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玄幻

末世鼠辈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末世鼠辈: 末世鼠辈 第225节

    “是不是沼泽湿地很多,还有芦苇丛?”
    “对,也不对,怎么说呢……您见过沙漠里分布着上千个湖泊吗?”张伟平点了点头,又摇头,憋了半天终于找到个他觉得合适的比喻。
    “……实话实说,我还真见过!”洪涛也听楞了,他只是通过梨城附近的地质气候变化推测这边也应该差不多,没想到情况更严重。
    但很快他又笑了,活得久有个好处就是见得多。巧了,自己真见过类似的地貌,只不过远在地球的另一边。南美洲巴西有个叫床单的国家公园,就是沙漠和湖水并存,景色非常诡异。
    聊到半夜,洪涛和张伟平又轮流当了一班哨兵,等天快亮的时候买提江捡破烂回来就拔营起寨,开始了夏特古道的最后一天行程。
    有了骆驼代步,免去了抬着伤员的麻烦,小队的行进速度快了一倍不止。不过洪涛基本没怎么享受到这个待遇,他还是坚持一个人突前侦查。
    保命明显比舒服重要,谁知道山谷里还有没有裁决者。尤其是在反抗军势力已经被压缩到白水城的情况下,这条河谷的出口基本失去了保护,可以说位于敌后。
    第559章 沧海桑田
    虽然都是天山山脉,可是山南和山北的景色大相径庭。山北由低到高基本是由坡地、高山草甸、树林和积雪组成,四季分明。而阳光普照的山南除了河谷附近有些稀疏的树林,大部分区域都是裸露的岩石和山体。
    颜色倒是不太单调,有褐红色、深红色、土黄色、淡黄色和淡蓝色、土灰色甚至白色。沿着山体走向一条一条的排列,仿佛波浪般也挺漂亮。这种山体有个学名叫做丹霞地貌,放在旧世界里还算是自然景点呢。
    随着海拔高度越来越低,气温也逐渐升高,当走到1000米以下时洪涛已经开始脱衣服了。把原本穿了六层的分层防寒系统减少到五层,然后是四层,最终干脆连外面的防寒服都给脱了,只穿着抓绒作战服还出汗呢。
    “艹,这也变的太快了吧!”下午五点左右,突前一公里侦查的洪涛终于在望远镜里清楚的看到了河谷出口,然后就半天没挪开眼。
    如果不是冰冷刺骨的木尔扎特河就在身旁不远处翻滚咆哮,他真以为自己又穿越回某辈子里,带着一船的孩子去巴西游玩。
    远处那些被阳光照耀得湛蓝、碧绿的一汪汪湖水,仿佛仙女们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穿衣镜,一片片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碎玻璃跌落凡间,正好镶嵌在大地上,像极了伦索伊斯国家公园。
    旧世界里他也来过这边,除了五彩缤纷的山脉依旧不变,其它景色没有一点点相同。十年时间,经历过两次大地震,这块国内最大的内陆盆地完全被大自然用充沛的雨水给卸了妆,从干燥多风沙的戈壁沙漠洗涤成了素颜。
    沙漠戈壁依旧在,但已经让众多河流湖泊分割得支离破碎,又被无处不在的芦苇和叫不上名字的水生植物覆盖,能大片裸露出来的寥寥无几。
    成群成群的鸟类在一望无际的湿地里安了家,短短几分钟就看见了好几种鹤、大雁、天鹅、野鸭,更多的干脆就叫不上名字。
    按照此时的气温推算,即便到了夜间也不会降至冰点,白天在太阳照射下应该能升到十多度,很多植物依旧保持着绿色。水里的小虫应该也不会冻死,这就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完美的栖息地。
    “我艹不是吧,这就是传说中的野驴吗!”好像是在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物种的多样性,一群小黑点溜溜达达的出现在视野里。洪涛赶紧调整焦距仔细看了看,再次目瞪口呆。
    好大一群,足有上百头,正慢悠悠的游弋在芦苇丛间,时而低头啃两口,时而抬头四下张望,悠闲极了。
    赶上哪位吃高兴了还会抬起头引吭高歌几声,从而让洪涛更加确认了自己的眼力。没错,就是驴,这歌词也只有驴唱的比较原汁原味。
    “多好的地方啊,再过十年这里能堪比鱼米之乡。”鉴于外面的地形太过于特殊,洪涛一直没敢走出去,就藏在山坡拐角处不停张望,直到后面的驼队赶上来,又听到了徐小曼的感叹。
    “也没准变成黄泛区……你没少吃驴肉火烧吧?”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畅想,洪涛向来不会给予正面评价。
    光看到水多了,问题是水火无情,在如此复杂的地形里很难说什么地方能安全生活,且越是向盆地中间走越危险,除非能建造大型水利设施。
    “嘻嘻嘻,应该叫馕夹驴肉,不过更多的还是馕夹狗肉。天一擦黑就会有大群大群的野狗出没,那些家伙比狼群还狡猾,专门喜欢偷袭人类村落,差不多每年都有孩子被叼走,防不胜防。”
    徐小曼忍不住笑了,不是笑洪涛贪吃,而是对完成任务又多了一分自信。这位救命恩人比较擅长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上次在铁门关就是如此,嘴里说的越没谱儿战斗力越强。
    “狗肉也不错……这两样威族都不吃吧?”狗肉也成啊,无论带皮的还是不带皮的洪涛都不介意。但一想起南疆的威族幸存者比较多,过嘴瘾的念头又有点含糊了。
    “嗨,人在快饿死的时候怕是连上帝和佛祖都吃。不过南边的黄羊和盘羊更多,他们可以选择。”
    徐小曼虽然没直接明说,话里话外也带出了一部分生活习惯的改变。至少在白水城附近的各民族幸存者已经没那么多讲究了,更南的地区才会留意这些风俗,但也不是太严格。
    “这就对了嘛,沧海已经变成了桑田,要是人还一成不变怎么能跟上大自然的脚步呢。咱们先扎营吧,眼看天就要黑了,我对湿地一点都不熟悉,先适应一晚再走。”
    这可能是洪涛几天来听到的唯一好消息,但心情依旧比较沉重。为了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他打算在夜间先出去探探路,熟悉熟悉地形。
    “没关系的,张师长和买提江都熟悉环境,如果没有这些湿地沼泽阻隔,反抗军的日子会更难过。”
    徐小曼还是头一次反对洪涛的提议,她认为没必要再在这里耽误一个晚上,有骆驼代步完全能连夜赶回去,且可以保证安全。
    “……好吧,也让我享受享受坐着赶路的滋味。朱玛,伤口的感觉怎么样了,过来我看看!”洪涛略微迟疑下就答应了,徐小曼说的没错,以反抗军的作战能力,想和裁决者对抗还真得有点特殊能力,比如依靠地形。
    “已经不疼了,就是有些痒……”朱玛正在抓着袋子里装的草料喂骆驼,有点不情愿接受治疗。
    “好不好得我说了算,要是不想把腿截掉就赶紧着!”实际上洪涛想看的并不是伤口的愈合情况,而是不放心丧尸病毒。谁也没法确定自己的血液能不能彻底遏制病毒,万一只是临时压制呢。
    “大叔你可真是土豪,还有能用的消炎药!”徐小曼在一边看着洪涛熟练的给伤口消毒,再拿出个小塑料盒,然后又不淡定了。她认识盒里里装的是什么,独眼瞪的老大。
    “这还用你说……后悔了吧,早说让你续上缘分不听啊!”洪涛连头都没抬,区区两个急救盒算个屁,像这种东西老子有整整几十箱呢。
    但这次他没瞎犯好心眼说送人家几箱,只要东亚联盟的飞机来了药品肯定不会缺,如果来不了,多几箱药品也是枉然。
    “哈哈哈……我去试试看电台能不能用!”徐小曼笑得很放肆,好像并没在意开这种荤笑话。实际上她真不太习惯这么口无遮拦的瞎逗,只是碍于救命之恩和上级的命令才不好板起脸立规矩。
    “有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洪涛也是故意要把徐小曼挤兑走,有她在旁边很多话没法和朱玛说。这姑娘的伤口情况有些异常,不是恶化了而是好转的太快,刚刚几天时间就已经开始愈合。
    “……只是有点痒……是不是病毒发作了!”朱玛听闻此言脸色立马就变了。
    “那到不是,别瞎想,这几天里发烧过没?”洪涛抽出匕首轻轻揭开一点结痂看了看里面,好嘛,肉都长上了。
    “咱们过冰川的时候烧过小半天,温度不高很快就好了!”此时的朱玛一丁点隐瞒都不敢有,怯生生的回答了问题,然后用大眼睛死死盯着男人的表情。
    “嗯,那就没事儿了……但特效药也不敢保证百分百好使,今后自己多留意些,只要身体出现异常马上和我讲。记住,千万别因为害怕不吱声,你说了我就有办法救,不说只会更糟!”
    洪涛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但也没再使用消炎药,只是换了条新纱布。可心里却越来越沉重,小修女的身体不正常,和自己被丧尸咬伤之后的反应非常相像。
    难道说自己的血液不光能抑制丧尸病毒,还能改造人体机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唐三肉算是坐实了,即便没有丧尸病毒也会有大把人想咬自己一口。
    第560章 有事见面聊
    “大叔过来下,电台接通了!”这时山坡上传来徐小曼的叫声。
    “你去吧,我没事的,看,都能自己走了!”确定自己身体没问题,朱玛的心情立刻又好了起来,起身扶着骆驼一瘸一拐尝试行走,还真成功了,伤腿并不太疼。
    “是你领导?”洪涛此时也顾不上再安慰朱玛了,一想起即将表明身份就有点患得患失。
    该怎么张嘴呢,做为联盟领导人一声不吭扔下所有人跑了,无论怎么解释依旧会很伤人心的。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无法全理解自己的初衷。
    “对,是周部长,她想和您单独联络……这是密码本和密钥。”徐小曼也很不习惯和外人交底,但依旧是无可奈何,拿出两个本子之后不光躲开,干脆就下了山坡。
    “是我……”对于俄制电台洪涛还用不太习惯,好在加密手段并不特殊,大概熟悉了十多分钟,终于发出去一个词。
    “目前除了我没人知道你的情况,将来还会告诉林娜,是否告之张柯你决定!”很快电文发了回来,周媛的意思很明确,也很好理解。
    “留个安全的呼号,处理完白水城的事情,回去见面聊。”
    发电、等待、接收、译电,聊天过程太过繁琐,洪涛不是很习惯,也没法讲太详细的事儿。既然周媛已经知道了不如见个面,自己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仔细想想该怎么办。
    “这是保密呼号,每天早晚十点和下午两点开机一小时。徐小曼暂时可靠,空军特勤队里认识你的太多,要回避,保重!”不一会周媛就把呼号发了过来,又简单的评估了一下目前的状况,并给出建议。
    “别再为我多杀人了,她是个很能干也很有发展前途的姑娘,等我联络,完毕!”
    周媛所谓的暂时可靠,洪涛大概能明白是啥意思。这个娘们连她自己手下也不打算放过,准备杀人灭口了,那么多年没见还是如此狠毒。
    “姑娘,大冬天的也要防蚊虫叮咬吗?”
    收拾好电台回到山坡下,张伟平和买提江已经出发先去探路了,徐小曼正在给朱玛做防护,整个脑袋都被包了起来,只留下眼睛一条缝,还要戴上雪镜。
    她自己也是这种打扮,脚腕、手腕、脖子都用布条裹紧,还披上了裁决者的灰色袍子,看上去有点像阿富汗妇女。
    “蚊子并不可怕,苍蝇和水蛭才厉害。靠近山区温度低还好点,越往南走温度越高,各种各样的小虫子太多了,有毒的也不少。”徐小曼没有强迫洪涛进行防护的意思,只是把情况强调了一遍。
    “我就用它吧……”洪涛从骆驼背上找了件没沾染血迹的灰色袍子披上,戴上雪镜和兜帽,牵着骆驼向一望无际的湿地里走去。
    如果不是有两个女人在旁边他连袍子都不想穿,苍蝇和水蛭再毒还能有黑蜂毒啊,现在嘴唇、眼皮和脖子还肿着呢。来,使劲咬,这不是受罪而是进化,早晚有一天老子会百毒不侵的!
    真的走进了湿地,又和远远观望不太一样了。从远处看芦苇丛就像麦田,被风吹过麦浪滚滚,和看纪录片似的,美极了。
    但身处之中后才发现,芦苇丛有两三米高,人只能走在它们之间的沙地上,视野被压缩到了几十米甚至几米,脚下是湿乎乎的、叶片上是湿乎乎的、空气里依旧是湿乎乎的。
    美感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和恐惧。完全不知道会从里面钻出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转过这个弯前面会不会有敌人的枪口等着。
    不管别人咋想,也无论张伟平和买提江如何熟悉地形,洪涛还是把夜视仪戴上,再把人体雷达拿了出来。现在他有点理解这种设备除了巷战之外还能用在什么地方了,比如丛林,再比如这里。
    别看它只有百十米探测距离,在这种环境里反倒最合适也最效率。大家谁的视野也远不了,能提前几十米发现目标足矣。
    “……徐代表,白水城有电力供应吗?”不过照这么消耗下去,自己携带的电池怕是就该不够用了。
    “很多……但我先不告诉您是怎么来的!”徐小曼还没放弃用闲聊从朱玛嘴里打探有关洪涛的蛛丝马迹,听到这个问题不得不暂停了窃窃私语。
    “哎呀,真当我是小孩子啊……太阳能板和蓄电池都是有使用年限的,估计也没几年好用了。不尽快想办法弥补,到时候你们连蜡烛都点不上。”
    洪涛连想都没想就猜到白水城采用什么方式获得电力了,没有煤、没有石油、也没有合适落差的河流,总不能用核电吧。
    可是他对这种方式丝毫赞许的意思也没有,真是得过且过的典范,就算救赎者不来进攻,再过几年反抗军也得面临黑暗的困扰。
    “大叔,您就不能说点积极向上的,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该乐观一些,不能被暂时的困难压倒。”即便是救命恩人,徐小曼也对洪涛的冷嘲热讽有些意见。
    自打见面好像就没说过啥正能量,对反抗军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轻视。就算说的都是实情,不间断的泼冷水,对她在本地开展工作也非常不利。
    “你是干这个工作的,为了完成任务就算把黑的说成白的也算敬业。我又没吃东亚联盟一口大米,为啥要帮着你们忽悠人呢?如果毫无廉耻的称赞能变出能源、变出粮食、变出药品,这个活儿也就轮不到你来干了。”
    对于徐小曼这个人洪涛从心里佩服,无论工作能力还是个人操守都很不错。但是对于她干的工作性质,自己可真没法苟同。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丧尸没问题,哪怕手段再龌龊点也算大义。可您给反抗军打鸡血只是为了配合东亚联盟的扩张策略,是人和人之间的争斗。古人咋说的来着,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561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
    “只有获得更多资源和劳动力才能尽快恢复生产力,增强幸存者的实力。比如说药品和武器,要是有足够的劳动力产量还会大幅提高,到时候大家都能有药可用,也有足够的武器去清理丧尸占据的城市,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在做思想工作方面徐小曼也是个好干部,第一次见面时她就和那位曹先生给牧民比热斯讲了很多道理,不理解没关系,现在可以接着讲嘛,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通说透,口服心服。
    “是好事儿……但我有个问题,东亚联盟的控制区里有没有流民?如果有就不是好事儿,与其跑这么远忽悠别人团结起来,不如先把你们自己的流民团结好,让他们享受到和所谓正式居民同等的待遇。”
    只可惜她遇到的不是普通幸存者,而是参与主导了制定规则的前辈。对于每个幸存者团体高层到底在想什么、干什么、为什么,已经琢磨得透透的了。
    甚至连这些听上去挺振奋人心、完全占住大义的口号,也是率先喊出来的,此时再听见别人对自己喊,必然是毫无用处。
    “比热斯大叔,您的思维过于理想化了。如果联盟不集中资源办大事,而是平均分配下去,就什么也干不成了。打个比方,假如您加入联盟获得的待遇肯定要高于很多人。道理很简单,您的能力强、对集体的贡献大。要是全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待遇,谁还会有动力多干呢。”
    徐小曼对这个话题应该也是轻车熟路,不知道和多少人讲过、辩论过,听到过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洪涛提出的问题,丝毫没有难住她,继续侃侃而谈。
    “当初复兴联盟在面临百万丧尸进攻时,可没说过正式居民必须拿枪上战场,流民可以在后面看着不帮忙。恰恰相反,当时重要的技术人才都被保护了起来,与丧尸拼死搏斗在第一线的恰恰就是你口中所说贡献不大、能力不强的普通人。”
    “他们当时纠结过谁占便宜谁吃亏了吗?据我所知没有,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是开着弹药车冲进丧尸群里引爆,用自己的生命给小辈争取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怎么到今天,丧尸被打退了,他们反倒成了拖后腿的呢?为啥危难来临了大家都是同样拼命,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时就得分出三六九等呢?”
    “姑娘啊,现在丧尸病的威胁还没解除呢,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属于幸存下来的人,谁有资格说哪部分是该由谁占有的,哪部分就不该由谁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