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十年十世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十年十世: 第138章 风波骤起

    听到儿子的声音,文后的脸上才挤出一丝真诚的笑意,道:“起来吧。”
    对于郁承嗣放火烧了驿站的事情,文帝虽然不满,但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况且不日就要就藩,而林寒萧也似乎没有追究的打算,便慢慢也放宽心了。
    又见到文后因为看见儿子难得开心,文帝便道:“你母后这些日子身子不适,就藩的事等你母后身子好了再走吧。”
    要说文帝又多喜欢文后,那倒不见得,只不过那天郁承嗣好男风的事被文后知道后,文后一直说着当年的事,文帝多多少少都有些愧疚。
    “儿臣多谢父皇,此后儿臣会经常进宫看望母后的。”郁承嗣在除了武灵的事情上一向都是恭敬得体的,这次也不例外,让人呈上了给文后的贺礼。
    按说应该是从太子开始依次献上,但毕竟是文后亲子,而且也正在说话,就顺便献上了,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
    华贵的锦盒里是一个通体雪白的玉观音,雕刻栩栩如生,大约一臂之高,这么大一块毫无杂质的白玉,实属难得。
    “儿臣得此玉后便想到母后,着人雕刻了玉观音,希望能保佑母后身体康健,万事如意。”郁承嗣把锦盒交到宫人手里,由丹竹收下。
    苏忆觉得好笑,最初她进宫,第一次见到文后和郁承嗣的时候,她可不觉得郁承嗣这么有孝心。
    既然这么有孝心,不如再给你个表现机会,苏忆让人呈上了她和郁承君的贺礼,顺便道:“敬王殿下可真是有孝心,本宫和太子殿下的贺礼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郁承君当然知道苏忆在想什么,况且下方那道毫不掩饰的目光他也不是注意不到,便起身道:“父皇,人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前是儿臣尚未成婚,皇弟也不好提前,不如就趁母后的千秋宴给皇弟和苏家小姐赐婚吧。”
    之前是郁承嗣好男风的事没有传出来,现在既然大家都知道了,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女儿往火坑里推。
    原本文帝也是打算把苏云赐婚给郁承嗣的,况且苏先明也透露过要成婚的意思,既然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差个借口了。
    可巧,郁承君就给送来了,当下,文帝就表示让礼部尚书拟旨,明日就圣旨赐婚。
    苏云看着眼前的一切行云流水,没有一个人问过她的意见,旁边的夫人小姐也都包涵同情的看着她,当然,也不乏羡慕的,毕竟好歹也是个王妃。
    白靛霞握住了苏云的手,安慰道:“云儿别怕,都还有转机。”不过就是个名义夫妻,假凤虚凰罢了,日后发生什么还不一定呢,乱世里是还真能把名看的超过命去?
    只怪如今荣国公府失了势,白靛霞也只能靠这些虚无缥缈的想法安慰苏云。
    苏云手指紧握,一双美目里全都是怨毒,盯着坐在上首的郁承嗣和苏忆,明明之前对她温言软语的人,明明之前连给她提鞋都不配的人……
    文后扫了一眼青烟呈上了礼盒,丝毫提不起兴趣。
    里面是一本手抄的经文,毫无新意可言,郁承君没成婚之前就是如此,没想到成婚之后还是如此。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毕竟郁承君被冷落多年,那有闲钱去弄这些,因此也只能借着亲手抄写的名头表表孝心,就是娶了新妇还是如此寒酸,这就让人有些看不起了。
    但转念一想,苏忆本来也不是出身大族,半路捡来的小姐,撞了大运成了太子妃,两口子都没钱,也正常。
    丹竹待文后过目后,正打算从青烟手里接过放在一边,岂料没接稳,竟然打翻了。
    丹竹在宫中多年,不可能连一个锦盒都拿不稳,当下就看向青烟,见后者慌乱的从地上拾起经文和锦盒,但拿起锦盒的一瞬间又从里面掉出一个玉佩来。
    众人见状都觉得奇怪,便有大臣道:“莫不是太子殿下还备了两分礼?”
    苏忆觉得那个玉佩眼熟,下意识的摸向腰间,才想起这不是林寒萧送她的玉佩吗?
    原来是打算用玉佩做文章,可惜了,这玉佩普普通通,随便推诿两句就过去了,并不会有什么指向性。
    皇室里从来都不缺奇珍异宝,文帝自然也能一眼看出这玉佩普通,但怪就怪在这玉佩是个半圆形,很明显应该是成双成对,送单个玉佩给文后,似乎有些说不通。
    “承君,这个玉佩是?”文帝看向郁承嗣,询问道。
    郁承君看向苏忆,苏忆看向青烟。
    众人的目光也都跟着看向青烟,虽说青烟现在是三等丫头,但是之前跟着白靛霞也经常参加宴会,在文帝是皇子的时候她就见过无数次,因此撒起谎来也是不心慌,就是抖的有些厉害,“这是太子妃的玉佩,奴婢没有收管好,放错了锦盒,还请太子妃恕罪。”
    文后的贺礼让青烟保管也说的过去,她这么说也合情合理,既然是个插曲,过去就是了,也不值得追究。
    但却刚好有人看到了林寒萧腰间的玉佩,道:“襄王的玉佩看起来似乎和那个很像?”
    话音一落,众人的目光就在林寒萧和苏忆之间来回扫荡,毕竟大家都耳聪目明的,这两位的流言蜚语也没少听说。
    再看向青烟,基本都脑补了一大半,估计是襄王和太子妃的定情信物,小丫头放错了地方,竟然放到了给皇后的锦盒里去了。
    难怪这小丫头吓成这个样子,要是太子妃和襄王通奸的事坐实了,她们这些亲信可都得陪葬。
    林寒萧摸着他腰间的玉佩道:“诸位大人可都是好眼力,隔着这么大老远都能看得清。”
    他这么一说倒也不无道理,的确是隔得远,大概能看出来颜色相近,至于是不是一对,确实很难说。
    但是青烟不停的抖着身子,就算害怕帝后威严,也不至于怕成这个样子,明显就是不对劲,文帝大手一挥,让人拿了玉佩到林寒萧跟前比较。
    两个半圆的白色玉佩拼到一起,果然是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