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第109节

    老太太听孙儿这么说,心中也不自觉警惕起来,觉得果真是有大事发生。
    同孙氏说了几句后,李成则又回了西院。
    顾青瓷见人回来,找到了主心骨似的,连忙迎了上去,拉着人说话。
    给人倒了一杯茶,然后急急说:“相公,你出门后不久元宝就回来了,他说大伯父从昨夜入宫到现在还没回来。这可怎么办啊相公,听说皇宫都封宫门了,现在谁都不准进去,也不准出来,大伯不会出事吧?”
    这事李成则也不敢保证,便只能安慰顾青瓷说,“当初进宫的不止大伯一个,应该不会出事。官官,你在家好好呆着别出门,心也别放外人进来,我必须出去一趟。”
    这事已经不能再被动等着了。他也不好把自己心猜测说给顾青瓷听,不然这人就会更担心了。
    顾青瓷哼哼唧唧,拉扯着人的袖子,瘪着嘴有些不情愿的说道:“相公……为什么要出去啊,能不能别出去?万一,万一有什么事怎么办。”
    “官官别担心,我心中有数,自然不会以身犯险,现下不去弄清楚情况怕只有被动。”
    顾青瓷任性,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上,李成则纵着宠着她,从来不会计较,可是在原则性的事情,或是他已经决定了的事,顾青瓷就是哭闹也无法。
    李成则还是会哄着她,但是不会松口答应下。
    将家中的事物全部交代了一遍,李成则就坐着马车出门,悄悄去了三皇子府。
    三皇子也是昨天夜晚入的宫,到此时也还未回来。
    圣上病危,不管他是想立谁为太子,当时心里应该已经有个人员,所以才会同时宣宗亲大臣侯爷一同进皇。
    太子之位只有一个,自然只有一人最后能登顶。
    假设其中有一个皇子早已经有了异心,却又最后并没有变册封为太子。
    自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人,未必不会铤而走险,反而是很宁愿冒着这个天大的危险,顶着被杀头的压力,毅然做下这个选择。
    思绪在一瞬间就晃而过,李成则收敛好情绪后,直接从三皇子府转向去了一间密道。
    从密道去能直走另一间房子,李成则从一处不起眼的案格放了一张纸条过去,然后只听得吧嗒一声,锁扣打开,门也开了。
    李成则走过去后,顺时又将石墙门给按合上。
    才走得几步,就听见先后传来两道声音:“李公子来了!”
    “先生来了!”
    这里头的两人,都是三皇子的亲信,重用之人。
    李成则一过去,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大皇子反了。”
    李成则听了,似乎也并不很意外,神情十分平淡,略沉吟了几秒钟,只道:“已经确定是大皇子了?”
    那个穿着一身黑子窄袖衣裳梳着高高马尾辫的年轻男子,语气肯定说道:“我们在宫中的暗线送出来的消息,千真万确。”
    李成则了然,点头,
    这么看来,皇上想立的人一定不是大皇子。
    还没等他说话,黑衣男子又飞快道:“大皇子能这么快控制了禁宫,那必定是图谋已久,他剑指皇位,但想要光明正大的继承大统,就必定会威胁宗室以及及内阁大臣们统一口径,而几位成年皇子则危矣,三皇子也不例外,眼下事态已然十分紧急,李先生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定要先将三皇子救出来,不行的话就去只有杀进皇宫一条路了!”
    直逼皇宫?
    李成则忍不住嗤笑出声。
    皇宫内的禁军要么是被大皇子制服胁迫,要么就是早已经有了反心,要么就是早就起了二心,被大皇子收买或早就和大皇子勾结在一起。
    这次控制内宫能这么顺利,应该就是一场里应外合的好戏。
    片刻,李成则突然问:“你们可知道今日气势汹汹带队入京的是哪个指挥部的手下,谁领着的兵?”
    黑衣男子对这些十分清楚。了然于胸,听见李成则问,于是开口回答:“是京畿巡防营的。如今乃是成国公府大任着巡防营总指挥使的位置。”
    成国公府……
    李成则眼皮狠狠跳动了李下。
    成国公府几乎是可以确定他们一早就投靠了大皇子的。
    怪道上午那些人竟然如此横行霸道,却原来是在涨势呢!
    京畿指挥使无诏私自进宫,这已经不是私下投靠,还而是反得明目张胆了。
    大皇子都还没坐上那个位置,属下竟然就这般嚣张戾气,当街残害无辜百姓。事后连个眼神都没有留下,直接策马而去。
    都到了这个时候,也说不了什么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己这些话,李成则没必要给成国公府瞒着。
    所以直接说道:“成国公府很早之前已经投了大皇子,站了大皇子的队,他们现急匆匆进宫,应该就是去控场的。”
    毕竟皇宫中有那么多重要的人在,不给点威胁,这事情应该不好办。
    内阁大臣不提,一个个老油条似的,想让他们改口承认大皇子是名正言顺继位,恐怕是十分困难。
    而那些宗室的上了年纪的老王爷,仗着自己是皇家血脉,有着皇室血统,也并不怕谁,大多脾气又臭多硬,并不买谁的单,只要人不犯大错,就连皇帝都轻易动弹不得他们。
    除非大皇子什么都顾不得,下杀令,否则,这一帮老顽固同样不好解决。
    但是,只要大皇子敢开杀令,就证明他并非名正言顺,那么皇位就坐不稳了。
    到时候,当真是谁都有理由可以反了,且还能义正辞严称之为拨乱反正。
    第122章
    李成则和那黑衣男子一同出了三皇子府邸,而后拿了一支令牌坐车一路去了禁军营, 禁军隶属皇上统治。
    在大邺朝, 禁卫军分为左右两支,每支各有二十四卫, 一卫五百士兵。
    左禁军在宫中护卫皇宫安全,右禁军和京畿巡防营一起,分别管制着整个京城的安危。
    宫中出事, 左禁军陷落,如今肯定只能指望右禁军。
    然而禁军营直隶皇上管辖从来只听皇上一个人的吩咐行事。
    李成则也没有很大把握,只能姑且一试。
    马车速度快,二人很快到了禁军营。
    禁军营守备森严, 闲杂人等一律不许进入。
    只等拿出三皇子府的令牌, 守门的人去内回禀。
    半晌才放他们进去。
    两人求见由禁军头领,大约等了一炷香的时间, 右禁军头领才出现。
    穿着一身禁军制服。
    李成则没有过多闲话, 言明了过来的目的。
    开门见山,将宫中的事情以及他的一些推测都说了出来, 然后恳请他带军队入宫。
    “不过是你的片面之词而已,本官从来只见圣令行事, 如若不然,这禁军营不早就乱了?”右禁军头领嗤了一声,不慌不忙说道。
    右禁军直接拒绝了。
    理由也明摆着, 第一没看见皇上的手符口信, 禁卫军向来是见圣上手符才行动, 如果私自出兵,那就是意图不轨,轻则军棍重则杀头。其二宫禁闭门口说是皇上的旨意,如此他们还带兵闯进去这是要造反么?
    所以,禁军头领怎么会答应。
    甚至人直接站起身子要送客,俩口硬邦邦毫不容情说了一个“请!”字。
    黑衣男子性子急脾气暴躁当即就要发作,都要动手了。
    但是被李成则手抬手给挡下,。
    然后看眼睛看着右禁军,道:“大人谨慎万分不为过,不见皇上手令或者口令坚决不行动,难道就不担心圣上真的遇险?就不怕皇宫李真的乱了?还是说大人其实心中早有所思量,却只不肯为这一分猜想付出些风险?”
    “你好大的胆!”
    这位禁军头领看脸色严肃沉寂,甚至一下子抽开了腰间的佩刀。
    明晃晃的刀锋在光线的照耀下,闪出一道银白色的光芒。
    李成则却丝毫不惧,“在下说错了么?圣上就是有万分之一的遇险可能你属于右禁军头领,自是当义不容辞领兵前去救下。”
    其实有一点李成则没说。
    这位禁军头领兵不是一个蠢人,他是关着京城的治安的,今天街上的动作他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了却没有行动,装作不知道。理由大概只有一个,他心里清楚地知道皇宫里局势不妙,但他不欲把禁军牵扯进夺嫡风波里面去,所以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聋作哑。
    反正最后不管是哪位皇子登基为帝,对他们禁卫军营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从来不用站队,只受皇帝一人的管束统治。
    李成则何其聪明,他从一开始和对方说话,心里就猜测了各种可能。
    能当禁军头领的人自然不会是莽夫,甚至可以说,这位有禁军大人心计颇深。
    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以及他为进军营的考虑来看,并不能说他错了。
    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做事自然会思考,然后行动上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诸多的理由,都是无意识让对方做出按兵不动的选择。
    李成则眼神深深看着右禁军头领。
    对方也眯着眼睛看他。
    这是属于聪明人之间的较量,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但李成则依旧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成功“逼迫”右禁军首领接受自己的建议,打着弑杀反贼的口号冲进皇宫之中去。
    为了自己也为了李家,李成则不允许这次劝说失败。
    于是他干脆放开了声说道:“大人既然是禁卫军头领,就该一切以圣上着想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大人目前正值年富力强,然一旦大皇子继位,以大皇子的心性,大人觉得自己还能安稳坐在这个位置上吗?而就算三皇子或者皇子继位,您以为凭着自己今日这番装聋作哑的行为,他们焉还敢用你?”
    右禁军头死死盯着他的脸看了许久,然后忽然一下子大笑起来,而后沉沉道:“李公子机敏无双,在下佩服!”
    李成则八风不动,不惶恐也不心虚,只是淡淡挑了挑眉。
    ……
    事情发生得很快。
    当右禁军头领手里高举着一样黑令牌似的东西。
    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铠甲,腰间配长刀,后面领着十卫五千精兵。
    高声大喝:“速开宫门!吾等奉皇上之命进宫!”
    北宫门后面的人见人手持令牌,又领着精兵登时有些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