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玄幻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36节

    林统领见到陪同的张相,便下令打开城门。
    “拜见殿下,诸大臣仍在上阳宫!”
    “林统领此番立下大功,待本王登基之后,可封侯爵。”
    赵源这般不吝赏赐,让追随身后的人马气势迸发,尽皆认为进了皇宫,便大局已定。
    ……
    上阳宫。
    灯火通明。
    六皇子趴在龙床上,轻声啜泣。
    皇族并非无亲情,更何况方才十岁的孩童,平日里最得弘昌帝宠爱。
    王公公、成国公以及张正阳,站在床前静候,面露疲惫之色。
    孙皇妃坐在一旁,唤来内侍询问:“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已经寅时四刻了。”
    内侍知晓孙皇妃要问什么,主动回答道:“距离百官上朝,不足半个时辰了。”
    孙皇妃瞥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张相,心底松了口气,或许此人并不在意权柄得失,是真正忠君体国的一代名相!
    不久前。
    弘昌帝深夜驾崩,临终前立下诏书,任命四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六皇子。
    孙皇妃等人第一时间就明悟,这是弘昌帝在分化张正阳权柄,以免主幼臣强国朝不稳。
    于是,张正阳准备离开上阳宫宣读诏书时,遭到三位顾命大臣出声阻拦。
    张正阳把持朝政近二十年,京中不知隐藏多少势力,万一趁黑夜串联作乱图谋不轨,另三人根本无力抵抗。
    经过几番拉锯商议,四人定下规矩。
    天亮之前谁也不能离开上阳宫,暂秘不发丧,直待百官上朝宣读诏书。
    孙皇妃心腹出城通知京营,王公公命内侍召集锦衣卫,待早朝诏书宣布之后,便有足够的实力与张正阳对峙。
    唯有成国公老神在在,似是毫不关心国朝大事。
    忽然。
    宫门外传来喧哗声,随后又是一连串惨叫。
    孙皇妃连忙遣人去查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成国公瞥了张正阳一眼,见对方仍面无表情,仿佛对外面变故并不意外。
    内侍满脸惊恐的回来:“娘娘,秦王殿下与张相带兵闯进来,见人就杀……”
    说着忽然愣住,与宫中其他人齐齐看向张正阳。
    张正阳沉默不语,慢悠悠的抬手扯住耳后皮肤,撕下一层苍老脸皮,露出真实容貌。
    第36章 有女遗孤
    “你是谁?”
    孙贵妃尖叫出声。
    “咱家……咳咳,当宦官时间久了,一时间改不了说话习惯。”
    这人面白无须,说话声音尖细:“区区鸡鸣狗盗之辈,入不得贵妃娘娘的眼,您还是与儿子多说说话,免得以后见不到了!”
    孙贵妃想到外面兵乱,不自禁的惊惧颤抖,紧紧抱住六皇子。
    王公公眉头紧皱,回忆宫中所有内侍,忽然心中一动。
    “你是直殿监净房的冯忠!”
    “难怪王公公能得先皇看重,以阉人之身任顾命大臣,可谓开了国朝之先河。”
    冯忠贤赞叹道:“咱就一洗刷茅房的小人物,如同那茅厕的苍蝇蛆虫,竟然也能让王公公记下名字。”
    王公公冷声道:“咱家比不上你,以易容之术,竟能左右国朝传承。”
    说话间。
    宫门轰的一声打开,上百兵卒冲了进来。
    紧随其后的就是秦王赵源,真正的张相伴随其右,手中竟也拿着利剑,锋刃还淌着血。
    “父皇,儿臣来晚了!”
    赵源见躺在龙床上的弘昌帝,瞬时流下两行热泪,不知是悲伤还是激动。
    王公公喝问道:“秦王殿下,为何无诏私闯宫门?”
    “阉人闭嘴!”
    赵源抹去眼泪,呵斥道:“本王接到张相秘报,孙皇妃试图谋害父皇,伪造遗诏推自己儿子上位,立即带兵来救,可惜为时已晚!”
    三言两语间,就彻底否定了诏书的政治正确。
    日后国史记录,也会是孙皇妃等人弑君篡位,赵源深夜率兵正本清源。
    成国公深深看了眼张正阳,问道:“老夫可否离开?”
    “国公爷请!”
    张正阳命人让开道路,低声与赵源解释:“勋贵一系与国同休,成国公并非六皇子支持者,大事定后可拉拢。”
    赵源微微颔首,冷眼看向六皇子赵毅。
    赵毅天资聪颖,已经猜到即将发生之事,略带童稚的声音祈求道:“二哥哥,臣弟自愿不当皇帝,能不能饶过臣弟与母亲性命?”
    赵源微微一怔,略微犹豫,平日里这个弟弟最是乖巧听话,与几个哥哥关系都不错。
    “殿下,斩草不除根,必为后患!”
    张正阳提醒道:“孙家执掌京营,明天一早就有大军开来,那时候就轮到殿下,祈求弟弟饶过性命了。”
    “杀!”
    赵源再不迟疑,挥手下令。
    片刻之后。
    孙贵妃与赵毅倒在弘昌帝身前,上阳宫中其他内侍宫女,尽数身死。
    卯时。
    百官进入皇宫,去奉天殿早朝。
    自前太子谋反失败,弘昌帝又亲临朝政。
    由于身子老迈虚弱,大多数早朝只是点个卯,等王公公宣一声“陛下龙体有恙”之类的话,文武百官就各回各家。
    结果进了奉天殿,抬头看到龙椅上坐着个中年人。
    临时升任殿前太监的冯忠,取出明黄诏书宣读,大意为先皇昨晚子时驾崩,留下诏书由秦王赵源继位。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知该哭还是该参拜。
    张正阳率先叩拜,高呼陛下万岁。
    其他人顿时明悟,三叩九拜,承认赵源为新君。
    ……
    陈家沟。
    溃军都统死于群鬼分食,血肉吃了个干净,只剩下惨白骸骨。
    周易仔细感应群鬼变化,发现它们吞食生魂、血肉之后,大部分气息稍稍壮大,又多了一股凶戾之气。
    另有小部分阴魂,在都统死后,竟随之化作青烟消散。
    陈老头冤魂带着村民阴魂,齐齐对着周易跪拜磕头。
    “拜谢恩公!”
    周易问道:“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陈老头说道:“自是散去残魂,早日轮回转世。”
    “如此甚好。”
    周易微微颔首,若非受安宅符刺激,群鬼连显化身形都做不到,只需三五日过后就魂飞魄散了。
    一无寄附灵物,二无炼魂之法,连冤魂厉鬼都做不成。
    陈老头能保持灵智,还有喷吐鬼雾的法术,是其生前读书明理,魂魄远比寻常人坚韧强盛。
    陈老头祈求道:“还需劳烦恩公挖个坑,将我等尸身入土,无需单独挖坑立碑,反正日后也无人祭奠了。”
    周易点头答应,定寻个风水宝地,来世投身富贵人家。
    群鬼闻言,又是磕头拜谢。
    凡俗中有擅长看风水的大师,通过各种口诀、秘术,寻得所谓的龙穴,然而在修士眼中不过区区小术,法力感应哪处地界天地灵气清灵浓郁,定是风水宝地。
    随后。
    陈老头在前面带路,周易寻了个拖车,挨家挨户收敛尸骸。
    各种死状,惨不忍言。
    周易发现收敛尸骸后,一些稍弱的阴魂,当场便随风消散,稍强的冤魂也变得愈发透明。
    装满一车尸骸,周易在陈家沟附近寻了处风水宝地,跺脚便轰开个大坑。
    尸骸入土后,那些本就虚淡的阴魂,彻底消散不见。
    周易见此情景,心中隐有猜测:“或许入土为安的丧葬习俗,便是源于此,可以有效减少冤魂厉鬼为害人世!”
    第二车尸骸装了大半,来到一户农家小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