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为民无悔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为民无悔: 第1136节

    拿回打印稿,冯俊飞脸上带出一丝尴尬与无奈的神情:“大伯,这份稿件只要一给他,若是再被市里采用,那我就和他绑到了一块,就要一起经受狂风暴雨。这哪是一份稿件,这分明就是一份投名状呀,把自己人头也捎上的投名状呀。”
    “投名状怎么啦?好多投名状也不是谁想投就投的,要看有无实力,有无利用价值。这次他能让你做投名状,是对你能力的认可,也是你的绝佳机会,有时机会可遇不可求。一旦投名状被采用,必定会给你展示的机会,也会成为你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冯志国满面欣喜,轻轻拍着侄儿的肩膀,“儿呀,这个投名状要的好啊,你的机会来了。”
    “哈哈哈,机会来了,机会来了。大伯,我先去单位了。”冯俊飞笑着,出了家门。
    ……
    离着约定的十五日下班前,还有一天,但关于重点项目自查的报告还一份没报来。
    按说各单位核实这样的数据并不难,因为他们本身大都把着两组数据,只要按照另一组数据重新填写便可。但到现在还没报来,显然有相当一部分单位还在观望,想看看别人怎么弄。当然还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数据本就没有任何水分,也或者就是不准备那么报。
    虽说没有报告上来,但楚天齐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反正既定的计划不能更改。无论报的多少,即使没有单位上报,原有的核实时间也不会变。何况还有一天时间,人们最后一天上报很正常,既能多观察、思考一下,也显得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在电脑上忙活了一通,楚天齐抬起头来,伸了伸胳膊,然后看看时间。
    下午四点多了。
    看到这个时间点,楚天齐又想起一件事来,他觉得有一个人该来了,这可是对方自己定的时间。
    “笃笃”,敲门声响过,李子腾走进屋子。
    径直到了桌前,李子腾汇报着:“市长,冯副主任到了,他要上交报告,看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楚天齐马上说:“让他现在过来。”
    “好的。”应答一声,李子藤出了屋子。
    时间不长,冯俊飞推门进了房间,把一沓打印纸递了过去。
    楚天齐接过纸张,同时示意着:“坐。”
    “谢谢市长!”冯俊飞嘴上谢过,但只是后退了一步,躬身候着,并未落座。
    “让你直接打电话,你偏绕个弯,现在也不坐下,这分明是对我有意见呀。”楚天齐盯着报告,看似无意的说。
    “不敢,市长,我不敢。”冯俊飞略有慌乱的应答着,坐到了对面椅子上,但也仅坐了少半个椅面。
    楚天齐不再说话,盯着报告,从头看了起来,看的非常认真。有时他看的很快,一页很快便翻篇,有时则在某一处迟楞一通,还有时会翻到前面再看某段内容。
    冯俊飞坐在那里,没有明着盯对方,但却不时注意对方神情,注意对方动作。他发现对方皱眉时,心里也不由一紧,不知是否出了大纰漏。他注意到对方快速翻篇时,又担心内容无料,认为对方不屑一看。在对方翻看期间,冯俊飞的心情一直患得患失着。
    大约用了二十分钟时间,楚天齐放下手中纸张,微笑的看着对方。
    见到对方这副神情,冯俊飞忙问:“市长,您看还有什么问题?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楚天齐仍旧笑着:“这份报告是你写的吗?看着感觉像是有过官场三十年阅历的人所写。”
    “市长,是这样的,整个初稿是我所写,然后又让大伯亲自审过,对一些地方进行了修改。”冯俊飞做出回答。
    楚天齐“哦”了一声:“冯书记审过,都有那些地方是这样的?”
    冯俊飞拿起那沓纸,指着最前面的一处地方:“市长,您看这,当时我写的是……”
    从第一处,一直到最后一处,冯俊飞都指给了楚天齐,并原原本本的说过由什么改成什么。然后又补充道:“市长真是好眼力,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楚天齐摆摆手:“好眼力不敢当,其实我还是有些走眼。不得不说,冯书记这么一润色,整个表达风格更统一,意思也更明确。但初稿的水平,其实也像官场二十年以上这人所写,看来不能拿老眼光看事物了。”
    “市长,您这么鼓励我,我真的是受宠若惊,也更觉惭愧,谢谢您!”冯俊飞又表达了谢意与惭愧。
    楚天齐忽的问道:“对了,你把稿子传给冯书记了?”
    “不是。我前天从您这回去以后,就给大伯打电话,说了重新写稿的事,请大伯进行指点。大伯询问了您的要求,并没给我具体指点,只说让我按理解的去写。今天早上的时候,我又给大伯去电话,说是想请大伯帮着看看稿子,大伯说他在来的路上。等大伯中午到家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专为此事而来,其实我也有这个意,只是没好意思讲出来。”冯俊飞如实讲述了整个过程。
    “冯书记做的这些修改,确实为报告增色不少,谢谢冯书记对沃原市政府工作支持,对我工作支持。本来老领导大老远来,我应该坐东才对,只是恐怕没有时间。来,这样,把这个给老领导带去,也是我的一点心意。”说着,楚天齐拿起桌上那盒茶叶,递了过去。
    “这,这……”冯俊飞一时有些不好意思。
    “给老领导的,又不给你,这是我老丈人的茶叶。”楚天齐直接把茶叶推到对方怀里。
    “谢谢市长!谢谢!”冯俊飞连连致谢,并想起了大伯的话:投名状要的好。
    “现在方案是有了,我初步看过,觉得可以这么实施。等我详细看过后,再请市长审看。”说到这里,楚天齐话题一转,“只是由谁来具体执行这份方案呢?你觉得谁最合适?”
    第两千零四十三章 我专啃硬骨头
    三月十五日下班时,李子藤来了,径直递上了几张单子:“市长,这是所有递交修正数据的单位。”
    楚天齐接过来,翻着数了数:“只有两个县政府、三个市局,就这么点儿?”
    “截止到目前,就这些。您规定的时间也已到了。”李子藤做着说明。
    “我知道了。”楚天齐点点头,又挥挥手,“你先忙去吧。”
    “好的。”楚天齐应答一声,转身出了屋子。
    “就这么点儿?”楚天齐自问了一句,靠在椅背上,思考起来。
    全市所有县市区都涉及重点项目,相关职能局也都涉及,这些政府和职能部门怎么也三十多个,就只有五个数据不实,不大可能。这并非楚天齐疑心太重,而是现实中数据造假确实不少,那么隐瞒不报的单位肯定不在少数。既然这些单位现在隐瞒,势必要一直硬扛下去,也肯定要对抗市里核实。那么对于这些力量,又该如何与之周旋,又该如何达到目的呢?
    在那份方案中,列出了分化抱团、擒贼擒王的计划,但这个王如何寻找,又如何确立呢?这才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想了一会儿之后,楚天齐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很快,听筒里传出声音:“市长,您找我?”
    “现在在哪?”楚天齐问。
    “还在单位。”对方回复。
    “来我这一趟。”楚天齐说完,挂断了电话。
    不多时,冯俊飞敲门进屋,站在办公桌前。
    楚天齐抬手示意:“坐。”
    这次冯俊飞没有客气,直接坐到了对面椅子上。
    楚天齐把桌上纸张向前推了推:“你看。”
    冯俊飞拿起向张纸,翻阅了一下,点点头:“就五家,意料之中。”
    其实这也不出楚天齐意料,但他还是问道:“怎么说?”
    “这么多年以来,职能部门对数据进行加工,已经是公开秘密,不适当丰满一些,好像说不过去。以前我在县里时,也这么干,上级部门也不深究。正因为已经习以为常,对于上级强调的‘数据真实’,只当做一种口号,照样我行我束。同样,这次面对市里要求,虽然好多人也担心您较真,但也仍然用惯性思维思考,而且都有‘法不责众’心理,依然用老办法对付。
    之所以宁可冒着被上级制裁风险,也不愿准确填报数据,这里面有多种因素。一部分人坚信‘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心理,能扛一时是一时,不甘心主动承认错误,授人以柄。一部分地方则是积重难返,一个项目连续多次加工,现在已经很难调整到真实的数据,否则就会牵涉好多方面,一些利益相关方更不愿失去利益。比如有的已经通过这些数据,申请到了许多支持,如果一旦复原,那些这些支持就都将失去。”冯俊飞给出了回复。
    楚天齐点点头:“也正因为牵涉到利益,许多人才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我们也因‘法不责众’难免投鼠忌器。要想尽量顺利的做到擒贼擒王,那么准确找到这个‘王’,用其杀鸡儆猴,才最关键。这个‘王’如何找,你有具体打算没?”
    “有。具体方法我已论证过,觉得非常可行,正准备向您汇报,也初步圈定了几个目标,只待进一步核实。”冯俊飞回答的很肯定,随即又把球踢了回去,“只是还要向市长求证一下,找这个‘王’的原则是什么?”
    楚天齐略一思考,便又疑惑道:“我不明白。”
    “我是说,我们要实打实的找最具代表性的,还是要适可而止,亦或是捡软柿子捏?”冯俊飞做着进一步说明。
    楚天齐微微一笑:“老同学,你这想法可不对哟!我们肯定要讲究策略,但却不能失去原则,绝不做欺软怕硬的事,要找就找数额大、涉及面广、隐瞒多的项目,专挑硬骨头啃。”
    冯俊飞也笑了:“行,那我就心里有数了,一定按市长要求标准去找。”
    “再强调一遍,这件事就是要实打实的搞,不能要求下面实事求是,我们却虚头八脑。这不只是我的意思,也是韩市长的意思,还是吴书记的意思,是他们二人当面向我表的态。”楚天齐说此话时,神情非常严肃。
    冯俊飞闪过一丝尴尬神色,随即郑重的点点头:“市长,我记下了。”
    “没有外人的时候,不必拘束,随便一些,我们是老同学嘛!”楚天齐脸上又出现了笑容。
    “谢谢市长关照,但规矩不能破。”冯俊飞神情依旧郑重。
    “你呀,现在变得都不敢认了。”楚天齐半认真半开玩笑的奚落起了老同学。
    “叮呤呤”,手机铃声忽然响起。
    看了眼来电显示,楚天齐没有接听,而是直接挂断了。
    明白楚市长意思,冯俊飞站起身来,向对方告辞,然后出了屋子。
    “这小子越来越懂事了,一时还真不适应。”自语着调侃了一句离去的老同学,楚天齐拿起手机,回拨了刚刚挂断的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手机里传来一个男声:“市长,打扰您工作了吗?”
    “老杨,跟你说过,别这么客气,以前怎么叫现在还怎么叫。”楚天齐笑着说,“谢谢老同学对市里工作支持,谢谢你自揭短处。”
    “市长,数据中有那么大水分,还请您多多见谅,多多批评。”手机里传出致歉声。
    楚天齐叹了一声:“哎,你呀,老是这么自谦怎么行?近期咱俩见一面,有些事当面说一说,省得你老是跟我划得这么清楚。”
    “谢谢市长,看您时间。”对方的声音依旧满是尊敬。
    ……
    针对要核实重点项目数据一事,公务人员们议论纷纷,心思各异,尤其一些领导更是心思重重。这其中,徐敏霞内心就非常忐忑,忐忑刀子落到自己头上。
    在楚天齐那天刚一提出这个做法,徐敏霞心里就不踏实,她首先想到了一个词:报复。
    从全市重点项目分布来说,在她所分管的项目中,重点项目数量不是最多,但数额都不低,都是大工程量。光是市里抓的交通工程,就都个个都是大体量,都绝对重点。毫无疑问,这样的工程量,难免出现虚报,而只要多报两成,好多项目所增加数据便数以亿计。
    当然徐敏霞心生此种想法,不仅仅因为分管工作的性质,更主要的是,自己曾经给楚天齐上过眼药。而且又被恶人传的尽人皆知,楚天齐焉能不知?焉能不受影响,焉能不心生恶意?
    至于楚天齐在那次会上的表现,徐敏霞觉得就是作秀,纯粹是他为了给别人看,是在捞取美誉和政治资本,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次道具而已。换位思考,如果把自己换作楚天齐,反正绝对不会容忍,也绝对不会忘记,更不会以德报怨。她不相信楚天齐就比她强,境界就那么高,充其量小毛孩一个,若无老丈人使力,他能升到这个位置?
    正因为认定楚天齐不会善罢甘休,也看到了楚天齐的强大助力,尤其老吴、老韩似乎都挺这小子,徐敏霞也更加担心,也曾想过“负荆请罪”。可是这个“道歉”想法刚一出,还没准备实施的时候,便接到了电话,收到了警告。尽管对那个警告恨的牙根痒,但徐敏霞暂时也没敢轻举妄动,生怕那个恶人说到做到,却又心中忐忑不已,还想着要不要屈尊一试。
    这不,还没拿定主意,所谓的核实数据就来了。徐敏霞觉得这意图太明显了,简直就是和尚头上虱子明摆着,也好比司马昭之心。
    对方的刀子举起来了,自己该怎么办?这才是徐敏霞当下要考虑的事,是引颈受戮还是低头求和?关键还有一点,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求和,还是要赶尽杀绝呢?对于这一点,徐敏霞实在吃不准,却又没有可商量的人,这才是她最头疼的。
    今天已经是十五号,是自查上报截止的日子,再有五天就要启动核实,楚天齐的大刀片就该挥舞起来了。这个楞头青可是有股狠劲,自诩专嘴硬骨头,自己的骨头并不硬呀。
    怎么办?怎么办?徐敏霞一遍遍的自问着。
    “笃笃”,敲门声响起,秘书开门道:“市长,吃饭了。”
    徐敏霞站起身来,正要回话。
    这时,桌上电话忽然响了。看到来电显示,徐敏霞对着门口说了声“你先去”,拿起了听筒。
    听筒里立即传来一个声音:“市长,他已经报去了数据。”
    徐敏霞“哦”了一声,眉头紧皱:“这家伙果然不保险,这是合起火来挤我呀。”
    ……
    有人欢喜有人忧,就在徐敏霞愁苦不已的时候,冯俊飞已经回到家里,正和大伯讲说刚才的事情。
    听完侄儿讲说,冯志国笑着说:“俊飞,跟着他啃硬骨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