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 第630节

    “各坊污水,不得随意排,可通过暗渠、暗河输往城外。”邵树德又道:“街道两侧建槽,收集雨水,排入暗河,污水亦排入暗河。供百姓饮用的是明河,离暗河远一点。暗河淤塞后,定期派人钻进去清淤,故要留好入口。”
    “暗河之水也不能直接排入洛水。”邵树德想了想后,道:“在城外寻一处荒地,挖个大池子,暗河水流入池子。可多备一些池子,入口设闸门,一个池子满后就关闭闸门,静置些时日,再将水通过出口的闸门排出,流入洛水。”
    这个要求也是邵树德临时想起的,其实是英国工业革命时的做法。
    城市污水中有太多人类排泄物,直接排入河流之中,污染水源,英国百姓怨声载道。后来就有人想了个办法,将这些污水排入专门处理污水的水库,让其充分沉淀之后再流出。而污水水库之中沉淀下来的东西也能用,他们定期派人下到库底,将那些成分可疑的“污泥”挖出,卖给农民肥田,一举两得。
    邵树德左一个要求右一个要求着实让封渭有些懵。
    不过他不傻,隐隐约约能明白其中的真意。他所疑惑的,只是有没有必要这么做罢了。但还是那句话,武夫的刀子太快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干就是了。
    第006章 道路与多事
    “天津桥犹存,洛阳已无……”邵树德站在桥头,感慨连连。
    天下石柱之梁四,洛三灞一。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
    洛水上的天津桥是全国最著名的桥梁,北接皇城端门,南望天街和定鼎门,可谓天汉津梁。
    有唐一代,洛水每次暴涨,都会对天津桥造成巨大的威胁。而这座桥一旦损坏,百官到皇城上朝办公就很不方便。
    这个认知,坚定了邵树德在洛阳城外修建水库的决心。
    “郑州,我已下令划归东都镇。”临离开洛阳之前,邵树德与封渭并辔而行,说道。
    郑州,最近二十年是真的多灾多难。两陷秦宗权损失最为巨大,使得这里的社会秩序遭到极大的破坏。
    蔡贼被击败后,郑州得到了喘息之机。逃亡外地的百姓慢慢回来了,户口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好景不长,邵树德拿下河阳之后,郑州就再也没有安生过。
    长达七年的夏梁战争造成的后果虽然没有秦宗权、黄巢那么酷烈,但同样使得当地百姓死的死,跑的跑,人口再度下降。郑州七县,现在只有十余万人了,比秦宗权肆虐那会还要少,乡间地广人稀,百姓疲敝。
    郑州划归东都,纯粹是政治方面的因素。再说直白点,就是为了给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增加一点外围屏障,汝州是这个功能,郑州也是这个功能。
    郑州划过来后,东都镇将拥有一府二州34县、10万9500余户、52万8000余口。
    从数据可以看出,这几年完全没有什么发展,甚至还倒退了。
    张全义时代,他治下的河南府、汝州大概就有三十万人了,当时郑州人口也在二十万以上,几乎与现在没差别。
    战争的破坏,其实可小可大,拉锯战大概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种。
    与之相比,河阳十县就有超过7万户、约36万人,人口密度明显更高。
    “大王,东都若想发展,还得要人和牲畜。”封渭提醒道。
    “你们每个人都想要百姓……”邵树德叹道:“也幸好关中承平二十年,不然哪来那么多人。一府二州之地,重点发展河南府、汝州,待其差不多之后,再整饬郑州。宫城、皇城,不用太急,现在人手不足,将来会有人的。”
    “人从何来?”封渭忍不住问了一句。
    “魏州!”邵树德大笑,策马远去。
    出洛阳之后,他一路向北。渡过浮桥之后,直接抵达了孟州城。
    怀州行营都指挥使李仁军提前接到了命令,前来拜见。
    会面的地点选在孟州郊外,邵树德正在视察一条修建中的道路。此路通往怀州,是孟怀二城之间最主要的交通动脉。
    原有驿道实在毁得不像样。暴雨、过兵、重载马车等等,都对其造成了致命的影响。
    新开建的道路在技术上没有过多进步。沥青或钢筋混凝土不存在,碎石路面成本又高,能有点砂土就不错了。
    这条路的主要进步在于设计。
    路面总宽度不到二十步,邵树德估摸着大概在二十六七米的样子。其中车行道宽五步,也就是7米多点,有效宽度6米多。
    车道两侧分别辟有两三米的路基道,以备将来拓宽之用。
    外侧附设边沟,最外侧栽种林荫树,树与树之间间隔七步(10米出头)。
    边沟是为了道路排水,因此路面按照邵树德的要求做成了有一定弧度。他肉眼看不出来,但估摸着不超过10度,可能就六七度的样子。
    林荫树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明确官民用地的界限,即行道树以内的区域是官府的,以外则是民人的。另外一个自然就是增加美感了。开元二十八年正月十三,玄宗“令两京道路并种果树”,即在连接洛阳、长安的驿道两侧栽种果树——实际操作中槐树、果树、柳树都有,并未严格执行。
    “大王,这路虽然才修了十余里,但看着是真不错。”李仁军看着正处于停工状态的新驿道,啧啧称赞:“这么宽敞的路,是为了打李克用修的吧?”
    邵树德听了笑而不语,道:“还不到时候。”
    如果有选择,当然是把半死不活的朱全忠打掉,再吃掉郓、兖、青三镇了。届时,天下群雄给我拉包围网又如何?
    历史上朱全忠被李克用、李茂贞、杨行密、王建等人联合针对,最后似乎起到了作用,将朱全忠给限制住了。但自己面临的情况又大不一样了。起家于关西,一步步向东,这会其实只有三面有敌,比朱全忠四面皆敌强了一些。而在击破朱瑾、朱威、王师范后,东面就不存在敌人了,战略态势比历史上的朱全忠是要强上很多的。
    “不管打不打李克用,这路看着是真好,该继续修,怎地停工了?”李仁军问道。
    “哪来那么多人手?”邵树德苦笑:“去岁冬至前后,河阳二州丁壮又要去前线厮杀,还要在怀州治河。好不容易喘口气了,修路徭役接踵而至。今年不征发河阳乡勇打仗了,让他们抓紧修路、挖河。”
    什么叫徭役?这就叫徭役。
    政府大型工程,支出的主要是材料费用,甚至连口粮都不出。艰难以前,朝廷在金商修路,“役徒数万”,因为赶工期,又是在山里,死者过半。历史上张全义重修洛阳,给东巡的昭宗居住,也是征发河南府役徒。
    对官府来说,徭役用起来很爽,因为开支不大,但办成了很多事。但心里有点数的官员都知道要努力克制这种冲动,免得激起民变。
    邵树德走到两侧的预留路面上,看着排水沟外侧的草地和行道树,心中暗叹:要是有压路机就好了,碎石、砂土压实了,这路就是划时代的。
    主路可以并排走四辆马车,路基道上还能各走一辆,或者走人或马。边沟外、行道树内,还有宽阔的草地,一样可以走人。
    比起秦驰道的宽度是大大不如,但对河阳来说,却也够了。
    当然,这条路在邵树德的规划中,只是未来国道体系的中等,即二等国道,连接州与州之间的道路。
    连接主要城市以及商业、军事重镇的是一等国道。
    连接县与县之间的是三等国道。
    三级国道体系之下,还有乡间土路,作为全国交通网体系的补充。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旦战争打起来,对公路的依赖和争夺,始终都是永恒的。
    商业的发展,对公路、航道的依赖,也是永恒的。
    “魏博没甚动静吧?”邵树德徜徉在草地上,看着路旁的槐柳,问道。
    “魏博退兵了,应是有所畏惧。”李仁军答道:“大王,可需要进兵卫州?”
    “稍安勿躁。”邵树德摆了摆手,说道:“我要先等等其他战场的消息。魏州可以派使者过去打探一下,此事我来安排。罗弘信愿意给朱全忠那么多钱粮,宁不给我耶?”
    老实说,罗弘信对得起朱全忠了,绝对不枉他叫的那声“六哥”。
    压在卫州的军队吸引了好几万夏军,大冲突没有,小规模厮杀三天两头发生,气氛十分紧张。他还额外给汴州输送了百万斛粮豆、两三千匹战马、二十多万缗钱及大量绢帛,以魏博之富庶,这也不是什么小数目。
    “末将明白了。”李仁军说道。对魏博动不动手,何时动手,完全取决于其他战场的结果,这让他稍稍有些心烦。
    濮州战场上,梁汉颙、邵伦二人被压在濮州,形势不容乐观,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破局。
    汴州战场,大军次第北上、东进,进一步挤压梁人的空间。
    折宗本攻下了亳州七县中的四县,目前正北上宋州,驻兵柘城。
    天德军一路东行,在中牟与梁人战了一场,稍有不利,但并未退却。
    尉氏县的梁人拼死抵抗,召集大量乡勇,被团团围困,据闻朱全忠有意出兵救援尉氏。
    但总的来说,折宗本的目的似乎还是以占地为主,进攻为辅。这应该和夫子、乡勇大量放归,前线兵力不足、物资不足有关。待牢牢控制朱全忠无暇顾及的亳、宋、颍、徐、宿等州后,钱粮充足的情况下,便可以投入更多军队——届时恰好返回晋绛的各军也休整得差不多了。
    “大王,有河北的消息。”野利克成走了过来,递上一封军报。
    邵树德接过看了看,赞道:“义兄打仗还是这么勇猛。”
    李克用平定幽州叛乱后,一时间远近咸服,没人敢动。于是他带着晋、燕、定兵十余万南征,先在瀛洲大破王镕、卢彦威联军,随后趁势袭占景州,进围沧州。
    王镕不甘失败,集兵再战,于漳水击败晋军,反过来包围景州。李克用解围沧州而去,又在漳水之畔击败赵兵,王镕仓皇退回镇州。
    而就当李克用打算继续围攻沧州的时候,他收到了河南夏梁战争的消息,顿时偃旗息鼓,不再打了。
    据闻李克用欲与王镕、卢彦威讲和修好,共抗邵树德。
    “河北局势大变,河中、塞北、河阳,从此多事矣。”邵树德将军报递给李仁军,让他自己看。
    李仁军看完后沉思不已。
    “卫州那边,暂停一切挑衅行为。”邵树德说道。
    第007章 河阳与柔州
    乾宁四年六月十八日,黄河河面上“粮船商舶,前后相望,扬帆无阻。”
    河阳节度使宋乐最近发现了一件事情,梁军水师出动频次大减,不太愿意动窝了。仅有的几次到河阳三城示威的行动中,仔细一点的人都能看出,梁军船只似乎维护不利,稍稍有些破烂。
    水师是一个每年都要花钱维护的兵种。船板、帆缆都需要定期修缮乃至更换,船体要做保养,要上漆。如果是海船,甚至要定期拉到船坞内,刮一刮船底,然后涂抹防海蛆的东西,每一项都要花钱。
    可以肯定的是,梁人财政出现了问题,导致水师船只维护不力,出动频次大减。
    而这种情况,自然给陕西、河中、东都、河阳四镇之间的水上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六月十五日,十艘船只从孟州出发,满载粟米、豆子抵达了洛口,当天返回。
    十六日,二十艘船载运了三万斛粟麦抵达汴口,当天跑路返回。
    今日,又有二十余艘船只满载粮豆、干草、肉脯、酒抵达了汴口。
    连续的成功运输让夏军上下大为振奋,因为这意味着运输成本的极大降低,可以减少征召运粮夫子,可以在前线堆更多的兵力。
    河面上热热闹闹,乡间也热火朝天。
    夏收已经进入到了中盘甚至接近了尾声。
    曾经策马持弓到郑、汴、滑大闹的土团乡夫们挽起镰刀,不顾烈日的炙烤,奋力收割着田间的小麦。
    老天爷很给面子,金黄色的麦粒被拍打下来后,又起了大风。农人们身体疲累,但喜气洋洋,顺风扬谷,将瘪谷、草屑吹去。母鸡带着它的孩子们撒着欢儿追逐着瘪谷,啄食个不停。老牛被关在牛栏里,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那些谷子,嘴里咀嚼个不停。
    先一步收割的农户甚至已经晾晒完麦粒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麦子收起来,然后看着满满的谷仓,心中特别踏实。
    嗯,隔壁的泽潞也刚刚收获完毕,但好像不太够吃。李罕之的人马蠢蠢欲动,似要南下劫掠。他们甚至连理由都想好了:河阳节度使宋乐招诱泽潞百姓,二州十六县百姓多有逃亡南下者,夏人将其匿了下来,安置到新得的河阴、汜水二县。
    诚然,这是事实。就李部军士那个鸟样,上党百姓是真受不了他们,逃亡很正常。宋乐对逃亡过来的百姓全数收留,分批安置到河阳(黄河以南部分)、汜水、河阴三县,基本没怎么遮掩,根本不怕,你能奈我何?
    李罕之等人看在眼里,咬牙切齿。但左思右想之下,实在不敢造次。尤其是陈许大战结束后,十万梁军覆灭的消息震惊天下,李罕之本人又有些小心思,便始终没有动手。
    抢河阳,还不如去抢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