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重生之宠妻为上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重生之宠妻为上: 第32节

    “.......好你个丫头!”苏瑾珞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怒瞪了她一眼后,也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等永乐公主笑够了,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这才说道:“母后也觉得苏二哥不错,所以呀这事算是成功了一半。”
    “皇上那边?”苏瑾珞挑眉问道。
    永乐公主耸耸肩,她也不知道父皇是如何看待苏钰宸这个人的。
    “要是父皇不给,我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永乐公主说得理直气壮,“我就不信父皇还不赐婚了!”
    想到永乐公主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苏瑾珞哭笑不得了,那场面可真是壮观了,想必皇帝也会头疼不已的。
    更何况永乐公主还是大盛唯一的嫡女,金尊玉贵的,只要她看上的男人,别人都得让步,就算那是定国公的儿子,皇帝再怎么忌惮也会为了这唯一的女儿而选择让步。
    第46章 侧妃回府
    时间在眨眼间就消逝, 定国公府一家再次跪在大厅内迎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永乐公主淑慎性成, 勤勉柔顺, 性行温良。且苏二公子才貌双全,恭谨端敏, 无怠遵循,朕特赐永乐公主与苏二公子, 得佳姻, 择定良辰吉日完婚, 钦此。”
    听到圣旨内容的时候,就算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苏钰宸也忍不住差点儿就要激动地笑了出来。
    还是一旁的苏钰华伸手推了他一下后,才上前谢恩接过圣旨。
    这次来宣圣旨的刘公公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这定国公府在短短的半年内就得到两次陛下赐婚,这可真是荣宠不断啊。
    “劳烦公公了。”老太太这次高兴极了,皇上亲自赐婚,这事啊可是板上钉钉的了, 就连皇上想要反悔也不行了。
    “不敢不敢,奴婢只是为皇上办事。”刘公公连忙摇手,完全不敢接过老太太的谢意。
    这位可是圣上的姑母, 可不是朝着大臣的府上老太太,这身份可是没得比的。
    老太太乐开了花,旁边的花嬷嬷立刻将手里的钱袋塞进了刘公公的手里。
    刘公公一模,就知道这次的分量可比上次的还多, 立刻笑眯了眼。
    “时辰也不早了,奴婢该回宫向皇上汇报。”刘公公眉开眼笑的朝着定国公府的所有人告辞。
    “周武送刘公公出府。”苏靖表情还是一如既往,可认真一看,还是能发现他双眼里的笑意。
    周武应了声,护送着刘公公出了府。
    这会儿,整个大堂内就只剩下了自己家。
    苏钰宸也不需要忍住自己的喜意,嘴角一直保持着上扬的弧度,看得其他人直直摇头。
    苏瑾珞也替二哥和永乐公主感到高兴,可她也知道永乐公主为了这门亲事,可真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差点儿把整个皇宫反了天。
    最后还是皇帝禁不住她的眼泪,而把原本就拟好的圣旨给改了。这才堪堪止住了永乐公主的泪水。
    但只要想到永乐公主和她说的原本就定下的驸马,她的眉头就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不过还好亲事已经定了下来,那么二哥和永乐公主的婚事就是真的成了。
    这阵子双喜临门,老太太可高兴了,欣慰的看着大堂内的几个孙子孙女,这辈子看着他们成家立业,她就已经别无所求了。
    苏恒此刻也很高兴,除了因为他的侄儿有幸能够尚到公主,更是因为他的庶子苏琪武就要从定州回来了。
    “母亲,不如让儿子再说多一件喜,凑成双喜临门?”苏恒不复平日的冰冷面孔,反而难得嘴边噙笑。
    其他人都能够看得出他今天的心情一整天都非常好。
    而一旁的李氏在听到苏恒说的话后,忍不住捏紧了手里的帕子,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僵硬了。
    老太太反对他口中所说的事很感兴趣,就催促他快点说出来。
    “母亲,武哥儿来信说过不了两天就能到府里了。”
    苏琪武是定国公府的四公子,苏恒的庶子,年少有成,在四年前就独自一人离开国公府出门游历,如今终究是回来了。
    “武哥儿回来的好,就连他的亲事也一起办了吧。”老太太面上的笑意淡了些,她对于这个自小就不是看着长大的孙儿感情并没有太深。
    只不过在她眼里,这庶孙子也是个年少有为,只是可惜出身不够高,这才被嫡子硬生生的压了下去。
    听到老太太提起婚事,李氏马上就站了出来,朝着老太太福身,笑道:“母亲。武哥儿这亲事就交给媳妇来办吧。”
    苏恒皱眉,想要出口阻止李氏,他可不想武哥儿的亲事就这样毁在了这个女人的手里。可只要她还是二房的女主子,庶子的亲事就必须经过她的手。
    想了想,苏恒还是决定不出声了,只要他看牢一些,想必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老太太最近越发的对李氏满意了,对她的某些小动作也视而不见,只要不是做出任何碰到她底线的事,也就任由她了。
    这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的可是最正常了,相处了这么久总会有些摩擦。
    “好好为武哥儿选个姑娘家。”不过该说的老太太还是会对着李氏说。
    “请母亲放心吧。”李氏满脸笑意的应了下来。
    苏瑾珞轻轻放下了手上的茶盏,眼睑下垂,遮盖了眼中深思的神色。
    苏琪武?她都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看到这个四哥了。
    她不由得想到要是真把四哥的婚事交到李氏的手上,那么不用多想了,一定会引起李氏和二叔的争吵。
    李氏最讨厌的就是府内侍妾所生的孩子,甚至有些仇视,要不是曾经苏婉晴为了能够加入皇室而使了些手段。
    那么今日她该嫁的就只会是门第更低的人家。
    李氏绝不会让她高嫁给任何一户人家,而她的身份也不配为朝臣嫡子的嫡妻。
    大伙儿在大堂内聊的正欢,门外就走进了一个气喘吁吁的丫鬟。
    丫鬟对着所有主子行礼后,恭敬的低垂着头,微喘的说道:“老太太,侧妃娘娘进府了。”
    侧妃娘娘?大堂中的人面面相觑,瞬间就知道这个侧妃娘娘指的是谁。
    老太太笑道:,“她来就来,难不成还要本宫出去迎接她吗?”
    李氏立刻上前轻顺抚着老太太的后背,轻笑着道:“母亲,这晴姐儿如今可是二皇子侧妃,摆些架子是正常。”
    “母亲说这话了就不对了,”苏婉菲捂着嘴笑道,“祖母贵为大长公主更是大姐姐的祖母,依礼依法都是大姐姐得向祖母请安行礼呢。”
    不一会儿,身穿华服头戴金凤钗的苏婉晴就被一群婢女簇拥着走了进来。
    “大姐姐。”苏瑾珞率先朝着苏婉晴福了福身,行了个虚礼。
    身后落后了一步的苏婉菲也紧接着行了个虚礼,满脸笑意的走上前抱着苏婉晴的手臂,娇笑道:“大姐姐,我们这会儿再说着你呢。”
    苏婉菲这变脸速度也是令苏瑾珞大开眼界了,刚还在诋毁苏婉晴呢,这会儿就笑眯眯的和她聊了起来。
    苏婉晴来到大堂中央,朝着老太太和苏靖等人行了个晚辈礼后,就坐在了老太太的下手方。
    还不等老太太开口,她就盈盈笑道:“我听闻皇上下旨赐婚二哥和永乐公主,这可真是大好喜事啊。”
    老太太淡然自若的啜了一口茶,接过花嬷嬷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嘴角的水迹,才开口说道:“这事儿你就不必担忧了。”
    “有空闲就好好调理身体,争取早日怀上孩子。”
    听到孩子这事儿,苏婉晴立刻笑了起来,双眸中益满璀璨夺目的笑意。
    苏瑾珞不自觉的把目光移到了她的腹上,果然发现她的腹部微微突出,看样子就像是怀孕了。
    苏婉晴把手轻柔的覆在腹部上,轻轻柔柔的抚摸着,声音柔软道:“我正想和祖母说这件事,祖母就先提了起来。”
    老太太一看到她的动作,目光闪了闪,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脸上也露出了放心的表情,说道:“既然怀有身子了,怎么还跑出来?”
    “孙女这还不是想把这喜事亲自告诉祖母。”
    李氏心里再怎么不舒服,脸上也得硬露出笑意,关心的问道:“晴姐儿,你这几个月了?”
    “母亲,已经三个余月了。”
    这孩子还是苏婉晴成亲了三年后才得来了,可谓是来自不易,二皇子在得知她怀孕后,也颇为高兴,甚至连续一个月都留宿在她房内。
    就连二皇子后院的那些妾室也不敢轻易的跑来惹来她,深怕一不小心就害了这二皇子第一胎的孩子。
    听到苏婉晴的话,苏瑾珞立刻在心里暗自算计了一下时间。
    现如今是八月底了,那么苏婉晴的产期就是明年的三月,正好就是春季期间。而且她这怀的还不是单胎,而是龙凤胎。
    “那你可要好好照顾身子,这头三个月可不能乱跑。”老太太作为过来人,颇有经验的对她说着。
    “等会儿我吩咐人把要注意的事都抄下给你。”老太太还是不放心,二皇子府内虽然妾室不多,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战争。
    她还是不想这个大孙女还没把孩子生了下来,就把孩子给弄没了。
    “谢谢祖母。”苏婉晴喜悦的抱着老太太的手,开心的道谢。
    她正愁着这事儿,祖母就已经为她做了准备,不然她还得去寻找法子小心翼翼的保着肚子里的胎儿。
    “恭喜大姐姐了。”苏瑾珞这会儿才有机会对着苏婉晴说道。
    苏婉晴捂着嘴角笑了,柔声道:“多谢三妹妹,再过没多久就该就轮到你们了。”
    “大姐姐这是胡说什么呀。”苏婉菲满面涨红,羞得不敢看大堂内的其他人。
    “对呀,我还要就在府内多陪陪祖母和父亲。”苏瑾珞紧接着说道,那认认真的模样看的令人发笑。
    “晴姐儿,有了身子就要好好照顾自己。”苏恒作为父亲的,听到自己大女儿有了身子,也感到特别开心。
    就算这孩子不是他最疼的,可总会是他的血肉。既然阻止不到她嫁入二皇子府,就能私下里给予她一些帮助。
    现在看到她在二皇子府能够站稳了,就连孩子也有了,他也觉得放心了。
    “女儿知道。”苏婉晴柔顺的应了下来。
    苏婉晴有孕在身,没聊了多久就感到了疲累,老太太也不让她留在府内过晚。
    她现在这身子虽然不该到处奔波,可是老太太这么做肯定有她的用意。苏婉晴也顺了老太太的好心,正要朝着门外走出去时,下人就来禀报二皇子到了。
    第47章 二皇子
    二皇子到了?
    苏瑾珞眉头微挑, 这位名义上的二姐夫除了在成亲那日来过一次后,就不曾在踏进过定国公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