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种田指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60节

    高长松想多亏高中历史老师的生动讲解,让他现在都记得唐人的酷炫穿搭。
    正如他所料,看过哪些颜色后,刘毅立刻拍版一年供高长松1500匹绢,且刚才看过的,他都要在高长松这各定200匹,他摩拳擦掌,已经等不及看这些布匹在长安大放光彩了。
    高长松也很高兴,他请刘毅在金沙楼吃了一顿,刘毅对腐乳与面筋赞不绝口,他走过这么多城市、国家,乌斯藏是最让他欣喜的。
    却听高长松高兴道:“刘郎若是爱这腐乳,不妨多带些回去,您那1500匹绢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想吃多少都管够。”
    刘毅听后却一激灵,他惊疑不定地看向高长松,过半晌才说:“这腐乳莫不是……”
    高长松:“我家做的。”
    刘毅:“那这面筋……”
    高长松:“也是我家做的。”
    刘毅此时何止肃然起敬,他看高长松的眼神跟看高人差不多,他最后憋出两句道:“听闻十二郎可御百种妖兽……”
    高长松面无表情地回应:“那当然是做不到的。”
    刘毅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没妖孽到极致。
    哪里知道高长松来了个大喘气道:“谈不上驭兽,不过是妖兽与我亲善罢了,一方水土养一方妖,乌斯藏的水土好,精怪也淳朴,于家村的白仙且不说是瑞兽,我家的乌云也多年受佛经熏陶。灰鼠要眼下跟左小道长在一块,定是清心寡欲,至于驩头……”
    话还没说话,刘毅就颤巍巍道:“郎君可驭四兽?”
    高长松指正道:“并非驭兽,只是我们私交甚笃罢了。”
    刘毅:那也很变态好吗!
    ……
    刘毅主仆还要在乌斯藏带半个月,他先定了一批各色布匹带回,大部队等绢布送到再说,他还说要好好浏览乌斯藏,看这沿途的风景与山水,看究竟是怎样人杰地灵之所能培养出高长松这样一朵奇葩。
    高长松:喂!
    次日,黄千里终于姗姗来迟,敲响了高长松家的大门。
    高长松看他,还有些奇怪,他以为黄千里第二天就会来拜访,熬到今天,未免也太沉得住气了。
    哪知黄千里上来就拱手道:“对不住,眼下才来拜访。”他大吐苦水道,“也不知怎么,许是那日在江上吹了风寒,次日我只感头痛欲裂,休息了几日才勉强能下地,看来上巳不可勉强,还是得多穿些。”
    高长松听后却觉得有些不妙,问他:“你怎的疼了。”
    黄千里一拍大腿道他也不知怎的,你说风寒也没有打喷嚏咳嗽,可就脑壳一抽一抽地疼。
    他是个惜命的,这年头感冒都能死人,不就要好好休养吗?
    高长松地铁老人看手机表情。
    不会吧不会吧,一杯二十度的酒哎,竟然就宿醉了?
    你这也太菜鸡了吧!
    第70章
    高长松听黄千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顿时无语,听听这都是什么,不过喝杯小酒就宿醉头疼多日,竟以为自己患头风,亏你还自称酒豪!
    他又觉着黄千里为此惶惶不得终日,十分可怜,打断他的诉苦道:“并非患不治之症,不过是喝醉后头晕罢了。”还好心递台阶道,“我那酒你也是知道的,香味醇,劲儿大,甭说是你,我头次饮后还在榻上歪了三两日呢!”高长松心说,哎,我如此抹黑自己,也够给面了。
    黄千里愕然,酒香醉人他也不是没说过,常有友人喝两斤清酒同他告饶,说自己不胜酒力,黄千里还笑他,说自己千杯不醉,对方酒量怎如此之前,堪为大丈夫吗?
    眼下风水轮流转,给一杯放倒的变成自己了,黄千里赧然,身边无人胜似有人,他鬼祟地凑近高长松问:“其余人饮这酒……”
    高长松从善如流道:“自是不如黄四郎的。”
    黄千里这才松口气,问高长松此酒如何卖。
    他也不问怎样产的,这可是人家的机密,只问:“此酒价钱如何,可产多少?”
    高长松掐指一算,其实唐代酒价还是很高的,以粮价做对比,一斗米大概是十五青铜钱的样子,酒是粮食酿出来的,又有清浊贵贱之分,目前最便宜浊酒,一斗是五十钱到一百钱的样子,而清酒最低也要一百五十钱,多至三百。
    如此看来,酒价可高。
    浊酒高长松是看过的,酒液浑浊,有的甚至是绿色的,表面飘着让他望而却步的微生物,至于味道,他没尝过,只听高澈砸吧嘴道:“有些齁,有点酸,还没有茶水好喝。”
    高长松听后整个人都斯巴达了,这是搜了啊,这玩意喝下去真不会窜稀吗?!
    浊酒质量如此之遭,是不能做酒醅的,高长松只能买清酒来蒸馏。
    他计算了一下成本,试探性提出数字道:“一斗一千百钱?”
    这价格其实是很高的,一千百钱,那都能买一头老驴子了,其实高长松选用的是一百五十钱一斗的廉价的清酒当原料,按先前算,五百钱的清酒能提纯出一斗的蒸馏酒。
    高长松苍蝇搓手:天呐,这真是暴利行业啊!
    哪知黄千里听后瞪大眼睛,脱口而出道:“不可!”
    高长松:???
    太贵了?
    他脑中灵光一现,立马懂了黄千里的意思,果然听他忧心忡忡道:“价贱如此,倘若卖了,就是明珠蒙尘啊!”他诚恳道,“我家卖酒水多年,哪怕是大食来的素酒,那可供王公贵族的,也不如此酒,劲儿大是大,但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堪称绝品。”他一拧脖子,以痛苦眼神道,“两千,不可再低了!”
    这酒本来就不是卖给平头百姓的,普通老百姓哪怕是浊酒都买不起啊,否则高澈也不会只在逢年过节时喝过。
    既然是卖给富户公子哥,那价格不亲民也是可以的,只要物有所值就可。
    黄千里也帮家采买多年,清酒浊酒葡萄酒各质量的他都品过,否则也不敢自称酒豪了。
    他对高长松侃侃而谈:“这酒且别说是在乌斯藏内买卖,哪怕是卖入长安,给王公贵族引都是可的。”
    黄千里家卖香料,有上家也有下家,上家原料中有几味都是大食那产的,那都是走丝路送来的,黄家把香料卖给走到长安的胡商,对方转几手,价越转越高。
    他想高长松这酒给他要两千文,等到长安,怕不是要四五千一斗了。
    卖贵了高长松自然是乐意的,问题就是产量了,他跟黄千里一五一十说了:“我虽能做这蒸馏酒,酒坊却没搭好,自个儿连酒曲都无,酒醅就更没了。”
    所谓的酒醅,就是没经过提纯的酒。
    黄千里福至心灵道:“那……”
    高长松点头道:“酒醅还得从四郎那购得,也不买太贵的,一百五一斗的便行。”
    之后又谈了一大坨骡子,进价几何啊,能不能便宜些啊,每月能送多少给黄家啊等等,念得口干舌燥,太阳西落才回去。
    ……
    许是见貔貅后沾了财气,高长松的事业迎来了小爆发,染坊开得好,酒水也要挣一大笔了,就连腐乳面筋等豆制品,也卖得很好。
    这卖得好还多亏赵德斌。
    赵德斌也是一奇人,他本就有江湖杠把子的气魄,三教九流之人无一不结交的,昌都一带的货郎隐以他为首,落他人情,听他调度。
    这几日,他来拜访高长松,当时高长松正在煮汤饼,他家前日吃了半只鸡,鸡汤留了下面,还卧几枚蛋,高翠兰她们吃得鼻尖冒汗。驩头的鸟喙啄起来不大得劲,发出了叭唧叭唧的声响,乌云还鄙夷地看了他一眼,转而优雅地舔爪子。
    论理说驩头是鸟,乌云是猫,他们当水火不容,可谁叫驩头这鸟太大也太憨,乌云不跟他一般见识,二者井水不犯河水,过得还挺好。
    赵德斌见高家吃午食挺诧异,他家一日只吃两餐。
    高长松请他吃,赵德斌推辞三轮还是坐下了。
    吃饱喝足后赵德斌跟高长松说,他准备把古格南部的一块地包下来,组个市场卖货。
    按他的话说:“北至突厥,南达南诏,市场上都可见我乌斯藏的货物。”
    看他那意气风发的模样,高长松不得不抚掌赞叹:“赵郎好志向。”却不免问道,“你欲在市场上卖何物。”
    只见赵德斌勾唇道:“自是什么都卖,十二郎家的腐乳、绢布、面筋,但凡是能往外走的都要卖,消息、口信,哪家的货价最贱最好也是能卖的。”他话锋一转道,“可论卖最多的,定是琉璃。”
    高长松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乌斯藏唐风盛行,若论经济发展,是不如大唐的,可这有一项物件在唐卖得却很好,那就是琉璃。
    古法琉璃,是在“琉璃石”中加入“琉璃母”后烧制而成的装饰品,在大唐很是风靡。
    你若说唐产不产琉璃,那是产的,可唐地界上的琉璃原料并不多,且较之西域,手艺较为落后,比起本土的青瓷白瓷,唐产琉璃很不能打。
    因此大唐的琉璃,十有八九都是丝绸之路沿途国家产的。
    乌斯藏就是产琉璃大国。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越是推崇佛教的佛家,用琉璃之风便越盛。
    在佛教中,琉璃被视为“七宝”之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琉璃,是身心澄澈的代名词。
    乌斯藏是佛教大国,修行者不少都求洗尽铅华,练成一颗琉璃心,在此风气下,他们的琉璃件需求很大,匠人心向佛法,打造出来的作品精美,寄托着他们的佛心。
    赵德斌解释道:“我观东部诸国,欲购琉璃之人多矣,可买卖起来却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有的商队有,有的无,有的货好,有的捞,我们货郎人少力微,想跟大胡商一样什么都卖是不可能的,只能捡一件。”
    “买不起好货就告诉那些家境富裕的郎君哪儿能买到,他们若想要小琉璃玩意儿,就由我们送上。”
    高长松听得不住点头,赵德斌这法子好,高长松游长安时将东西市都逛了一遍,不曾见过琉璃专卖店,东市收奇珍异宝的铺子里倒会有些,跟百越的珊瑚、南海的珍珠放一块。
    可在信佛的大家中,琉璃饰并不少见。
    赵德斌这行径,说白了就是垄断销售途径,操作好了很能得利。
    其实,等到开元年间,唐代就冒出一个叫王元宝的人物,做了跟赵德斌一样的事,只是对方的店开在长安西市。
    不出十年,王元宝就富庶到令唐玄宗侧目的地步,唐玄宗甚至感叹:“我是天下最贵的人,王元宝是天下最富的人。”
    听见这话,王元宝不仅没有得意,反而想起了自铸钱币最终饿死街头的邓通,与跟王恺斗富,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石崇。
    胆战心惊的王元宝次年就散尽家财,跑到乡下教书去了。
    高长松与赵德斌交情不错,听他说此壮志,自然要请对方喝一杯,他将腐乳等物在赵德斌那寄卖,只说祝他能如愿以偿了。
    ……
    高长松这事业节节高,他的腐乳也终于经二道贩子卖入长安。
    说二道贩子,其实中间转了不知多少手,价格也翻了五倍不止。
    钟离珺吃腐乳也是偶然,他时常在西市转,那些卖吃食的商贩都认识他,毕竟不是每位仙人都像他一样接地气,也不是每位仙人都能吃二十三碗馄饨的。
    此时胡风盛行不假,可西域来的新吃食、新玩意,也不是人人都敢吃的,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行。
    钟离珺修行多年,不说百毒不侵,食物中毒却是不怕的,他碰见新吃食,会率先尝试一番。
    腐乳说来也有趣,是跟葡萄酒一起卖的,胡人的店铺连成一片,金发碧眼的胡姬看见钟离珺眼前一亮,以生硬的汉话招呼他,问他要沽酒吗,还说店里来了乌斯藏的新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