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为民无悔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为民无悔: 第897节

    刑警队长刚出去,孙子铭便进了监控室。
    一进屋子,孙子铭就夸张的说:“可喜可贺,给县长道喜,目前在水里没发现毒药成分。”
    楚天齐心中一松,但却感觉别扭,冷声道:“这也值得道喜?”
    下午一点,结合多方信息,终于做出最终结论:水里没毒,水是安全的。
    只到此时,所有人才彻底放下心来。
    心里是踏实了,楚天齐心中又不禁懊恼:什么人报的假警?一天就来了两次虚惊。一定要把这个家伙揪出来。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安平不是试验场
    在一日两假警的当天下午,安平县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督促对案件的侦破和预防。县长楚天齐亲自主持,各位副职全都参加,公安、供水、供气、供暖、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也都到会。
    虽然这次的事有惊无险,但县里不得不重视,这次假警案不同于以往的报假警。以往的时候,也有报假警的事发生,但大多都是报案人无知,拿身边人或家里人开涮,很快就会证明为假。而这次却不同,两次报警电话号码均为隐藏,报警人声音也都经过了变声处理,所报假警都涉及到公共安全。这分明就是要引起公众恐慌,造成极恶劣社会影响,是典型的扰乱公共安全犯罪。
    在会上,针对作案人的反侦察手段,县里制定了严密的侦破和预防方案,并出台了针对性极强的应急措施。要求各职能部门严阵以待,加强防范,争取早日破案。
    不知是县里举措震慑了犯罪分子,还是犯罪分子本就没有继续搞破坏打算,自县里召开专题会议后,连着三日都太平无事,没有发生类似的事件。
    没有再次出现报假警,楚天齐自是高兴,但令他不痛快的是,案件已经发生三天多,竟然没有发现嫌疑人的任何蛛丝马迹。当然也不能借此责怪公安局,对手实在是狡猾,反侦察能力也强。自己在许源县局的时候,也遇到过“*”和“水中有毒”这样的假警,但那次很快就锁定了号码来源。可这次的对手,不但号码进行隐藏,声音也做了特别处理,而且两次报警都说一句话,不超过十个字,根本捕捉不到号码地址。另外,从那天的两次假警后,并未再有类似行径,也足以说明其足够狡猾。
    假警的事暂时消停了,星期五刚一上班,楚天齐便准备去找乔金宝。刚要拿起听筒,固定电话却适时响了,正是乔金宝的号码,于是接通了电话。
    听筒里传来乔金宝的声音:“拿上你那个方案过来。”话音至此,戛然而止。
    放下听筒,楚天齐微微一笑:“英雄所见略同。”虽然他轻松调侃,但他心里清楚,一会儿的会谈未必顺利,不起纠纷就不错了。
    其实在星期一的时候,楚天齐早已有了文字方案,只不过没有带去,他想试试乔金宝的口风。通过那天对方的语气,他意识到困难要大的多,回来以后又做了适当修改,但方案的大方向并没变。
    带上方案,拿好笔记本和本,楚天齐走出办公室,下了政府楼。
    来到县委五楼,吴海亮适时迎了出来,说是书记正等着他。于是,楚天齐直接敲门,进了乔金宝的办公室。
    看到楚天齐进屋,乔金宝道:“没有再接到那种假警吧?”
    楚天齐点点头:“从那天以后,这三天都没接到类似假警。”
    “好,那就好。”说着,乔金宝示意了一下,“坐。”
    待对方坐下,乔金宝伸出右手:“拿来了吧?我看看。”
    从文件袋拿出方案,楚天齐递了过去。
    接过方案,乔金宝看了起来。看着看着,脸上神情渐渐严肃起来。看了一遍以后,又对个别细节重点看了第二遍,放下方案,脸上神情恢复了平淡。他看似随意的说:“解读一下方案重点。”
    “好的。”楚天齐讲说起来,“那天我已经说过,我们县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耕地,要通过提高耕地产出率,扩展其经济效益。拿出百分之三十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途径,也可以有效利用过剩劳动力。根据一些乡镇的土壤、湿度、风力等气候条件,可以发展药材种植;还有一些乡镇荒山众多,适合栽种果树;个别乡镇可以搞大棚蔬菜。另外……”
    “按你说的这些,三成土地根本满足不了,恐怕得七成吧?”乔金宝打断对方。
    楚天齐马上接话:“用不了七成土地,有一部分是荒山利用,而且这只是一个设想,也不可能一次推开,需要根据情形逐年扩展。”
    乔金宝“哦”了一声:“假如发展你说的项目,栽种技术从哪里来?日常管理怎么做?销路在哪里,有无保障?”
    楚天齐肯定的说:“书记,这些我都想过,以前也有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科研机构可以提供人员培训、栽种、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和技术,也有成熟企业和市场可以收购和消化这些产品。”
    “是吗?这么简单?”乔金宝语气中满是质疑,“据我所知,药材、果树种植那可不是一日之功,大概都得三年以上才能见收益,这三年可都是只出不进。即使蔬菜当年可以完成种植、销售整个步骤,但也需要打井、改良土地等环节。在这些过程中,需要人员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等一系列事项,还需要花钱。你刚才说科研机构可以提供服务和技术,生产费用也能提供吗?要是他们能出钱的话,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我个人表示支持。”
    听出对方分明是在刁难,但楚天齐耐着性子说:“科研机构不会出钱,没有这样的道理。他们提供的那些服务和技术,其实已经是为我们省了钱,这些实际都转化成了利润的一部分。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确不能一年见收益,但也有个别见效快的项目,我们可以采用新型种植技术,把短期和较长期作物套种。”
    “新型种植技术,我可以理解成实验性质吗?”乔金宝反问。
    楚天齐摇摇头:“这些技术已经经过实验室实验、部分地区试种,并取得了成功。”
    “就算这些技术成熟,那么销路能不能保证,收益额究竟有多大?比现在种植收益如何?”乔金宝再提问题。
    “销路不愁,净收益要比种粮食年均高出百分之三十以上。”楚天齐说的很肯定。其实他也在故意如此武断,事实上万事都有风险。
    “好好好。”乔金宝连连点头,“就算你说的这些都万无一失,那前期投入的钱从哪来?农民会出这些钱吗?农民有这些钱吗?”
    “书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增产,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我们县一级党委、政府更有这个义务。”楚天齐斟酌着用词,“我们县里资金应当适度倾斜一下,比如……”
    “这些钱从哪来?县里没这闲钱吧?”乔金宝打断对方,“县长执掌财政大权,县委无权干涉,你大可按自己想法去做。”
    “书记,虽然县委、政府有这种分工,可县政府工作都是在党委领导下,必须要有党委的支持。”楚天齐进一步说明,“县里资金肯定吃紧,我们可以适当分一下轻重缓急,把为农民增收向前排一排。”
    “什么意思?”乔金宝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挪用其它资金?县长同志,哪个项目应该轻,那些工作可以缓?做为政府一把手,如果厚此薄彼的话,那些副职怎么想?他们能同意吗?整个党委班子会坐视不管吗?”
    明白对方是断章取义,但楚天齐还得按着自己思路来:“农业经济是绿色产业,我县和新河相距这么近,却能拥有碧水蓝天,正是各届党委、政府重视生态环境的结果,书记您功不可没。正因为会有一些影响因素,政府才更需要党委的支持,需要书记支持。”
    “我没有那么大能量,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情。党委是个大集体,我只是其中一分子,其他人的意见我代表不了,别人也不可能让我代替,你不会让我做僭越组织程序的事吧?”乔金宝的声音很冷,“这不只是领导拍脑门的事,有没有民意支持,老百姓愿不愿意去做,同样关键。放着现成的稳妥方式不做,他们愿意去冒险吗?本来粮食产量就不高,再减去好几成耕地,粮食总产量如何保障?”
    楚天齐道:“书记是党委一把手,领导全县党委工作,政府需要您帮忙去做其他常委工作,也需要您这个德高望重的领导去做百姓工作。至于耕地面积减少,这个可以通过种植新型、高产粮食作物去补足。”
    “新型粮食作物,又是实验?”乔金宝“嗤笑”着,“我是在安平待了些年,可我也不能强……那什么民意吧?县长同志,你想为农民增收的想法是好的,可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现实,都必须经得住历史和现实的考验。海市蜃楼虽然景致不错,可那一切都是虚的。”
    楚天齐马上接话:“书记,这绝对不是海市蜃楼。在方案中我已经做了一些论述,我那里还有进一步的说明材料,可以现在就拿给书记。”
    乔金宝一笑:“县长同志,我现在工作还很多,真没有那么多闲时间。你要是时间宽裕的话,可以去给其他党委同志或是副职授课。”
    听着对方讥讽的话语,楚天齐非常不舒服,但他还是礼貌的说:“书记,那我先回去了,请您再好好想想。”
    “回去吧。”乔金宝挥了挥手。
    楚天齐站起身,走出了书记办公室。
    看着关上的屋门,乔金宝鼻子里“哼”了一声:“安平不是试验场。”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抓紧破案才是关键
    乔金宝才不相信楚天齐的说辞,什么碧水蓝天,什么为农民增收,那不过就是个幌子而已。
    哪个当官的不先为政绩?不先为自己?反正乔金宝一直是这个理念,他觉得楚天齐也不会免俗。
    对于楚天齐想要政绩,乔金宝也表示理解,可是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你楚天齐为什么非得损人利己,就不能你好我也好呢?
    尽管楚天齐说的天花乱坠,既环保,又为农民增收,还能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但乔金宝知道,所谓的种植经济作物,还是要以投入大把金钱为前提,对方抢着花钱才是真的。
    县里资金有限,如果楚天齐抢着花了钱,那么其它项目怎么办?那些项目可是自己亲自拍板的,好多项目都还没上马,不能胎死腹中吧?而一旦真让楚天齐抢上了钱,那对方就会利用增收、环保的噱头搏得政绩和虚名?无论最终项目如何,当下对方都会收获一些声誉。
    一旦真让楚天齐得逞,自己拍板的项目势必要受影响,自己的威信何在?政绩又在哪?自己可是指着这些政绩的。自己现在年龄正在坎上,如果两、三年内不能晋升,那就到此为止了。要晋升靠什么?有上面领导提携当然重要,但政绩也必不可少。现在自己已经分管了党务,直接做政绩工程的机会少了很多,让那些拍板项目顺利进行,才可能为自己再次晋升提供资本。
    退一步讲,即使自己没有拍板一些项目,可楚天齐提出的那些项目恐怕都得三、五年才能见效。到时自己恐怕早已退居二线。而楚天齐很可能凭借这些所谓的政绩,再运用一些手段,已经提前取而代之,成为书记了。很显然,这完全是为楚天抹粉的事,而自己却会弄一脸锅底黑,自己怎能做这样的傻事呢?
    乔金宝不禁暗自思量:怪不得年轻轻轻就当了县长,果然还真有些伎俩。看来这小子也是踩着同僚的尸首上来的。这么说,这小子既是为了政绩,也是专门针对自己,是想一箭双雕啊,真够歹毒的。
    那自己该怎么办?本来今天想着探探话,想着让对方知难而退,但看来并没什么效果,对方就是要一意孤行。
    强硬顶着?他的后台要是发难的话,怎么办?他的后台究竟是什么人,有多厉害?自己能顶*住吗?自己靠山能行吗?
    可要是不顶着,要是顺了姓楚的,自己岂不是颜面扫地?哪还有政绩可言?
    顶着或是不顶着,都各有利弊,乔金宝陷入了两难境地。
    ……
    带着满心不悦,楚天齐回到了自己办公室。
    尽管心里不痛快,但乔金宝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对方情绪表现会那么强烈,给自己扣了那么多大帽子。什么“海市蜃楼”,什么“授课”,甚至说自己“强*奸民意”,只不过把那个字省略一下而已。
    对于乔金宝的心思,楚天齐完全明白。对方既不想放弃现有项目,不想放弃所谓的证据,也不想让自己抢了风头。很可能对方还会拿小人之心,来度自己的君子之腹,但自己的确是出于公心。
    乔金宝拍板的那些项目,好多都是高污染,一旦上马的话,碧水蓝天将成为历史,将成为好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所好的是,污染最严重的几个项目还没有上马,阻止还来得及。而且发展新型农业,确实能够为农民增收,还有利于保护环境,完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乔金宝竟然为了一己私利,置若罔闻,实在有些过分。
    虽然乔金宝的作法可恶,但自己也不能激烈对激烈,那样也未必能解决问题。既要达到目的,又要都能过得去,这可需要好好动一番脑筋了。
    “笃笃”,敲门声响,打断了楚天齐的思绪。
    刘拙推门进了屋子,径直来在办公桌前,递过了一张纸:“县长,您看这个。”
    瞅了眼对方,楚天齐接过纸张,看了起来,看到上面内容,楚天齐就是一楞。这是一张小报,上面有报假警的事,但报道方向却有问题。小报上不说犯罪分子扰乱社会治安,反而评说安平县的管理,还上纲上线说到了政府领导不作为。
    从小报上面的语句看,显然是在针对自己这个县长,楚天齐不禁心中疑惑:是什么人干的呢?
    正这时,副县长董玉强打来电话,说是有事汇报,楚天齐让对方现在过来。
    刘拙刚刚出去,董玉强便进了屋子。
    董玉强主管城建、国土、旅游、环保,工作一般,但也说的过去。楚天齐和对方没深交,但平时董玉强对自己还算恭敬。
    请对方坐下后,楚天齐直接问道:“董县长,有什么事?说吧。”
    董玉强点点头:“县长,我想汇报一项分管工作,就是关于市政方面的。”见县长没有搭话,他又接着说,“市政道路建设、市容市貌维护、供暖、供气、供水等工作都是市政重要项目,在保障市政建设及居民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部门在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连续两年来没有发生大的事故,尤其供水工作表现尤为突出。自来水公司……”
    听出来了,其实自董玉强一进门,楚天齐就明白了其来意,但是直到对方说完,楚天齐也只是点点头,未置可否的“哦”了一声。
    见县长没什么反应,董玉强又说:“自来水公司经理孙子铭,是个老城建了,平时工作说不上多出彩,但也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只是他这人进取心不足,也才只是个二级部门负责人,否则要比现在混的更好一些。正因为进取心不够,平时也难免不太注重一些细节,比如偶尔晚上喝酒过多,导致次日还是酒气薰天,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楚天齐依旧只是“哦”了一声,并未说话。
    看县长不接茬,董玉强只好点出来的目的:“县长,那天你找他,他还带着头天晚上的酒气,行动也较迟缓,确实是他的不对。我和城建局长都恨恨训了他,他也深表忏悔,还说要当面向县长陪罪。只是怕惹县长生气,我才没让他来。那天的假警实在害人,不过所好的是自来水没有出任何问题,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说明自来水公司工作还是过硬的。”
    “那天孙子铭是头上晚上喝酒?是偶尔?姗姗来迟也是事出有因?”楚天齐直接提了几个问句。
    本来想着打马虎眼,可县长直接点出来,董玉强一时不好接茬,只能含糊的表示:“应该是,应该是。”
    “自来水工作事关全县人民身体健康,若是让一个醉鬼管理的话,恐怕早晚要出事吧?”楚天齐反问着。
    “县长,也没那么……这两年多一直挺太平的。”董玉强做着解释。
    楚天齐语气严肃:“假如因为工作不尽职而发生事故,这个责任谁担,是局长还是主管领导?”
    “这,这。”董玉强一时语结。
    楚天齐的话让对方难堪,但他也实在有些火气,本来在乔金宝那里已经碰了钉子,接着又出现小报的事,而现在董玉强不但包庇下属,还大睁两眼说瞎话。这两天,楚天齐已经了解到,孙子铭经常班上酗酒,把公司管理的一塌糊涂,没出事只是侥幸。但董玉强却揣着明白装糊涂,置公众安危于不顾,实在有些过了,否则楚天齐也不会说话这么冲。
    静了一会儿,楚、董二人都没再说什么,董玉强出了县长办公室。
    董玉强刚走,公安局长胡广成来了。
    让对方坐下,楚天齐直接问道:“怎么样,有进展吗?”
    胡广成摇摇头:“没有,一点线索也没有。”
    虽然理解对方破案难度,但好几天过去,任何进展都没有,楚天齐还是督促道:“看起来对手确实有些反侦察手段,现在又猫了起来,破案确实有一定难度。可现在公众恐慌还在,而且又出现了其它负面影响,你们必须要千方百计争取早日破案。你看看,有人是唯恐天下不乱啊。”说着,楚天齐把刘拙送来的那份小报递了过去。
    其实胡广成也看到了这份市里传来的小报,还看出了小报像是在针对县长,这才前来晋见。于是翻了翻,说:“是呀,有人是唯恐天下不乱,只是这线索确实无从找起,关键是范围太宽泛。”
    楚天齐心道:什么意思?
    胡广成接着又说:“现在不但小报出来了,‘水里有毒’假警案也麻烦不断。那天办喜事的人家,天天去找粮贸大酒店闹,不但不结算婚宴费用,还要向酒店索要赔偿,说是因为假警案影响,错过了良辰。县长,这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