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玄幻

末世鼠辈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末世鼠辈: 末世鼠辈 第437节

    “不要大惊小怪,读才也不是世界末日,任何体系都是工具,工具没法自己做事,到底是好是坏完全看使用它的人能否压制住贪欲。
    小虎,你今天买到好东西了吧?别忙着否认,我明明看到你和一个摊主交头接耳的说了半天,付钱的时候他塞给你一个小布包。不要一个人独美,拿出来分享分享!”
    对于这个词,老者的理解又和中年人不太一样,但这次他没再详细解释,而是转换了话题,矛头直指少言寡语的年轻人。
    “不是什么好东西。”年轻人没有辩解,伸手从怀里掏出个书本大小的粗布包,挪开两个盘子轻轻放下缓缓打开。
    粗布包里静静的躺着一只手枪,金属枪身木质枪柄,做工只能说有点粗糙,枪身没有烤蓝工艺,枪柄也没上过油漆,看上去还有点粗苯。
    “……你买它做什么?”老者皱着眉拿起手枪掂了掂,看了好几秒才找到击锤,拉开之后瞄了瞄弹仓就不再研究,放回桌上一脸的嫌弃。
    这是支自制手枪,结构很简单,没有复进装置、没有弹匣、没有套筒甚至退壳机构,每次发射前都要拉开舱盖装入一发子弹,瞄准目标扣动扳机,再打开舱盖倒出弹壳重新装填。
    “您看,这把枪虽然结构简单,却用了比较厚的无缝钢管,膛线拉的很规整,口径7.62,使用51手枪弹,威力应该不错……”
    年轻人拿起手枪,三五下就给拆成了零件,挨个向老者和中年人介绍优缺点。这时他就不惜字如金了,讲起来滔滔不绝。
    “你这个枪迷什么时候对自制武器也感兴趣了?”中年人自始至终也没去摸手枪,显然对武器不太感兴趣,强忍着听年轻人说完,马上开始奚落。
    “摊主说它比大多数制式手枪威力都大,射程也远不少,使用钢芯弹的话十米距离可以打穿三级防弹衣。我打算带回去验证一下,如果是真的,以后治安队可能就要换装四级军用防弹衣了。”
    “问没问摊主这是什么地方制造的?”听了年轻人的介绍,老者有些忧虑,联盟不限制自制武器,但威力这么大的武器有必要查一查源头。
    “您可能不知道安全区里有个潜规则,造枪的不卖枪。造枪的人非常小心,通常都和某个地下势力进行合作,以便解决原材料和销路问题,就算内务部便衣来了,摊主也什么都不会知道。”年轻人难得露出一丝笑容,摇了摇头示意从这个渠道什么也查不到。
    “还真是无缝钢管……这可是军需物资,倒卖军需品可是要被判五年以上劳役的!”中年人听到无缝钢管,眼睛陡然睁大,抓过手枪对着枪口仔细查看了一会儿,脸色变得很难看,说话已经有点咬牙切齿了。
    “文山,别忙着激动,红区里那么多旧世界的工厂,还有没被发现的弹药库,不一定就是从物资局军械部门流出来的。回去之后可以暗中查一查,但不要大张旗鼓。
    这才几年,我们已经严重脱离现实了。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显然是不够的,想了解实际情况没有捷径,必须多出来走走。如果下周没有太重要的事情,我们再去他们开垦的荒地看看……”
    老者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中年人在查清楚事情始末之前先不要一惊一乍,顺势又感慨了一番,正在筹划下一次来自管区的行程,突然发现年轻人眼神不对,直愣愣的盯着自己身后。
    第1080章 来头不小
    “咦!张队长、哦不对,应该是张处长了。你的鼻子可太灵了,这是闻着味儿过来的吧?来来来,先坐下,不要扰了大家的兴致。”
    转头一看,身后站着个穿军便装的男人,不认识。这时中年人倒是笑了,热情的小声招呼着,同时向一边靠了靠,腾出半张长凳的位置。
    “韩局长,您就这样不声不响的下来了,让我们这些做基层工作的很难办啊!”被称作张处长的男人没有顺势坐下,而是从旁边拉了张凳子坐在了对面,言语间颇有微词。
    “既然换了便装出来就随便点,别称呼职务了。来,认识下,这位是王老,今天特意来你的地盘上逛逛。王老,这位就是自管区管理处处长张谦,孙飞虎的小老乡。”
    对于张谦的抱怨中年人充耳不闻,瞥了一眼旁边的老人,见到没什么反应,才开始互相介绍。不过老者只有个姓,没有职务。轮到张谦时不光有职务还加上个注释,孙飞虎!至于说年轻人是谁,根本没提。
    “哦……张处长,能顶着压力坚持原则不容易,年轻有为啊。我姓王,在理事会纪律委员会任职,这是理事会内保处的林科长。”不等张谦做出反应,老者率先伸出右手,不光自报了家门,还把年轻人的来历也简单介绍了下。
    “王主席,我在城南安全区任职时见过您下来视察工作……林科长,欢迎来自管区,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张谦赶紧伸出双手轻轻握住老者的手,再主动把手伸向了年轻人,态度比对中年人恭敬了很多。
    “小张啊,这里不是单位,就不要称呼职务了。今天我们来也不是为了工作,纯属私人行为,千万不要多想。你虽然也是新官上任,却比我们熟悉的多,怎么样,看在文山的面子上能不能陪我们多聊几句?”
    看到张谦有点拘谨,老者摆了摆手,示意在礼节上可以简化,同时阐明了此行的来意,算是为下面的交谈定下了基调。
    “好、好,那我就先大致汇报下自管区的现状……”话是这么说,但张谦不敢全信,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略作思索才开始陈述。
    “嗳……小张,我可不是来听工作汇报的,那是秘书长办公室的工作。文山,你和张处长比较熟悉,还是你来问吧。把刚刚讨论过的问题和小张说说,听听一线父母官的见解。”
    可是开头的套话还没讲完就被打断了,老者再次重申了一遍基调。见到张谦还是放不开,干脆把提问的工作交给了韩文山,他和年轻人边吃边听,很少插话。
    一问一答的环节大概持续了四十多分钟才结束,老者没有任何表示,坚持让年轻人结了账,再三拒绝了张谦安排治安队员护送的好意,三个人沿着街道缓缓向东走去。
    “处长,他是谁啊?”这时一直带人游弋在附近的侯铮凑了过来,望着远处的背影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张谦就是他给叫来的,或者是引来的。说来也巧,他回到管理处正好碰上张谦值班,随口提了句刚刚在市场上见到了三个伪装不太成功的正式居民,没想到马上引来了更加详细的询问,重点是中年人的外表特征和说话口音。
    然后这位处长就抓起电话一连打了三四个,好像也没得到满意答复,这才带着一小队治安员回到市场寻找三个人的踪迹。
    “理事会纪律委员会主席王大林……”张谦此时脸上的阴云比天空还重。
    “啊!活阎王……他、他来干嘛?”听到这个职务,侯铮的脸立马比张谦还难看,一个不太褒义的外号脱口而出。
    在东亚联盟的体系里有个很明显的缺失,没有司法部门。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当年洪涛在建立这套体系时联盟规模比较小,养不起太多行政部门,有些不是太急需的功能就由相关单位兼职了,比如说司法交给了内务部。
    但他又习惯性的不想让某个部门一家独大,于是又在理事会里弄了个纪律委员会,专门负责监察联盟各级单位的工作,和常务委员会平级且独立,直接向理事长、也就是他自己负责。
    当时这个委员会很小,只有三名理事兼职,没事的时候去各部门走走看看,把不合理或者不正常的现象记录下来,定期在常务理事会议上提出,供与会者讨论,为立法提供必要的素材。
    结果他跑路了,体系却成型了,谁也没能力和威望再做出比较大的调整,这个部门也就留了下来,且随着理事会与政府之间的权力争夺被一步步扩大。
    王大林就是第三任纪律委员会主席,除了职务之外,他本人的来头也挺大。前四省联盟主席,丧尸病爆发之前是某集团军炮兵旅中校参谋长。
    当年他曾在四省联盟里打造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炮兵队伍,并和丧尸潮面对面战斗过,属于实打实的军事人才。可惜最终还是败了,要不是有复兴联盟的空军支援防线肯定会被丧尸突破。
    现在的东亚联盟,实际是就是复兴联盟和四省联盟的结合体。只不过因为是复兴联盟救了四省联盟,在权力分配方面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他这个一把手也不得不放下权力去理事会里当理事。
    由于四省联盟人数众多,双方又是打着合并的名义,随便甩几个理事位置显得过于敷衍。纪律委员会的第二任主席恰好身体有病,不适合在担任重要职务,王大林就被任命为第三任主席。
    怎么说呢,王大林从十八岁考上军校,到丧尸病爆发时已经在军队中整整服役了二十五个年头,完全习惯了军旅生活,相对来讲性格还是比较直的,在四省联盟担任主席期间也没干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但他有个非常明显的弱点,在民政管理方面没啥经验,只会一个套路,军管。当初把四省联盟弄得和军队差不多,纪律性很强,经济和民生建设发展比较慢。
    这也是四省联盟最终比复兴联盟吞并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普通人显然不习惯军队般的生活,如果没有外部压力还能忍,一旦有了其它选择难免会出现动摇,结果被复兴联盟钻了空子。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在四省联盟中还有他的一部分支持者,到了东亚联盟之后,这些人依旧保持着相对紧密的联系,逐渐形成了一股隐形力量。
    有意思的是,他们这股力量基本都属于保皇派和中立派,对改革派有着天生的抵触情绪。这可能和当初被吞并有关,心里多少存在点怨气。不是对失败不服气,而是对败给这么一群人热衷争权夺利的官迷感到憋屈。
    不管他们是咋想的,王大林自打上任之后真没把自己当橡皮图章,百分百履行了纪律委员会的职责,连续向常委会检举了好几起违纪违法事件,牵扯到不少联盟官员,且证据确凿。
    这下他在联盟管理层里算是出了名,各部门一听说王大林来转悠了立马就会头皮发麻,赶上心里有鬼的人,好几天都得吃香睡不着。慢慢的,活阎王这个外号也被私下叫响了。
    “他来还能干嘛……怎么,你又想请病假了?侯队长,我把话放在这儿,想调走不拦着,泡病号坚决不可能。只要自己心里没鬼,阎王站在面前也没什么可怕的!”
    第1081章 解惑
    听到侯铮发自内心的惊呼,张谦立刻意识到一个问题,老牌混子怕是又要脚底抹油了。但这次谁也别想跑,他也不担心王大林再次祭出绝招。
    自管区不是安全区,这里的管理处充其量算税收和监管部门,只要在财务和大原则方面不出问题谁检举也不怕。没权力是个坏事,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咱都成眼睛和耳朵了,总不能再去负嘴巴和手的责任义务。
    “……您可能误会了,如果想溜,接到调令之后就该去跑门路,一天不上任比现在好走的多。我是真的担心自管区被他们搞黄了,再看两年,等孩子大一大,我还大孙啊辞职到这里找份差事养老呢。”
    被顶头上司如此直白的警告,侯铮觉得必须正正名。以前习惯性的溜号是感觉到了危险,别人都有大腿可抱,自己是靠着媳妇的英雄母亲福利才混上来的,承受不起那么多风浪,只能选择躲避。
    可胆子小、没后台,不意味着脑子也笨。自管区虽然刚刚起步,却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不同。富裕不富裕先放一边,光是严格按照规定办事这一条就足以让自己心动。
    看得到未来与朝令夕改完全是两种生活模式,前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把控自己的命运,提前规划好今后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生活。
    后者则是过一天算一天,除了极少部分站得最高的人,谁也不知道明天、明年会是什么章程,只能过一天算一天混日子。没法积极投入更没法规划人生。
    “你觉得他们能搞好?”张谦对侯铮基本没啥期待,可听到这番表白之后忍不住又仔细盯着看了几眼,像是要重新认识一个人。
    大家都在同一个系统里干了这么多年,即便之前没合作过,谁是啥德性也略有耳闻。当得知自管区治安队中队长是这位出了名的混子之后,反倒松了口气。
    当眼睛和耳朵不需要战斗力,越怂越好,如果真塞过来一个性格强硬的队长反倒不太好相处了。治安队惹了麻烦,自己这个管理处处长得帮着擦屁股,治安队立了功,却不见得能分给自己多少。
    “以后什么样子我也不清楚,如果他们能把现在这套东西坚持下去,我觉得不会比联盟差吧……”
    侯铮同样也对张谦不太放心,连顶头上司都可以卖了换功劳的人怎么可能让人毫无戒备,所以话说得不能太露骨,免得被抓住小辫子。
    “……收队吧,我去市场里转转!”张谦没在继续探讨自管区的未来,简单吩咐了一句就低着头走了。
    侯铮的担心听上去有道理,但可能性不大。如果活阎王是来自管区挑刺的,韩局长肯定不会跟着。韩文山是何许人也自己心里清楚,他就是孙飞虎在高层的战友之一,或者叫孙飞虎的后台之一。
    这个人来自曾经的西北联盟,加入复兴联盟的时间很早,在军队服役时是孙飞虎的手下。据说就是因为他们几个新兵不听指挥在建筑物里乱钻,才引到了零星丧尸,慌乱中走了火,才导致孙飞虎的手受伤。
    但孙飞虎没有将此事上报,自己因为残疾退役,换来他们的一片光明前程。到底是不是这样,除了几个当事人没人能说情,但一直在高层使劲儿保护他的人,确实是当年手下的几个士兵,想来世界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
    既然韩文山和孙飞虎走的这么近,就不会从根本上反对自管区,这不是某个人好恶可以决定的事情,而是团体的集体利益。孙飞虎包括建筑公司,都是这个团体的一份子。
    接下来的推理就很简单了,韩文山明显和王大林私交不错,肯跟着活阎王到自管区溜达,不是不能挑毛病,但不太可能是要下黑手。
    当然了,张谦也不会幼稚到认为王大林和趁着放假过来采购便宜货的正式居民一样,就算真想买什么也不用亲自露面,派个手下人足矣。比如那个叫林虎的年轻人,啥内保处科长,摆明了就是保镖嘛。
    张谦只在市场里转了十多分钟,就揣着一个和林虎差不多摸样的包布出了自管区,径直来到了秀山公寓,点名要见孙飞虎。
    在这十多分钟里,韩文山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市场里确实有贩卖自制手枪和子弹的摊位,还不止一个。按说治安队应该比偶然来此闲逛的人更先一步发现这些特殊货物,可直到今天之前确实没人提起。
    这倒不是治安员们工作疏忽了,而是被惯性思维所左右,自然而然的认为自制手枪不值得关注。首先这种枪支属于合法商品,不光允许售卖还可以随身携带。
    其次自制手枪的可靠性一直都不怎么样,除了便于携带之外,威力甚至不如弩箭,射程很近、准头很差。流民们可以用它在近距离互殴时起点作用,对治安队并没什么实质性威胁。
    但这支手枪明显不一样,在建筑废墟里试射了几发子弹之后,张谦马上意识到治安队有大麻烦了。它的有效射程超过了三十米,且准头不错,威力极大,以目前治安队配发的警用防刺服和防弹衣的防御程度,不太可能完全抵御。
    也就是说用不了太长时间,治安队在武器方面的绝对优势就要急剧缩小。随便一个流民拿着这种手枪在几十米距离之内都有可能一枪要了治安员们的小命。
    如果再算上治安员和流民的数量严重不成比例,以目前两个中队不到百人的治安员,在自管区里发生中大规模骚乱时连维持场面都做不到了。
    自管区里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如此强悍的武器,张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洪涛。这位不管走到哪儿都会引起连锁反应,能量大的深不见底。
    想解决制造枪支的设备、材料和技术难题,这么多年了,北、东、南那么多安全区里的流民都没做到,可是自管区刚刚成立了一个月,就已经出现了性能比较可靠的成品,很难不让人多想。
    向上级汇报的工作韩文山已经替自己干了,他的渠道更快捷更直接。现在张谦想搞清楚的是洪涛为什么要造这种大威力手枪,难道真想凭借武力在自管区里称王称霸,好像说不通。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找个有可能明白的人问问。这种人本来就不多,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想到了孙飞虎头上。
    这位老大哥不光和自己有比较深的交情,在联盟高层里颇具人脉,私下里和平安运输公司以及洪涛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还是城南安全区流民势力的大佬,消息非常灵通,见识也多,最有可能为自己解惑。
    “张处长,可喜可贺、可喜可贺……来来来,坐下喝杯热茶。这场大雪一来,难熬的日子就开始了,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有雪灾。可别再像前两年那样了,压得房倒屋塌,活活把人捂死。”
    孙飞虎没有请张谦上楼,把见面的地点选在了一楼的咖啡厅。但一上来除了祝贺升迁之外就是天气,没半句正经的,这是要等张谦先开口。
    两个人虽然私人关系不错,但一个是民一个是官,有些事最好不让外人听了去,包括秀山太太。估计有外人在,张谦也不会开口说太隐秘的事情,那不成故意赶人了。
    “您看看这个……”张谦没有客套,掏出布包递了过去。
    “嗨,我当是什么事儿呢,还劳烦你大老远的跑一趟。我这里也有两支,就在楼上放着,做工没的说,可惜就是没有弹匣,只能单打单。是不是怕了?哈哈哈哈……”
    孙飞虎一边打开包布,一边就知道了里面是什么,笑得很是畅快。他和张谦虽然私交不错,但两个人毕竟属于不同阶层。往常安全区里都是治安员耀武扬威,流民敢怒不敢言,能看到他们害怕也是件好事,这就叫阶级感情。
    第1082章 前路漫漫
    “孙哥,这么搞下去怕是要引来上面的关注。眼下自管区刚刚成立,重要的是休养生息,不该再去搞这种比较敏感的事情。如果真把政府逼得无路可退,自管区的前景怕是堪忧啊!”
    被人当面耻笑胆小,张谦也只能忍着。事儿是明摆着的,谁在这个位置谁都怕,打肿脸充胖子也没用。不过他还是要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此种做为的弊端,从长远计好像不太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