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其它

悍“夫”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悍“夫”: 第40节

    岑院长那边的束脩确实不需要再额外给钱,赵河和王书平把带来的银子直接放在邵云安面前,让他收。邵云安把银子推回去,让两家人先别急,他说出自己的理由。岑院长愿意接收三个孩子是情分大于银钱,所以这钱邵云安是不会拿给院长的。而他家又不缺钱,他带上赵丛博和王衍也是他们家与两家的交情。要觉得过意不去,以后每年帮他家积点酸菜、做点咸菜、做点腊肉什么的就行。岑院长那边银子不用给,不过家里有什么特产,比如说采的山货啦,自己做的吃食啦,家里的鸡下的蛋啦,做的果酱啦,逢年过节的给岑院长送些过去表达表达感谢。
    像今天第一次见师,赵河可以拿几瓶山楂酱和红枣姜酱;王书平可以提两只鸡,一篮子鸡蛋,再给孩子换一身干净整齐的衣裳。下午王石井和邵云安带孩子们过去,他们都不用跟着。
    赵元德夫夫和王书平是千恩万谢,这要比邵云安给他们挣钱的方子还要恩重。王青和赵丛博、王衍每天一起学习,也混熟了,这回能一起去白月书院读书,三个孩子高兴之余也多了几分相伴的安心。
    把千恩万谢的两家人送走,邵云安去了厨房,虽说昨天送过礼了,今天却是去拜师,还是要提一份礼过去。可以不贵重,但要有心意。邵云安喊了郭子牧来打下手,郭子榆在屋里教两个孩子见到夫子要怎么行礼,怎么表现。
    邵云安打算还是做糯米的,这回做糯米糍。准备的馅料除了红豆沙之外,还有黑芝麻、花生仁、羊奶子果酱。糯米糍外裹一层椰丝最好吃,空间里有,邵云安不能拿出来用,他就想了另外一个办法。把土豆切成片油炸之后碾碎。
    做糯米糍要用糯米粉,郭子牧用石磨磨粉,邵云安在厨房准备馅料,黑芝麻要放麦芽糖熬煮一番,花生仁要炒香碾碎。邵云安想着他得去县上找找有没有卖蜂蜜的,空间里好多蜂蜜,他买上一些就可以混着把空间里的蜂蜜拿出来吃了。
    等到郭子牧磨好邵云安需要的糯米粉,邵云安把糯米粉放入木盆里,放油、放水搅拌,如果有牛奶就更好了。搅拌好后上锅蒸,然后冷却包馅,沾上土豆片碎屑就可以了。
    郭子牧在一旁认真看,认真学,只觉得很新鲜。等邵云安包好一个糯米糍,就让郭子牧一起上手。两人一边包,邵云安就说起了糍粑。这两样郭子牧都没吃过,邵云安说怎么做糍粑时,他都忍不住咽口水了。这样的甜点对邵云安来说是小case,他不会做面食,但是会做面包、点心和蛋糕,谁叫他自己喜欢做,还有个热衷此道的大嫂。
    等把全部的馅料用完,邵云安拿起一个糯米糍喂到郭子牧嘴边:“尝尝。”
    郭子牧的脸红了,嘴唇动动,最终还是没禁得起诱惑张开了嘴。颠沛流离七年,期间又做了四年多的乞丐,又怎能禁得起这样的诱惑。
    糯米糍邵云安做得不大,郭子牧一嘴就吃下一颗,咬破糯软的外皮,香浓的芝麻随即而出,郭子牧的眼眶红了。
    “好吃。”
    邵云安假装没看到郭子牧眼里的泪,说:“每样分几个咱们自己吃,剩下的下午送给岑院长。这东西不难做,想吃以后经常做。”
    “嗯!”
    邵云安每个口味分出六颗,正好一人一颗,让郭子牧拿进屋去。王青和王妮又有口福了,郭子榆和郭子牧一样,吃到第一颗糯米糍后眼眶就忍不住泛红。邵云安把剩下的全部装入食盒中,这天冷了正好,糯米糍凉着吃口感更佳。
    “小爹,这个怎么做的?和糍粑一样吗?”妮子大眼亮亮的问。
    “差不多。这个要先把糯米磨成粉,做起来比糍粑简单。”
    “我要学!”
    “可以。不过要等你拜师之后。”
    “嗯嗯。”
    看着两个孩子与邵云安的互动,郭子榆和郭子牧都很好奇,王青和王妮的年龄一看就不可能是邵云安生的,但两个孩子跟邵云安又是那么亲。日后,当郭子榆和郭子牧知道了这个家的情况,对邵云安也更多了许多的敬佩。
    午饭之后,赵元德和王书平亲自把孩子送了过来。赵丛博和王衍看起来非常紧张,两个孩子把过年要穿的新衣裳都穿上了。王青和妮子也很紧张,不过有小爹在身边,他们稍微好点。让赵元德和王书平放心,邵云安带着四个孩子上了马车,王石井驾车。
    一路上,邵云安都在安抚四个孩子,告诉他们见到夫子要落落大方,夫子问的问题如果答不出也不要怕,就直接说不会。丢脸没关系,要是不懂装懂或偷奸耍滑那才是要不得。岑夫子那样的人见过的人比他们吃过的盐还要多,不要在夫子面前耍心机,要诚实。四个孩子听得是连连点头,也没那么紧张了。
    到了岑夫子府上,王石井去敲门,守门的一看到是王石井和邵云安,二话不说就让他们进来了。马车交给守门的去停放,王石井和邵云安带着四个孩子跟着领路的小廝走,四个孩子又紧张了。邵云安牵住王青和王妮,王石井牵住赵丛博和王衍。
    来到正堂,就看到岑夫子与一位老夫人已经坐在上位了。邵云安行礼:“岑老、夫人。”
    岑夫人对着邵云安和孩子们亲切的笑笑,岑老让四个孩子过来,四个孩子被邵云安推上前,下跪:“院长大人,夫人。”
    “起来起来。”
    四个孩子站起来,都低着头。岑夫人开口:“妮子是吧,过来。”
    邵云安把紧张不已的妮子带过去,并把手上的食盒递出去:“这是我做的一些小点心。”
    岑夫人收下了,不过没打开。她握住妮子的手站起来:“你们说吧,我们女眷就先回避了。”
    岑老对夫人点点头,邵云安也给了妮子一个鼓励的眼神,妮子安静的随岑夫人走了。
    岑老接着对邵云安和王石井摆摆手:“你俩有什么要忙的就去忙吧,孩子留下,我先考考他们。两个时辰后你们来接人。”
    “辛苦岑老了,我和井哥正好也有事。”邵云安摸摸三个孩子的脑袋,“听院长大人的话,要懂礼。”
    “是。”
    又摸了摸王青的脑袋,邵云安就和王石井走了。离开岑府,王石井不放心地问:“不会有问题吧?”
    “不会。岑老估计是要看他们的学习情况,然后选择授课的尺度。岑夫人那边更不用担心。四个孩子都不是没分寸的。”
    邵云安这么一说,王石井也放了不少心。
    两人也没去街上乱晃,先去了一丈轩找许掌柜,转达了四叔家和银子叔家的意思,也说了他的意见。两家人今早过来的态度已经让许掌柜猜到这件事的可能性不大,邵云安的建议一说出来,他马上答应下来。王石井去喊了四叔和秋叔来跟许掌柜谈好价钱,签了契书。根据猪肉部位的不同,每斤的价钱也不同,反正不会让两家人吃亏就是。
    在一丈轩和许掌柜喝了会儿茶,两人在秋叔的摊子上坚持按原价买了五个饼和五份肉就去了县衙。蒋康宁正在审案,两人就在后院等他,让小廝把饼和肉拿到厨房去热着。等到蒋康宁办完案回来,邵云安去厨房给他弄了两份肉夹馍,厨房里有香菜,他还加了点香菜。
    就三个人,没吃早饭的蒋康宁又让邵云安给他泡了龙井,配着肉夹馍,他才算填饱了肚子。邵云安此次来是为了郭家兄弟的事。听邵云安说了郭家兄弟的事情,蒋康宁擦擦嘴,道:“这位容知府我倒是有所耳闻。皇上现在有没有办他我不知道,但迟早会办他。你让那郭家兄弟安心住下,别的地方我现在不敢说,但在敕南府内,他们就绝对安全。敕南府的知府是我师兄。”
    邵云安笑了:“大哥的师兄怕也是遍布咱大燕国上下了。”
    蒋康宁没否认,道:“我之前在怀安县做县令也是在敕南府之内。老师一是让师兄多关照我,二来也是希望我做出些政绩帮衬到师兄。那个杨天威我会叫人去打听。那郭子榆若想继续科考可以回去,也可以把户籍转入你们秀水村,你回去后问问他的意思。至于回去倒也不必怕。
    边关的战事结束,皇上一心整顿吏治,像容知府、杨天威之流只怕会越来越不好过,他二人已经逃亡七年,想那杨天威也不会盯他们这么久。只要郭子榆能考上举人,就是容知府也不能肆意妄为。若郭子榆仍担心,他只需与你签订卖身契,便可以此把户籍转入秀水村,你再与他解除卖身契他便是秀水村人了。”
    邵云安:“谢谢大哥,他兄弟俩这样也能踏实过活了。”
    蒋康宁接着道:“我不日将去京城,在我回来之前切不要暴露茶叶和羊奶子酒。别人我倒不惧,就怕被那侯爷子听到风声。在这件事确定下来之前,断不能让别人插手。”
    “我明白。这茶叶和酒我就只拿给过大哥您和岑老。现在家里有了外人,我也不会拿出来,两个孩子都不会乱说。”
    “那便好。”
    两人要等孩子们,便留在了蒋康宁这边。蒋康宁邵云安又详细商议了一番这茶叶和酒的生意该如何做。越听,蒋康宁越觉得邵云安是个做商人的料。可惜邵云安对做一丈轩幕后的大东家那样的大商人没有兴趣,他只想挣够可让一家子生活无忧的钱,然后享受生活。
    茶叶、酒、茶叶的附属品(茶点、茶食、茶具),是蒋康宁此次上京的重点。作为整个大燕国的第一份、独一份,这里面的商机无限之大。若做得好,别说邵云安能挣一大笔钱,蒋康宁的政绩都不知会涨多少。
    时间差不多了,和蒋康宁也谈得差不多,邵云安和王石井去接孩子。到了岑府,看到岑老脸上的微笑,看到王青、赵丛博和王衍眼中的晶亮,邵云安笑了,这事绝对没问题了。先不说妮子,三个孩子的表现也确实出乎岑老的意料,特别是三个孩子的一些想法令人吃惊,岑老得知邵云安会给他们讲成语故事,会讲一些神话故事让他们思考,他就明白了。对于邵云安脑袋里的那些东西,岑老不是不好奇的,只不过他不会多问。
    妮子被领出来的时候,脸蛋红扑扑,精神却是不错。岑夫人亲自领着妮子出来,并告诉邵云安妮子有学琴的天赋,现在开始学正好。以后妮子过来学琴也顺便跟着岑夫人学字、读书,邵云安马上让妮子跪下磕头。岑夫人这算是正式收妮子为徒了。
    这收徒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是大事。岑老也很直率,说了五日后是好日子,就让妮子那一日正式拜师,也在那一日正式给妮子起一个大名。王石井站在一旁,看着邵云安牵着妮子感谢岑老和岑夫人,独眼深黑。
    第55章
    回来的路上,马车里叽叽喳喳的,王石井稳稳地驾着车,听着车内孩子与媳妇儿说的话。岑夫人很温柔也很亲切,带走妮子之后,没多久,妮子就不紧张了。妮子也是在家里认了字,跟着小爹背了诗的,看她如此聪明,又很是乖巧,带来的点心又特别的好吃,岑夫人也喜欢上了妮子。岑老与岑夫人的儿女、孙儿都在京城,很少能来看看爹娘。有妮子这么乖的女孩儿陪伴,岑夫人也能消除些寂寞。
    岑夫人有一把不用的琴先给妮子用。邵云安就想着要给妮子弄一把好琴,他空间里没有。王青、赵丛博和王衍经过一番考核后也有了很多自信,对小爹(安叔)也更敬佩(崇拜)了。他们背的好几个成语故事院长大人都没有听过呢。邵云安当即就表示只要他有时间,随时可以给他们讲故事,讲一些新奇的东西。三个孩子马上决定,上午还要一起学习,下午就一起去院长大人那里听课。
    马车刚刚驶入村口,王石井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赵元德和王书平,这两人一下午怕是没心思做别的。看到从车上跳下来别提多高兴的儿子,赵元德和王书平提了一天的心总算是落到了肚子里。
    两人死活要请王石井和邵云安吃饭,最后,王石井和邵云安去了王书平家,里正家正忙活,不去添乱。王书平让赵元德喊上赵河也过来吃。
    这一晚,王石井第一次与王文和之间的气氛堪称融洽。听孙子说了在岑院长那边的表现后,王文和偷偷擦了好几次眼角。王文和让王书平把他珍藏的一直舍不得喝的酒都拿出来了。这一晚,王文和醉了,王书平也有了醉意,赵元德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隔日,三个孩子开春要去白月书院读书的事就传遍了整个秀水村,三个孩子每天下午还要去县学的岑院长家中上课。不仅如此,王妮还要正式拜岑院长的夫人为师,跟着学琴。这下子整个秀水村又沸腾了。之前,村民们都知道王青、赵丛博和王衍整日一起读书识字,还有人在背后说里正家和王族长家在拍邵云安和王石井的马屁,这下子没人说什么拍马屁了,人家邵云安竟然有能耐让岑院长收那三个孩子去白月书院,还亲自指点!这就算是拍马屁也拍得值了!
    这消息传出来也说了是邵云安的能耐。这邵云安咋就这么大能耐呢?村民们可还记得县令大人都要叫他一声“云安”呢!村里还有三几户人家送娃去私塾的立马都动了心思。里正家对外说了,邵云安是送王青去书院顺带提了他家博哥儿,岑院长看在邵云安的面子上收是收了,但因为不是考进去的,一个月要出四两银子的束脩。王族长也说了,他家也要给一个月四两银子的束脩。再者人家岑院长给邵云安一次人情,不表示人家就能次次都给。
    有两户不信邪的去找邵云安,被邵云安一句不客气的“你是谁啊”给灰溜溜地撵走了。邵云安也直接对外说,想去白月书院,自己去考,他能让这三个孩子进去还是走了县令大人的关系,谁要有能耐就自己找关系去。邵云安向来是别人敬他一尺,他敬别人一丈,绝不会有抹不开面子一说。就算有人家心里不舒坦也不敢去闹。再者,赵氏和孙氏族人都是因为邵云安才能挣到钱,两边的族长可压着呢。
    孙族长其实有点急,他们族里也有读私塾的孩子啊。邵云安没去搭腔,要什么事他都去办,往后非把村里人惯出毛病不可。现在村里有钱的人家越来越多,那就多花钱好好培养自家孩子,让自家孩子去考。他也是看赵丛博和王衍是有潜力的才推荐给岑老,这份情面可不是那么随便能用的。
    王老太家听到这件事后,王老太当即就要去找王石井,被王枝松拦住了。王枝松心里又怎能不泛酸。王在铮之前是跟着王老太的弟弟读课,郭招弟跟王老太的娘家是一个村的。郭招弟入狱的事王老太没敢跟郭招弟的娘家说,跟弟弟也只说家里事情多,暂时不送王在铮去读课。反正两边村子离得远,也不怕有人传闲话过去。王老太不敢让郭招弟的娘家知道可不是怕人家来找王石井的麻烦,而是怕人家来找她的麻烦。郭招弟和王田岩入狱有一大半的原因是替她。郭招弟的娘家可不是省心的,这要给他们知道了,还不得给她闹个天翻地覆。
    郭招弟的事,王老太是打算拖一天是一天。秀水村只有郭招弟跟她是一个村的,等郭招弟回来,她只要不让郭招弟回去就行。至于王在铮,王老太一开始恨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再送他去读课。但现在王青能进白月书院,向来有便宜绝对要占的王老太又想起了王在铮。再说,王石井能找上岑院长,那也该拉上王枝松啊。王老太让王大力去找王石井,王大力不去,被王老太朝死里骂了一顿。王春秀也不肯去,虽说她有心巴结邵云安,但邵云安太悍了,她还没做好直接面对邵云安的心理准备。
    王老太在家里骂了一通,去找王文和了,她也是不敢去找邵云安。可惜她刚进王文和家的大门,就被王沈氏给打了出来,王沈氏叉着腰指着王老太就骂,说以后再敢来她家,她见一次打一次。王文和不出面,王书平不出面,王钱氏也出来冷嘲热讽的骂王老太没脸没皮,被县令大人打了又被罚跪祠堂怎么还这么蠢。王老太骂不过人家婆媳二人,跑到村子的晒穀场就开始哭嚎,哭族长不公正;哭王石井不孝,与县学的院长有交情却不提携自己的亲弟和侄子;哭邵云安是丧门星,祸害她家的人。
    村里人都出来看笑话,这王老太是还没被打够么。这家人收了王石井断亲的银子,转头就又是往人家跟前凑,又是骂人家,这家子人的没脸没皮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就是他们这些泥腿子都看不下眼了。王枝松没想到他娘竟然跑到晒穀场去丢人现眼了,气急败坏地从家里出来,连拖带拽地把人拖回了家。
    赵河跑到王石井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两人,邵云安冷笑:“闹吧,她使劲儿闹吧,闹得越没脸越好,有她后悔的。”
    王石井和邵云安已经不会把那家人做的事放在心上了。他们要敢没脸没皮的来,邵云安自有办法让他们没险没皮的回去。妮子要正式拜师了,邵云安隔日带她去县上的蝶妆阁又给她买了两副好看的玉石耳 坠、一副羊脂白玉镯子和一块黄玉的挂坠。又给她买了小女儿家戴的简单又好看的头饰,发绳,也给王青买了一个羊脂白玉的挂坠。
    捧着她新得的首饰盒妮子依赖的窝在小爹的怀里。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首饰,都是小爹买给她的。妮子对亲娘早已没有记忆,她以前还羡慕别的孩子有娘,有小爹,她现在不羡慕了,她的小爹是最好的。
    回到家,邵云安把王青喊过来,给他戴上雕刻着金乌的玉坠,王青忍不住抱了下小爹,邵云安摸摸他的头。给妮子也戴好手镯、挂坠,邵云安就让两个孩子自己去玩。郭子榆和郭子牧走了进来,两人齐齐朝邵云安和王石井躬身作揖。
    “王兄弟,邵兄弟,谢谢你们。”
    那天回来后邵云安就把蒋康宁的话带给了他们,让他们考虑。邵云安问:“你们考虑好了?”
    郭子榆道:“我和子牧商量了,把户籍迁过来。等日后那边真正安定了,我们再回去给娘迁坟。”
    邵云安又问:“那你还继续考吗?你的腿不是大问题,把右脚的鞋底做高点就不大看得出来了。”
    哪知,郭子榆却摇了摇头:“以前确是有入朝为官的雄心,现在却只想做一个平常的农家子。邵兄弟如此之能人,不也选择安居于此么。”
    邵云安也能理解郭子榆和郭子牧的选择。皇上再整顿吏治,官场也是黑暗的,更何况郭子牧还长了这么一张妖孽的脸。他想想,道:“那咱们就签卖身契吧,然后我看看有没有人去清州县,帮忙把你们的户籍迁过来。只要迁过来,我就还你们自由身。”
    “谢谢邵兄弟。”
    “郭二哥要是实在觉得自己的脸不方便,不如戴个面具吧,遮住半张脸就行。”
    郭子牧猛点头。
    “麻烦邵兄弟了。”
    “叫我云安吧,在你们自立门户之前咱们就是一家人,别总这么客气。”
    郭子榆抿抿嘴:“云安。”
    郭子牧这才跟着喊了一声,邵云安对两人笑了。
    以前,郭子牧只要外出,必定会引来众多的注意和垂涎的目光。但在王石井和邵云安这里,两人看他就如看普通人,两个孩子虽然有时候会看呆,但那是孩子,而且他们也不在外面说。经历了七年的颠沛流离,郭子牧珍惜在这里的平静和平常。至于以后自立门户,郭子榆和郭子牧都没有这个打算。两人是感恩邵云安的帮助的,就算他们是自由身,他们也把自己当成了邵云安和王石井的家仆,只要这两人不赶他们走,他们就在这里做一辈子工。
    到了拜师的那天,一家四口穿得整整齐齐坐看马车去了岑老府上,蒋康宁竟然也来了。妮子拜的是女夫子,对寻常人家来说那绝对是奇闻异事,谁家的女娃会这么正式的去拜师。邵云安准备的拜师礼是一只上好的黄玉玉簪,一对透青绿的玉镯,一条从王石井的战利品里拿出来的珍珠链子。
    岑老没想到邵云安准备的拜师礼这么丰厚,岑夫人都颇为吃惊。可这是拜师礼,没得推出去的礼俗,岑夫人——接了,给了王妮一卷琴谱和一张琴,还有几本适合女孩子读的书。岑老亲自为王妮取了一个新的名字——王璟妍,意寓如美玉般光彩无瑕。得到新的名字,王妮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她有好听的新名字了,不会再总是被人骂赔钱货。邵云安在心里直点头,不愧是院长大人,这名字起得就是有水平。
    拜师宴就设在岑老府上,除了不请自来的蒋康宁,岑老只请了日月书院的几位夫子,毕竟只是夫人收徒。邵云安见到了唯二的另一位“学府夫子”康瑞。
    康瑞看起来四十来岁,两鬓也有了白发。他似乎不明白岑老为何要对一户农家子如此看重,不仅收了儿子,连女儿也拜在夫人名下。康瑞对王石井和邵云安比较冷炎,两人也没往他跟前凑,不失礼数就行。
    吃完了饭,又与岑老和蒋康宁闲聊了一会儿,王石井和邵云安就带着孩子辞别了,蒋康宁与他们一道走。他们离开后,被岑老独留下来的康瑞就问:“老师,县令大人此来难道是为这收徒之事?”
    有外人在,邵云安没喊蒋康宁大哥,岑老摸摸自己花白的胡子说:“你莫要看轻他们。那邵云安乃是奇人,单论这书本学识,他或许不及你,但要论才华莫说是你,我恐怕都不及他。康宁是认了他们两夫夫为义兄弟的。”
    康瑞大惊。
    岑老谨慎的说:“他能带给你我,带给永修县,甚至是带给我大燕国何惊喜变化,我,拭目以待啊。”
    “老师?”
    “你且看吧。”
    从岑老家出来,蒋康宁就告诉邵云安他明日要进京。邵云安马上问要不要他多送些酒和茶过来。蒋康宁要他莫急,若此次进京顺利,那么等他回来之时,邵云安手里的所有茶和酒恐怕就得全部拿出来了。
    邵云安道:“那我就先祝大哥您这次上京能旗开得胜,我等你的好消息。”
    蒋康宁信心十足的说:“为兄相信此行定能成,你二人就等为兄的好消息吧!不过云安,为兄也不瞒你,你说的一些事为兄不能跟皇上说出自你之言,为兄需要拿了你这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