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为民无悔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为民无悔: 第927节

    手机里迟疑一下,才传出声音:“金宝,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我这心里更替你……哎,你在办公室等着,我现在就去看你。”
    “你千万别来。”乔金宝忙道。
    “金宝,我很快就能到。”女人坚持着。
    “让你别来就别来。”乔金宝说完,直接按下了红色按键。
    把手机扔到桌上,乔金宝自语道:“都这时候了,大天白日的,老子哪有那心情?”
    ……
    乔金宝没心情,可楚天齐倒是心情好的很,这不仅是因为今天会上不丢分反加分,还因为接到了俊琦电话,俊琦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电话中,宁俊琦的声音还在继续:“天齐,你知道吗?杨眉生那小家伙胖乎乎的,七斤五两呢,那小*腿比我胳膊都粗,哭声可响了,眉眼也很俊,以后总是个大帅哥。”
    楚天齐道:“生了就好,这下大伙都放心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当然生个男孩更好。正月底开始,我妈就给我打电话,说杨眉还没生,过了二月二预产期更是一天一个电话,就跟我是接生婆似的。”
    “天齐,给杨眉接生,亏你想的出来。”手机里声音很夸张。
    楚天齐不由得老脸一红:“你瞎说什么?我就是随便比喻。”停了一下,他又说,“生了男孩,我妈更高兴了吧?”
    “那是,婶子高兴的合不拢嘴,一个劲的说着‘我大孙子’、‘我大孙子’,听着大叔接电话也是欢喜的不行。杨眉两口子更是高兴,也盼着孩子将来有出息,杨眉准备给孩子起名‘楚若天’呢,意即像他大伯一样当大官。”
    楚天齐不由得好笑:“楚若天?亏他们想的出来。可别那样,我现在还年轻轻的,让他们这么一弄,就跟我已经做古了似的。”
    “不许胡说。”宁俊琦娇嗔着。
    “诶。”楚天齐忽然疑惑起来,“你这说的活灵活现的,咋就跟亲眼所见似的?”
    “咯咯咯,可不咋的?我就是亲眼所见。”手机里传来宁俊琦的笑声,“前几天我就想来这儿,结果党校事挺多,没走开。今天早上才赶到,下午她就生了。”
    “哈哈,这么说你才是接生婆。”楚天齐打趣道。
    “讨厌。”娇嗔过后,宁俊琦话题一转,“天齐,我想去看你。”
    这思维跳跃也太快了,楚天齐不解:“为什么?什么时候?”
    “五一放假,早几天也行。”宁俊琦说了两句完全不搭界的话,“杨眉都有孩子了。”
    “啊?”楞过之后,楚天齐坚决的说,“千万别来。”
    “为什么?”电话里的声音很急。
    “就是千万别来。”楚天齐语气依旧坚决。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他乡遇故知
    三月二十七日下午,新合市政府宾馆。
    下午四点五十分,五楼电梯口处出现四人,分别是乔金宝、楚天齐、安可为、姚雪燕。四人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在迎接即将到来的市委领导。
    楚天齐等人是当天下午三*点到的市宾馆,来参加市人大会议。一同前来的还有二十人,都是安平县本届市人大代表。
    报到完毕,进入房间不久,他们就接到大会组委会通知,在五点钟左右,市委领导要来看望大家。于是安排其他代表在房间等候,安平驿县代表团正、副团长出来迎接。
    四人站位很有意思,左边是乔金宝、安可为,右边是楚天齐、姚雪燕,本来这种站法也符合四人的排位,但因为互相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壁垒分明的感觉。
    安可为本就是乔金宝的心腹嫡系,现在更是乔金宝在县委中的重要支持力量,自是铁杆加主仆的关系。
    姚雪燕与乔金宝则是多年老对头,可以说势同水火,完全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而楚天齐与乔金宝近期关系糟糕,良性沟通几乎没有,尤其昨天上午常委会上交锋,更被人们视为两人全面开火的标志,事实上与撕破脸已经区别不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楚、姚又有过良好工作互动,自被视为同一阵营,起码姚雪燕是这么认为的。
    正是由于这种尴尬的关系,两组之间没有什么互动,可又不便于横眉冷对,只能用尴尬笑容代替。当然了,姚雪燕是不会给对方笑容的,以前她就经常给乔金宝甩脸子,自从竞争书记失败后又加了个“更”字。
    两组之间没有互动,但同组之间总得有所交流吧,可又碍于对头在场,也不能讲说任何秘密,只能有一搭没一搭随便扯两句,气氛依然尴尬。最尴尬的就属楚天齐了,虽然自己被看做和姚雪燕是同一阵营,但他觉得两人只是互相借助一下,关系远没到那种程度,而且对方还是异性,就更别扭一些了。
    将近五点,“叮咚”一声响动,电梯门打开,几位中年男子出现在轿厢中。
    看到轿厢中人,楚天齐就是一惊。
    “欢迎市领导莅临,感谢领导关心。”乔金宝马上哈腰点头,代表几人表态。
    楚天齐等人自是也微笑、颔首,恭敬迎候。
    市委贺书记在前,其他几人随后走出,与安平四人一一握手。
    “安平县的各位同志,向你们介绍一位新领导,新合市委专职赵副书记。”贺书记一指第三位男子。
    赵副书记面带微笑,马上与安平各位同志互打招呼。
    简单寒喧后,在安平县同志陪同下,市委贺书记一行去往安平代表房间,进行慰问。
    ……
    新河市“谥静”茶室。
    二楼靠窗房间里,两名男子对桌而坐,其中一人是安平驿县长楚天齐,另一人则是下午刚刚见面的赵副书记。
    放下茶杯,赵副书记缓缓的说:“天齐,你比以前成熟多了。”
    “赵书记,我已经三十好几,也该成熟一些了。”楚天齐笑着回应,“那时候我刚二十四岁。”
    “时间真快呀,九年只是瞬间之事,那时候我四十二,现在已是知天命了。”赵副书记不胜感叹,“那时候你勉强算个准副科,手下也就一两个人,现在已是管理数十万民众的一县之长了。”
    “赵书记,我能有今日,全赖您当年的教导、提携和爱护,否则我还在当小兵,也可能早被踢出公务员队伍了。”楚天齐说的很真诚。
    赵副书记摆摆手:“不,不,那时候我是给了你一些点拨,但还是你自己足够出色。我点拨过的人多了,能像你这样有成就、进步神速的少之又少,好多人根本就没成气候,有的人还走上了邪路。退一步讲,即使你不走官场,在任一行里,仍然都是佼佼者。”
    楚天齐也急忙摇手:“赵书记,这我可不敢当,主要是当初您给我提供了机会,我才得以有了接下来的展示平台。”
    “天齐,你一直对我尊敬有加,心存感激,这我都知道,但你没必要太看重我对你的支持。当初能够赏识你,也只是长者的本分,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你同样也会成为长者。年长者对后生晚辈适当提携,只不过是人之长情,再平常不过。那时候你……”赵副书记眼望前方,缓缓道来,回忆起了以前的事情。
    感受着赵书记眼中的慈祥,感受着对方语句中的关爱,楚天齐也是感慨良多,思绪滚滚。
    面前的赵书记,曾是楚天齐的老领导,严格来说,还不是正儿八经的上下级,那时候两人级别差的太远,一个是县委书记,一个只是乡长助理。看似副科离正处没差几级,但同一个人要从乡长助理做到县委书记位置,十五年都是快的,大都得十八、九年,有些人一辈子也走不到。当时就是这么大的一种差别,楚天齐偏就遇到了对方,遇到了当时的玉赤县委书记赵中直,也就是眼前的新河市委赵副书记。
    在第一次见到赵中直的时候,楚天齐还是一个被乡长“欺负”的“丑小鸭”。不过这也怪不到别人,谁让他自己在班车上把手放错地方,谁让那个遭遇咸猪手的女孩又成了他的直接上司呢?不过正是与女孩的“为敌”经历,女孩也才成了与他谈婚论嫁的女朋友,这就是缘分。楚天齐与赵中直相遇,也是缘分。
    正是与赵中直的偶遇,给对方留下了良好印象,加之赵书记到青牛峪检查,又机缘巧合见识了他的才干,他才得以入了赵中直法眼。之后,赵中直为他提供了一些机会,他也基本都抓住了,比如分管农业,比如省委党校学习,都做的很出色。当然也有弄拧的事情,比如县里的后备干部资格,一次意外就让这个资格快来又快去了。所幸的是,真*相终被还原,人们误会了他,他由“差生”转为“英雄”,赵中直也用“到省委党校深造”作为补偿。
    在楚天齐党校学习还未结束时,赵中直便离开河西省,回到了晋北,从此两人便没再见面。虽然离的很远,以后交集的机会也很渺茫,但楚天齐并没忘了这个老领导,经常打电话问候,还寄去土特产或其它小物件。他与赵中直联系,既是感谢老领导以前的关照,更多的是把对方看作长者、亲人,而没有想着对方的官员身份。
    在这几年中,楚天齐也曾经打算去看望老领导,有两次都联系好了,但都赶上赵中直临时出差,便临时取消了计划。这次到安平县,楚天齐同样打算去看望将近千里外的赵书记,打算把主要工作平稳展开后便去看望。不曾想,赵书记竟然调任新河市,出任市委副书记,再次成为自己上司。不同的是,赵书记已经由正处升正厅,自己也由“小兵”成了县政府一把手。
    赵中直的回忆很详尽,就连日期都记得很清楚,一些细节仍然讲的丝毫不差,可见其记忆力颇好,更说明他对楚天齐的重视和喜爱。
    在赵书记回忆告一段落时,楚天齐双手端起茶杯,恭敬的说:“赵书记,感谢您的知遇之恩,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他乡遇故知,本来应该喝酒的,只是明天还有重要工作,只能先这样了。”赵中直也端起茶杯,“不过酒桌上有句话,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干。”说着,茶杯前伸,与对方杯子碰在一起。
    “干”声喊过,二人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楚天齐给二人重新续上热茶。
    “天齐,这次离的近了,以后工作也少不了交集。我是晋北人,虽然第一次到新河工作,但应该还比你熟悉一些这里,也有一些资源。你在以后工作中,如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尽管直言。我也是能办尽量办,不能办或是不符合规定的也会告之你。当然,以你的人品,绝不会找我做不该做的事。”赵中直再次端起茶杯,“恭祝楚县长官运亨通,还请多多关照。”
    楚天齐也马上举杯在手:“赵书记,谢谢您!”
    一时间,静谥的屋子里不时响起碰杯声。外面听来,真以为屋里在“酒逢知己千杯少”呢。
    ……
    新合市政府宾馆“508”房间。
    安可为敲门进屋后,径直随着乔金宝来在沙发上坐定。
    乔金宝直接问道:“怎么个情况?”
    安可为显然走的很急,咽了口唾沫,才说:“果然有联系,书记你看这个。”说着,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两张纸来,递了过去。
    接过纸张,乔金宝浏览了一下,说道:“九年前,在过一个县里。不过他俩那时候差的太多了,又是两个省的人,会有什么交集?”
    “这个还需详细了解。不过下午在电梯口见面的时候,虽然两人没有过多讲说,可我总感觉他俩表情有一种‘心照不宣’。”安可为解释着,“另外,他可是晚上八点出去的,当时在一楼我进电梯,他正出电梯。现在都十点多了,他还没回来,两人极可能是秘密见面去了,他乡遇故知呀。”
    “他乡遇故知。”念叨过后,赵中直不再说话,眉头却越皱越紧。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正义事业不可阻挡
    新的一周开始了,日子已进入四月份。
    楚天齐吃完早饭,便坐到办公桌后,忙着手头的工作。这几天没在,工作还真不少,光是那些文件就攒了一大堆。
    因为职务和岗位不同,对同一件事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就拿处理文件来说,以前做政府副职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分管项目签上建议意见,或是在非分管文件上签阅就可以。而现在只要文件到了手头下,基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有众多副职签署意见,需要自己拍板;另一种是文件刚到政府,需要拿出总的指导意见,或责成相关副职具体处理。相对来说,虽说以前做副职时,自己签署文件也很认真,但还有一把手最后把关。而现在身为政府县长,却必须把好最后关口,或给出正确的执行方向,判断出正确的执行人或执行部门。正印证了那句话: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每份文件都不敢怠慢,担心有差错,处理起来,进度就多少受影响。所好的是,刘拙对文件分类比较详细,按轻重缓急做了区分,放在不同的文件夹里,相当于为自己提前过滤了一番。另外还有一类文件,是刘拙也吃不太准的,便专门放在一个“不确定”文件夹中。
    “叮呤呤”,电话铃声响起。
    放下手中签字笔,扫了眼来电显示,楚天齐拿起电话听筒:“喂……可以……九点半吧。”
    放下电话听筒,楚天齐继续处理着手头的文件,在九点二十多的时候,全部都签署完了。
    刚九点半,刘拙带着柯扬、乔海涛、陈玉军来了。给几倍位领导沏好茶水,刘拙拿着已经签署过的文件,退出了县长办公室。
    三人坐到沙发上,柯扬先说了话:“县长,知道你昨天开会结束,下午返回到县里,就想着直接来汇报。又考虑到正好周末,担心打扰你休息,我俩就没来。”
    “周末也没关系。”楚天齐道,“说吧。”
    还是柯扬先说:“根据县长安排,我联系了几家部委,也找了一些厅局,还去了几家银行机构,好话说尽,态度也足够虔诚。他们都表示理解和同情,也说我们搞的事情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确实应该支持,但就是手上没钱,或是没有相关立项依据。银行的态度更理智,要求有项目,有抵押,不但要借款人提供抵押,还要求政府做担保,否则免谈。哎,跑了一圈下来,任何进展没有,我这心里也不是个滋味。这是这次跑的单位。”说着,递过了一份单子。
    “没有跑来钱,很正常。钱可是硬家伙,谁的钱都不够花,银行的钱也不能随便花,人们不愿轻易拿出钱,更担心钱打水漂难以收回。换做是我们,也肯定要慎之又慎,也许比他们还苛刻,我们要理解。若是我们上门一说,人家就提供资金支持,那反而不正常了,没准中间有什么猫腻也说不定。”楚天齐手拿单子,笑着说,“老柯,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把这次各部门的态度、说话方式好好进行总结、分析,有选择的挑出几家,对相关上门策略进行调整,以大无畏的精神继续联系。直到他们嫌你烦,达到烦的不答应不行阶段。”
    柯扬“呵呵”一笑:“我明白了,就是脸皮要厚,胆子要大,多说好话,多多磕头。”
    楚天齐煞有其事的说:“理解的很透彻,也很接地气。”
    “哈哈哈。”屋里众人都笑了起来,当事人也笑了。
    笑过之后,苛扬又说:“县长,还有件事,也挺麻烦的。就是现在县财政资金拨付不痛快,尤其这个月拖欠的更多,好多具体经办部门都找我反映。为这事,我找了穆学军多次,要求他按预算、走程序支付。穆学军倒是不顶嘴,就是哭穷,拿了一大堆报表、单子,说他现在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财政资金真的就紧成这样吗?”楚天齐问,“据我了解,一季度没有大的项目支出和开支,资金状况应该可以的。”
    “他是故意刁难,现在就是卡着县政府的钱,县委的钱一分不少,按时按点就拨,其它委办科局的拨付也较痛快,专卡和他们不对付的单位。”柯扬“哼”了一声,“还不是自认有依仗,觉得我们奈何不了他?”
    沉吟了一下,楚天齐说:“该催还催,不能光用嘴催,文字资料必须要有,要留有记录。另外,把一些相关报表划划重点,拿来给我看看。”
    “好的,我回去就办。”柯扬说完,没了声响。
    静了一下,陈玉军开了口:“县长,这几天我联系了几家农业科研团队,还亲自去了三家。从他们开出的条件、提供的技术支持、合作的方式综合来看,河西大学农业新技术研究所的情况最优,我建议就与河大农研所合作。”
    楚天齐“哦”了一声:“整个经济作物种植成功与否,技术团队是最关键因素,他们不但要根据土壤、气候、水分、风力等因素确定种植类别,还要提供优良的籽种或植株,选派优秀的专业管理团队,甚至需要考虑市场行情。因此,选择技术团队必须慎重,必须要与客观需要高度匹配。”
    “是,县长说的对。”说话间,陈玉军递过一张单子,“县长,这是我接触的几家院所,您过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