参数、措施,到目前为止依旧是一个导航台也没弄出来,仅仅把机场的降落引导设备恢复了,还不知道是否准确。
    再次来到西山机场,和上次满目荒芜、草长莺飞的景象有了长足进步。那三位来自首都机场的职工被蓝迪从后勤组要了过来,连同两名电工,成了西山机场的专职员工。
    他们平时除了和蓝迪学习一些简单的飞机保养技术,整天就是想办法把周围的树木伐倒,堆在机场周围的草坪上点火玩,把那些鸟群驱散。
    “嗳,这次你怎么不劝我别乱飞了?”但飞机的保养维护工作,还得由蓝迪亲自动手。好在飞行次数很少,他忙的过来。
    “我问过金喜了,她说日本幸存者里有很熟悉机场的人。我希望你能把他们优先带回来,这样我就不用身兼数职了,更不用担负摔死联盟理事长兼秘书长的责任。”
    随着复兴联盟人员数量的增多,对大多数部门都是好事儿,劳动力多了,工作没变,等于轻松了。但有两个部门不光没轻松,反倒更忙了。
    一个是后勤部下属的培训队,所有新人来了之后都要在这里进行最短三周的培训,所有部门想要人,也得等队长张涛批准之后,才能要走。而洪涛给张涛的指示是,宁缺毋滥,但凡有一点不适应复兴联盟的新环境、新规则,都不许送出去。
    还有一个就是武装部下属的外勤队了,它是联盟的武装力量,已经从60人扩展到了100人,还要接受联盟所有成员的轮流军事培训任务。
    这个工作由副部长蓝迪亲自担任,每天除了训练就是编写教案、制作教材、安排实战训练,即便有焦樵、钟薇、于震、高玉柱等骨干大力协助,也不是很轻松。
    “是啊,当初谁能料到一个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加油上士,能在中国成为官员呢。你和褚婷是不是要举办婚礼了?前几天我听初秋说她正在寻找合适的婚纱呢。”
    自己整天忙的脚不沾地,下属还敢说小怪话抱怨,别说安慰,好脸都不能给一点。洪涛没别的本事,就是会抓小辫子。工作上的抓不到,还有私生活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