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七十年代活色生香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七十年代活色生香: 第91节

    第162章
    商量好了之后, 沈大丫回家还钥匙去了, 这还钥匙跟偷钥匙一样重要, 万一要是不小心被发现了, 那他们可就前功尽弃了。
    沈庭生则用板车拉着一大车大队里的谷种, 回家去了。
    这谷种不能放在家里, 太危险了, 他决定趁夜送到地道的那边去,等全都弄过去的时候, 天都快亮了, 王卫青一觉醒来,就发现眼前多了那么一大堆黄灿灿的稻谷, 惊得他把眼睛揉了又揉:“天哪,这是,遇上神仙了吗?”
    然后才看见了累成狗的沈庭生, 抓着他问:“你昨晚是去做贼了吗?怎么弄了这么多的谷子回来?”
    沈庭生沉声道:“别多问了, 这事谁也不许告诉。”
    王卫青只以为聪明地点点头:“我知道了,庭生哥, 你一定是看着灾荒年就要来了, 怕我们挨饿, 所以特地趁夜去黑市买回来了这么多的谷子吧!庭生哥你对我们太好了, 我们一定会好好干活报答你的。”
    沈庭生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他能这样想就最好了。
    虽然累得够呛,可沈庭生还不能歇着,这板车是从邵虎那儿借来的, 得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大亮,赶紧给送出去,不然别人看着他无端端推着板车进出,肯定会有所怀疑的。
    谢华香昨天晚上在医院的桌子上趴了一个晚上,也是累得腰酸背痛的,好不容易盼来了沈大丫,像见了什么大救星似的:“大丫,你可来了,赶紧的,帮他上厕所吧,憋了一晚上了,瞧瞧,脸都给憋绿了。”
    这成果,还是因为谢华香一直控制着给程立坤的喝水量才得以完成的。
    沈大丫立刻心疼起来:“华香姐,你这是怎么照顾病人的呀,怎么能不让人喝水呢!”
    程立坤哑着嗓子说:“没事,是我自己不愿意喝的,我才不让随便让别人帮我呢!”最后这句话是悄悄在沈大丫的耳旁说的,立刻让她的脸红得像是一个熟透了的苹果。
    谢华香好笑地看着他们:“没啥事那我就先走了啊!”从沈大丫轻松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昨天晚上的事一定进行得非常顺利,她也就不多问了,这种事情,多说一次,就多一些泄露出去的风险。
    还不如赶紧回去好好地睡一觉呢!
    来到医院存放自行车的地方,他们昨天是骑着自行车来的,后来沈庭生去运谷种,没用上自行车,就一直放这儿了。
    谢华香找出昨天保管员给她的那张号码牌,抬起头的时候却发现沈庭生已经站在她的面前了,她惊喜地笑了起来:“你怎么来了?”还以为他弄完以后就直接留在家里睡觉了呢!
    “嗯!”沈庭生应了一声,“来接你。”
    谢华香心里甜甜的,把自家的自行车推了出来:“走吧,我载你。”
    大家都那么熟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分那么清楚的,沈庭生看起来就累得不行,好像随时都能倒下的样子,这会儿也不跟她争,直接坐在车后座上就让谢华香把他给载回去了。
    一路回去谢华香还一路感叹,真想不到,他们还能参与做了一件这样的大事,这程立坤,胆子也真够大的。
    新换的谷种虽然跟原来的肯定有一些分别,可是谁都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人大胆到做出偷换谷种的事情来,而且这么多的谷种,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有能力买得起的。
    所以大队的人完全没有任何怀疑地,就把新型的谷种种了下去。
    安吉大队举全队之力,才弄来足够的水把水田给润湿了,恰好够把这一季的谷子种下去的,可要是这天再不下雨,他们也没有其他的什么办法了,只能看着田里一天天地变得干涸。
    据说隔壁的两个大队,因为争抢水源的问题,都已经发展到打群架械斗了,还伤了不少人呢。
    谢华香的生意倒是没有受什么影响,毕竟她们的产品灵活多样,这种原材料没有了,就换另一种可以找得到的原材料来生产,县城里也不缺每个月工资旱涝保收的人,甚至因为粮食供应的紧缺,反而会让人更热衷于抢购一切能够吃进肚子里去的东西,所以她们的零食销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小农场的生产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的,土地干旱,哪怕大山深处,水源也逐渐减少,他们的土地也逐渐面临无水灌溉的窘境。
    还好家里的粮食储备还是足够的,撑过这一年都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养在农场里的小动物们了,鸭子早就没有了戏水的地方了,猪和鸡每天的饮水量都受到了控制,再加上天气逐渐变热,所有动物都有点儿蔫蔫的。
    沈庭生早就做出了决定,既然地没法种,那就暂时不种一些需水量大的植物了,改成耐旱的作物,种下去就不管了,能长就好,长不了也不强求。
    比如说甜菜、玉米、花生、红薯之类的,都比较耐旱。
    还别说,有一种作物是特别耐旱也滥生的,就是马齿笕了,马齿笕既耐旱又耐涝,生命力超级顽强,简直能够无处不在地天生天长。
    马齿笕的吃法也特别丰富,可以清炒着吃、凉拌着吃,或者炒鸡蛋,做成鸡蛋煎饼,还可以加上其他佐料剁碎了当包子馅、饺子馅,没有其他蔬菜的时候,光是马齿笕一种,就可以变着花样儿吃上好久。
    实在吃不完的马齿笕,还可以晒成干留着以后慢慢吃呢!
    然后所有人的精力,都用在把牲畜养好这些方面,地里不能出产粮食了,这些牲畜们的口粮也就受到了影响,还好大山里面植被丰富,就算干旱,也能找到不少能吃的东西,现在他们没事就出去山里转悠,给牲畜们找口粮了。
    而且他们这儿有一口泉眼,虽然水小了很多,但是省着点儿用的话,每天还是足够供应这几个人和牲畜们的最低需求的。
    有一天早上张建民发现,他们搭的围墙处破了一个口子,然后脚印从破口处一直延伸到了泉眼的地方,看来是有野生动物趁晚上没人注意的时候来偷水喝了。
    于是他就在泉眼附近设了几个陷阱,没想到还真的被他抓到了几只野物,又让大伙儿大饱了几天口福,这日子,跟以前没发生旱灾的时候比,也差不了多少。
    他们这边的日子是过得不错,可别人则大多数都水深火热了,本来家里的存粮就不多,都指着自留地里的那点儿东西度过青黄不接的这段时日呢,可因为干旱的问题,自留地里的作物也长得不好,蔫黄蔫黄的,根本就没有多少能入口的。
    在外地有亲戚的就找外地的亲戚借去了,没有的话,有钱也可以想办法到黑市里买,当然现在黑市的粮价也贵了五六倍都不止,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买得起的。
    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要过上靠吃野菜树皮度日的日子了。
    县里的救济粮也有,但是杯水车薪,还被用来优先满足县城的供应了,似乎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农村人就算没有粮食,也总有办法从土地里刨出可以吃的东西来的,但住在县城里的人,除了买粮食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来路的,所以县委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足为奇,毕竟做决定的人也住在县城里呢!
    所谓上面对各公社的帮助,主要就是开会、拉横幅,在广播里喊各种诸如“勒紧裤腰带共渡难关”之类的口号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程立坤出院之后,还要养上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痊愈,所以沈大队长做主,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家里,让大丫就近照顾。
    程立坤现在没办法自己做饭,就把自己的那份口粮交给了大丫她娘,但他的口粮剩下也不多了,就交了伙食费。
    这要放在平时,沈大丫她娘肯定是高兴的,可是现在不一样啊,现在闹旱灾,家家户户的粮食都不够吃呢,这点儿伙食费,还不够去黑市买粮的。
    但她又不能在明面上闹出来,怕被沈大队长揍,只好在私底下嘀嘀咕咕地抱怨,还特地避开沈大队长,专门在大丫和程立坤听得到的地方念叨,弄得他们也是很无可奈何的。
    不过大丫现在可不怕她了,爱说什么说什么去,反正说累了嘴的也不是自己,该给程立坤做什么好吃的,就做什么好吃的,利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儿给他滋补身体。
    谢华香有一次过来找程立坤,就有幸听了一次大丫她娘的指桑骂槐,她那一肚子气呀,人家程立坤那么无私伟大的人,要不是为了换全生产队的谷种把身上的钱都花光了,现在能连伙食费都交不了多少,叫人瞧不起吗?
    偏偏他做了好人还得藏着掖着,谢华香真的太替他不值了。
    只好经常在家里做个各种好吃的有营养的食物送过来,给程立坤补养身体,有时候程立坤觉得过意不去,让她别再送了,谢华香把眼睛一瞪:“上次庭生哥冒着风险帮了你那么大一个忙,换下来的那些谷子我们就当是报酬,不还你了,这些就当是给你点儿利息吧!”
    她话是这样说,可是最后沈庭生还是把那些谷子的钱按照黑市价给程立坤送过来了,程立坤很有些诧异他怎么能拿得出这么多钱,但想了想,最后还是没说什么,默默地把钱收下了,
    程立坤却并没有把这些生活上的如意或不如意太放在心上,腿上的伤好得差不多,可以勉强下地走动的时候,就让沈大丫的大弟弟扶着他,到外边看新种下的稻谷的生长情况了。
    第163章
    因为之前火中救人的英勇事迹, 社员们都对程立坤充满了崇敬之情, 在外面见到他也都热情地打招呼, 过来关心地询问他的伤势。
    见程立坤关注田里的情况, 也蹲在地头跟他一起看绿油油的禾苗:“程知青, 你发现没有, 不知道为啥, 咱们队里的禾苗今年长得特别好。”
    跟往年水田里浸满了水的情况不一样,今年虽然还叫水田, 但实际上跟旱地已经差不了多少了, 禾苗直接就长在土里,基本上没有水泡着, 地势高的地方,甚至还可以看得到土地都已经有些龟裂了。
    在这种情况下,禾苗还可以生长, 而不是变得枯黄, 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更何况瞧着还是青绿的, 虽然比起往年来是有点儿蔫哒哒的, 但毕竟还活着不是?
    只要天公作美, 来几场大雨, 今年的收成就可以保住了。
    “我昨天才到我姐夫家里去了一趟。”蹲在程立坤旁边的男人心疼地摸了摸绿油油的禾苗, 对他说,“就在隔壁村子,他们那边的禾苗都死了一小半了, 剩下的也黄得差不多了,这雨要是再下不来,明年怕是得饿死人咯!”
    程立坤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新型稻种的抗旱效果果然不是一般的强。
    “程知青,我本来觉得嘛,咱们生产大队今年够倒霉的,水利工程出了差池不说,还白白起了一场大火,没想到这场大火反倒是烧旺了咱们啊!”
    程立坤笑了起来:“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咱们踏实肯干,日子肯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没过几天,程立坤的身边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县委书记亲自下乡来探望救火英雄程立坤同志了。
    原本程立坤受伤这件事,他是不打算告诉家里的,天长路远的,又没法来看他,免得他们白白担心一场。
    可是这么大的事,沈大队长不敢不报上去啊,报上去之后,这不知道怎么的左传右传,就传到程立坤的爸妈耳朵里了。
    然后就所有人,包括他们插队的这个小县城的整个县政府领导班子都知道了,原来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年轻知青同志,身世居然大有来头,是南方某大省城市委领导班子里某个大领导的独生儿子。
    县政府的领导们都后怕地出了一身冷汗,省城大领导的独生儿子差点儿就死在他们这儿了啊!这些领导也真是的,好端端地不在省城里呆着,干嘛非要跑到他们这种小地方的山疙瘩里面去插队呢!
    还要在这么危机的情况下跑进火场里面去救人,这根本就是不要命的架势啊!
    于是,县政府的领导们当机立断地决定,给程立坤封了一个救火英雄的称号,然后带上奖状和锦旗,亲自到安吉大队给他颁奖顺便慰问来了。
    这可是安吉大队几十年都没有遇上过的光荣的大喜事啊!
    沈大队长立刻找人把村口大槐树下的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让人搭了一个半尺高的台子,上面放了张桌子,从仓库里找了块红绸布铺上去,背后摆了几张椅子。
    高音喇叭架起来了,桌面上摆一个用红绸布绑着的话筒,柴油机也架起来了,“呼呼”地发着电,带动着大队里哪台老掉牙的录音机播放着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
    他甚至还打算着,像他平时去县里开大会那样,找几个长得水灵灵的小姑娘,手里捧着鲜花,在村口夹道欢迎县里领导的到来。
    可惜他在村里找来找去,就没找着几个长得体面水灵些的小姑娘,好不容易找到几个长得还行的吧,那身上的穿着也太寒碜,好不容易借到了衣裳给她们换上了,那手里捧着的鲜花也不好找,总不能让她们手里一人拿着一束狗尾巴草吧!
    总之不等他准备妥当,县里的领导就到了,急得沈大队长啥都顾不上了,火急火燎地就跑去迎接,敲锣打鼓地把全大队的社员们都召集起来,在村口大槐树下开表彰大会。
    表彰对象程立坤同志也被人扶着一瘸一拐地过来了,沈大队长对着话筒说开场白的时候嗓子都在发抖,托程立坤的福,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多大领导的面前说话呢!
    接下来县委书记也说了很多夸赞和鼓励的话,并突出地表扬了程立坤同志不自持身份,深入群众,跟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可贵精神,总是就是把程立坤夸成了天上有地上无的一朵花儿。
    沈大队长看着台上高大英俊的青年,心里不由得有些五味杂陈,亏他见这段时间自家大丫跟程知青相处的好,大丫又都这样照顾他了,还以为家里好事渐近,为自己能够找到这么好的一个女婿而高兴呢!
    现在想起来,还是白高兴一场的,人家这样的身份,别以为人家愿意到这地方插队,愿意笑着跟你说话你就高攀得上的。
    现在虽说不兴封建主义的那一套了,但省城的大官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不能企及的存在,别说跟人家对亲家了,就是面对面说句话,恐怕都会腿抖的。
    唉,回去得好好劝劝大丫,不是该自己的东西,就别痴心妄想了。
    今天这一场表彰大会闹得程立坤挺尴尬的,但大队干部和县领导之前倒是宾主尽欢的,沈大队长还力邀县领导们留下来在队里吃一顿便饭。
    县领导们看了一眼程立坤的眼色,果断地拒绝了。
    他们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是安抚这位祖宗,别让他回去乱说话的。
    毕竟上面拨下来的救灾物资,并没有全部都落到了实处,虽然说县城的群众也属于灾民,也在受到救助的范围内,但如果这位看起来就非常正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青年为此而把状告到上面去,那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要是在往常,吃了也就吃了,可是现在,却要表现出一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且十分关注民生,非常关心在天灾之下,社员们还能不能好好活下去的问题。
    于是,领导们不但拒绝了沈大队长留他们吃饭的邀请,还特地要到地里去考察一下实际受灾情况。
    为此领导们今天下乡的时候,还特地带了一个懂农业的工作人员,免得考察的时候露怯。
    程立坤瘸着一条腿,也在别人的搀扶下跟着一起去巡视农田了。
    沈大队长和其他生产队长们也是傻,也许是以前好大喜功的积习难改,没想到这是天灾,不是人祸,越是给上级领导看到情况有多惨,就越能要到更多的救助,他们还是以前的那种老思想,只能把好的东西展现出来给别人看,不好的地方大被一盖,自家人知道就好了。
    所以带着县里的领导去看的,就是低洼处禾苗长势最良好的那一片田地。
    县委书记确实是个不懂种地的,不知道水田里的秧苗是应该浸泡在水中的,瞧着田里的土还算湿润,禾苗也长得一片青绿,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们大队的田种得很好嘛,我们刚才在来的路上,看到别的地方很多田里的禾苗都干了一大半了,你们这里还能成活,成果很不错了。”
    二队的生产队长趁机邀功:“这都是我们去年组织全生产大队的人力物力,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修建的水利工程的成果啊,领导您看,这些水渠都是我们修起来的……”
    沈大队长重重地咳嗽了一声,要是自己不知情就算了,可是现在明知道这水利工程是错的,还要大言不惭地邀功,这得多不要脸啊!
    “书记,我们当时修建这个水利工程的时候,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又经验不足,所以犯了一些错误,现在程知青都已经帮我们指出来了,我们今年也打算重新修整一遍,希望在将来这水利工程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好好好!”县委书记更满意了,看来这个大队长还是很识趣的,很知道给程立坤长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