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为民无悔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为民无悔: 第1092节

    虽说同着丈夫“声讨”公公,其实宁俊琦完全理解老人,知道公公是担心自己的安全。仅仅既担心自己这个孕妇,也担心“楚天齐媳妇”,还担心“李卫民女儿”,这两个身份在带来荣耀和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危险。
    但在家里待的时间过长,平时顶多就下楼转转,产检也是医生和设备到家里,宁俊琦也实在闷的慌,这才借着“声讨”公公,让丈夫带自己出去。她之所以通过“声讨”公公方式,其实也是一个策略,否则丈夫也会拿“安全”说事。这么一来,为了替他老爹解围,天齐自是得答应了。
    说是“声讨”其实就是一种变相撒娇,向丈夫撒娇,也向公婆撒娇。
    相比起大多数家庭,这个家庭有些特殊。
    由于好多事情已经揭密,楚玉良不再把自己放到父亲和公公的位置,而是把儿子、儿媳更多当做了少爷、小姐,但同时却又有着更多亲情。
    宁俊琦在对公婆尊重的前提下,也不完全把楚玉良当做公公,更多是看成伯伯,也当做朋友。
    虽然尤春梅不清楚许多内情,但她却知道宁俊琦是大官家的孩子。虽然自个儿子很优秀,但她仍觉得亲家一家更高,自动降低了位置。不过她却发现,这个儿媳妇一点都没有大小姐的娇气,反而对自己老两口非常照顾,非常理解,亲家也不摆谱。尤春梅自是高兴的不得了,对儿媳也特别喜欢。
    虽说这个家庭有些特殊,但正因为摆正了自己位置,还互相体谅,反而相处的更加融洽,整个家庭氛围更加开明。因此,宁俊琦“声讨”公公,只不过是楚家日常生活的小调料而已,更增添了家庭亲情的滋味。
    一家人说说笑笑,不觉天色已晚,便各自回房休息。
    ……
    第二天,小两口睡了个自然醒。起来的时候,母亲做的早点也适时上桌。
    一家人吃完早点,便开启了逛街模式。
    母子二人小心护着“重点对象”乘梯,来在楼下。
    绿色越野车适时停在楼门口,楚玉良在车上说了话:“上车慢点,天齐好好扶着你媳妇。”
    宁俊琦立即冲着丈夫说:“好好扶着,这是大管家的命令。”
    “你倒能给咱爸封官,一会儿‘大保镖’,一会‘大管家’的。”楚天齐笑着打开车门,扶着媳妇胳膊。
    虽然在慢慢上车,但宁俊琦的嘴也不闲着:“那怕什么,反正封多少官也不发工资。”
    楚玉良接了话:“看见没,你媳妇不但是组织干部,不但是党校教授,这经济头脑也是一流。”
    “老没老样,小没小样。”尤春梅在一旁嘟囔着。
    “哈哈哈……”其他三人都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两位男士在前,两位女士在后,绿色越野出发了。
    和五一出行不同,那次尤春梅“声讨”了丈夫一路,这次则不敢分神,而是不时关心着儿媳妇“坐的舒服不舒服”、“不舒服就说话”。
    这次目的地也和上次不一样。上次出来的时候,去的是商场,这次则是郊外。这么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宁俊琦大腹便便,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就是公园、广场也不敢去。
    说是效外,只是相对市区来说,就是城边上,并不会去走山路。
    不愧是受过特种训练,楚玉良把车开的那叫一个稳。并不是说他开的特别慢,而是非常匀速,即使在换档位的时候,也能够平稳过度。在会车的时候,也能提前卡好量,提前找好行车道。
    相比起市区的人满为患,越往城外走,人也就显着越少,当然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人的密度也不稀。
    出了城区,楚玉良驾驶着汽车,一路西行,来在一处院落外,把汽车停在了车位上。
    “这是干什么?什么地方?”尤春梅很是不解。
    楚玉良回道:“没看那上面写着吗,农家院。”
    “农家院?这里有什么好看的?以前不一直在农村待着吗?你是怎么知道这里的?”尤春梅继续追问。
    “这你就别管了,又不是带你看。”楚玉良的话挺冲。
    尤春梅冷哼着:“哼,自从进了城,你的谱倒摆起来了。开个车,戴个墨镜,装得还挺酷,就跟多了不起似的,其实还不是个赤脚医生?”
    楚玉良一句不落:“赤脚医生怎么啦?我又没否认。你说我摆谱,我倒觉着你变了不少,成天都蹦新词,什么‘酷’呀、‘帅’呀等等。”
    “兴你摆谱,就不兴别人与时俱进?”尤春梅自是不服气。
    “与时俱进都出来了。”楚玉良笑着,“还是看看你的照顾对象吧。”
    急忙瞅了眼敞开的车门,发现儿子已经把儿媳妇扶到车下,尤春梅一边下车,一边回击着:“还不赖你?”
    楚玉良最后一个下车,锁好车门,跟在了三人后面。
    回头看了眼丈夫,尤春梅斥道:“这都下车了,还不把墨镜摘了,装什么装?”
    这次楚玉良没有与老伴斗嘴,而是并不转头,眼珠却来回转动,注意着周边情形。
    院外牌子上挂的是农家院,其实院子里却是一个大果园,农家院只占了一少部分。
    果园里已经有了许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样子也大都是一家人出来散心。
    看到果园里的大红苹果,宁俊琦兴奋起来:“哇,好大的苹果,又红又圆。嗯,果香都飘出来了。”
    “人家农家院跟咱家不一样。咱家都是种的茄子、黄瓜,到这个节气也早冷的没有东西了,人家这苹果正长的可稀罕。”尤春梅也跟着感慨起来,“还是省城好!”
    “天齐,能不能进去摘呀,看着也香。”宁俊琦转头看着丈夫。
    楚天齐指着不远处标识牌:“可以呀,那上边不是写了吗?‘进院采摘,十元一位,现场管饱,带出收费’。”
    “是吗?我怎么看不清,是不我眼花了?”宁俊琦很认真的说。
    “多大岁数就眼花?我主要是刚才看过,记下了。”其实楚天齐没说实话,他确实是现在就能看清。他之所以没说,是担心闲谈引起别人注意,就那个距离,一般人确实看不清,当然身旁戴墨镜男子不在此列。
    宁俊琦“哦”了一声:“咱们进去采摘吧。那带出来的话,要多少钱一斤?”
    “八块。”楚天齐讲说了数据。
    “那么贵,超市也不过五、六块。”尤春梅感叹着。
    “我去买票。”楚玉良接了儿媳妇的话,已经走向了果园园门处。
    在楚天齐等三人走过来时,楚玉良已经交过门票,一家人进了果园。
    “注意脚下,地上土是喧的。”尤春梅搀扶着儿媳妇,提示着。
    果园北面就是农家院,站在果园里,透过稀疏的矮栅栏,可以看到那排房子。
    就在楚天齐一家观赏果园的时候,农家院的一间屋子里,正有一个微胖男人在观察着他们。
    微胖男人到的早一些,也是这些天实在闷的厉害,出来散散心。也没什么好的去处,便带上几个马仔到了这里。
    果园虽不错,毕竟土哄哄的,吃苹果又不香,微胖男人便进了屋子,让老板给他们做特色野味菜。
    也是透过窗玻璃无心一瞥,微胖男人便看到了果园里的四人。果园里虽然人也不少,但楚家四人还是挺显眼的。
    楚天齐个子高,比一般人高一头,自是容易引起别人注意。身旁再有一个大肚子孕妇,还有一个戴墨镜的老年男子,目标则更加明显。
    除了楚天齐、宁俊琦外,微胖男子没见过旁边二人。今年五一的时候,虽然与姓楚的见过面,但他却没看到其余三人。
    他们来干什么?怎么这么巧?
    难道找我麻烦?这个担忧一出,微胖男子随即便否定了:怎么可能?他们可是带着孕妇的。
    真他娘的快,不经意间,那小娘们肚子都那么大了,估计再有一两个月该生了吧。世事多变幻呀,想当年老子那是爷,姓楚家伙不过只是个臭虫。可短短几年,人家成了大*爷,还他娘的种上了杂种。老子却什么都没有,干给老东西养了只不下蛋的鸡,气死老子了。
    “张总,你看什么呢?”旁边马仔问过,随即惊呼着,“那不是姓楚的吗?”
    “低点声,没人拿你当哑巴。”微胖男子低声冷斥着。
    “是。”应过之后,马仔低声说话,“张总,他把咱们治的那么惨,水泥价格弄的那么低,现在可是机会呀。”
    “放屁。你敢惹姓楚的。”微胖男子骂道。
    “今天姓楚的在,也许不好下手,等他去定野以后,离开那女人的时候,不就行了。”马仔再提建议。
    “那也不行。你有几个脑袋,不想活了?”微胖男子断然拒绝,“你不记得大铃铛、三迷糊、四泥鳅的事了。”他可是听说,当初在晋北省劫持宁俊琦的那个姓秦家伙,到现在都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呢。他可不敢做这样的试验。
    虽然拒绝了马仔,但微胖男子的眼中还是带出了冷声,越来越冷。
    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治超没那么简单
    一家人团聚,日子过的非常舒心,却也实在太快,不经意间假期便结束了。
    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十月八日起早,楚天齐赶回了市里。
    上班第一天,楚天齐安顿了一下手头工作。
    十月九日,便把孙廷武和楚晓娅叫了过来。
    二人进屋后,先各自向楚天齐上交了一份方案。
    简单看过两份方案,楚天齐道:“具体说说。”
    和那天的激烈“讨论”不同,今天孙、楚二人倒是挺客气,互相推让起来。
    经过一番礼让,还是女士优了先。
    清了清嗓子,楚晓娅汇报起来:“二十九号那天,从市长这里回去,我就认真学习了您的指示和孙局长的分析。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原先的方案不够成熟,也不够细致,孙局分析的要详细的多,我也是受益匪浅。于是利用假期这几天时间,又翻阅了大量资料,参照学习心得,形成了现在这份方案。
    目前我市公路破损严重,毋庸置疑是由于超限超载严重,但重货车上路的成因却有许多。我把这些成因分成两类,一类是外因,一类是内因。外因包括,周边省市矿产开采迅猛,业主逐利涉险超限。内因主要就是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主要是交通口举措不给力。
    这些外因不属于我们权限管理范围,我们自是无法左右,也无法交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措施,来改变内因对公路的影响。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严控超限超载车辆上路,当然不是不让汽车通行,而是不让在超限超载情况下上路。这就需要发挥路政的本质功能——卸载。
    我这些天了解到,卸载这个举措一直都有,但大都流于形势,只是偶尔做做样子。原因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卸载政策,只要把这条做到,超限超载车辆上不了定野市范围的公路,那么所有问题都不存在了。但是要真正把这个举措落实到位,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从开始实行严格卸载制度起,就必须全市一盘棋,市辖区所有公路都必须统一执行这个政策,不能给超载车辆留出缺口。否则,就会发生类似那天孙局长所讲事例,货车不走高速,而专走新修的一、二级公路。
    二、既然要卸载,就要做好相应准备,就要在所有公路进口位置扩建卸载站。以现在的卸载站规模和数量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只能是样子货。刚开始严格执行的时候,肯定卸的货要多,地方小了根本就放不下。这是保障卸载顺利开展和进行的前提,必须要提前落实到位。当然要建这些设施,需要办理一些手续,也需要资金投入,这里先不赘述。
    三、在严格卸载的情势下,又没有其它可替代路通行,车辆绕行就成为可能。虽然大货车有着诸多不方便,但也不排除为了高额利益而冒险。这就需要对岔口、沿途道路进行排查管理,尤其进口处绝对不能留出这样的漏洞。这些工作由公路养护部门来做前期工作,路政、交警来做后期管理。
    四、在应对过往车主和司机时,路政的执法权有限,这就需要交警大力配合和帮助。尤其要卸掉那么大量的货物,司机势必急眼,冲撞、逃脱肯定在所难免,没有警察肯定不行。我想孙局长肯定会支持的,这里先行谢过。但现在的合作方式,肯定与以前路政、交警的自发联合方式不同,还需要进一步详细商讨。
    五、对于卸载货物的处置。严格按照要求的话,每辆货车至少要卸掉一到两倍的量,那么这些货物就必须进行及时处置,随时腾倒出地方。关于如何处置,我在方案上列出了细则,从卸载、存储、处置等各环节,对手续、监管、执行等过程都有详细计划,请市长帮助审核。
    六、告之。在决定正式施行严厉政策之前,在相关准备工作做充分的前提下,要以合理的方式执行。我们之所以卸载,是为了对公路进行有效保护,卸载是手段,不是目的。尤其按照货车的实际超载量计算,那就要卸掉车上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货,可能相当于司机十天半月甚至更多的收入,司机势必要急眼,玩命的心都有。为了尽量避免这种矛盾,让他们知难而退,告之是必须的。否则要是出了重大死伤事件,也是麻烦,很可能整个卸载工作都会受到影响。
    在落实严格卸载的同时,有些工作可以同时进行,或是早做谋划。比如计重收费,通过疏导方式做工作,有时要比强制措施更能让人接受。想超载就多交费,否则就别上路,一般货车都会选择避开的。即使货车上了路,那么这种通行费收入,就是现有收费的几十倍,对于补充养护资金也是有利的。当然这需要增加设施,还需要进行手续批复,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
    为了缓解公路通行压力,尤其是超载货车对公路的损坏,也可以采用另外的分流方式,比如发展铁路货运运输。当然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只是解决了定野市铁路运输就可以的。
    再一个方式就是升级公路级别,一、二级路升成高速路,自然就计重收费了。当然这里边的手续更多,尤其资金额更大,解决起来更不容易,关键还得达到升级的条件,否则手续也批不了。再者也不可能全部升级,还会出现前面说的,高速通行压力转移到普通公路上的情形。何况,高速公路建成后,也大多不归市里管,我们也没有相关权限。
    另外,货车超载如此严重,固然有逐利最大化的因素,也与装少不挣钱有关。如果货车以及通行的费用适当降低,业主和司机也就没必要冒着安全风险超载了。当然,这个问题更不是一地一市解决的,基本一省也解决不了,只能是一个建议而已。我方案中的要点就是这些,没有了,欢迎孙局长补充,请市长斧正。”
    “斧正不敢当,考虑很完善。”楚天齐笑着说。
    孙廷武则一副苦瓜脸:“早知如此,我就先说了。结果我想到的,楚局长全想到了,我没想到的,她也想到了,我现在无话可说。
    看着孙廷武的倒霉样,楚天齐和楚晓娅都笑了起来。
    待笑声停歇后,孙廷武还是说道:“关于治超措施,楚局长确实讲的挺全,也特别专业,我没有什么可补充的。我现在只能从交警配合方面,讲一些建议。交警工作职责中,就有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章行为的内容,在公路执法即是本职工作,配合路政部门也是应该的。
    以前的时候,公路治超基本是以罚代管、以罚代卸。整个交警工作配置与运行,也是按照这种工作方式匹配的。如果实行了严格卸载,交警工作面临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单纯靠市局和我是解决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