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为民无悔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为民无悔: 第713节

    赵洪涛接着说:“楚市长,那天好多人明明看清了您下车的地点,我也让好多人寻找您,光是附近的酒店就找了十多家,怎么就没找到您呢?”
    “我在雁云市政府附近住,下车后又打车走的。”楚天齐道。
    赵洪涛“哦”了一声:“怪不得呢。”
    “做好事不留姓名,厉害!”王昊再次伸出大拇指。然后转向赵洪涛,“贵公司既然几次和成康市政府接触,你就没见过楚市长?”
    赵洪涛回答:“成康市的项目,我很看好,也是我做出的投资决定,不过具体洽谈我都没来。在前几天的时候,我准备来,可是家中临时有事,就错过了。在后来听副手汇报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他拍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成康市政府公示栏,上面有楚市长的照片。正准备来见楚市长,公司董事长派我去南方处理分公司的事,就又没有成行,昨天晚上才回到省里。
    本来今天签约就是我来,而我又急着见恩人,我们早早就出发了。谁知高速上发生了车祸,我们被堵在半路一个多小时。下高速的时候,汽车导航还恰巧出了毛病,我这才请李科长去迎我们,目的就是早点见到恩人。”
    王昊不由得感叹:“这都是缘分呀,严格来说,楚市长也是我们公司的恩人。若不是他坚持拨乱反正,我们不但得不到项目,还会落下不诚信或是实力欠佳的名声。”
    楚天齐也不得不承认,能与王昊和赵洪涛再次见面,能与两家公司有合作,的确有缘份在里面。虽然自己一直蒙在鼓里,但王、赵二人亲自前来,并极力促成合作,多少还是夹杂着一些与自己的私人感情在里面的。如果没有之前的偶遇,如果没有之前的交往,也许就不会有这次合作与见面。
    “叮咚”,手机响动了一声。
    拿出手机,楚天齐看到,李子藤发来了一条信息,上面就六个字:另一家也到了。他略一沉吟,回了四个字:到会见室。
    收起了手机,楚天齐与王、赵二人继续谈论着。
    不多时,李子藤带着一个女人来了。女人三十多岁的样子,瓜子脸、丹凤眼,五官精致,身材高挑,穿着很不俗,气质也不错。
    不等李子藤介绍,女人已率先打起了招呼:“您是楚市长吗?”
    “我是楚天齐。”楚天齐微笑回应。
    “谢谢您,楚市长。”女人伸出纤纤右手,“感谢您主持正义,感谢您给了我们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
    “太客气了,主要还是贵企业有竞争实力。”楚天齐回应着,和对方握了一下。
    “楚市长,我是河西省大亚地产集团副总经理,我叫肖阿怡,请多关照。”说话间,女人递上了一张名片。
    接过名片,楚天齐不禁心中暗笑:自己还奇怪对方名字怎么是“阿姨”,却原来是音同字不同。
    楚天齐转身,介绍肖阿怡与王昊、赵洪涛认识,三人自又是一番寒暄。
    三家企业代表都到齐了,楚天齐让李子藤照应着,他则到了楼道里,给王永新拨去了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便通了,楚天齐直接说道:“市长,三家企业代表都到了,正在会见室。”
    王永新回了一声“好”:“我马上过去,先简单的礼节性会见,然后十点钟到一号会议室签约。”话音刚落,声音戛然而止。
    楚天齐收起手机,再次走回屋子。
    看着两男一女相谈甚欢,楚天齐不禁暗道:三家企业就有两家是熟人,也太巧了。这事绝不能为外人道也,否则太容易引起闲话,换做是自己,听到这样的事情,也难免要多想的。
    ……
    成康市政府六楼,一号会议室。
    这个会议室,多是政府召开大型会议的所在,但今天被布置成了签约的形式。
    会议室正面主席台,靠墙部分竖着一块大型的led屏,屏的长度至少有二十米的样子,高度也足有十五米。整个屏幕早已亮起,红色背景映衬下,几个金色大字特别醒目:成康市城建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屏幕右下角,是几行金色小字,内容分别是成康市政府与三家企业的全称。
    主席台前端位置,主持台已摆放就位,上面的话筒也已亮起通电指示灯;另有几张带幔的桌子放在台下暗影处,显见是做签约用。一群身穿大红旗袍的礼仪人员,或手托托盘,或手拿文件夹,正在政府办主任指挥下,熟悉和操练着整个流程。
    在主席台台口位置,排列着三排小的盆栽鲜花,每排盆栽为一种鲜花品种或花色。
    台下一排排桌子,上面都铺着紫红色桌幔。第一排桌子上,按座位对应着一个个打印着人名的桌签;第二排桌子上,则一张桌子放置一个桌签,上面打印着单位的名字。除了第一排桌子以外,其余位置都坐满了人,这些人衣着光鲜、华丽,人人胸前带着礼花,脸上也洋溢着浓浓的喜色。
    两条红色长毯铺在会议室地面上,一直延伸到主席台两侧台阶处,台阶上当然也铺着红毯,红毯两侧则等间距放置着漂亮的花篮。
    在喜庆音乐衬托下,在绚丽灯光映照下,整个会议室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尤其好几名肩扛“长枪大炮”的记者已经就位,更表明这里要举行隆重的活动。
    政府办主任陈家良忽然大声道:“大家注意,领导和贵宾马上要入场了。”说完,快步走下主席台,向会议室门口走去。
    礼仪人员亦跟了过去。
    音乐立刻换成了进行曲。
    不多时,随着会议室门口陈家良“起立,鼓掌”的口令,室内众人迅速起身,热烈鼓掌。
    在众人翘首期盼中,在热烈掌声中,在闪光灯不停映照中,一众领导和嘉宾鱼贯行走在红毯上。大家发现,在家的市委常委们全都来了,还有几名气质不俗的男女也走在这列队伍中。
    十多名胸带礼花的领导和嘉宾,都径直走到第一排就座;而他们当中的楚天齐,则直接走上主席台,先向众人鞠躬行礼,然后到了主持台那里。
    掌声停歇,音乐暂停,众人目光全都投到台上。
    楚天齐面带笑容,扫视全场一周,然后朗声说道:“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今天在这里,我们举行成康市政府与*市昊方房地产开发公司、河西省鲲鹏投资公司、河西省大亚地产集团公司签约仪式。出席今天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听着楚天齐的主持词,好多人激动成分,心中暗道:终于要签约了。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到底谁设计了谁
    县长办公室。
    屋里灯光微暗,厚厚的窗帘已经拉上。王永新坐在椅子上,双眼紧盯着悬吊在墙上的电视,电视上正播放着《成康新闻联播》。
    看着画面中侃侃而谈的自己,王永新会心一笑,他觉得今天自己太帅了,也太出彩了。
    来到成康市已经一年多,大大小小的活动也参加了不少,有的活动规模还很大,但今天参加活动的心情显然和往常不同,用“欣喜异常”来形容并不为过。这不仅因为自己代表市政府做了欢迎辞,更因为这是自己做的最为实实在在的政绩。
    之所以说今天的这个政绩实在,并不意味着以往没做工作,也不意味着以往的好多工作不算政绩,而主要是这个政绩受到的关注更广。以往的政绩,有的只是上级领导知道,有的只是单位同僚知晓,还有的只是老百姓念好。而这次同时引进三家大型投资企业,既向省里和雁云市报上了引资五点七亿的数据,又为百姓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提供了条件,还为职能部门和人员带来了政绩。
    之所以把这个政绩揽在自己头上,王永新觉得并不是自己贪天之功,而是当之无愧。自己是政府市长,市政府引进大额投资,自然是在自己这个市长的关怀和指导下完成的。而且在这次引进投资的过程中,自己可不仅仅只是动动嘴,也不只是简单的签上“同意”两个字,而是亲自操刀、参与了进去。如果没有自己的大智大勇,如果没有自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恐怕事情不会突然进展这么神速,能不能成功还两说。
    “笃笃”,敲门声响起,打断了王永新的思绪。
    王永新略微有些不快,但还是赶紧收回放在桌上的二郎腿,正襟危坐,说了声:“进来。”
    屋门轻轻推开,杨永亮走了进来。
    看到是秘书,王永新神情一松,些许不快也马上退去。他冲着对方招了招手:“快过来,看新闻。”
    杨永亮蹑手蹑脚走过去,坐到了县长对面椅子上,侧过身子,看着墙上的电视屏幕。
    很快,签约仪式新闻结束,换到了下一条新闻。
    王永新按下遥控器,笑咪*咪的看着对方。
    杨永亮竖起了大拇指:“市长,您是这个。就您那气魄、那口才、那水平,全成康市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来,在定野市也是凤毛麟角,就是放眼全省都能数的上。”
    “永亮,过了,过了。”王永新嘴上谦虚着,其实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
    杨永亮神情一本正经:“市长,我这绝对不是奉承,完全是实话实说。这次招商,如果没有您把握大局,如果不是您亲自掌舵,怎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要是光靠彭少根和楚天齐那两头烂蒜,还不知猴年马月能弄成,要是不黄的话都烧高香,他们俩就不是干大事的料,就知道勾心斗角、互相拆台。”
    “永亮,话不能这么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王永新显得很是谦虚。
    杨永亮向前探了探身子:“市长,这把招商大火那是您点起来的,也是您让这把大火烧旺,烧出规模的,他们俩充其量就是其中的两根柴火;彭少根更是湿柴火,烧都烧不着。本来按分工,招商工作就该他全力去做,可他前怕狼后怕虎,最后做起了缩头乌龟,直接跑到首都装病去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现在已经得知今天白天签约的消息,恐怕红眼病又该犯了;他就是那样的人,既想得好处,又不想踏实工作。
    再说楚天齐,那也是小滑头一个。比起彭少根,他好像又油了一些,表面担起了招商职责,可又总是说难处、找理由,也是见成绩就上,见困难就绕的主。他想的更美,既不想担责任,还想揽在怀里等政绩。不过倒也没白等,今天做个主持人,看把他美的,左一个‘城建’,又一个‘本职工作’,一个劲的给自己脸上贴金。”
    王永新语带教训:“永亮,这么说领导可不好。我以前也和你讲过,对领导不能直呼其名。”
    杨永亮认真的说:“市长,您的教诲我怎敢忘怀?但在我的心里,只有您是我的领导,永远都是。在工作之外,我把您当做长辈,说话也就直白一些,在别人跟前不会这么说。”
    “你这孩子,总是认死理。”王永新看似责备,但其实更多的是慈爱。
    “市长,也不是我背后说人坏话,主要是他俩做事太差劲了。彭少根不值一提,就说楚天齐。你看那天的专题会上,楚天齐磨磨叽叽,分明是想漫天喊价,提过分条件,可又不想担责任。后来您收拾了卜明宇,他立马就变得老实了,还让您派人辅助。他说的好听,为了防止别人闲言碎语,其实就是见风使舵,敬酒不吃吃罚酒。主意可是市长拿的,他本来就减轻了责任,却又让我也参与其中,分明又多了推脱的对象。我看到他那样,就恶心不行,就小瞧他。”说到这里,杨永亮鼻子哼了一声。
    到底是秘书,成天跟着自己,真是说到心里去了,其实王永新这些天一直为自己的杀鸡骇猴而得意洋洋。当然王永新不能这么讲,那样也显得自己太肤浅了。于是他说到:“永亮啊,看问题要全面,看人也一样,楚市长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也干了好多实事。”
    “他也接受过一些任务,可哪次不是条件提了一大堆?他那人心术不正。”杨永亮话题一转,“其实他每次接受那些任务,都提前设定了好多次,说不准还有专人支招呢。这次重新选企业,他怎么就没有好招?还不是市长您设计出了方案,他然后来个顺杆爬?”
    又说到心里去了,王永新这些天一直因为自己的方案得到执行而志得意满着。当然嘴上还不能这么讲,他仍然摆出一副领导的姿态:“永亮,不利于团结的话,就不要说了。”
    “好吧。”杨永亮看似无奈的答着,“市长,我就是提醒您,楚天齐那小子太会盘算,太鬼,你可别让他算计了。”
    “你的好意我知道了。”说着话,王永新挥了挥手。
    “那我走了。”杨永亮打声招呼,走出了屋子。
    看着关上的屋门,王永新心中暗道:楚天齐,你想设计我,没门。
    忽然,王永新想到了杨永亮讲说的一句话,想到了楚天齐那天的反常,同时也觉得杨永亮今天也反常。不禁心生疑问:到底谁设计谁呢?
    ……
    副市长办公室,楚天齐也刚看完《成康新闻联播》,不过他不是在办公室看,而是躺在床上看。
    今天白天,与三家企业签约成功,意味着成康市城建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意味着城建工作即将全面开始,楚天齐顿觉松了一口气。
    而更让楚天齐高兴的是,这次不但达成了目的,而且把自己的风险降到了最低。尽量降低风险,并不是楚天齐耍滑头,而是官场生存必须具备的本事,尤其要是替别人担无谓的风险就更不值得了。
    想想八月二十四那天的城建招商专题会,楚天齐就觉得好笑。当时王永新还步步紧逼,甚至不惜拿一个局长做杀鸡骇猴,但楚天齐心里就跟明镜似的,他早已提前知晓了王永新的心思。
    那还是二十三日下午返回成康的途中,楚天齐先是接到了王永新的电话,说是有事第二天说;接着就接到了江霞的短信,江霞短信的内容是:“明天政府可能要讨论招商的事,从原有淘汰或退出企业中遴选。这是王在刚才的书记专题会上说的,就薛、王和我三人参加。”
    本来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底牌,可对方还像模像样的捂着底牌,那楚天齐就来个将计就计,故意废话边篇,说话婆婆妈妈,目的就是让王永新起急,让王永新把底牌亮出来。
    其实楚天齐早就想从“被退出”企业中遴选,他推断出招商局人为设置障碍,挤掉了好多有实力企业,而且他也接到了好几个企业打给他的投诉电话,投诉内容正是招商人员处事不公。但他却不能直接说出来,那样不但让自己担上嫌疑,而且事情很可能还办不成。于是他设置了“无应答转移”,就转到了王永新固定电话上,所以王昊打电话,打到王永新手里,就不奇怪了。人们能找到市长,自然就不再找副市长了。想起王永新那次突击检查,楚天齐也不禁暗叫侥幸,如果不是自己及时取消了转移设置,怕是就要坏事了。
    想想巧借王永新之手,既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必染上麻烦,楚天齐也不禁沾沾自喜,为自己的巧妙设计而沾沾自喜。现在就是王永新识破了自己的计谋,也没什么,反正已经签约成功了。
    在自喜之余,楚天齐也不无冷静,他觉得这次的事也太顺了,顺的让他不禁心生疑问:到底谁设计了谁?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钱的事找老彭
    副市长办公室。
    楚天齐坐在办公桌后,沙发上坐着城建局长曹金海和副局长周家林。
    曹金海正在汇报:“市长,自九月九日正式签约后,*昊方地产、河西鲲鹏投资于第二天就交纳了土地出让金,河西大亚地产是在第二周交的。交出让金的同时,企业也随之组织进场,到现在为止,三家企业的前期人员设备都已进场完毕,正在做平整场地工作。”
    楚天齐“哦”了一声:“好,目前工作进展还顺利吧?”
    曹金海道:“进场挺顺利的,三家企业的人员早已配置到位,设备也多是就近租赁的。近几天的平整场地,目前也没遇到大的问题,与电力、供水、电信部门之间的衔接,我们也帮着企业沟通、联系了;市政、城建本身就是我们自己的职责,我和家林一直在盯着,只要相关资金跟上,我们的配合绝对没问题。”
    “投资商是为城市建设做贡献,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一定要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尤其要摆正我们自身位置,要树立服务意识,而不只是行政管理。当然,服务要掌握原则,绝不能越俎代庖,必须要监管他们相关手续,一定要手续合法、齐全。”说到这里,楚天齐话题一转,“具体有什么困难吗?”
    “家林,你说吧。”曹金海示意副手。
    周家林没有推让,直接道:“要说困难,就一个字‘钱’。首先就是市政配套资金的保障。年初的时候,城建做计划,也做了一些前瞻性的费用预算,但都被财政砍掉了,理由是预算理由不足。从当时各项进展看,今年顶多就是把《城市规划设计》批下来,开工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确实预算理由不充分,所以也就没有再争取。但现在企业一进场,市政配套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主管线预埋可以明年进行,但整个衔接工作却必须尽快去做,这部分资金必须要有。
    其次就是拆迁补偿费用,现在空置土地是征过来了,但那些建筑拆除却需要很大一笔资金。这笔资金的及时到位于否,是动迁户能否按时搬迁的一个最根本条件。这就需要市里加快出让金的国库流转速度,把应返的百分之三十拨下来,用于拆迁费用和动迁户补偿,也可以适当补充市政配套资金。从好多县市的案例来看,这部分本应及时足额到位的资金,往往最容易出状况,耽误整个进度。
    还有一个就是拆迁补偿标准的问题。已经有动迁户放出话来,现有的补偿标准太低,他们认为对地块与房屋等级认定等级过低;他们觉得,那些空地是三年前征用的,那时物价较低,现在仍参照那个标准显然不行;他们说原来是四类地,现在周边马上都要开发,生地变熟地了,不弄个二类地,也得算三类地吧。”
    “出让金返还的事,你们盯着,我也盯着,但这肯定有一个流程要走。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沟通。至于补偿标准这块,要让人们的心理期望值趋于合理区间,尤其地类划分可不只是县里说了算,是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当然了,房屋拆迁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人们肯定要极力争取,从他们现在提出的理由来看,就做了好多准备工作。所以我们要多宣传、多引导,不但城管局要做工作,老曹你也要多关注这方面工作,毕竟你是拆迁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说话间,楚天齐又看向了曹金海。
    “市长,这部分工作我们一直在做,其实这次能够顺利签约,企业也能够正常进场,还是我们平时的宣传工作起了作用。但如果资金不到位,人们的诉求听不到满足,恐怕人们就不会理解了。我估计到时人们就会不配合拆迁,或是阻挠施工,企业的开工剪彩活动可能就会引来民众聚集。”曹金海停了一下,迟疑的说,“其实完全可以把返还费用给企业,让企业去做这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