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为民无悔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为民无悔: 第359节

    为了保密,也为了不至于以后太被动,牛正国并没有让手下人参与,而是亲自找楚天齐面谈。虽然牛正国这么做,有一定的非自主因素,但在真正面对楚天齐的时候,他还是没有丝毫松懈,仍然严格按照纪委的常规策略进行调查谈话。他采取了严厉与宽厚结合,和风细雨与暴雨疾风相辅的方式,对楚天齐进行了问询。
    在进行谈话的时候,牛正国没有提前做有罪或是无罪假定,他希望的是通过自己努力,把这件事情弄清楚,得出一个公正的、黑白分明的结论。如果事实确凿,如果当事人供认不讳的话,那这小子就是罪有应得,该负什么责任就负,该承担什么后果就承担。如果能够证明是子虚乌有,或是恣意诬告的话,那就要解除楚天齐的嫌疑,还他以清白。
    正是有着这样的打算,他才亲自给楚天齐打电话,并在自己办公室里屋套间进行谈话。而且在第一次谈话结束的时候,他还特意提示不要向其他人讲起此事,看似在警告对方不要串供,其实也是为了对此事保密。可是,经过两次谈话,并没有一个黑白分明的结果,而是楚天齐坚决否认,自己又没有更有力的直接证据。所以,牛正国才让楚天齐回去,才又给了对方思考二十四小时的这么一个时间缓冲。
    等楚天齐离开后,牛正国就在回忆两次谈话的情节。第一次的时候,楚天齐明显有些紧张,不时冒着热汗。第二次的时候,对方就从容的多,甚至还有一点乖张,这可以解释成是有备而来。但仔细一想,又似乎不对,尤其在下午的时候,他特意注意了楚天齐的眼睛,对方眼神清澈,根本不像是那种故意装出来的镇静。再一想上午冒汗情节,也完全是身穿好几层衣服所致。
    依据两次谈话,牛正国初步得出一个结论:楚天齐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他期盼着楚天齐能找出洗脱嫌疑的证据,或是能有证据否定与那些照片的联系。同时,他也开始思考:这次举报究竟是乌龙事件,还是彻头彻尾的诬告呢?
    就在牛正国已经思考着如何向领导汇报的时候,半夜接到了领导来电,领导一句“楚天齐失联了”,让他无法再说出那个“查无实据”的结论,还不得不向领导承认“我考虑事情不周”。
    领导在训斥一番后,终于挂了电话。牛正国马上拨打楚天齐手机,得到的回应是“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关机”。接着又打固定电话,都把手机打的很热了,可就是没人接听。本来想再给开发区其他人打电话,想了想还是算了,那不是更要闹的满城风雨吗?
    第二天一上班,牛正国又联系楚天齐,还是手机关机、固定电话没人接。他这才把电话打给开发区办公室,让对方传话“回来后马上给我打电话”。
    就在等待回电话的时候,接到了两个心腹的汇报,说全城都在传“楚天齐畏罪潜逃了”。不多时,老伴也打来电话,询问此事。牛正国很奇怪,她怎么知道,她可是在市里外甥家呀。他本想打马虎眼,可老伴却把听来的消息说的有鼻子有眼。
    放下老伴的电话,再结合心腹的汇报,牛正国很奇怪,奇怪怎么会泄密。他也知道对门那小子和楚天齐不合,不排除那小子推波助澜,但以那小子的能量也不能传播这么广吧。此时,他意识到太不正常了,不由得把领导和幕后推手联系起来。
    这消息肯定是被人为扩散了,但“失联”又该如何解释呢?
    上午九点多的时候,楚天齐终于回电话了。可是让牛正国生气的是,对方根本无法解释昨晚去向,更没有能够证明的人,只是以“喝多了,记不清”来搪塞自己。
    楚天齐的回答太奇怪,太不正常了。按说,这种情况下,都会千方百计找人证明自己去向,可楚天齐竟然以那么低劣的借口回复自己。牛正国气得就差骂对方“作死”了。
    期盼下午楚天齐能给出有助于洗脱嫌疑的证据,可是这小子只给“我什么也没想起来”的答复。而且还轻狂的说出这样的话:“要不你再出示一些所谓‘证据’,也好多激活一些我的脑细胞。”
    牛正国真是对楚天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得无奈的说出四个字:仁至义尽。
    想到消息的反常扩散,想到楚天齐的奇葩回答,牛正国忍不住再次感叹道:“太不正常了。”
    第六百五十一章 信任和支持
    人们对自己的异常反应,楚天齐深切感受到了。近一段时间,自己办公室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有来汇报工作的,有来沟通感情的。固定电话和手机,也是响声不绝、此起彼伏。可仅短短一天时间,或者说一夜之间,办公室的门几乎就没人敲响了,手机和固定电话也变成了哑巴。
    当然,也有过几个电话,基本都是牛正国打来的,都是让楚天齐“坦白”或是对自己警示的。其中还有宁俊琦打的一个电话,是在楚天齐刚进办公室的时候打的。
    不光这些。
    中午去食堂的时候,食堂里已经有很多人了。平时都是笑脸相迎,可今天楚天齐看到的几乎都是后脑勺,平时总往自己桌上凑,今天却都挤到旁边那几桌了。就是在窗口打饭的时候,大师傅那谄媚的笑容也不见了,换上的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还有唯恐躲之不急的尴尬神情。
    从食堂回办公室的路上,没有遇到一个人,因为人们都老远的躲开了。但在远处却平添了好多陌生人,在向着楚天齐的方向张望,还不时的指指点点。楚天齐知道,这些人是把自己当成动物园的猴了。
    既然熟人躲,生人看,楚天齐又没有食欲,干脆下午他根本就没有出屋,也没去吃饭。
    屋子里已经暗了下来,可楚天齐也懒的开灯,他还在想着如何破解照片的事。否则,自己还如何开展工作?
    “叮呤呤”,固定电话响了。
    看了一下来电显示,拿起电话听筒,楚天齐故意轻松的说:“俊琦,学习完了?省城是好吧,是不是都乐不思蜀了?”
    宁俊琦没有接他的话,而是说道:“天齐,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你不是都看到了吗?还是那句话:相信我。”楚天齐懒散的说,然后话题一转,“还得学习几天呀?”
    “我肯定相信你,可是,我想听你说。哎,也不知怎么弄的,现在我周围的这些人也在议论了。虽然我没听到,但是我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宁俊琦按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对了,你昨晚到底去哪了?为什么联系不上?”
    楚天齐岔开了话头:“你那儿天气怎么样?昨天下雪了吗?雾霾严重吗?”
    “你……哎,算了,既然你不想说,就随你。”宁俊琦的声音很轻,但却蕴含无比的力量,“记住:我相信你。”
    楚天齐“嗯”了一声。
    “我这里来人了,挂了。”宁俊琦说完,声音戛然而止。
    长嘘了一口气,楚天齐把电话听筒重重的按在话机上。
    虽然刚才宁俊琦声音很平静,但楚天齐知道,她心里非常非常牵挂自己。她想让自己告诉她实情,想帮着自己一起分析,一起解决,但他不能说。他可是清楚记得,牛正国专门提到让自己二十四小时开机,并把手机带在身上,还说不让自己离开县城。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被部分限制自由了,也就是被采取了组织手段。那么监控自己的通话,恐怕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他不想在电话中和她谈那件事,以免让她受自己牵累。更不能提“龙哥”两个字,以免给自己和她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或是留下无尽的隐患。
    “笃笃”,久违的敲门声响起。
    楚天齐先是一楞,然后说了声:“进来。”
    屋门被推开,一个人走了进来。
    “主任,怎么不开灯?”话音刚落,“啪”的一声,灯光亮起,厉剑出现在屋子里。
    厉剑手里提着一个打包袋,径直走向沙发那里。他把打包袋放到茶几上,从里面拿出了三个餐盒。
    楚天齐的目光一直随着对方身体移动而转动,他明白了,对方给自己带来了吃的。
    “主任,您下午没吃饭,我刚出去买的,您趁热吃吧。”说着,厉剑开始打开三个盒子。
    楚天齐没有说话,站起身,向沙发那里走去。
    在沙发上坐定,楚天齐看到,餐盒里是一份肉饼,一份香干炒西芹,还有一份凉拌土豆丝。当然,还有几双一次性筷子。
    抬起头,楚天齐对着厉剑说了两个字:“谢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厉剑的回答也很简短。
    楚天齐微笑着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刚准备开吃,敲门声再次响起,并传来大嗓门声音:“楚主任,在不在?我进去了啊。”
    话到人到,屋门“吱扭”一响,雷鹏走了进来。他一进屋,就吸溜了几下鼻子:“什么好吃的?挺香呀?”说着,他拎了拎手中提的袋子,“我也来凑凑热闹。”
    “表现不错,带着口粮来的。”说着,楚天齐从雷鹏手中接过袋子,放到茶几上。
    雷鹏带的都是预制食品,有鱼罐头、火腿肉、咸鸭蛋、花生米等等,反正都是下酒菜。
    厉剑帮着打开这些吃食,摆放到茶几上。他推却了“一块吃点儿”的邀请,走出屋子,带上了房门。
    雷鹏看着屋门方向:“小伙子不错。”
    楚天齐点点头:“慢慢考察吧。”
    雷鹏大咧咧的说:“大主任,我可没带酒啊,你这儿应该有吧。”
    “好小子,你这算盘打的挺精啊,看着带了不少东西,恐怕仔细一算,抵不了你喝一瓶酒的钱吧。”说着,楚天齐站起身,走到档案柜前,从里面拿出一瓶河西大曲,回到茶几旁。
    雷鹏接过酒瓶,翻转着看了看,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有些年头了。”
    没有酒杯,就用一次性纸杯代替。
    哥俩边吃、边喝、边聊。
    在吃的过程中,两人用筷子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直接下手。
    喝酒的时候,雷鹏给自己倒的多,给楚天齐倒的少。楚天齐虽然嘴上说雷鹏“多吃多占”,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好哥们是怕自己“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两人聊天范围非常广,有高中生活的趣事、糗事、邋遢事,有电视、报纸上的新闻、小道消息,有普通人的家长里短,有名人的趣事杂谈。这些内容有国内也有国外的,有古代也有现代和当代的,有正史的也有野史和传说的。但两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谈到那件事,既是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可能也在避免“隔墙有耳”吧。
    直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雷鹏才离开办公室,回家去了。
    躺在床上,不由得又想了那件事,也想到了好多人的势利与世态炎凉。但想到有宁俊琦、雷鹏,包括厉剑的信任与支持,楚天齐觉得这点困难不算什么。他决定从明天立刻恢复状态,不能自己就失去信心。只要自己问心无愧,爱咋咋的,同时他也坚信,总不能凭着莫须有的罪名就停自己的职吧。
    ……
    新的一天来了,楚天齐该吃饭吃饭,该办公办公。
    你们不是不来吗?我可以找你们呀。于是,在楚天齐电话召唤下,好多人只得来到主任面前,接受工作任务布置和督促。在来的这些人中,只有方宇是自己主动来汇报工作的,并没用楚天齐电话“邀请”。
    开发区工作,在楚天齐重点关注下,继续向前推进着。
    宁俊琦每天都会分早、中、晚各打一次电话。在电话中,她没有再问起为什么,而只是随便聊上几句,比如天气如何,学习怎样,注意身体等等。每次打电话,她都是打固定电话,楚天齐明白,宁俊琦这是在确认自己有无“失联”,是否安全。
    从那天被牛正国约谈,已经过去快一周时间了。牛正国再没有找楚天齐,楚天齐也没有收到被停职的决定,人们似乎也对这件事的谈兴淡了一些。但实际上,人们还在随时关注着最新动向,也不时有各种动向版本出台,不久又会有新的版本否定旧的版本。
    刘文韬、要文武和杨大庆来了。已经很长时间没见面,这突然出现,那目的不言自明,和雷鹏到办公室的意思是一样的。
    楚天齐知道,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支持和信任,都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他既高兴也感动,就请三人下饭馆。三人也没有推辞,喝了一顿酒,才返回青牛峪。
    刚从饭馆回到办公室,王文祥就过来了。这是王文祥近几天第一次主动过来,那几次都是楚天齐打电话叫的。楚天齐明白,王文祥实际上非常避讳与自己会面,可能对方也是觉得实在无法完全避开自己,才不得不过来吧。
    王文祥径直坐到楚天齐对面椅子上,说道:“主任,汇报一下近期的工作。”
    楚天齐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对方。
    没有听到回应,王文祥只得继续说道:“经过近一段的努力,有好几家企业和我们联系,我们也主动联系了几家企业。商务厅陆处那里也给推荐了几家企业,另外,还给推荐了好几位总经理人选……”
    对照着笔记本,王文祥汇报了十多分钟,才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主任,请你指示,我们才好继续开展下面工作。”
    “我指示?为什么?”楚天齐似笑非笑的说。
    王文祥一楞,随即说道:“因为你是主任,是一把手,必须要得到你的指示,必须要得到你的信任和支持才行。”
    “哦,那你信任我、支持我吗?”楚天齐反问道。
    “这……当然,当然。”王文祥的脸一下子红了。
    第六百五十二章 好好想想
    玉赤县县委书记办公室。
    柯兴旺坐在办公桌后,右手五指叉开,微曲着,不时在头上梳来梳去。
    沙发上坐着县委副书记冯志国,冯志国眼睛盯着茶几,一口接一口的喝着茶水。
    停下手中动作,柯兴旺说道:“老冯,你得表个态呀,进来十多分钟,光听你‘嗞溜嗞溜’喝水了。”
    冯志国把水杯放到茶几上,抬起头,看向对方,缓缓开了口:“书记,难啊,毕竟只是匿名举报,而且证据也不充分,根本就没有形成证据链。要是以这个借口停职的话,恐怕很难服众,就是当事人也不会认可的。”
    “是吗?什么叫难以服从?我只知道现在已经是民怨沸腾了。你没听说吗?就因为他这么一个人,老百姓把整个官场都否定了,成天说的就是‘哪个当官没有锅底黑?’。”柯兴旺翻着眼皮,道,“你可是正处级县委副书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可不能做骑墙派呀。另外,干部队伍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你这个主管人事的专职副书记就没一点感触吗?”
    这话说的可够重的,冯志国心里根本不服,但嘴上却不得不说:“书记说的对,确实该对某些干部加强教育,我做为副书记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外界的反响我也听说了一些,说什么的都有,也应该尽快平息了。”
    “冯志国同志,不要避重就轻,要谈问题实质。”柯兴旺很是不悦,“我可听说了,你堂哥现在和他走的很近,不会被他传染吧。”
    听得出对方浓浓的威胁味道,冯志国赶忙说:“书记,绝对没有的事,我堂哥那全是为了工作,为了集体。您可能也听说过,楚天齐对我并无好感,我怎么会允许冯志堂做那样的糊涂事呢?”
    “我想这也解释不通嘛!”柯兴旺看似理解的说,“老冯呀,我知道这么些年你为玉赤县做了好多工作,也出了一些成绩,对于你的亲属,县里也该适当照顾一下的。你堂哥的级别还是副科吗?年头倒是不少了,就是没什么政绩呀。”
    冯志堂当然听的出来,柯兴旺的潜台词就是:你这次如果能配合的话,可以给你堂哥解决正科待遇。只是他能答应吗?不能。于是,他装糊涂说:“他就那样,一天就知道干工作,自己手头的成绩往往也推出去,真没法说他,就一老实人。”
    柯兴旺心说:你脸皮真厚,竟然想把一个废物包装的油光水滑,看来还是料不够,还得加点。这样想着,他又说:“你儿子……不,你侄儿在乡长位置上历练一年多了,听说也还有些可以圈点的。只是老在乡下的话,家庭可照顾不上。对了,好像林业局老杨再有多半年该退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