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为民无悔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为民无悔: 第660节

    王永新接过资料,看了起来。
    现在给王永新的资料,是与飞天大厦和四海商贸项目有关的合作商情况。是上午李子藤在汇报完后,连同刚才那份原住房情况,一块给的楚天齐。
    王永新看这份资料要快的多,他把资料放到桌上,无所谓的说:“这些合作商,是和施工方有合作关系,和我们没有关系,他们找也找不到咱们头上。施工方欠材料费、人工费是行业通病,谁也没脾气。”
    “市政府是这个项目的甲方,是有连带责任的。假如人家起诉,市政府也是第二被告。”楚天齐提醒着。
    王永新摆摆手:“无所谓,政府专门聘用的法律顾问,如果没点儿事的话,律师费不是白花了吗?”
    “市政府不只是甲方,还是地方政府,地面上如果有这种情况,合作商或是包工队肯定要来上访,没准真就导演一出跳楼的闹剧。”楚天齐再次提醒,“如果要是施工方躲着不露面,应收款又远远不够支付这些欠款,那市政府就不得不插手了。”
    王永新点点头:“这倒是,那么院门和一楼的保安就得加强了。”他停顿了一下,又问,“你是说,政府欠施工方的钱小于这些欠款?”
    “是的。”楚天齐点点头,“究竟施工方外欠多少,不得而知,仅是这部分数据,就已三千来万。可政府欠施工方的仅仅只够个零头,严格来说,政府还不欠他们的。”
    王永新眉头微皱,表示不明白。
    楚天齐又拿起两张表格,递了过去:“这是财政局付款清单,您看看。”
    “付了百分之九十五?什么混帐逻辑?一般都是付到百分之八十,最多也才八十五。”王永新把两张纸拍在桌子上,伸手去拿桌上电话,“我让财政局长来一下,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市长,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了。”楚天齐阻拦着,“吃惊的事还在后头呢。”
    王永新收回右手:“你说。”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贪多嚼不烂
    “针对那天的材料商和设备租赁商提供的数据,我请教了专业人士,这位专业人士正好知道那两个项目,也到过现场。据他讲,这两个项目已经在建面积,不足两万平米。像这种项目,每平米建筑面积,钢材实际用量一般在二十五公斤,设计单位基本会设计成每平米三十到三十五公斤。就是按四十公斤计算,也才八百吨。而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供货数据却是一千四百吨,并且相应的收货小票及对帐单也确认是这么多。
    每平米建筑面积,水泥用量一般是一平米二百五十公斤,两万平米也才五千吨。供货商提供的数据却是九千吨,小票累计及对帐单也是这个数据。施工方实际收到的钢材和水泥,比应该使用量多了一倍,但现场并没有多出的这些建材,连钢模板和施工机械都少了很多。”说到这里,楚天齐停了下来。
    那天汇报的时候,楚天齐没和王永新说上面这件事,他当时担心暴露常玉州和自己的接触,担心因王永新猜忌自己,而对常玉州不利。
    略一思考,王永新道:“这么说,施工方把这些东西用到了别处,还欠下了供货商的款项,但甲方几乎又不欠他们的。那么,施工方就是成心这么做,就是要把锅甩给甲方——成康市政府了。他们怎么这么大胆?这么大的亏空,难道早就没有暴露?”
    “毫无疑问,他们就是在向市政府甩锅。至于他们为什么胆子这么大,我不得而知。只是我了解的十多家供货商,却都不是在本地,本省的都很少,舍近求远令人生疑啊。”楚天齐缓缓的说,“如果不是那三人,我们不知道这些供货商,也了解不到那十多家的信息。供货商离的那么远,也未必能联系上成康市政府。像他们这样的供应商还有多少,还有多少个三千万,我们不得而知。”
    王永新点点头,长嘘一口气:“是呀,对于只建了两万平米的半拉子工程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确实令人吃惊。”
    “市长,看看这个,您更吃惊。”楚天齐再次递过去两份资料,这次的是施工合同,成康市政府与鹏燕建筑公司签的那两份。
    “这一份一份的,还有吗?一块都给我。”王永新语气有些不爽。
    楚天齐一笑:“市长,别着急,这是最后一份。我当时看这些资料,加上消化这些内容,用了差不多一周时间。我的水平当然和市长差的很远,但市长肯定也得有个了解过程,我这才一边汇报一边分开给您。”
    王永新手指对方:“你呀,你呀,说的好听,我怎么感觉你在讽刺我呢,要不就是捧杀我。”
    “不敢,不敢。”楚天齐连连摆手。
    简单比对一下,王永新放下一份合同,看着另一份。很快,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渐渐皱成了一个疙瘩。看过一遍后,他再次看了个别条款,然后又拿起另一份合同看了一遍。
    “啪”的一声,王永新把合同摔到桌上,呼呼喘了几口粗气,然后靠在椅背上。过了一会儿,才缓缓的说:“你怎么看?”
    “合同条款有问题。”楚天齐谨慎的说。
    “我也知道有问题,到底问题到什么程度?”王永新提高了声音。
    妈的,心里有气也不能冲我撒吧?楚天齐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却没有这么讲,而是一字一顿的吐出了四个字:“卖国条约。”
    “对,就是卖国条约。”王永新一掌击在桌子上,“我就想问问,这些经办人是干什么吃的,相关领导眼也瞎了?一把手呢,他难道连这个都不懂?这里边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私下交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楚天齐心里话:你问你的,我是不给你回答。
    停了一下,王永新声音缓了下来:“一份施工合同,竟然漏洞百出,不,不是漏洞,分明就是故意为之。不但取费标准有问题,支付方式也有问题,竟然还笑话的付了对方五百万保证金,真是孙花爷钱孙不疼。这是什么合同?这分明就是不平等条约,就是霸王条款。现在对方以莫须有理由停了工,又故意欠了这么多外债,该起诉他们了,可是管辖法院却在雁云市,这官司还怎么打?”
    虽然对方声音缓和了一些,但楚天齐看的出,对方火气更甚了,只不过是用这种表面平静缓冲着。
    “楚市长,我要感谢你,要不是你做了这些工作,我还真不知道这些事,不知要被蒙到什么时候。如果真到有人跳楼那一天才知道,怕是就要出大乱子了。”王永新道,“你对这事了解的多一些,肯定也思考了好多,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讲一讲。”
    “这事我也是刚近几天才接触,有好多事了解并不准确,只是道听途说,或是自己的猜测。至于好办法,我真没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不过对于这事的成因,或者说是根源,我倒是思考了一些,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既然市长让我讲,那我就把思考的这些说一说,说的对与错,都请市长多多见谅。”楚天齐先提前做了有关申明。
    “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无论你讲的准不准确,我都要感激你,你毕竟是在替政府操心,是在给我这个政府一把手支招。”王永新面带微笑,“而且以我对你的了解,我觉得你一定能够讲出一些真知灼见的。”
    楚天齐点点头:“那我说。首先来说房屋补偿款的事。这两个项目,都是市政府主导的,政府是项目甲方,补偿款也应该是政府来出。所以,款项不能及时到位,主要责任是在市政府。当然,有关单位截留个人款项,也可能会成为导致矛盾激化的催化剂。按正常情况,有关单位应该把那些应给个人的钱再拿出来,但我想这些钱肯定已经支配完了。
    从相关资料可知,当初政府构想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即把写字楼和商铺招租,以招租的费用支付剩余补偿款,并支付工程款。可施工方只干了极小一部分,就停了工,施工方的理由是政府欠款,其事实却是他们心术不正,就没想着通过老实施工挣钱,只想着他们牵驴,而让政府来拔橛。我敢断言,施工方早晚都会找理由停工,以停工状态来掩盖他们甩锅的事实。所以,早停工未必是坏事,这样正好减少了政府损失。也就是说,从开建的时候,就注定这两个项目的烂尾命运。
    退一步讲,即使项目真能建成,即使真能招来企业或商户,但就以成康的经济发展现状看,顶多也就是招到三成。这三成费用别说是支付所欠补偿款,也别说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就连两个项目日常运营维护都不够,何况还准备支付后续工程建设款项。所以,以这个项目支付拆迁补偿款,根本行不通,政府必须另想办法,而且必须要抓紧。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房屋产权与使用权分离,也是导致款项分配不均的一个因素,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影响。而这些房屋不能正常、快捷流转,才是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否则,就会影响政府工作,也会伤了民心,还会引起社会不稳。
    再来说项目本身。这这么一个小市区,就这并不大的经济体量,竟然要设计一个高二十八层,面积十五万平米的写子楼——飞天大厦。还要设计一个高十六层,面积十万平米的商业楼——四海商贸。这分明不符合市场规律,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完全就是拍脑门工程,就是政绩工程。因此,这两个工程不宜继续建设,应该想想如何转型了。
    其实,在整个市区,城建停工项目不仅仅是这些。这些停工项目中,百分之八十多都是政府投资,可政府又没那么多钱,明显就是贪多嚼不烂,其实那两个项目也是这个特点。因此,城建这些项目,都需要论证其合理性,也需要论证一些项目的建设方式、出资方式。
    这两个项目的施工方,都是河西燕鹏建筑公司,而这个公司现在却在这两个项目中故意欠下了大笔外债,存在商业欺诈行为。政府必须要对其进行监管或调查,最起码应该先让其退出相关项目,并妥善处理那些债务。”
    看到对方停了下来,王永新说道:“没了?这个合同的事,你还没说呢。”
    楚天齐回答:“合同的事,我可没考虑。”
    “不能没考虑呀,这毕竟是城建项目。”王永新笑咪*咪的说。
    从对方的笑容里,楚天齐忽然看到了一种叫做“阴谋”的东西。他急忙转移了话题:“市长,我还要对刚才说的内容补充一点,我认为现在必须对全市那些半私有房尽快再次房改,否则后患无穷。”
    王永新并没有责怪对方转移话题,但也未顺着对方的话,而是说道:“看来城建项目果真是贪多嚼不烂,是未解决不可了。”
    “叮呤呤”,铃声响起,是王永新的手机在响。他看了眼来电显示,恭敬的说:“您好,我是成康市政府王永新。”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我难以胜任
    楚天齐再次站起身,来在窗前向外看去,大门口静悄悄的,门卫室外的灯光显得特别亮堂。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九点多,他心中暗道:也该回来了呀,难道是事情不顺?
    楚天齐在看市里那三辆中巴车。中巴车是下午三*点钟走的,和王永新一起去了雁云市。以成康市到雁云市的距离,中巴车走高速,来回也就四个多小时,再加上耽误点时间,现在应该也差不多了。
    王永新之所以去雁云市,是下午接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电话,要他去省政府领上访的人。
    当时楚天齐正在市长办公室汇报那两个项目的事,正好听到了电话内容,是去接上访者,好像就是那两个项目的原住民。他还听到,王永新问对方“可否派副职去”,对方直接回了一句“省领导点名叫市长去领”。于是,王永新带着三辆空中巴车去了省城,楚天齐便回到了自己办公室。
    如果上访者真是那些原住民,很可能就是关于拆迁补偿款的事,这正是楚天齐关心的。所以,他要关注中巴车有没有把人接回来,更关注这件事会怎么处理,关注能否最终撬动再次房改。
    正要收回目光,视线中*出现了光亮,光亮就在大门外,而且越来越亮。很快,一辆中巴车出现在大院铁门外。门卫迅速打开院门,中巴车鱼贯进入,一共三辆,正是成康市政府的中巴。
    楚天齐看到,首辆中巴车车门打开,政府办主任何志平先走下中巴车。接着,三辆车上下来好多人,总共有五、六十人的样子,这些人跟着何志平向后院走去。楚天齐知道,这些人是去食堂吃饭,晚餐时专门有人嘱咐过管理员。
    怎么没见王永新?正纳闷间,市长专车冲起院子,直接驶向了后院。
    难道市长与民同乐,共进晚餐去了?应该不是。王永新恨不得永远别见这些人,还能自己扑过去?楚天齐心中自问自答着。
    踱回座位,坐到椅子上,楚天齐在想着刚才的事。既然三辆中巴车满载而归,那说明王永新肯定答复了什么,否则上访者不会同意回来的。有省领导盯着,王永新不能不接回这些人。
    王永新究竟答复了什么呢?不用说,肯定是付款。但如何付款,又拿什么付呢?楚天齐不禁疑惑着,做着各种猜测。
    “叮呤呤”,手机铃声响起。
    看了眼来电显示,楚天齐按下了接听键。
    还未等楚天齐说话,手机里便传来王永新的声音:“你在哪?”
    楚天齐道:“办公室。”
    “到我办公室。”王永新声音戛然而止。
    稍微思考一下,楚天齐离开自己屋子,向市长办公室走去。
    来在市长办公室门外,敲了敲门,没有动静,再敲还是如此。楚天齐不禁纳闷,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噔噔噔”,一阵急促脚步声响起,身后一个人走来。楚天齐回头看去,是市长秘书杨永亮。
    “楚市长,市长让你到这屋先等着。”杨永亮边说边打开了对门屋子,身子向旁边一闪。
    楚天齐“哦”了一声,进了那间屋子,坐到椅子上。
    平时和这个秘书没什么交流,杨永亮也不怎么和副市长们来往。所以,杨永亮往楚天齐面前放了一瓶水,便去干自己的。楚天齐则点上一支烟,吸了起来。
    ……
    大约过了有二十多分钟,楼道里响起脚步声,很快传来王永新的声音:“天齐市长,过来吧。”
    楚天齐走出屋子,正好王永新刚到市长室门外。打开屋子,二人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坐到座位上,王永新没有先说话,而是给自己和楚天齐各拿了一支烟。楚天齐先是给对方点着,接着又点上了自己手里的香烟。
    吸了两口,王永新才说:“天齐市长,我今天全是替你干活呀。”
    知道对方指的是接上访者的事,楚天齐心中暗道:扯蛋,跟我有什么关系?钱又不归我管。当然嘴上不能这么讲。他说道:“市长,顺利吗?”
    “怎么说呢,还算顺利。先是被省政府秘书长训了一顿,又听省信访局局长宣讲了一通政策,然后就是跟上访者说好话,求他们回来。”王永新一副调侃口吻,“咱们这小地方的官,到了省里什么都不是,谁都能剋上两句,就连上访的人都气粗了好多,我在那就跟三孙子似的。”
    楚天齐接话:“所好的是,上访的人回来了,要不更麻烦。”
    “人是回来了,麻烦事也来了,这一千多万上哪变去?可要不定这城下之盟,人家根本就不回来。”王永新轻叹一声,“弄了那么两个破烂尾,惹了这么多麻烦。”
    “就是飞天和四海的原住户,还是因为拆迁补偿款的事?”楚天齐明知故问。
    “不是那事还能是什么?这回他们按原隶属单位选了代表,其余没去的那些住户摊了路上费用和这些人的补助。据他们说,如果还不能解决,下次就至少六百多户每家出一个人,再去省政府,实在不行就去首都。”说到这里,王永新话题一转,“人是回来了,接下来你说怎么办?”
    楚天齐回答:“那就只有付钱了,否则这些人不还得去吗?”
    “钱从哪来?”王永新反问。
    楚天齐心里话: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掌钱袋子。但他嘴上却说的很委婉:“这又得市长费心,肯定需要财政想办法了。”
    王永新“嗤笑”一声,又道:“先不说这件事。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怎么弄?”
    “类似的事?那只能摸底了,首先看看已开工项目是否涉及这事,涉及多少,同时对暂未涉及的住户也要统计。”停了一下,楚天齐又说,“早一天房改,就能早避免单位占用个人拆迁款的事,也能促成房屋的正常买卖流转。”
    王永新沉吟了一会,换了话题:“这两个烂尾工程的事,鹏燕建筑公司的监管追责,包括那两份卖国条约,都需要提上议事日程,都需要有专人处理了。”
    楚天齐点点头:“是该处理了,否则早晚是个麻烦,没准这麻烦接二连三就来了。”
    “谁来处理?”王永新盯问着。
    楚天齐明白,对方就等着自己答一句“我来”,可自己怎么能答应?他故做糊涂:“这么多的事,又这么棘手,那就需要市长统筹安排了。”
    王永新道:“我觉得你来处理,最合适。”
    “我吗?市长不是开玩笑吧?”楚天齐笑着说。
    “谁跟你开玩笑?”王永新脸色一寒,“虽然这事不是在你手里引起,但你现在分管城建,这事理应由你负责。”
    楚天齐并未受对方黑脸影响,而是从容的说道:“如果单纯从工程角度来说,这是属于城建范畴,可这已经不是工程的问题,工程反而是最次要的。当前涉及的是财政、法务和监察工作,而且这事还不仅仅只涉及这些,肯定还有我们所不了解的问题。这事牵扯面太广,根本不是我的职权能处理了的。我能做的,只能是协助摸清那些住户具体情况,同时对其它工程也做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