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为民无悔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为民无悔: 第291节

    看到这样情形,董梓萱积极打圆场,并且顺利把话题引到要柯兴旺关照楚天齐上。虽然柯兴旺小小矜持了一番,但总算给了自己面子,让楚天齐去参与组织部的一个小组。事情发展到这步的时候,董梓萱松了一口气,因为柯兴旺松口了,同意了给楚天齐机会。
    可是,让董梓萱万万没想到的是,楚天齐不但没有去抓这个机会,反而表示了“不适合”,其实就是明确的拒绝。她不知道他怎么会这么做,难道就因为不能释怀那个关于“过节”的传言?意气用事也得看对方是谁,他可是你楚天齐的顶头上司呀!她想不通,实在想不通。好在她又和柯兴旺软磨硬泡,最终柯兴旺同意给楚天齐二次回答的机会。于是,她才要及时再做她的工作。
    时间已经九点多了,董梓萱决定再试一试,如果还打不通,那就只能明天了。于是,她又重播了那个号码。
    ……
    楚天齐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九点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充电器,赶紧给手机充上电。他今天又喝了不少酒,一是因为和雷鹏喝酒从来都没少过,二是他今天喝的是闷酒。尽管心里不痛快,但在喝酒的时候,暂时还是把那些杂事抛到了脑后。
    只是一回到宿舍,那些不愿意去想的事,又涌了上来。一想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困难,他感到很无奈,甚至有一些无助。他多么希望她能来个电话,能给自己一些建议,那怕就是几句不咸不淡的安慰,也能让自己增添一些力量。所以,他才第一时间给手机充上电,仰躺在床*上,期盼着那个熟悉的号码能够打来。
    “叮呤呤”,手机铃声响起。楚天齐“噌”的坐起来,“嗖”的一下窜到地上,一步跨到充电的地方,拿起了手机。看到上面的来电显示后,他心里凉了半截,根本不是自己期盼的那个号码。这个号码倒也熟悉,刚在四小时前响过。他按下接听键,“喂”了一声。
    手机里传来董梓萱的声音:“楚天齐,终于打通你电话了,去哪了?”
    “有什么事吗?”楚天齐的回答不冷不热。
    董梓萱叹了口气:“哎,今天那么好的机会,你怎么就错过了?”
    楚天齐“哼”笑了一声,没有答话。
    “有个性不是坏事,但在有些时候却不是好事。”董梓萱的声音很是语重心长,“你因为什么,要那样回答?”
    “没什么,我只是说出了我的真实想法。”楚天齐慵懒的说。
    听到楚天齐竟然是这样的态度,董梓萱很替他着急,就语气很急的说:“你难道就因为那个所谓的‘过节’传言?这也太意气用事了吧。再说了,你和我都能消除隔阂,为什么和一个没有直接交锋的人就不能交好呢?何况那个人还是你的绝对顶头上司,你不想在玉赤县官场混了?”
    虽然董梓萱是好意,可在楚天齐听来却那么刺耳,便不客气道:“怎么,他还能把玉赤县一手遮天?我倒真要拭目以待了。”
    “楚天齐,你怎么好坏不分,又扯哪去了?”董梓萱埋怨着,然后又平心静气的说,“柯书记已经同意了,今天那事,你还可以再重新选择一次。”
    楚天齐大笑:“哈哈,好像他还挺大度啊!你告诉他,我不需要,就是给我一百次选择,我也是这个答复。我不能为了自己太平无事、为了升官,就出卖良心,就做那不仁不义的事。”
    “楚天齐,不就是一个组织部的临时工作吗?不去也没什么,也不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吧?”董梓萱的情绪也很激动。
    楚天齐针锋相对:“我上纲上线?董科长,董同学,你打听打听,是我是非不分,还是某些人要上纲上线,排除异已。”
    “你……”董梓萱从对方的话中,似乎也听出了一些东西,尽管她还不太清楚,但她相信他肯定有他的理由。于是,长嘘了一口气,耐心的说:“楚天齐,我这完全是为你好,你是在玉赤县混官场,他可是玉赤县的绝对大佬。为了仕途,为了前途,你为什么就不能退一步,为什么就不能忍一时呢?”
    楚天齐又是一阵大笑,笑声很是苍凉,笑过之后,他有些落寞的说:“董梓萱同学,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一点都不怀疑你今天的动机,我从心里感谢你。我深知忍让的必要,而且这几年也忍让了很多,我并不是一根筋。但有些事情不是忍让的问题,而是原则的问题,绝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混淆事非。这个时候,我想起了一首古体诗中的句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的好意我心领,也请你不必费心了。”说完,楚天齐直接挂断了电话。
    电话另一方的董梓萱,尽管还不知道楚天齐何至于“上纲上线”,但她知道这件事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了。她不禁暗暗自责,自责自己的玉赤之行,自责自己让本来缓慢发展的矛盾,要提前爆发了。
    第五百二十八章 总结小组=项庄舞剑
    把手机继续充上电,楚天齐一边等着那个期待的电话,一边想着刚才的事情。
    刚才在回答柯兴旺时,态度很坚决。在回复董梓萱关心时,语气也很干脆。楚天齐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只是有一点遗憾,遗憾没能找出一个既表明立场,又不至于把人得罪到家的方法。
    之所以拒绝的这样不留余地,楚天齐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他充分理由的。因为他已经提前听说了这个小组,也知道这个小组是干什么的,只是那时他还把这当成是一个传言而已。他认为柯兴旺刚到时间不长,还需要一个揽权的过程,应该还不会急着操作此事。
    在传言刚出来的第一时间,宁俊琦就打来电话,告诉他县里要成立一个总结小组。这个小组,是柯兴旺在县委常委会上提议成立的,并且已经在一定范围进行了传达。宁俊琦还告诉他,总结小组可是非常厉害的,可以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着是总结人事制度改革的得与失,可实际却是给这两年的人事改革挑刺,总结人事改革的黑材料,彻底否定两年来的人事改革工作。而这项工作,当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就是赵中直。并且听说柯兴旺已经找一些人私下进行过谈话、面授机宜,好多投机“积极分子”纷纷表态拥护,并表示希望参与这项工作。
    楚天齐相信宁俊琦的消息来源,更相信她对自己讲说的绝对客观,绝不会添枝加叶,更不会故意歪曲。当楚天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除了震惊外,也预感到柯兴旺的屠刀已经举了起来,要对赵中直系进行屠杀和收编。因此他这一段时间也在随时关注着此事,了解一些风吹草动。
    今天,柯兴旺亲自说到这个小组,那就表明他要准备操作了。看来他已经急不可耐,也充分表明他很是有恃无恐,或是有更大依仗。
    这个小组明显就是针对赵中直系的,也不排除敲山震虎,顺便震慑一下郑太平系和冯志国系。别人如果进入这个小组,可能显得很正常,但楚天齐一旦进入,那引起的震动就太大了。虽然楚天齐不是赵中直系里位置最重要的,但他目前却成了赵中直系的一个代表符号,这主要是由于有人要把他树成赵系的象征,也因为楚天齐从不回避自己和赵中直的关系。
    既然总结小组的运作就是为了收拾赵系人马,楚天齐当然不会参与进去的,他不会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做出违背良心、违背道义的事的。他不是那样的人,更不耻于那样的人,所以他和刘大智的摩擦也绝不是什么个人恩怨。
    细想起来,楚天齐有些奇怪,奇怪柯兴旺表面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其实却根本就没买董梓萱面子。按说自己和柯兴旺并没有直接矛盾,有的也只是从董梓萱那里来的间接矛盾。按说现在董梓萱和自己都已经消除隔阂,而且董梓萱还亲自说和,他柯兴旺和自己之间所谓的矛盾也不存在了。即使自己是属于赵中直的人,即使以后不会放过自己,那他柯兴旺也不应该选在今天,今天就把自己往绝路逼呀。
    同着董梓萱的面,柯兴旺不给自己出路,就相当于不给董梓萱面子。董梓萱可是董建设女儿,董建设是常务副市长,而柯兴旺又是董建设的人,怎么说这面子也得给呀,但事实就是没给。
    难道是董梓萱在和柯兴旺演双簧?这个念头刚一出来,就被楚天齐否决了,并暗怪自己的想法有些龌蹉。虽然董梓萱以前和自己几乎是死对头,可她已经低三下四的向自己忏悔了,自己没有理由怀疑她的出发点。而且董梓萱完全没有必要配合柯兴旺这么做,因为县委书记要想收拾自己这个主任科员,完全不用这么费事。只要给出一个暗示,就肯定会有人争先恐后的来“大打出手”的,完全不必动用常务副市长的女儿。
    既然董梓萱不是配合柯兴旺演双簧,而柯兴旺又没买董梓萱面子,难道柯兴旺愿意得罪董建设?绝无可能。那就是说,柯兴旺今天即使不给董梓萱面子,也绝对不会得罪董建设。间接表明,柯兴旺不给董梓萱面子,不给自己留出路,是得到了董建设首肯。可自己除了曾经和董梓萱不和外,并没有任何得罪董设计的地方呀,现在和董梓萱已经冰释前嫌,按说她的父亲也不应该再痛恨自己了,可事实却不是像“按说”的那样。
    难道董建设是在替别人出头?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思考了半天,就得到了这么一个没有证实的结论。
    今天和柯兴旺的见面,虽然董梓萱是好心,却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适得其反。但是也有一个唯一的收获,那就是知道了柯兴旺确实不喜欢自己,确实和自己有“过节”。只是不知道和自己的“过节”,除了因为自己属于赵系外,是否还有别的隐情?
    不论柯兴旺以前是否准备立刻动手,但楚天齐相信,经过今天的会面,对方应该马上就会捅出刀子的。只是不知道刀子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捅出来。
    对于柯兴旺即将开始的打压,要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当年魏龙的报复,就曾让自己有些疲于应付。而现在柯兴旺的位置、权力、能量,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组织部副部长可以比肩的。得罪了县里老大,能有自己好果子吃?只是自己并不是主动招惹对方的,而是对方不想放过自己。不过,俗话说的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楚天齐自信,自己的抗压能力,也已和以前不可同时而语。
    正在充电的手机,只有充电灯在一闪一闪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响动,更没有期盼的那个号码打来电话。楚天齐苦笑着摇了摇头,暗道自己自做多情。他脱掉外衣,躲倒在床*上,强迫自己睡去。
    其实,楚天齐如果想听到她的声音,想得到她的劝慰,完全可以给对方打去电话。可他没有那样做,他的潜意识应该是她来电话才对。不知是他还在芥蒂对方的“监督”,还是他已经习惯了对方打来电话。
    ……
    就在楚天齐思绪烦乱、难以入睡的时候,她也在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这两天冷静下来以后,经过反思,她也觉得自己那天的关心有些过了。结果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好像他真有什么事了,好像自己真对他不信任了,好像两人真有什么矛盾了。另外,她也听到了关于总结小组的进一步消息。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她觉得两人都有必要沟通一下。
    可是那个臭小子竟然不给自己打电话,那自己就主动抚慰一下他的心灵吧,给他个台阶下。这样想着,在今天下午六点的时候,她拨打了他的电话。手机里回铃音响了两声,就没了动静。她以为是自己无意中挂断了电话,于是再次拨打过去,可手机里传来的却是那个标准女声:“你所拨打的号码,不在服务区。”
    听到这个回答,当时她气的差点就把手机扔了,咬牙道:“臭小子,较上劲儿了,不但不接电话,还把手机电池也抠下来。算你狠,以后谁要给你打电话,谁都是小狗儿。”
    尽管自己都骂了誓,可她还是希望手机能够响起来,希望他在认识到错误后,能够主动给自己打来电话。她不苛求他能说出道歉的话,只要他能打来电话,就表明他的态度端正了。
    两个年轻人都在等着对方来电,都在自以为是可以不计较对方,却没有人愿意按下那几个键,愿意花几秒钟的时间把那个号码拨通。反而宁愿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就那样干等着、难以入睡。
    ……
    今夜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组织部总结小组牵动着多人的神经。不只是楚天齐和她无法入眠,柯兴旺、董梓萱又何尝能够安然入睡呢?就是和今晚这事没有直接联系的好多人,也照样不能够消停。这不,都晚上十点多了,有两个人还在通着电话呢。
    “冯乡长,千真万确,是饭店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的,她是我的眼线。说是先有一个女的,在五点钟以前进的‘岳阳阁’包间,然后姓楚的是在五点多一点儿到的。不到六点的时候,一号也进入了包间。”
    “哦,是吗?他俩竟然接触了,不是说他们之间矛盾很深吗?我记得是你告诉我,说他们以前在市里就有过节,这怎么他们又凑一块了?”
    “冯乡长,你听我说。眼线还告诉我,说在一号进到包间不到十分钟的时候,姓楚的就从包间出来了,他们见面时间很短。”
    “哼,短吗?十分钟足够说好多话,做很多事了。对了,就没有听到他们说什么?”
    “哪敢在门口听呀,那可是一号。”
    “那依你看,他们能谈什么呢?是冰释前嫌,还是他们本身就没矛盾?”
    “这还真不好说。对了,眼线在故意从餐包门口经过的时候,好像听一号说到了什么小组,好像是让姓楚的参加呢。”
    “哦,小组?难道是……‘处理品’会参加吗?”
    “我不知道。”
    “我没问你。行了,挂吧,有什么情况及时告诉我。”说完,他挂断了电话,然后嘴里喃喃着:“我倒要看看,‘处理品’会不会参加总结小组。”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失而复得很蹊跷
    第二天,楚天齐醒的晚了一些,起来后已经八点多了。他拿了一些物品,驾驶着自己的摩托,开始向家乡——柳林堡村进发。
    今天天气非常睛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一丝丝微风,不时吹抚着脸颊、胳膊,感觉很是舒服。路边农田里,玉米棒子挂上了长长的须子,谷穗也垂下了渐渐有些饱满的腰身。空气中到处弥漫的都是谷物的清香,和瓜果的香甜味道。
    一路上,随处可见外地牌照的汽车停在路边,这些车辆以*市的牌照最多。车上的人们纷纷钻出车厢,或拍照留念,或感受大城市里难得一见的田园风光。近两年,外地的好多人都会到玉赤县来玩,尤其周末要更多,今天就恰逢是星期六。
    随着时间推移,空气中的微风几乎难以感受到,只剩下一小点儿的风丝,而且还是热乎乎的。尤其楚天齐还带着头盔,更是感觉到了闷热,可他又不能不戴。一是有上次“飞车”的前车之鉴,二是戴上头盔也好给父母交待,省得二老喋喋不休的埋怨。
    熟悉的场景展现在眼前,一车车的蔬菜,一伙伙的人群。不知不觉进了青牛峪乡地界,已经到了蔬菜市场外面。虽然现在已是上午十点多钟了,虽然已经进入一天当中的交易清淡时间段,但市场内出出进进的车辆依然不少,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们。
    楚天齐停下摩托,右脚踩在地上,看着这些熟悉的场景。这个市场可以说是楚天齐一手建起来的,虽然这种说法有些武断。但不可否认,如果没有楚天齐的话,如果没有他做的那些工作的话,这个市场即使有,也肯定要晚上几年。
    曾几何时,这里是每到这个季节,自己来的最多的地方,投入精力最大的场所。这个场地留下了自己无数次的脚印,倾注了自己大量的汗水和心血。他感觉这里就像自己的孩子,虽然他没有孩子,但他可以找到那种感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涌上心头,楚天齐不禁心生酸楚,感叹世事变化无常。本来想要下去走一走的冲动,彻底没有了。他手上轻轻加力给油,摩托车慢慢启动,向前驶去。
    不多时,熟悉的景物再次出现在视线内,这些景物要更熟悉的多,尤其大门门头上的“青牛峪乡”几个字更是醒目。楚天齐不由得放慢车速,停了下来。这里曾是自己梦想启航的地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曾经陪伴了自己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在这里有自己的爱情、友情,有自己曾经的事业,有自己高兴时的欢笑,有自己悲伤时的眼泪,还有曾经的欣喜与失落。无论是什么,现在回想起来都是甜蜜与酸楚交织,都是既熟悉又遥远。
    楚天齐长嘘一口气,收回目光,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行程。
    ……
    在中午十一点的时候,楚天齐终于到了柳林堡村。在驶向家门的一路上,多是村民憨厚、朴实的笑容和问候,也有小孩子们好奇又疑惑的眼神。
    到了家门口的时候,楚天齐熄了火,从摩托车上下来。
    听到声响的母亲从屋子里小跑了出来,嘴里喊着“狗儿”,脸上满是见到儿子的欣喜和慈爱,并埋怨他“不提前打个电话回来”。楚天齐忽然感到喉咙有东西睹在那里,把脸背向一边喊了一声“妈”,然后推着摩托进了自己的小院。
    提包被从摩托车架上解了下来,母亲已经要伸手接过去,楚天齐说了声“妈,我来”,但母亲还是接过了儿子另一只手上的头盔和挎包。楚天齐提着提包向屋里走去,一抬头,一个清瘦的身影站在门前台阶上,正是因为自己而差点没有醒来的父亲。他又急忙叫了一声“爸”,踏上了台阶。
    由于楚天齐的突然到来,母亲又临时重新做了米饭,还加了一个热菜一个凉菜。本来没告诉自己要回来的消息,楚天齐是不想让父母担心自己在路上的安全,空自牵肠挂肚三个多小时。可自己这一突然“袭击”,既给父母带来了惊喜,也增加了母亲的工作量,她要让儿子吃的更合适一些。父母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先想到儿女,然后才想到自己,好多时候根本就没有想他们自己。
    一家三口午饭吃的其乐融融,期间免不了父母的询问和叮嘱,就这样,吃完午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半多了。
    ……
    晚饭是在柳大年家吃的,柳大年对于这个村里出去的“县领导”一直很是关注,平时偶尔还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顺便也要汇报村里的工作。今天听人说见到楚天齐回来了,晚上就摆了这桌欢迎“县领导”的接风宴。柳大年不光让柳三爷做陪,还让女儿柳文丽和那个同为教师的小伙子也上了桌,先是白酒后是啤酒的招呼着,直到晚上九点才散了场。
    楚天齐回到家里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不时在门口张望的母亲,二人一同进了家门,母亲去了东屋,楚天齐到了西屋。
    来到西屋的时候,屋子里还亮着灯。听到响动的父亲只说了一句“回来啦”,没有再说多余的话,就继续背对着楚天齐的方向躺在那里了。
    父亲的声音似乎有些不一样,而且话也说的很少,但楚天齐没有多想,而是走到自己的提包那里,去找香烟了。在翻出香烟的时候,一个信封也被翻了出来,里面照片掉出来一张。在把这张照片放回去时,楚天齐发现照片少了一张,少的正是自己单独和提词照的那张,而且那张有关徐大壮介绍的报纸也不见了。
    回想了一下,自己确实都装在提包里了,那会到哪呢?楚天齐想起来了,今天母亲给自己整理了提包。不会用报纸包了什么东西吧?可那张照片到哪去了呢?楚天齐对这张照片特别重视,每当一拿上照片的时候,总有一些特殊的感觉在里面。可不能丢了,想到这里,楚天齐关掉电灯,去了东屋。
    母亲一听有照片丢了,很是纳闷,也很着急。经过一回忆,急忙起床,娘俩又到院外那个杂物堆去找了一遍,结果是一无所获。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果,楚天齐有些后悔,后悔打扰了母亲休息,急忙表示可能是自己忘到单位了,没有拿回来。
    儿子的安慰没有打消母亲的担忧,便问道:“狗儿,除了照片外,还有什么没了。”
    “还有一张报纸,可能一块忘到单位了吧。”楚天齐继续安慰道。
    “报纸?是不是这么大一张。”母亲尤春梅边说,还边比划着。
    听母亲这么一说,楚天齐欣喜着道:“对,就是。妈,你见到报纸了?”
    “见到了,我把你包里东西拿出来的时候,看到报纸了。你爸也在旁边,他还拿过去看了看,又用报纸把装照片的信封给包上了。”母亲一边说着,一边和儿子进了院子,又进了屋。
    “我去看看。”母亲说着,当先进了西屋。
    楚天齐跟了进去。
    母亲尤春梅径直奔向了提包,拉开拉链翻了起来,刚翻了两下,就高兴的说:“狗儿,这不是报纸吗?”说着,母亲已经拿了一张报纸出来,同时自言自语道,“我记得是包着信封和照片呢,怎么现在单独放上了。”
    楚天齐接过一看,可不正是那张报纸吗,只是报纸上褶皱多了好多。
    “狗儿,现在里面一共三张照片,短了哪张了?”母亲左手拿着信封,右手拿着照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