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 第80节

    自己不是后世常看的电影小说里高大全的主角,苦行僧般的生活自己也适应不了,也会让部下诧异。治民、征战、娱乐的边界,牢牢把握好即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早饭照例是豚、鱼、鸡三味,外加乳制品和粟米粥,吃完后稍事休息,然后到后院的演武场练了会,很好,自己一直坚持锤炼技艺,这箭术还是没有丢下。
    “大帅,该出城了。”李仁辅匆匆而至,提醒道。
    “走吧。”夏州的早春依然十分寒冷,邵树德坐上马车,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出城。
    他本想骑马来着,但属下们纷纷劝谏,认为坐马车更安全,免得刺客有机可趁。邵树德从善如流,到了他如今这个地位,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被刺客袭杀的小概率事情,不得不防,因为从古至今屡见不鲜,他记得孙策就是这么死的。
    到城外时天已大亮,铁骑军一部已牵着战马列阵完毕。
    之前邵某人盘点了下家底,觉得还是有点余裕的。于是一狠心,给铁骑军来了个豪华配置,即一人双马。本来想三马的,即一匹战马冲阵用,一匹驮马载运军械食水甲胄,一匹骑乘用马用于平时赶路,但想想实在奢侈,最后还是打消了念头,暂时一人双马就是极限了。
    战马吃的粮食是士兵的三倍。在营不出征时还好说,如果出征的话,一天要喂九升粮豆,骑乘用马草料、豆子混着喂,消耗也不少,这养骑兵的成本是真的高啊!自己这边地近草原,成本多少还能降一些下来,不知道朱温在河南怎么办,势必要大量占用耕地养马吧?
    “大帅,铁骑军已至。”全身甲胄的折嗣裕上前,禀报道。
    “点名,三呼不至者立斩!”
    “遵命!”折嗣裕很快下去按册点名。
    点完名,当然要发赏,这是邵大帅的老套路了。春社节的赏赐被挪到了今天发放,士卒们一直很信赖自己,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就是发赏的场面有点辣眼睛。铜钱、绢帛、牛羊皆有,混着发,整得有点像劫掠归来的农民军一样。
    “某记得你叫李绍荣?”邵树德看着站在前面的一名军官,问道。
    “大帅竟记得某?”李绍荣有些激动。
    “征宥州时有过战功,骑射双绝,现在已是队头了吧?”邵树德笑道。
    “是,大帅赏罚分明,折将军亦公正无私,某已是铁骑军队正。”李绍荣答道。
    “此番讨河西党项,李队头当再立新功。”邵树德勉励道。
    李绍荣闻言有些激动,下意识觉得该说些什么,但口拙,正急得要流汗,突然间福至心灵,大声道:“誓死效忠大帅!”
    邵树德满意地拍了拍李绍荣的肩膀。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朔方军内乱后,韩朗、康元诚二人并不能压服所有人,盐州刺史萧勉就不服。但他手底下兵少,不过千五百人,盐州二县也太穷,加起来不过近万汉民,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灵州方面可能的讨伐。而这厮也是果断的,直接一不做二不休,请邵树德派兵入盐州,竟是直接投靠了过来。
    不过邵某人在与诸将分析后,觉得萧勉此人未必是真心投靠,可能还存着借力打力的心思。但这种心思何其愚蠢也!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驱虎吞狼,你有这个本事吗?
    邵树德记得后世盐州曾被李茂贞占据多年,本身实力弱得可怜。上次杨悦带兵突入盐州境,袭杀党项吴移四部的时候,盐州守军好像就装聋作哑了,当没看见。
    就这点实力,还想把着不放,这就是军阀的本能吗?
    唔,杨悦如今还在榆多勒城处理家事。如果他能及时回到夏州,自己可以带着他出征,一路上再好好观察观察,看看此人到底能否委以重任。
    赏赐发放完毕后,邵树德郑重地将折嗣裕叫到身前,道:“折将军先行,某在后方整顿大队人马,随时西进。”
    “定不负大帅所托。”折嗣裕抱拳行礼道。
    “忉忉截截,垂意肃肃,不用谏言,数行刑戮,刑必见血,不避亲戚,此百人之将;讼辩好胜,嫉贼侵凌,斥人以刑,欲整一众,此千人之将也;容貌怍怍,言语时出,知人饥饱,习人剧易,此万人之将也。折将军,铁骑军三千众,乃定难军骑军主力,如今便交到你手上了。将军出身将门,所学远超旁人,当做万人之将。”邵树德语气沉重地说道。
    “大帅放心,末将定谨慎行事。”
    “至盐州后,可联系没藏庆香。盐州境内亦有党项部落,而今基本都已顺服,可为助力。”邵树德又叮嘱道。
    “末将遵命。”折嗣裕答道。
    片刻后,铁骑军将士将财货统一归拢起来,托人分送给住在城内外的家人,然后三千骑携带数日食水,直奔宥州而去。
    宥州,现在也已是一个大型仓储基地,粮草、器械源源不断地往那边运输着。承担此项任务的被俘的拓跋党项丁口,他们又要开渠,又要挖煤,还要运输粮草器械,实在苦不堪言。为此,那个被软禁的拓跋蒲还求着见了自己一面,让放了她的族人,当然还有他的父亲。
    邵树德耐着性子听完小姑娘的哭诉,最后还是没答应,虽然看样子拓跋蒲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拓跋党项数万口人,还有数量更多的前部属,影响力巨大。不过自己也不会一直奴役他们,先干着吧,等时机成熟了再赦免,届时还可品尝下拓跋小娘的滋味。可惜,此女他万万不敢带回家,折掘氏与拓跋氏的恩怨,即便是邵大帅,亦不想插手。
    “走吧。”铁骑军三千骑次第离开后,邵树德亦登上马车,返回夏州。
    战战栗栗,日戒一日,近贤进谋,使人知节,言语不慢,忠心诚毕,此十万人之将。不知当今天下,何人能做到这一步。拥兵八万的淮南高骈,怕是也不行,至少部将的忠心就很成问题。
    慢慢来吧,自己的起步已经不慢了。折嗣裕此去盐州,有党项部族协助,控制全州两县当不成问题。那个萧勉,可以先留着,当个明面上的傀儡,免得落人口实。
    下面,就是整备大队兵马了。
    朝廷那边其实已经有了消息。圣人从蜀中返回长安,见宫室一片断壁残垣,城中人烟稀少,狐兔跑来跑去,闷闷不乐。自己送过去的战马财货直接被田令孜收下了,这厮居然还要求再送一千匹马过去,真是贪得无厌。
    韩朗、康元诚二人在灵州苦苦等待朝廷敕封两月有余,结果至今没有回应,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情。可惜当年唐弘夫一手带出来的朔方精兵,而今已经变成了劫掠州县的土匪。
    自己这回,又得玩一出吊民伐罪了,很好!
    第036章 盐州定策
    三月,圣人回长安后下诏改元光启。从本月开始,为光启元年。
    定难军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三月二十一日,王妃折芳霭为邵树德诞下了一个男孩。这是灵武郡王第三个子嗣,一女二子,藩镇事业后继有人,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他们早与灵武郡王绑在一起,若这份基业被外人继承了,他们的富贵便要横生波折,甚至彻底失去。
    三月二十四,匆匆告别妻儿后,邵树德带着铁林军步骑8500人离开夏州,向盐州挺进。义从军也已经募集完毕,八千人左右,比他们提前一天出发,押运着粮草前往盐州。经略军七千步卒三月底、四月初才会走,押运最后一批生产的军械,外加大量草料前往盐州。
    折嗣裕率领的铁骑军已经进驻盐州理所五原县(今盐池县花马池附近)。刺史萧勉本来打算让他们在城外扎营的,结果铁骑军已控制了白池县(今鄂托克前旗南北大池附近),盐州城外四座盐池(乌池、白池,细项池、瓦窑池已停止开采)亦被他们控制,再加上横山党项数千人下山,在纠结了整整一天后,萧勉终于还是下令开门,将铁骑军放了进来。
    折嗣裕也不客气,直接接管了盐州千余州兵的指挥权,同时给宥州那边传消息,令其征发党项丁壮,将囤积在那里的粮草、器械往五原县转运。
    盐州两县的迅速平定,对邵树德来说并不意外,州刺史萧勉的反应,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乱世军头,虽然明知机会很渺茫,但总还会想着挣扎一下,求那万中无一的所谓良机。
    盐州两县,汉民人口不足一万,可以说凋敝到极致了。日后若正式领有此处,还需大力移民。盐州,不仅仅有盐池之利,也有适宜耕作的良田,比如那铁柱泉附近。当然考虑到当地的整体环境,邵树德并不会往这边安置太多的人口,东边银州、夏州的耕地资源还远远没有开发完毕呢。
    盐州二县,最多三万汉民,剩下的,就安置党项蕃民放牧吧——又是一个二元制统治模式的州。
    三月二十八日,邵树德在宥州城住了一晚。
    房间仍然是那个房间,但没藏妙娥不在身边,只能自己一个人睡了。至于问左右城中是否有妓女之事,邵树德还没兴趣,他还是喜欢良家。
    平定宥州五个月,这里几乎没什么变化。城外水草最丰美的牧场空荡荡的,没有人过来放牧,牧草返青之后也不会有人过来。这些地已经被丈量完毕,大概千余顷的样子,东边芦河一带还在大修水库,以后长泽、宁朔二县都会迁移部分汉民过来,额外多出数千顷的土地不成问题。主要的麻烦在于,自己是否能弄到足够的人口?
    土地,自己真不缺,人口,是真的缺。
    二十九、三十两日,邵树德在宥州城召见了附近的几个部落头领,一人赐了一件锦袍,数条锻带。他喜欢找一切机会与平夏党项各部头人会面,刷一刷存在感,增强影响力,免得这些草原人忘了谁才是这里真正的统治者。
    四月初一,大军继续启程。宥州方面提供了万余牛羊作为补给,当地还征发了两千多党项部落牧民帮着转运物资。运输工具则是骆驼,夏、宥二州去年缴获了不少,如今算是派上用场了。
    宥州西距盐州一百八十里,地势平坦,沿途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本来是吴移四部的草场,被经略军骑兵突袭击败后,牛羊、人口被掳掠,剩下的人四散逃走,被其他小部落吸收。曾经煊赫一时的盐州党项吴移四部,至此烟消云散。
    四月初六夜,邵树德进入了盐州城。
    该州内有党项,外接吐蕃,控扼灵、夏,兼有盐池之利,翼蔽内郡,经济、军事方面都十分重要,故历史上屡兴兵戈。今握在手中,邵某人终于放心了。现在横山党项没藏部与自己关系亲密,宥州以南的连绵大山已是内地,今后可以将宥州的兵甲、粮草和军士往盐州那边迁移,并以此地为防御重心,护卫北边草原腹地。
    而也是在这一天晚上,夏州那边有信使过来,说朝廷有旨,加封邵树德为灵州东面行营招讨使,讨伐灵州叛将韩朗、康元诚,但并未就灵、盐二州的归属给出任何说法——理论上来说,朔方节度使辖下还有会州两县。
    “都什么时候了,朝廷还在玩心眼!”邵树德哼哼冷笑,道:“东面行营招讨使,某率大军讨完了不走,谁敢来当节度使?”
    “大帅,田令孜之辈贪得无厌。咱们前后送了两千匹马了,还有不少钱帛牛羊,何必再管朝廷诏令,径直取了灵州便是。六县膏腴之地,数万百姓,岂不都是大帅囊中之物,谁敢聒噪?”铁骑军使折嗣裕刚顺利收取盐州,心气大涨,直接建言道。
    “大帅,朝廷若将朔方之地尽入定难军,这名义有了,招降起来倒也方便。灵州衙军本就苦无钱粮才造反,听闻定难军士粮饷充足,再有大义名分,定纷纷来降。而今只有一个招讨使名义,却有些不美了。”陈诚说道:“不如先收取周边诸县、各军城,再兵围灵州,先涨一涨我军士气,再图其他。”
    “陈判官此乃老成持重之言。”邵树德赞道:“封隐!”
    封隐很快就一副手绘地图挂了起来。
    邵树德指着上面沿黄河依次设立的诸城,道:“回乐、灵武、保静、怀远、鸣沙、温池、定远军城、丰安军城、千金堡(新堡)等,如何取之,诸位可以议一议。”
    卢怀忠、折嗣裕、王遇、关开闰、李唐宾等将都在这边,众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关开闰上前,道:“大帅,今宜分兵。一路偏师,折将军领之,隐匿行踪,取乌池、黑浮图小路,绕道叛军侧后;大帅则亲领主力,以堂堂之师,破温池县,趋灵州城。一正一辅,贼军若出城而战,则后有我军三千铁骑,形势不利;若坚守不出,折将军可从容收取北边诸城、县,大帅收取南边诸县,叛军外围尽失,只剩孤城一座,而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城中存粮有限,定守不长久。”
    “大帅,此计可行。”陈诚看了一眼关开闰,然后道:“巢众入长安之前,朔方军亦不过两万人。后来,唐弘夫带了万人至关中勤王,龙尾坡之战折损了些,入长安之役大损精兵五千余,余众溃散了一些,剩下的跑回灵州。前阵子叛乱,自相攻杀,李元礼败亡,盐州又降了大帅,今灵州兵已不满万,即便算上州兵,亦不过万余,定无力分守各县。大帅将兵三万有余,皆百战雄师,分一军而出,收取外围诸县,定令叛军胆寒。”
    分兵几路,对后世看惯了小说、电影的人来说非常忌讳,认为是昏招,典型就是明末的萨尔浒之战。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将帅喜欢分兵呢?一是现实情况逼得你不得不分兵,二确实也有大利。
    邵树德说是统兵三万有余,但此时跟着他在盐州城里的兵还不满万。折嗣裕在盐州开会,但铁骑军驻扎在州城以北九十里外的白池县。武威军在盐州东南三十里,经略军此时刚刚抵达宥州,义从军在盐州西南。
    “分兵之策可行。”邵树德说道:“铁骑军可先匿藏行踪,不急着收取各县。灵州坚城,某还是想着将贼军诱出来,一战定之。如今,就怕他们不出来啊!”
    第037章 两路(一)
    温池县,北魏年间乃薄骨律仓城,囤积粮草、马料、器械,以备用兵。
    此地在盐州西南一百六十里左右。仓城已废,里面没半粒粮食,县城还在,本有兵数百,临时征发民壮千人,目前共有一千五百兵丁。
    义从军副使没藏结明是第一个抵达城下的定难军大将。他手头有四千余兵,都是从山里带来的子弟兵,各部落皆有,士气很高。之前封隐去横山选兵,给野利部、没藏部送了不少军械,因此义从军如今的装备也好了起来。
    “遣人去喊话。”没藏结明看了眼跟在自己身边的一名幕府随使,对手下吩咐道。
    很快,十几个汉话说得比较溜的党项军士上前,扯开嗓子喊道:“仁义之师,不辱妇女,不杀无辜,不掠资财,所过秋毫无犯。但兵临城下,不许违抗,第一箭要印官出迎,第二箭要士绅投服,第三箭要军士弃械。若紧闭城门,死守不降,攻破之日官吏、军将尽皆屠戮,寸草不留。”
    城头上的人听了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道城外是东面行营招讨使、定难军节度使、灵武郡王的人马,但一水的党项人是怎么回事?莫不是冒充的?
    “张将军……”军士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守城的副将张道。
    “敢言降者,立斩!韩留后待我有知遇之恩,今日便是报恩之时。”张道带着亲兵,一脸凶狠之色,周围士卒被积威所慑,皆不敢出言反对。
    “嗖!”城外第一枝箭射出。
    张道恶狠狠地盯着手下军士,道:“备战!”
    第二枝、第三枝箭次第射出。
    “灵州会有援兵而至,诸位勿忧。”张道继续鼓舞士气,道:“若不至,诸位尽可来取本将人头。”
    三箭射完,温池县城门紧闭,城头人来人往,这是铁了心不降了。
    没藏结明脸色铁青。大帅下令离得最近的义从军攻取温池县,为大军开道,他可不想出什么岔子。
    “攻城!”没藏结明下令。
    党项人也是有攻城能力的。国朝几次作乱,多有州郡沦陷。尤其对以农耕为主的横山党项而言,如果要下山劫掠,如果攻不破堡寨或州县城池,那么注定所获有限。
    没藏结明挑选了三百余人,分成两队,推着云梯便上。温池县城不高,亦无护城河,进攻的难度比宥州、绥州这种大城小了很多,更别说堪称变态的夏州城了。
    云梯是夏州制造的,数量不多,义从军只分到了两辆。以大木为底,下施大轮,上立二梯,中施转轴。车四面以生牛皮为屏蔽,内以人推进及城,则起飞梯于云梯之上,以窥城中,故曰云梯。
    简单来说,如果主将决定蚁附攻城,那么就会出动云梯车。车子下面有六个木轮,外表有防箭、防火处理,内层可站人,这些人推着云梯车向前走。车子上部是折叠式的两层梯子,两层梯子间有转轴连接,打开就可以将两层梯子全放开,梯子前端有钩,用于钩住城墙。
    至于电影里那种扛着梯子直接上的,确实有,但太简陋,对士兵生命不太负责。既容易被守城方烧毁,也容易被推倒。一般来说,有地盘,有军械制造能力的军阀,都会打造这类器械,不然大头兵们心里不爽,阵前哗变就惨了。
    两辆云梯车慢慢地行进到城下。看得出来,温池县没有强兵镇守,准备也不是很充分,但就这个样子,居然也打算死守,确实勇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