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玄幻

匪报,永以为好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匪报,永以为好: 前尘往事

    裴既明思索着问:“陛下,当年崇彧侯所犯何事?”
    乾德帝沉默片刻,良久方道:“你父亲说他通敌叛国。”
    通敌叛国?陛下明明可以直接说这四个字,为何要加上“你父亲说”这几个字?裴既明心想,看来当年崇彧侯一案,确实有猫腻,从喻勉,到百里慕风,再到杨开泰,均与当年崇彧侯一案有关。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裴既明没有问,当然,他也没资格问。
    “通敌叛国啊…”
    乾德帝发出一声喟叹:“证据确凿,朕能如何?”
    “经此一事,大周将才没落,边境仅靠六合司镇压,北岳与大周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冲突。”乾德帝又叹了一口长长的气:“如今战事结束,战争却并未结束,朕如何能安心?”
    裴既明道:“六合司任凭陛下吩咐。”
    乾德帝无奈地笑了笑:“六合司是利刃,利刃虽然锋利,可如何抵得过北岳铁骑?”
    “抵得过一时,抵不过一世的。”乾德帝淡淡一笑。
    乾德帝轻轻摇了摇头,笑道:“罢了,不说这些,如今谈判正顺利进行,依冯旭之才,为边境谋个两三年安定不在话下,大周人才济济,将才…会有的。”
    “嗯。”裴既明点头道。
    裴既明看着乾德帝略显孤单的背影,心中纷乱。
    帝王一生,所求何物?如何求之?
    人生一世,所求何物?如何…求之?
    “陛下。”裴既明和声道:“我想离开了。”
    乾德帝听见裴既明的话,并无多大反应,他缓缓回身,端量着裴既明。
    裴既明静静地看着他,神色泰然。
    “知道吗?”乾德帝眯眼笑了下,继续看着城外的草原,不紧不慢道:“朕一直在等你说这句话。”
    裴既明愣了下:“嗯?”
    乾德帝轻言浅笑道:“裴卿,你听过故事吗?”
    没人给裴既明讲过故事,裴既明如实道:“…未曾。”
    “既明,朕给你讲个故事,可好?”乾德帝看向裴既明的眼神宛若一个长辈。
    裴既明点头:“陛下请说。”
    乾德帝的思绪被黑夜拉的很远,这个故事…要从何说起呢?
    故事里,有一个皇帝,皇帝幼年继位,宫中势力错综复杂,他无可靠的外戚,也无信得过的臣子,万般无奈,他在皇祖母的帮助下隐去身份,来到了边境。
    皇帝并没有因时运不济而萎靡不振,他在边境的那些年,结交了许多至交好友,其中就有一个青年将军,将军惊才艳艳,偏偏投笔从戎,皇帝十分钦佩将军,常与他把酒言欢,共谋退敌之策。
    二人年少轻狂,也曾不知天高地厚,当时戍边的老将军曾告诫过他们要行事谨慎,可二人将老将军的话只当成耳旁风,没放进心里去。
    直到一次陷入危机之中,二人性命垂危之际,老将军之子率轻骑将他们救了出来,二人感激涕零,戒骄戒躁,改过自新,后来却发现,老将军之子竟然是个女儿家,可姑娘不拘小节,性情豪爽,经常与将军和皇帝二人开怀畅饮,在皇帝的建议下,三人结拜成兄妹。
    老将军战死,圣上念其居功至伟,封其女为郡主,郡主之后就离开了边境。
    战事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故去而结束,后来皇帝暗中扮作商人潜入敌军内部,打算与将军来个里应外合,逛奴隶市场时,皇帝看见一奴隶主正在毒打一奴隶,奴隶拼死反抗,被打得皮开肉绽,十分凄惨。王爷心中不忍,就将那人买了下来当小厮。
    里应外合之下,将军大破敌军,皇帝安全回到故国。潜伏在敌军内部期间,皇帝几次陷入危机之中,都是小厮舍命相护,皇帝念其救命之恩,除了他的奴籍,想要放他自由,但小厮执意留在皇帝身边,皇帝只好应允。
    皇帝与将军渐渐声名鹊起,将军擅领兵打仗,皇帝便建立了一个组织,专门收集情报,二人相互配合,敌人只要听到二人名字,便胆战心惊,而那小厮就成了皇帝的贴身护卫。
    皇帝发现那小厮天赋异禀,什么武功只要教一遍,那小厮便能记住,于是,皇帝便提拔了他做那个组织的头目,当时未曾想到,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小厮成了护卫,护卫性格阴沉,对旁人都爱答不理的,唯独对皇帝忠心耿耿,他帮皇帝除掉了许多敌人,皇帝对其愈发器重。
    后来,皇帝回了皇宫,那日皇帝骑着高头大马从街市走过,碰见了许久不见的郡主,郡主男装英姿飒爽,女装也明艳动人,皇帝不禁心中一动。
    皇帝与郡主找了家酒楼吃饭叙旧,皇帝注意到郡主不时地偷看自己身后的护卫,心中顿时了然,虽觉遗憾,但他还是希望郡主幸福。
    于是皇帝暗中撮合郡主与护卫,护卫对郡主印象不错,二人看起来郎才女貌,十分般配,皇帝心中欣慰。
    后来太后谋反,想要扶持安王。风口浪尖之际,是将军力排众议,拥护皇帝,护卫也为王爷除去了许多反对者。
    皇帝没倒台,护卫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都督,且只听皇命,将军呢…将军依旧为将军,皇帝也想封赏将军,可将军什么都没要。
    将军所求,不过一代明君。
    将军回了边境,为皇帝镇守河山。
    朝中局势不稳,护卫为稳固皇帝势力,笼络了许多江湖门派,还暗地里抓住了许多大臣的把柄,朝中大臣对护卫怀恨在心,可皇帝宠信护卫,大臣们也无可奈何。
    皇帝继位后,便给郡主和护卫赐了婚,护卫以京中树敌太多为由,婚后就将郡主打发回了封地。
    五年后,皇帝收到郡主病逝的消息,心中大恸,护卫始终伴其左右,温言安慰皇帝,经常与他说起郡主的琐事,皇帝渐渐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并且愈发信任护卫。
    护卫行事太过极端,为了替皇帝除去潜在的危险,做了不少丧尽天良的事,朝中大臣不满之声越来越大,皇帝一开始对护卫采取放任的态度,因为护卫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他,为了朝堂安定。
    可后来,护卫的所作所为惊动了远在边疆的将军,将军立刻返京,跪求皇帝罢免护卫职权,可皇帝只是对护卫小小惩戒了一下,将军不满皇帝做法,与皇帝起了争执。
    除此之外,将军与护卫的关系也势如水火,将军经常在朝堂上斥责护卫,护卫也会搜集出将军对皇帝的不当言论回禀皇上。
    皇帝认为将军目中无人,便小小惩罚了一下将军,可将军态度强硬,在朝堂上当众放词:
    护卫不除,国家必亡!
    皇帝勃然大怒,便削了将军的军权,皇帝原本打算闲置将军几天,没想到护卫竟然搜集到了将军想要谋反的证据,并且与敌国通信的文书,对此,举朝哗然。
    证据确凿,皇帝必须治将军的罪,可他不忍,朝中大臣也为将军辩护,皇帝打算顺水推舟,放将军一马,可护卫却说,将军此时已笼络了大批人心,日后,难保不会拥兵自立。
    于是,皇帝犹豫了。
    护卫说,他会为陛下办好所有的事,皇帝信了。
    却没想到一夜之间,将军全家惨死狱中,皇帝愕然,举朝震惊。
    将军一案,牵连甚广,许多大臣都锒铛入狱,这些大臣有许多都是平日对皇帝有微词的人,这便是…护卫为他铺的路吗?皇帝觉得惊惧。
    这些大臣无辜吗?皇帝没有深究,或者说,他不敢深究,事已至此,已经由不得他了,他只想快些掀开这一章。
    因为将军的事,皇帝心中自责万分,于是对护卫便生出了些嫌隙,可护卫任劳任怨,一直尽心尽力地为皇帝做事,后来,皇帝发觉出了不对劲,护卫看他的眼神…太过炙热,他心里有了个模糊的猜测,他自己也不敢深想的猜测。
    这么多年了,皇帝已经离不开护卫给他带来的便利,所幸护卫一直对他恭敬万分,未曾有过逾矩,只是他的眼神,经常会让皇帝觉得…浑身不自在。
    渐渐的,皇帝开始怀疑护卫当初娶郡主的初衷,他仔细琢磨,这么多年以来,护卫除掉的人,如果不是与自己有仇,便是与他亲近的人,这个发现,让皇帝心惊不已,他愈发怀疑郡主故去的原因。
    皇帝暗中调查,终于发现了郡主去世另有原因,原来…原来她那五年来过得竟是如此水深火热…自己竟是不知,自己是亲手将她推向那火坑的人啊…
    还有将军…当年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吗?
    那些大臣,虽经常对他要求苛责,可如何又不是为了这个国家?
    他不是昏君,国家在他手里日益昌盛,可他也不是明君,郡主故去…将军惨死…大臣含冤…这么多年来,他究竟…做错了多少?
    一夜之间,皇帝双鬓染霜,他心中悲愤交加,一气之下卧床不起,护卫前来探望他,他只想掐死眼前这个人!这个为了他做尽所有恶事的人!
    可他不能,他是皇帝,他是大周的皇帝!
    他不能就这样倒下,他答应过将军要做一代明君,他得亡羊补牢,否则,百年之后,他如何去向将军郡主赔罪?
    终于,皇帝找了个机会将护卫派出去执行任务,临行前,皇帝问护卫,他爱郡主吗?
    护卫像是猜到了什么般的,直截了当地回答,不爱。
    “那你为何娶她?”
    “因为你爱她。”
    “留在我身边这么多年,你后悔吗?”
    “三生有幸。”
    “…你有什么愿望?”
    “臣惟愿陛下岁岁安好。”
    “再也不能了。”
    “那臣便…如陛下所愿。”
    后来,护卫执行任务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