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玄幻

末世鼠辈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末世鼠辈: 末世鼠辈 第177节

    这真不是吹牛,除了第一年冬天有点狼狈,只能缩在机舱里苦熬,不太敢深入周围的山区寻找猎物。到了开春,冰雪融化之后,他也跟着活了。
    下套、下兽夹、弄陷阱,玩的不亦乐乎。用热成像仪和夜视仪打猎,啥狼不狼的,谁来了也是一枪的货,大不了就两枪。
    不想吃野味了就开着小帆船去湖里钓鱼,根本不用鱼饵,拟饵路亚照样上鱼,一水儿的白鲑和虹鳟,想咋吃咋吃,咋吃都好吃。
    吃饱喝足,把躺椅放在湖边撑起太阳伞,看着如镜面一样的湖水,谁的生死都不用想,啥发展不发展的不操那个心了。随手扔几块碎饼干,就会有大天鹅跑过来表演水上芭蕾。
    用不了几次,只要洪涛的身影出现在湖边,它们就凑过来,即便洪涛去湖里捕鱼,这些长着优雅外貌,实际上是强盗和小偷的扁毛畜生也会紧跟,等着分享钓上来的鱼头和内脏。不给就偷,偷不到了就从鱼钩上抢!
    开春之后,洪涛又从游客中心停车场的几辆工作人员车辆上拆下来不少零件,比如散热片、排气管和金属油箱。一顿切割焊接,叮叮当当的装在机舱里,弄了套烧柴和煤的供暖系统。
    炉子用油桶,内壁糊上泥烧透就是很好的保温层,外面焊上一圈一圈的排气管,这是水套。有炉火时,里面的热水会顺着排气管流向几个散热片,降温之后再流回来继续加热,土暖气是也!
    机舱也被他用从游客中心拆回来的材料密封了一个遍,又隔成了三段。一段当卧室,一段当客厅,尾舱则是厨房。不光有炉子烟囱,还有排风扇呢。
    厕所和洗澡间就别弄了,满地都是厕所,想去哪儿拉就去哪儿。守着这么多清澈见底的水,还要啥洗澡间啊。冬天?谁说冬天就不能冬泳了。冷……不冷那还叫冬泳嘛!
    而且第二年春天他还多了个邻居,一位当地牧民。说起来也挺怪,赛里木是蒙语,翻译过来是山梁上的湖。可在这里放牧的牧民基本都是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
    这位牧民就是柯尔克孜族,叫巴哈提·克里木,比洪涛小15岁。但长得老多了,如果洪涛不留胡子,两人站一起看上去和哥俩似的。
    克里木说他有三个家,一个在hc县,是前些年政府给准备的,说是不让游牧了要定居。但他不习惯,祖祖辈辈都是骑马赶着羊群逐水草而生,定居了羊群吃啥?吃干草和饲料的羊皮毛不好,肉也不好,卖不上价。
    一旦没了羊群一家人咋过?所以他还是在这里放牧,冬天就去东边天山深出的冬季牧场,开春再回来。即便丧尸病把她老婆和两个孩子都感染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依旧还是这么生活。反正除了盐之外他也不需要别的。
    刚从冬季牧场赶着羊群和马群回来的克里木,看到缓坡草原上突然多出来一架飞机着实被吓坏了。他不怕丧尸也不怕野兽,但怕有人抢他的羊群和马匹。没了这些牲畜他就是废物,只能等死。
    在山上猫了两天,仔细观察了两天,克里木还是没看明白那个汉人每天在飞机里忙活啥。但能确定的是,对方只有一个人。
    这就不怕啦,牧人一对一谁也不怕,喝瓶酒再拿上刀子,一对二也不怕!于是他趁着半夜摸了过去,想把这个入侵了自己牧场的男人抓住仔细问问,如果是打算来抢牧场的那就弄死!
    结果自然是失败了,还被洪涛揍了一顿。好在他会说几句汉话,连说带比划的表明身份,又被押着去山后面看到了羊群和马群才没被宰掉。看看,会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
    两个孤苦伶仃的老男人,谁也不碍谁的事儿。一个放牧一个打猎捕鱼,还互补了起来。你拿点鱼我来块肉,点上篝火烤一烤,再喝点小酒。虽然语言不是太通,但这时候根本不需要闲聊。
    酒肉朋友,从此之后,两个人就成了标标准准的酒肉朋友。谁发现了什么好吃的就会招呼对方一起享用,吃完了就一起干活。
    洪涛有汽油锯、克里木有驮马,这就是一对儿光头强。上山一顿呲呲呲,大批的圆木被驮马拉了下来,阴干一年,就成了修建羊圈和机舱小屋的建筑材料。
    但到了深秋,克里木还是得离开,要赶着羊群到100公里外的冬季牧场,差不多5月份再返回。第二年他离开的时候洪涛送了一件礼物,霰弹枪和几十发霰弹。
    等到了春天克里木回来时也投桃报李,送给洪涛更多的礼物,一匹黑色高头大马和几张鹿皮、山羊皮。这些都是他在转场途中和冬季牧场里打的。有了枪的牧民,简直就是动物杀手。
    简明扼要的说,洪涛抵达赛里木湖的前三年就没离开过。每天打猎、捕鱼、修理机舱小屋、抽空种点蔬菜,再和克里木学学如何放牧、宰羊杀马做马肠,怎么在山野间找路和生活,也没闲工夫去琢磨别的。
    说起来这里真是富饶,山里有野兔、雪鸡、狐狸、猞猁、獾子、山羊、羚羊、鹿、雪豹、棕熊、金雕、秃鹫等几十上百种大小动物。
    还有遮天蔽日的云杉、塔松,以及贝母、黄精、党参、雪莲等几十种草药,摘野果、采蘑菇、伐木,吃喝用应有尽有。
    可是到了2027年,洪涛不得不离开了湖边小屋,他的土暖气坏了,汽车散热片毕竟不是暖气片,里面的管道太细,被水垢堵死了。
    另外他也需要找找太阳能板和替换的蓄电池,还有宝贵的汽油和柴油。即便不能用于精密的汽车发动机,老旧的拖拉机和发电机还是能凑合的。
    然后他就见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短短七年时间,幸存者们就已经开始有了阶级。基地管理层好像古时候的贵族,有吃有喝有武器有军队,进出都衣着光鲜,或驾车或骑马,不可一世。
    技术人员和军人应该算中产,在基地里有房子有家,付出一定的劳动就可以享受物资配给,生活无忧,还有成为贵族的可能。
    基层工人和农民,即便到了末世里也还是工人和农民。数量最大、干的最多、报酬最少。不过他们同样能享受到物资配给,只是数量要少一些,但不会挨饿受冻。
    最下面的就是无法进入基地,但又不得不聚居在附近,靠着基地支付的少量食物苟且偷生的倒霉蛋了。他们有的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赶出来的,也有来的太晚没赶上好时候的。
    每天就指望着基地里派发的各种临时工作换取点基本生活物资,或者去人类控制区以外的城镇,搜索基地需要的东西拿回来换成食物,这些人被统称为流民。
    第441章 俺不是哲人
    第一次出山,洪涛是骑着马走的,打算去500公里外的wlmq看看。但没过几天就跑了回来,不成啊,骑着高头大马是不用自己走路,舒服了,可危险性太大。
    他刚沿着旧世界的公路走到奎屯附近,就被一队穿着黑衣服,开着装甲车巡逻的士兵给拦住了。没说几句话就要抢马,还要搜身,非说他是疑似的叛逆者。
    这哪儿成啊,洪涛也没废话,趁着马匹不听话尥蹶子的功夫就把靴子里的伞兵刀抽了出来,一下、两下、三下,围着他的三名士兵脖子上就多了个喷血的小口子,再往装甲车的顶盖里扔颗手雷,骑上马就跑。
    经过这次出山,洪涛大概有了点感悟,现在世界变了,规则也变了,自己必须也得跟着变。
    咋变呢?首先就是装扮。从使馆里找到的美军作训服肯定不能穿在外面,太扎眼,别说士兵们怀疑,路上看到那些穿的破破烂烂的流民们也都偷偷用诧异的眼神盯着。
    想不被人看一眼就怀疑,就得融入到他们中间去,最容易装扮的就是流民。符合要求的破衣服自己是没有,但克里木有。他一年到头就是那身羊皮袄,脏的都分不出颜色了。
    没的说,让他也给自己做两身,不管打渔还是伐木或者干活、做饭都套在外面,吃完羊肉手上的油也得抹上。不到一个月,嘿,你再看,自己也是牧民了!
    流民们用来御寒、挡风的大斗篷更好办,从自己衣柜里找件风衣,各种破布头就往上缝吧,缝满了也就圆满了。还别说,这玩意确实挺挡风御寒的,就是沉了点。
    里面贴身的还是自己的衣服,再外一层是迷彩服和战术背心,外衣则是破皮袄和破皮裤,陆战靴缝上两块皮子也算带了补丁,用斗篷和兜帽一盖……
    好像还差点意思,到底是哪儿不对呢,洪涛对着镜子仔细照了照,嗯,是眼睛和面容,太容易被人记住了。
    这个好办,来副太阳镜……不实用,那就来副雪镜,连眼睛带上半张脸全挡住。嘿嘿,这下就算初秋来了,也认不出!
    光有服装就够了吗?当然不成,编瞎话要成套,演戏自然也得成套。穿的像牧民,说话也得像。这个倒不难,和克里木相处了4年,就算没完全学会他们的语言,学他说话的腔调还是没问题的。
    装扮有了,语言像了,还得有个符合身份的名字,叫啥呢?当初他和克里木说自己叫阿凡提,但这个称呼根本就不是名字,而是对有学问人的尊称,还得弄个更像哈萨克或者柯尔克孜人的名字。
    于是依勒比热丝·巴哈提的柯尔克孜牧民,在2027年夏末初秋时,骑着自行车出现在了奎屯驻军的检查站。
    依勒比热丝,是柯尔克孜语里雪豹的意思,也是克里木儿子的名字。巴哈提则是克里木的姓氏,酒肉朋友嘛,借姓氏用一用,他应该也没啥意见。
    这次就好多了,面对一个连汉话都说不利落,还一身羊膻味的倒霉牧民,士兵们对自行车后面驮的羊肉更感兴趣。于是洪涛又倒霉了,他带的羊肉还没交换出去,就先被白白拿走了一大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反正洪涛也没打算靠卖肉发财,拿就拿吧,拿了就不能再找麻烦了吧。结果他想错了,麻烦才刚刚开始,没等走到驻军营地,在流民聚居区里又给人拦住了。
    这次不是士兵,而是和他一样的流民,或者叫流民里的统治阶级。这七八个人垄断了奎屯的劳务市场,一手从驻军这里接各种临时工作,转手再卖给需要工作的流民。
    没钱买不怕,欠着,你先去上工,发工资的时候,救赎者负责后勤的官员会按照工作量和人数把食物当做报酬一次性都给他们,再由他们按照人头发下去。
    这时候就可以偿还欠款了,和旧世界里那些利用职务、人脉、资本层层发包、层层扒皮的人一样,靠压榨流民获得额外利润。
    嫌贵你可以不买,那也就别想找活干了。后勤官员才不会挨个去问流民工钱是多少,也懒得管理,根本不会搭理单个的流民。
    最主要是的,后勤官员也是发包方,他先扒了一层皮,才会把有油水的工作包给流民里比较有掌控能力的人,再往下分包。实际上他们是一伙儿的,你和谁说理去。
    这些人一面靠着救赎者官员,一面用工作控制了不少流民,在旧世界里这叫啥?没错,带嘿涩会性质的团伙,在这个时候叫啥呢?
    没谱儿,叫啥的都有。奎屯这里有两拨人,一拨控制了货运站的搬运工作,一拨控制了炼油厂的临时工。前者叫高老大,实际不是一个人,是一伙人,领头的姓高。后者叫库尔班江,他的手下都是少数民族。
    这些人可能刚开始就是脑子灵活加上胆子大的流民,为了抱团多赚点食物才凑到一起。可是干着干着就不满足于光喝临时工们的血了,隐隐成了流民聚居区里的霸主,还得欺行霸市、作威作福。
    流民们也不都是靠临时工糊口,主要是肉少狼多,没那么多工作岗位。很多流民就组在一起,三五成群的去人类占领区外搜寻旧世界的物品。找到救赎者基地需要的就能拿回来换食物、换药品、换武器弹药,被称作淘金客。
    但实际上,淘金客也得被人扒层皮,具体还是通过高老大和库尔班江来实现的,但后面的利益牵扯可能就不止光是救赎者的后勤官员了,当地驻军和负责监督执法的苦修会僧侣也会牵扯其中。
    反正淘金客拿来交换的物品,除了互相之间以物易物,想卖给基地就只能先卖给高老大和库尔班江开的店铺。苦修会长期收购的物品和临时添加的物品都会给出价格,并张贴在基地收购点门口。
    但很少有人能走到收购点卖货,刚路过流民聚居区就被拦下来了,非让你按照更低的价格出手。卖不卖吧,卖了只是吃亏。不卖,敢离开哨兵的视线就没人能保证你人身安全了。
    其实哨兵也不是啥好东西,很多也被这两伙人收买了,当着他们的面被打、被抢也权当没看见。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流民都选择了屈服。
    洪涛就是被高老大的人给截住了,几句话一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也屈服了,乖乖把肉按照他们给出的价格出手。
    这叫啥?古人给出了好几种好听的形容词,比如识时务者为俊杰,再比如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反正听上去都挺有哲理的,于是越来越没人敢反抗,盘剥也就越来越厉害。
    等你不想识时务了、眼前亏吃不起了、青山快留不住了,想反抗的时候才发现,周围全是特别能忍的哲人,谁反抗谁倒成了异类,不光会被敌人打击,还会受到同为受害者的哲人们耻笑。
    洪涛可不是哲人,还特别小心眼,连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大道理都不懂。白天吃亏了,成,你们人多,还有拿着枪的哨兵,咱打不过。没关系,天早晚要黑的,我也有武器!
    拿着用羊肉换来的购物券,从大路通过哨兵离开,但没走远,回到藏武器的地方,吃了点东西,再盖上斗篷眯瞪几个小时。天一黑,全副武装的洪涛就又摸了回来。
    要说人不知鬼不觉的潜入驻军基地,必须有困难,可是进入流民聚居的城市废墟不要太简单。哨兵和碉堡都在大路上,装备了夜视仪的他连只黄鼠狼都不会惊动,就按照白天踩好的点摸到了高老大的店铺。
    第442章 正义的佑罗
    第二天,早起的人们惊愕发现,高老大连同当晚在房子里住的四个手下全都整整齐齐的躺在大街上,不光身上有弹孔,脖子还被人用刀划开,早就死透了。
    最有意思的是旁边还放着一块大木板,好像就是他们睡的床板,上面用女人的唇膏写着几个字:多行不义必自毙,欺行霸市、鱼肉乡邻、助纣为虐,判死刑,执行者:正义的佑罗!
    谁是佑罗?没人知道,仇杀?太可能了,在这里居住的流民谁没被他们欺负过。黑帮火拼?也有可能,这两拨人时刻都想独霸奎屯;谋财害命,不能说不会,高老大店铺里的值钱货物大多不见了踪影。
    反正吧,奎屯的上百户流民都有犯罪动机,甚至连与高老大有交情的救赎者官员也不能完全脱掉干系,谁敢肯定就是不是黑吃黑呢。
    能把人杀的这么干净、这么从容,流民们怕是没这个能力,最可能的就是当地驻军,或者是苦修会里那群假和尚。
    但真没人为高老大鸣冤,就连他没死的几个小弟也忙不迭的收拾细软,搭上当天开往伊宁的运油列车跑了。
    救赎者肯定也不会为了几个流民的死展开大规模调查,不过之后的一段时间,救赎者士兵和苦修会僧侣会加强对流民聚居区的管理,严厉打击一下帮派势力,让流民们过上一段盘剥比较少、比较轻的日子。
    当然了,这段日子不会太长,当又一个团伙崛起并和当地官员沟通过之后,高老大又会满血复活,只是改了个名字,比如孙老大、王老大。
    救赎者士兵和苦修会的僧侣也会适时的消失,他们之前的举动压根儿也不是为了流民的日子能否好过,无非是怕死亡人数太多,引来主基地官员的责难。
    毕竟现在幸存者数量并不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流民去干,要是把他们都压榨的活不下去,或者引发大规模暴动,最终倒霉的还是救赎者。
    洪涛也消失了一段时间,不是怕被人认出来,实际上流民们既没有正式户口也没固定居住地,叫啥还不是随便编。平时总是用斗篷和兜帽把自己掩盖的严严实实,看上去都差不多,亲爹来了也认不出来。
    他的消失主要原因是认识了茶摊老板,并从他的嘴里知道了不少目前的情况,也就不用通过贩卖货物的方式来接触幸存者,反正他也没啥可换的。
    而且他缺的东西救赎者基地也不富裕,与其费了半天力气还被人盘剥,不如自己去找。于是他也干起了淘金客的营生,只不过大多是为自己需求去人类控制区外的废弃城市里搜寻物资。
    闲着没事儿或者路过才抽空带些物品去奎屯基地里转一圈,盘剥就盘剥吧,谁欺负了他,正义的佑罗就还得出现,坚决不过夜!
    在这三年多时间里,靠着原本具备的能力,和从克里木那儿学来的野外生存技能,洪涛的足迹遍布了北疆所有城镇废墟,甚至还跑到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境内。
    期间救过不少流民,也杀过同样多趁火打劫的幸存者。惹急了,连救赎者的岗哨和巡逻队也别想安生。而且每次救人或者杀人之后,都会在现场留下个写着佑罗签名的牌子。
    这次倒不是要闯出什么名号,指望着拉起队伍。他一个人活的挺自在,累了就回到湖边静静的享受美景,闲了就出来四处逛,顺便过一过大侠的瘾。
    几辈子了,他当过富翁、干过海盗、坐过皇帝、混过市井,辉煌过、低调过、平凡过,唯独没有肆意恩仇过。现在好了,除了老天爷谁都拿他没辙,还不赶紧补补课。
    还别聊碰见丧尸咋办,丧尸可以拦住别人却拦不住他。来吧,打算咬哪儿?哥们连躲都不带躲的,随便咬。就算丧尸不想咬,到了情况紧急的时候他还得追着丧尸,按着脑袋非让人家咬。
    咬一口,丧尸就拿他当空气了,至少24小时之内都不再搭理。然后他就能在丧尸占据的城市里如入无人之境,想干嘛就干嘛,抱着蓝魔鬼跳舞对方也啥反应都没有,更不会跑。
    它们的脑容量可能算不过来为啥会有同类总在身边腻糊,更想不通溜达来溜达去有什么意义。闲工夫多,不如去多晒晒太阳,让进化来的更猛烈一些。
    说起进化,在这段时间里洪涛发现了一个新现象,没受到辐射的丧尸也会变成蓝魔鬼。具体比例不详,但肯定有,因为他在很多个根本没有核电站也没有大量辐射量的城市里都发现了蓝魔鬼的踪迹。
    本来这并不是啥好事儿,和普通丧尸比起来蓝魔鬼的危害性更大。不用多,如果有一只活尸能集结起几千只蓝魔鬼,向任何一个幸存者基地发起突袭,恐怕没谁能挡得住。
    好在蓝魔鬼的转变数量还没那么多,活尸的数量更少,暂时还没有这种威胁。但是幸存者们还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未雨绸缪了。
    去年秋天,茶摊老板突然拿出一份救赎者基地的告示,上面明确写了,任何人都可以拿着蓝魔鬼的尸体到伊宁、奎屯、那拉提镇、巴伦台镇向当地苦修会僧侣出售,价格还挺高,非常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