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朱门宠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朱门宠妾: 朱门宠妾 第21节

    冬儿珍惜地抱着匣子,跟抱着什么稀世珍宝一样,道:“姐姐尽管放心,经过这个事我哪里还敢不当心。再说了,我们这地方平日里哪有人来,便是我拉着人来看我给姨娘煎药,只怕人家也没兴趣呢。”
    菱月道:“不是还有一个叫莲儿的?总得避开她一些。”
    顾府的规矩,每个姨娘身边有两个贴身伺候的丫头。
    宁姨娘身边伺候的,一个是冬儿,另一个就是这个叫莲儿的丫头了。
    和冬儿这个忠心耿耿的不一样,自从宁姨娘失了宠,备受冷落和欺压,莲儿就渐渐地不把宁姨娘这个主子放在眼里了。
    菱月这几趟过来,鲜少能见到这个丫头的影子,也不知道上哪里躲懒去了。
    提起这个人冬儿就生气,说道:“她现在就是个甩手掌柜,我自个儿煎药,不去劳烦她,她正好乐得清闲,指定是能躲多远躲多远。哼,她能来凑这份热闹?”
    下人间捧高踩低也是常态。
    一个失了宠的姨娘,便是贴身伺候她的丫鬟,对她又能有多少尊重?
    哪个不愿意去烧热灶,倒愿意坐冷板凳呢?
    就拿莲儿举例,虽然她伺候的主子是宁姨娘,但她的工钱并不是经由宁姨娘的手发给她,每个月,她得上正房的顾二奶奶那里去领工钱。
    只这一点,顾二奶奶就能把宁姨娘身边的人控制在自个儿手里。
    因此,莲儿这般行事也实在不足为奇。
    倒是冬儿这般对宁姨娘忠心耿耿的丫头,才是特例。
    菱月爱惜地把冬儿额角的碎发拢了拢。
    她听宁姨娘说起过冬儿的事儿。
    冬儿同宁姨娘一样,也是个苦命人。
    从小没了爹,娘改嫁了,自小跟着叔叔家过日子。
    她没爹疼没娘爱的,在叔叔家里说是个侄女,其实日子过得跟个使唤丫头似的。
    宁姨娘很怜惜她。
    平日里待她倒像待个妹妹似的。
    从来没人对冬儿这般好过。
    冬儿感激非常,从此她心里眼里就只有宁姨娘一个了。
    等菱月一走,冬儿眼见四下无人,忙关紧了门窗,快手快脚地就把药给宁姨娘煎上了。
    这个时辰大家伙刚吃过午饭,正困乏呢,轻易没人走动的。
    药煎好,热腾腾的一碗,宁姨娘一滴不剩地喝了下去。
    第17章
    一个月后。
    惜红院。
    正房的翠儿从西厢房出来,顺着两旁的游廊,回了正房。
    堂屋里暖香融融,崔氏歪坐在铺着软垫的金丝楠木椅上,正闭目养神呢。
    翠儿放轻了脚步走过去,立在一旁轻声禀报:“奴婢瞧着宁姨娘情形不大好,宁姨娘说胸口疼,捂着帕子咳个没完,说是到了晚上也不得安稳的,一直咳嗽,昨晚上还咳出血来了,冬儿拿给奴婢看了,真真的。奴婢瞧着像是不大好。”
    崔氏睁开眼睛,问道:“真的不好了?”
    翠儿点点头,道:“恐怕要预备着。奴婢听人家说,人一旦咳血命就不长久了。奴婢寻思着,恐怕不是个好兆头。”
    顿了顿,翠儿又道:“奴婢瞧着这情形,是不是请大夫来再给宁姨娘看一看,开几服药吃着?”
    再请大夫来看,这是西厢房那头提出来的,说起来也是合情合理。
    不请倒容易落人口舌。
    不过翠儿怕惹二奶奶厌烦,所以不提这一茬。
    崔氏没有反对:“你去安排就是。”
    崔氏又道:“就请之前的那位大夫,他熟悉宁姨娘的病情,请他来就是。”
    翠儿道:“奴婢省得。”
    当天下午,许茂礼给请来了。
    这是许茂礼第三次来给宁姨娘看病了。
    头一次,药给钱妈妈偷走了。
    第二次,钱妈妈在家养病呢,这次没人偷宁姨娘的药,许大夫给配的药顺顺利利地到了宁姨娘手里。
    今儿是第三次。
    许茂礼仔细问过、看过宁姨娘的症状。
    是时候收尾了。
    看过病,许茂礼被小丫头领着进了正房的堂屋。
    堂屋面阔三间,处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许茂礼被引到一扇云母石屏风处。
    四周仆婢林立,崔氏雍容华贵地端坐在另一头,隔着一扇屏风和许大夫交谈。
    崔氏没耐性绕弯子,直言道:“宁姨娘现在究竟是怎么个情形,还望大夫直言相告。”
    这也就是宁姨娘情形真的不好了,钱妈妈又在家里养病,崔氏才亲自出面的。
    许茂礼知道对方的身份,一边守礼地低垂视线,一边斟酌着言辞:“病人肺气灼热,胸口痛,一直咳嗽,还咳出血来,这……这恐怕……最好给病人换个清净的地方养病,人少一点的。”
    崔氏本来只想知道宁姨娘是不是真的不行了,眼下却听出点别的意思来。
    崔氏眉毛一拧:“这话是什么意思?宁氏到底得的什么病?”
    翠儿伺立在旁,闻言也是一阵紧张。
    她忽然想起来,上午去西厢房的时候,冬儿那丫头也捂着帕子咳嗽了几声。
    许茂礼支吾了一下,才道:“病人恐怕是……看症状像是痨病。”
    此言一出,伺立在旁的丫鬟婆子们顿时一片哗然。
    崔氏脸色大变。
    ***
    第二日上午。
    荣怡堂。
    大奶奶过来了,她管着府上大大小小的细务,时常有事情要过来和老太太商量的。
    故而,老太太这边,她比旁人来得都勤些。
    有时候,一天能跑上两三趟。
    菱月过来斟茶。
    大奶奶瞧见她的脸,“哟”的一声,道:“这是怎地了?眼睛红红的,刚哭过?”
    不待菱月说话,连珠炮似的又道:“难不成是有人给你委屈受了不成?不怕,给你大奶奶说一说,真要有什么事情,你大奶奶给你做主!”
    大奶奶三十出头的人,因为保养得当,看上去顶多二十七八。
    这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能掌事,也爱揽事。
    时常和菱月玩笑两句,两人关系不错。
    菱月侧了侧脸,遮掩道:“大奶奶快别打趣我了,我哪里是哭了,不过是刚刚在外头被沙子迷了眼罢了。”
    大奶奶两只眼睛直往菱月脸上瞧,道:“你难不成是两只眼一起进的沙子?”
    老太太也看过来,直往菱月脸上打量。
    “菱丫头,难不成真有人欺负你了?好孩子,你过来说话。”
    老太太不发话还好,一发话,菱月忽然就落下泪来。
    菱月在老太太跟前,一向只有逗老太太高兴的,何曾这般失态过。
    老太太冲着菱月伸出一只手去,嘴里直道:“好孩子,你快过来。有什么事跟老祖宗说。老祖宗给你做主。”
    菱月走过去,双手握住了老太太的手,依偎在老太太身边。
    大奶奶见状,对菱月越发地关切起来。
    她几步跟过来,掏出巾帕按了按菱月脸上的泪痕,急切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说呀。你这丫头素来是个与人为善的性子,难不成有人看准你好性儿,倒骑上来欺负你不成?你只管说,看我不揭了他的皮!”
    菱月道:“有老太太在,有大奶奶在,哪个敢欺负我?我是刚听说了宁姨娘的事,心里难过罢了。”
    大奶奶一听原来是这个事,她也叹了一口气,坐回去道:“宁姨娘也是个命苦的。”
    府上有人得了痨病这样的事,顾二奶奶是不敢隐瞒的,昨个儿已经派人告知了大奶奶。
    老太太大概记得府上有宁姨娘这么个人。
    她问道:“宁姨娘怎地了?”
    大冬天的,大奶奶嫌宁姨娘得的这个病不吉利,原本是没打算告诉老太太的。
    现下老太太问起来,大奶奶只好回答:“自从入了冬宁姨娘就病了,近来一直是请医问药没断过的。昨个儿二弟妹还专门请了淑芳堂的方老大夫来看过,说是得了痨病了。她身上又有其他病症,只怕要不好了。”
    老太太闻言,当时就皱起眉头。
    菱月道:“前几天我还去看望过宁姨娘。宁姨娘还说起大奶奶呢,她说自己身子骨不中用,不能时常去给大奶奶请安,特地嘱咐我,让我见了大奶奶替她问个安。我还跟她说,以后日子长着呢,等她身子骨好了,有的是日子亲自给大奶奶请安去。”
    宁姨娘曾经是大奶奶的丫鬟,伺候过大奶奶好些年。
    大奶奶也不是个铁石心肠,听了这话也难受起来,道:“唉,这丫头怎地这样命苦……”
    话里不觉也带出了往日的语气。
    菱月语气低落,道:“宁姨娘家里是什么情况,大奶奶是知道的,宁姨娘对那个家是没什么念想的。宁姨娘心里只念着以前在大奶奶身边的光景。她跟我说有一次她梦到她跟着大奶奶在明水庄,梦里好像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