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种田指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92节

    李太石是真的紧张耳鼠,他说:“甭看他这样,是我一手带大的,自从母鼠肚子里生出起,便跟我形影不离……”
    耳鼠长得还是很可爱的,兔头、长尾,身体其他部位像老鼠,李太石的这一只毛比较长,遮住了他的老鼠爪子,看上去萌哒哒的。
    他的战斗力可能不咋地,只能使出“犬吠”跟“撞击”,可就跟肥遗鸟一样,耳鼠的肉也很有用,可以治大肚子病,吃上一口还能百毒不侵。
    大肚子病就是后世的血吸虫病,在这个感冒致死的年代,又是种不治之症。
    高长松使出德鲁伊技能,聆听耳鼠的心声。
    只听见……
    “呵呵,仆役。”
    高长松:。
    啥?你说啥?
    他惊呆了,那摸一下就一灵石的雪里红都不至于如此狂妄!
    再阅读耳鼠的心声,只捕捉到些碎片,从只言片语中,高长松已经脑补出李太石供他如同供猫主子的情形了,那真是成日里哄着,对他极尽宠爱之能。
    高长松:。
    至于为何不吃……
    耳鼠:“哎,腻了腻了,长卿、羽涅、辛夷、青黛、半夏,就不能换点我没吃过的草药吗?真没意思……”
    由于他长了兔头,是食草动物,太仆寺卿家都是喂各种有利于耳鼠成长的好药材。
    高长松瘫着一张脸道:“没问题,吃太好了,饿两顿就行了。”这不就是吃腻猫罐头的猫主子吗?
    耳鼠是听得懂人话的,听高长松话后立刻气愤地“汪汪汪汪汪”,充分表达他的不满,而李太石则变成了豆豆眼:“啊?这……”
    高长松一副老神在在模样道:“肯定不骗你,饿上两顿就好了。”
    耳鼠:“汪汪汪汪汪汪汪!”
    等李太石将信将疑地离开后,高长松才扒着巴侠的肩膀道:“怎么回事?为什么耳鼠的事情要找我?!”
    他是真不能理解!
    巴侠疑惑:“额,因为十二郎有善驭兽之名?”
    高长松:。
    这都是虚假的!!
    巴侠:“哎,我早就听说过了,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那都不仅仅是善驭兽了,是异兽看见他就心生欢喜吧?
    高长松听后百口莫辩,哎,某种意义上也没错,但……
    罢了罢了,乏了,就这样吧。
    ……
    去梨园的事一拖再拖,对高长松来说还有件要事,便是将《白骨精炼成手册》送去拍卖,不过这年头,拍卖不叫拍卖,而是叫“唱衣”。
    唱衣这个活动说来奇怪,竟然是从寺庙兴起的,一开始是为了处分圆寂僧人的私人所有物。始自寺院的拍卖活动对俗世影响颇深,唐高祖武德年间就曾经抨击过此类活动,没错,就是最近几年才喷过唱衣,结果肯定是没什么用的。
    此时此刻,这兴起于寺庙的活动早已走入民间,跟西幻小说中一群人神神秘秘带着面具去古堡不同,大安的唱衣活动是在茶坊举办的,看起来简直像卖地摊货。唱衣人自然是组织方请来的德高望重大能。
    为防有人杀人夺宝,来参与的人大多做了伪装,譬如用三十六变改头换面之类的,高长松也想去见识一下,因此买了商城的一次性光学伪装仪。
    他要用科技打败修真!
    当然了,光学伪装仪是很有效果的,恐怕照妖镜在这儿,都看不出他长什么样吧?
    那些先前收来的平平无奇的剑,也送来了,听说因为唱衣底价较低,偶尔会有贫穷的剑修学徒来捡漏。
    哎,也不是他们一开始就那么穷,这是师兄师姐的教诲,钱要用在老婆身上,那些个练习用的,买个普通的就成了,都是消耗品,没必要。
    高长松送来的剑有的便宜,有的卖出了不错的价格,他肯定是赚的。
    那么,他有没有看到其他心仪的产品呢?
    “紫竹种一袋,可有人需?底价十块灵石。”
    这高长松是肯定要的,以后养熊猫宝宝,能不提供最鲜嫩的紫竹吗?那肯定是不行的!
    好在基本上没人跟他竞争这个,一袋种子顺利入手。
    但让高长松没想到的是,紫竹的种子没人要,可是竹竿却引起了狂购,他不得不询问了一下身边穿的严严实实的巴侠。
    巴侠瓮声瓮气道:“因为紫竹不怎么好种啊,听说凡俗的土壤上生不出紫竹,只有灵气充沛之地才可,而且紫竹的生长周期较长,之后倒还好,就是这发芽,听说要不少面对呢。”
    高长松目眦欲裂,不是吧吧吧吧吧吧!
    完了完了,他已经想到自己去商场买配套营养液的未来了,只希望能便宜点。
    巴侠还说:“竹竿就不同了,那可是上好的炼器材料,南极仙翁有一根拄杖,就是紫竹炼制的。”
    高长松:懂了,就是说尊贵的滚滚要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他的白骨精修炼手册被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叫马元仙人修习集,唱衣方略作鉴定,认为此物配得上此姓名,这其实还挺珍贵的,但因为适合的人不是特别多,做不了压轴,只靠后卖罢了。
    后面的物什一件价比一件高,是高长松买不起的,只当来涨见识。
    等从那茶坊出来后,高长松找了个僻静之所撤销光学伪装,他与巴侠分开,只说自己再去集市上逛逛。
    谁知他这一逛却遇见了……
    第101章
    “十二郎。”在东华国,会如此亲昵称呼高长松的人也不太少,像新朋友魃宥便会如此,而他的老朋友中,也就正一派的几人与灵宝派的师兄弟会如此了。
    没法,这年头甭说是行十二了,行二十二也是有的,直接叫十二郎,很没有辨识度。
    高长松也不觉着怪,但总能偶遇钟离珺,他也觉着是难得的缘分,他也含笑点头道:“钟离郎。”称呼已经不断简化为“姓氏加郎”了呢。
    两人很有默契似的,一个等一个,不一会儿便并肩而行。
    不知是否是高长松的错觉,紫真宫秘境关闭后,大安国的的街市不仅没有表现出旅游淡季的萧条,相反,还愈加繁华了。临街的商铺挂起彩幕或帷帐,甚至挑着担走街串巷叫卖。
    这是货郎的升级版,也就是小商贩,在大安这儿人们叫其“小经记”,高长松稍作对比,认为他们的商品种类比大唐货郎更丰富,前些日子,他甚至看见有人卖猫粮、卖假发。
    也不离谱,街头巷尾流窜的猫族精怪有那么多,不就要买猫粮喂养吗?
    高长松在街上逛,大有旅行逛景点之感,他自来东华国第一天就感叹,他们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风土人情是比较相像的,当然了,这得除去崇佛的氛围,可东胜神洲,也不亏是生出孙悟空的地方,完全就是两个世界、两个朝代。
    与漫无目的的高长松不同,钟离珺还是有购物清单的,身为仙二代的他拥有占地面积巨大的储物空间,与能随时随地穿梭两大洲之间的飞梭。
    他有些最基础的生意头脑,正如同唐国的丝绸与瓷器在外国是紧俏货,他也会从东华国买各种特产,回去后再甩卖。
    这里盛产各种丹药,强身健体的、驻颜美容的,也卖许多异兽的血肉,大多是吃一口便能百毒不清云云。
    当然了,在本土买卖的血肉都有正常来路,谁还不能没钱花的时候去献血呢?
    钟离珺像个往返两地的商人,他将唐国的货品带来这儿卖,又带东华国的紧俏货再回去,倒卖之下,也能大赚一笔。
    哎,修行,那是很费钱的。
    那为什么高长松没有像钟离珺那样,在二地之间倒卖呢,原因也很简单,他压根没有倾销的路子。
    唐国就不说了,他在乌斯藏就是个小屁民,也就是高老庄上的人跟古格镇上的知道他修仙,但因高长松加入的是道门,乌斯藏是佛国,他相信自己修道者的身份都没有净尘法师随从来得高。
    哎,而且要是被盯上了,有人想杀人夺宝怎么办,他可有一大庄子的亲戚呢。
    想到这,高长松不由思考,待回去后设一个将高老庄笼罩在内的结界,起码普通妖怪侵犯不了他们。
    走着走着,高长松忽感小腿处传来轻微的撞击感,他低头,只见一粘土小人摔了个屁股蹲,随即忙慌不迭地爬起来,又往人多处跑。
    高长松:???
    什么?这世上还存在小人族吗?
    这玄幻出正常西游记的境地了吧?!
    好在他没在风中凌乱多久,就看见一发髻乱糟糟的青年从铺席中猛地冲出来,啊,大安人将临街的店铺称为铺席。
    他俨然是追着逃跑小人去的,一边跑还一边高呼:“站住,赤,别跑!”
    赤?高长松思索一秒,恍然大悟,哦,陶土小人身上穿的衣服是赤色的。
    他暗地里看左右,却见街上的人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只得询问看似知情的钟离珺道:“钟离郎,那是何物?”
    钟离珺本在神游天外,听高长松言后赶紧顺着看去:“啊,是磨喝乐啊。”
    这对高长松来说是个新名词,他绞尽脑汁搜索记忆,都没找到相关内容。
    那磨喝乐到底是什么呢?追根溯源,这是个梵语词汇,磨喝乐本来是指是释伽牟尼的儿子,但在传入中国后,也不知是如何演化的,最后竟然变成了七夕节时供奉牛郎、织女的粘土人偶。
    高长松:!!!不是,这咋演化,也差得太太太太太多了吧!
    而且,供奉牛郎织女的陶土小人,那也不应该能跑吧?
    钟离珺:什么,磨喝乐不能跑吗?
    高长松为这离谱的粘土人而震惊,他决定去看看,但在此之前,他终于明白为何大安城会如此热闹了,是因为乞巧节啊!
    *
    乞巧节即七夕节,唐代时,七夕活动还是很单一的,节日的重头戏在女孩儿身上。女子有个活动,即拿着线头对照月光穿针眼,都说“乞巧”“乞巧”,谁先穿过针眼,那就是得巧。
    男子也不是没有活动,传说中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大凡是想要读书考取功名的,都少不得要拜上一拜,以求考运亨通。
    以上这些,那都是唐代的,你说宋,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这大安城中,七夕节俨然成为了全民狂欢的节日,卖磨喝乐是最基础的。民间百姓买对陶土的凑热闹,有些聪明的商贩为将磨喝乐高价卖给贵人,用象牙雕刻人偶身,用宝石装点衣着,极尽奢华之能。
    当然咯,哪怕卖得再贵也是有人买账的。
    除了磨喝乐还有各色应季的瓜果,甚至有心灵手巧的商贩将瓜雕成“花瓜”等,至于什么针线、酒炙等,吃的用的穿的都有卖,倒不如说七夕成了这儿的购物狂欢日了。
    高长松始终顾念着那会跑会跳的小粘土人,他在街道上左右张望着找。愈往深里走越容易看见遍地的磨喝乐摊。这是种七夕专供的小陶土人,很少有铺席一年四季都卖磨喝乐,甚至有很多修士,是挑担卖磨喝乐的。
    然后他发现,这群磨喝乐会动。
    不,不全是所有的磨喝了,但真的有很多都会动啊!
    高长松倒吸一口冷气,这这这、这是什么黑科技!
    他当即回头问钟离珺:“郎君,那些磨喝乐怎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