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锦鲤娘子(种田文)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锦鲤娘子(种田文): 锦鲤娘子(种田文) 第105节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吖
    第127章
    “许掌柜, 何掌柜楼上请。”韦飞鸿穿着一身青蓝色的束腰对襟长衫,亲自出门将几位掌柜的迎进了云裳阁。
    旭日初升,碎金般的阳光洒满大地, 春风柔和,花红柳绿, 世界一片生机勃勃。
    站在柜台后, 安宁往斜对门看去, 正好见到韦飞鸿和那几位布坊掌柜,他们言笑晏晏,一起跨步走入云裳阁。
    莲荷也瞅见了, 啧声嫌弃道, “还真有人上钩, 太天真了,云裳阁的人还能有好东西?”
    “算了, 吩咐下去,叫大家好好干, 晌午给大家加菜。”他们成立商会, 泽秋帮忙进货, 又叫姜掌柜提醒了诸位掌柜, 桩桩件件, 做的足够了, 他们非要和云裳阁做生意,谁也拦不住。
    安宁今儿穿湖蓝色的襦装, 鬓角一支点翠簪,眉心一粒桃花形花钿,显得气质柔雅,越发温婉动人。
    “去集市上看看, 有没有卖花儿的,买几束鲜花回来放在铺子里,添几分自然香。”
    ”这几匹布堆放的太乱了,你们按照颜色深浅重新摆放一次。“
    安宁在铺子里转了几圈,不停的安排事情,开店做生意,尤其是做衣裳和脂粉首饰这行,铺子里一定要整洁又干净,装饰漂亮,态度温和,客人才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忙碌了一个时辰,她出了身薄汗,恰好何慧芳也领着小石榴来铺子里玩耍,安宁弯腰抱抱小家伙,“跟娘亲去二楼玩好不好?”
    小石榴仰起脸,点点头,奶声奶气的说好。
    走到二楼厢房里,何慧芳把从家带的冰糖雪梨羹拿出来,“安宁,你咳嗽还没好透,趁热喝了这碗汤,润肺止咳哩。”
    “好,娘你辛苦了。”安宁笑着接过食盒,坐下来小口的吃冰糖雪梨羹,梨汁清新再加上冰糖的甘甜,吃起来十分清润。
    何慧芳笑呵呵的看着安宁吃,“辛苦啥,好吃吧,小火煨了一个时辰。”
    见安宁满足的点头。何慧芳心里很高兴,安宁在她心里就如亲生女儿一般,她也喜欢瞧安宁吃东西,安宁和泽秋刚成亲时很瘦,现在脸颊上终于养出点肉了,何慧芳心里很是自豪,说明她照顾的好哇。
    “小石榴,奶奶去隔壁找陆大妈聊会子天,你和娘亲玩一会。”何慧芳站起来往楼下走,最近隔壁熊奶奶回乡下了,她和饭馆陆大妈走的最近,顺便和饭馆厨子,也就是陆大妈的儿子学点新菜色。
    安宁放下碗,笑盈盈的说,“好,娘你去吧。”
    小石榴是何慧芳带的多,但他也喜欢缠着安宁玩。安宁一有空闲,就搂着小石榴给他讲故事,念诗、念古籍,小石榴记性好,虽然才两岁半,已经会背不少诗词了,安宁准备等他再大些,就教他学简单的字。
    “娘,我要听故事嘛。”小石榴今天穿的是红底黄纹的棉褂子,看起来还真像一颗小石榴,脸颊肉嘟嘟的,小手粉嫩,哼哧哼哧的爬到安宁腿上坐好。
    安宁握住小石榴的手,低头温柔的看着他,“嗯……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好不好?”
    ……
    “韦掌柜,你千万别骗我们。”云裳阁二楼,许掌柜握着笔,迟迟无法下决心签字,“我签了这份字据,你们云裳阁就要准时供货,你要是涮了我们,会逼死我们几个。“
    韦飞鸿严肃的点头,沉声说,“那是自然,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你们背靠云裳阁什么都不用怕,清源商会……算得了什么?”
    “好,我签。”许掌柜想想也是,云裳阁的名头响,势力大,他原本就不相信清源商会能打败云裳阁,还不如早些投靠。
    等许掌柜签完,何邓几位掌柜也咬牙签字画押。
    “好了,今后我们便是朋友了。”韦飞鸿拿起字据,吹着上面未干的墨渍,满脸都是笑容,“布就在仓库中,我们头次交易,我再让利两成,亏本卖给你们,预祝各位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了。”
    不一会,许掌柜,何掌柜等人装满一马车的料子,兴高采烈的回了自家布坊。
    新料子便宜,虽然是不好卖的月白,雪色料,可对于很久都没开张的他们,已经是久旱逢甘霖。
    云裳阁的新管事阿青端了一杯茶放在韦飞鸿面前,蹙眉疑惑的说,“原价卖给他们便是,你为何还要让两成的利,总部不会同意的,恐怕还得用你的私银平账。”
    “无妨,我私人出便是,正所谓舍小利得人心,云裳阁想要在清源县立足,孤军奋斗成不了。”韦飞鸿掀开茶盖,吹了吹热气,小啜一口,“我想成立一个以云裳阁为首的清源商会,”
    阿青把手放在韦飞鸿肩膀上,对他点点头,“我相信你一定做得到。”
    这时候账房先生云伯来送账簿,透过门缝刚好看见韦飞鸿抓着阿青的手,并将阿青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二人有说有笑。
    云伯年近五旬,为人比较古板,是从青州过来的老账房先生,他摇头叹气的避开了,恨铁不成钢的小声嘀咕。
    “有伤风化,唉——”
    ……
    四月是踏青的好季节,树都绿了,沉寂的万物复苏,百花齐绽放,梨花胜雪,桃花似霞,鸟雀儿站在树梢上叽叽喳喳,人间温暖了,蜜蜂、蝴蝶也纷纷出来活动。
    云裳阁推出了新款衣裙,宁秋阁当仁不让,也推出了最新的花样子。
    安宁还举办了一个活动,对容貌不自信的姑娘可以来宁秋阁接受免费的妆发改造,吸引了很多上年纪的夫人太太们过来体验,这阵子清源县百姓们最爱聊的话题便是哪家夫人看起来不起眼,原来打扮以后那么好看。
    人靠衣装马靠鞍,原来是真的。
    而云裳阁没有安宁的好手艺,在胭脂水粉和首饰上败落一成,不过在卖衣裳上,两家打了个平手。
    云裳阁的新花样都是直接从青州拿的,青州有不少好的裁缝师傅,而宁秋阁只靠安宁画花样子,能打成平手已经很不容易了。
    徐阿嬷听莲香说了,很是气不过,这两年沈家人待她很好,吃住都照顾的很体贴,去年冬天徐阿嬷摔了一跤,把腿摔伤了,要不是沈泽平来看她,发现了躺在屋子里动弹不得的她,她这老婆子恐怕连命都没有了。
    后来安宁沈泽秋给徐阿嬷请大夫,还专门雇了个性子文静的丫头照顾徐阿嬷的起居,徐阿嬷渐渐的把自己也当做了宁秋阁的一份子,现在听莲香说那云裳阁这般猖狂,挥挥手叫莲香拿来纸笔,她也要画几款衣裳。
    等徐阿嬷画的画样本到安宁手中时,已经是四月中旬,上面的衣裙款式简洁大方,设计的很巧妙,更适合贵妇人穿。
    唐夫人一见就很喜欢,定了好几套新衣裳,还带着乔儿一起买了许多胭脂水粉,唐老爷喜欢乔儿,前不久给了乔儿名分,现在她和王姨娘一样,都是唐府的姨娘了。
    不过王姨娘能长宠不衰,手段还是很厉害的,听说最近唐老爷身体好些了,又把王姨娘从别苑接了回来。
    唐夫人付完了钱,笑问何时能来取货。
    “最近铺子里订单多,人手不足,最快也需半个月。”安宁有些抱歉。
    唐夫人蹙起眉,“为何不多招些人?”
    安宁当然想过多招人,可惜大部分女工都只会简单的缝纫,绣活精湛,心思聪慧的女工是凤毛麟角。
    “沈娘子,你要想做大做强,铺子里没有人才怎么能行?”唐夫人很欣赏安宁的为人,也看得出宁秋阁和云裳阁之间的□□味,唐家在乡下的田庄、小作坊一直是她在打理,她之前打扮素了些,但并不是没有见识的妇人。
    “现成的招不到,沈娘子可以自己培养。”
    安宁点点头,“多谢唐夫人提醒。”
    ……
    “哎,你听说了吗?昨晚上云裳阁的韦掌柜被人堵在巷子里,头上套着麻袋,狠狠的揍了一顿!”
    “住在边上的人都听见声音哩,提着灯笼走出去一看,哎呦,韦掌柜被揍得直不起腰来,打他的人早就一溜烟跑没影啦……”
    五月的某天清晨,宁秋坊一开门,莲荷就从别处听来了这个消息,开心的转述给安宁听。
    安宁往斜对门看过去,果然没见韦飞鸿的身影。
    关于韦飞鸿挨揍的原因县里众说纷纭,传得最盛的是说韦飞鸿作风不好,和有夫之妇勾搭上了,惹得人家丈夫不满,找人在巷子里堵住他,将他暴揍一顿,还有的更离谱,说是上一任方掌柜气不过韦飞鸿抢了自己的位置,找人报复他。
    但安宁细细琢磨了,更倾向于另外一种猜测,便是许掌柜找人干的。
    上个月许掌柜他们进了云裳阁的货,好好的风光了一阵,姜掌柜特意去说了,进了云裳阁的货,沈泽秋带回来的就没他们的份。
    许掌柜得意忘形,指着铺子中络绎不绝的客人,表示自己的生意起来了,“从今天开始,我退出清源商会。”
    后来安宁听到消息,韦飞鸿只在第一回 给了充足的货,剩下两次是十几二十匹的给,远远不够卖。
    更有传言,说韦飞鸿贪心不足,要他们拿股份换货。按照许掌柜的脾气,气急了找人狠揍韦飞鸿一顿,也说得通。
    “多行不义必自毙,该。”何慧芳翘着腿,感觉到大快人心,这韦飞鸿不是好东西,许掌柜等人也是墙头草。
    安宁也叹息着摇头。
    她在心里算了算日子,“再过半个月,泽秋和胡掌柜也该回来了。”
    想到这个何慧芳心里就欢喜,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些日子她每天都在为泽秋悬着心,就盼着他们平安的早点归来。
    “今晚上早点关门,我在隔壁饭馆儿学了几个新菜,晚上做给你们吃!”何慧芳喜滋滋的说。
    清源县借住的宅子小,何慧芳没法像在桃花镇时那样,一片一片的种菜,可一点不种她憋的慌,想法子沿着院墙开垦了几条三尺宽的地,种了些小葱、小白菜,还有些韭菜和南瓜,看着菜苗儿吐出绿芽,何慧芳心里便高兴。
    她提着菜篮子回到家时,赵大妈已经把地浇了一遍。
    “今天咱们做红烧肉吃,赵大妈,你领着孩子们在院里玩,我和文婶一块做就好哩。”赵大妈眼神不太好,何慧芳很少叫她进厨房,怕她一不小心碰到火、刀受伤。
    做红烧肉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做出来才好吃。
    何慧芳按照陆氏饭馆的做法,把肉块洗干净后沥干,再起油锅把准备好的桂叶、八角、葱段等大料爆香,之后加入肉块一起翻炒到肉变色,把炒好的肉块盛出来,接下来就是炒糖色哩。
    这可是做红烧肉的重头戏。
    何慧芳往锅里加了一勺油,小火慢慢的翻炒冰糖,直到冰糖全部融化,冒起了小泡泡,这才将炒过的肉块加进去继续翻炒,在翻炒的过程中加入酱油等酱汁,等每块头都均匀的裹上糖汁,颜色也变深以后,加水小火慢炖,直炖到酥烂绵软,再大火收汁。
    做好了以后肉香味扑鼻,光嗅到香味就勾的人口水直流。
    天慢慢黑下来,安宁他们也到了家门口,何慧芳刚好把剩下几个家常小炒菜也做好了,笑盈盈的招呼,“饿了吧?洗把手,咱们可以吃饭哩。”
    说罢进灶房里,把红烧肉端出来,只见肉块红似玛瑙,盈盈近乎透明,几粒白芝麻和碧绿葱丝点缀在上头,任谁瞧了都想吃两口。
    而此时此刻的宛县,却是另外一番光景,胡雪琴在饭厅等李游回家吃饭,可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如此反复几次,还没见人回来。
    差人问了才知道,李游还在大牢里审问土匪。
    “带我去找大人。”胡雪琴叹了口气,拿上纸伞去了大牢门口。
    也是这时,赵全和卫石冒着雨往县衙门口来了,神情很是疲惫,把门叩开以后焦急的问,“你们大人和夫人在吗?我们的船在半路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点二更~谢谢留评的小可爱们~
    好久没发红包啦,给本章留评的小可爱们发红包
    晚点二更呐
    第128章
    衙差们认得赵全和卫石, 忙派了两人去大牢通知李游。
    天边划过几道闪电,不一会轰隆隆的几声闷雷响起,雨越下越大了。
    宛县城外几十里远的地方, 有个叫做瓮桥的小湾,沈泽秋他们的船撞出了一个大洞, 没法继续往前开, 只好停在瓮桥, 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十分的荒凉,沈泽秋和胡掌柜带了近一万两银子的货, 大意不得, 忙找了间废弃破庙, 招呼大家把装货的木箱子抬到破庙里,再盖上油布防雨。
    忙完了以后, 沈泽秋才把湿哒哒的衣裳脱下来,放在篝火上烘干。
    “魏镖头, 你也坐下喝点酒, 烤烤衣裳吧。”沈泽秋对站在破庙门口打量地形的魁梧汉子说。
    他们这回进的货多, 四五个人押运显然不够, 幸好金陵城内有很多镖局, 沈泽秋他们雇了魏氏镖局帮忙押镖, 一路走来平平安安,谁知人祸躲了, 意外没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