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种田指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125节

    都是修仙之人,哪有什么党不党的,但多认识几个人,跟同窗处好关系,以后不也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吗?
    听完他说的话,高长松下定决心,考、咱们一定要考试!
    旋即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送高玉兰去大安。
    却见钟离珺摇头道:“头部几间书院都是十年一招人,有单为炼器师开的,有背靠大门派的。”背靠大门派的是综合性学校,有剑修有符修有炼器师,但他们炼器这门学科比较强,也可以去考考看。
    他说:“这类都在同一年开,十年间间或夹杂着些小门小派。”
    高长松:。
    这不是唐代吗?怎么这么残酷,竟然都搞分批次入学了!
    其实,如果高长松对宋代更了解一点,就会知道他们的书院选拔更残酷。据记载,宋代的书院共有515所,其中有公办的,有私立的,入学的方法也是考试。
    “引疑义一篇,文理通明者,请入学院”,只有通过考试的,才能读书。
    好的书院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像岳麓书院是“定养士额二十人”。
    宋代读书是不要钱的,这才有“养士”一说。
    岳麓书院这么有名,一开始才收二十名学生,有多难考可想而知。
    而且,这也不是入学后就高枕无忧了,平时还有大小考、月考,“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旬举业”,看这三句话便能感受到宋代学子水生火热的求学生活。
    这些钟离珺也不大了解,他跟各路朋友打听过后,也感到书院生活很辛苦,压力很大,与他的修仙生活相比,多了很多束缚。
    真读出来,前途也很光明,由其可见,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他鼓励高长松道:“明年一同去大安国,我也送二娘去。”
    高长松感动极了,有这样仗义的朋友,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他正想跟钟离珺说什么,兔子精颤颤巍巍地来了。
    高长松看他做活利索,又会织毛衣,干脆把他安排在家附近打杂,许是因为他原型是兔子,谨小慎微,高家三姐妹都很喜欢他,院子里的异兽也喜欢他。
    就是有些肉食性的、喜欢捕猎的异兽,总会用可怕的眼神看向兔子精,他一激灵,长耳朵跟雪白的短尾就冒出来了。
    高长松路过都想捏一下,考虑到这或许算骚扰,又没这么做。
    兔子精胆小,怕高长松,也怕高长松的友人。倒不是他敏锐得能看出钟离珺的修为,单纯是觉得能跟高长松一起,又从唐远道而来,一定是了不得的修士,就想避开他,不愿意见。
    他颤巍巍道:“信……来了一封信,说是从东胜神洲来的。”
    这封信转了好几手,先由东胜神洲的人带到唐或其他口岸,又在当地寻到要来乌斯藏的,几番辗转,送来高长松家。
    那从古格拿进高老庄的是个做跑腿攒钱的短工,有好几封信要一家一家送,交给兔子精后就走了。
    高长松看见熟悉的妖气,他一拍脑袋兴奋道:“这不是魃宥吗?”
    仔细想想,他从东胜神洲回来要小半年了,在那儿的日子真是恍如昨日,不知魃宥过得好不好,创作新传奇没有?瓦子搭起来了吗?
    他竟记挂这么多东胜神洲的事儿。
    钟离珺对此没多大兴趣,可高长松看着很兴奋,那他也为高长松高兴,十二郎既然拆信愿意分享给自己,他就会听。
    高长松三下五除二将信拆开,开始读魃宥的信。
    “宥闻大安之士聚而叹曰:机缘不可强求,只愿一识高郎君。”
    这文邹邹的开头酸得高长松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随即笑说:“果然是前辈的手笔。”
    魃宥是妖怪中少有的文化人,他写的乐府诗就连大唐的文士看了都要惊叹。
    他甚至跟屈原讨论楚辞,收藏过司马相如第一手的赋。
    多少文人墨客的梦想,被他一一实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十二郎在大安国很有名气,有名到了什么地步呢,机缘这种东西不得到也就算了,但高长松还是要认识一下的。
    为什么高长松笑,他觉得这是过火的商业互吹,自己才在大安国呆了几天啊,怎就这么有名了?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有才学的人,《倩女幽魂》的故事想要发行,都得经由魃宥润色,说来惭愧,他当文抄公都不称职。
    不过是说了几出小故事,组织人表演影子舞蹈。他只是出了点子,接下来都任何当地人发挥,这样的他能有什么才名呢?
    换个不大飘的现代人,都会跟他有一样的想法。
    接着往下看,文学发烧友魃宥果然将高长松后出的牡丹亭一同出版了,但跟上回不同,他没有写乐府诗,而是在尝试“一本四折”的元曲新体例。
    高长松走之前,他完成了一小半,还给高长松看过。高长松觉得他写得很好,不愧是跟一众历史名人交流过的文学大佬,很能与时俱进,用词也典雅,是他高长松写不出来的。
    当时魃宥说等自己写完了就寄送给高长松,他同意了再刊印,高长松直接大手一挥说不了不了,你前半写得好,后半段我相信你,正常发挥就行,一来一回到乌斯藏太慢了,直接印。
    他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魃宥,现在魃宥刊印了,说卖得很好,风靡大安国的傀儡戏艺人陈中贵甚至根据他的故事改编出新戏,正在火热上演中,先前翻红的角妓王莺莺她们也准备根据高长松的剧本进行二次创作。
    等到创作完就要在他新搭起来的瓦子里上演。
    高长松看到这直接乐了,嘴巴咧得老高,他想魃宥就是魃宥,行动力实在是太强了,说弄就弄。
    哎,这也是他在当地盘踞已久,有钱有人脉才能做到的。
    高长松正想着自己是不是也算推动了大安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想看看魃宥是否会将勾栏瓦舍的运营展开细说,谁知道……
    “梨园中的精怪们都很想念十二郎,成日感念十二郎的风姿,对《牡丹亭》遥想你之身影。”
    一阵秋风吹来,高长松抖三抖。
    真的吗?真的是想念我吗?
    不会是想念我的苦茶子吧?
    名动京城的效果,他还记着呢……
    第135章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悠扬的乐音萦绕在魃宥的耳边,这由擅音律的黄莺一族演唱的妙曼乐音,却让魃宥眉头紧皱,他挥手,示意演唱者暂停。
    这梨园的妖怪对老祖有种隐隐的畏惧,或者说全天下的精怪对他这辈分这修为的都如此。
    魃宥不满意道:“不对,不是我要的那种感觉,尾音应该更长一些。”他说,“这得介于民歌与雅乐之间,虽然是给百姓看的,给他们欣赏的,但你得唱出官家小姐之感。”
    那黄莺精很想反驳,听听,这说的是什么风凉话!
    大安国的文艺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可元曲这种表现形式,从萌发到兴盛经过了好几百年,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实在是太难了。
    偏偏魃宥的艺术鉴赏水平很高,他又是个直觉派,你怎么表现,他都觉得不是他要的那感觉,只能一遍一遍地折磨乙方。
    在梨园耗了大半个下午,众精怪都精疲力竭,魃宥想这不是个事,这群精怪,不仅情绪不到位,嗓子也有些不行了,他是资本家没错,可对文学、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无法忍受这群小戏子的咿咿呀呀,于是摇着头、叹着气,从梨园走开。
    那些小精怪高兴极了!
    离开后,魃宥却没有回家,自打高长松走后,他脑海中便盘桓着对方留下的图纸——勾栏瓦舍。
    魃宥认为那是个不错的主意,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茶馆雇佣艺人前来表演,有傀儡戏、有说唱、有百戏,一旦邀请到知名艺人,茶馆便会车马盈门。
    虽说是为带来生意,可从这角度看来,演戏是主要的,喝茶是次要的。
    大安国的茶馆占地面积都不大,当然了,不过是一喝茶的地方,最多提供些酥脆的小点心,又会有多大?于是,追逐艺人而来的宾客不得不站着观赏。
    魃宥本没有想太多,他认为茶馆能如此行事,已是件好事,他每日有不同的戏可以看,也很高兴。
    作为一古早精怪,他有许多人文化的爱好。
    可听高长松说了,又觉得他说得对,本来,演艺的重量已经高过喝茶,那为什么不搭建专门演艺的戏台子,以喝茶跟卖零嘴为辅呢?
    勾栏瓦舍,似乎更符合大安国人民的需求。
    他直接无视了高长松口中的“一个友人的设想”,把友人化作他本人了。
    勾栏瓦舍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勾栏”加上“瓦舍”,“瓦舍”又有个别称,叫“瓦子”。
    这里得解释一下,勾栏跟瓦舍不是一个东西。
    我们先看瓦舍,以官方用语解释,瓦舍是商业城市中常见的繁荣街道,简称吃喝玩乐一条街。在这条街上,你能看见酒楼、茶楼以及各色商铺,想买什么应有尽有。
    而勾栏,其实是隐于瓦舍群楼之中的。
    勾栏是什么呢?它是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演出场所,由演出的亭台以及半圆环形的排排座位拼接而成。这令观众赏玩表演的座席被称为“棚”,大型棚可一次性容纳几千名宾客。勾栏之外是围栏,只留下几个售卖门票,放人鱼贯而入的小口。
    高长松从系统那兑换勾栏瓦舍的相关资料时,还感叹过,这不就是宋代版的嘉年华吗?
    宋代是积贫积弱,可百姓生活是真的有趣啊!
    魃宥看见设计图是很震撼的,他的震撼并不是因为它划时代,而是认为高长松有基于时代又高于时代的远见,这种特质他只在一些已成大能的人族修士与搅动世间风云变幻的王者身上看见过,这让魃宥对高长松的评价变得更高。
    高长松捂耳朵:别吹了别吹了,我真的要无地自容了!
    他只是一个吃时代红利的普通人罢了,是真担不起称赞啊!
    魃宥有想法也有财力,吃喝玩乐一条街有些远,即使他手下有一条街的资源,但那是古籍一条街啊。
    他可以先建个勾栏,那实在花不了几个钱。
    魃宥自己读作“薄有家资”,实际可写作“地主富豪”,这大安国的氏族地皮都不一定有他多,到底是从三皇五帝时期活下来的精怪,是了不得。
    勾栏的设计很简单,也就一个多月的功夫就立起来了。这新玩意如果是人族建的,必定要等上一段时间才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因是魃宥开的,那真是自带流量。
    首先,他麾下的啄木鸟精、蜘蛛精等等都是要去的,放现代这是团建活动,领导开的新店,你敢不去捧场?
    同理,他还是梨园的头头,无论是出于微薄的情谊,还是对这领头人的尊重,梨园的精怪跟人族修士也要去。
    梨园别说是在大安国,在东胜神洲都很有名气,他们说是一群发烧友,实际上是这年头歌舞戏圈子里的风向标。
    再说还有王莺莺,她被高长松捧红后感念知遇之恩,魃宥又是个不居功的,成天跟人吹高长松的才华,再加上他新出的小册子高长松名又在前,仅凭他一妖,就令高长松做到了“江湖上没有哥,却充斥着哥的传说”。
    王莺莺听说勾栏是高长松的点子,当然要带着一众姐妹去。
    水浒中做人肉包子的孙二娘都知道不可杀这些莺莺燕燕,全天下都是她们的姐妹,这一传十十传百,似乎又有了客人。
    此外还有隐秘群体表示:什么?高十二郎?好喜好喜!
    一整个爱屋及乌了。
    待到勾栏开业,《倩女幽魂》的歌舞戏,七夕节名动一时的影子舞蹈,还有陈中贵改编的新傀儡戏,各台柱子轮番上阵,使出十八般武艺,勾栏中的表演场场爆满,光是卖门票就挣了个盆满钵满,更不肖说还有小童兼卖茶水瓜果,那日流水哪怕是“视金钱如粪土”的魃宥都是一惊。
    再一次感叹高十二郎的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