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种田指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225节

    有的藏在人堆里,投以阴鸷的眼神,有的则大大方方现身,似乎下一秒就要取他猫命。
    这些人无形之间给予巡检帮助,让犯人不敢轻举妄动。
    妖王的尊严令他言辞拒绝捆仙索,所有试图靠近九灵元圣的,都会被他龇牙咧嘴地逼退,黄狮在一旁求爷爷告奶奶也不管用。
    最后拉来几队巡检,呈犄角之势将他包围,送回衙门。
    待九灵元圣被抓,躲避的人群又乌泱泱返回。
    狸奴蹲在墙头,优雅地舔食鲜鱼。
    他们并非不开灵智的小猫,不过是爱兽态罢了。
    首当其冲的是一只狮子猫,在狸奴爱好者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美男子。
    这小猫咪撇了眼九灵元圣的背影,鄙夷道:“瞧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不过是一团麻线球,何至于此。
    哎,西天来的乡下大猫,就爱大惊小怪。
    *
    铁窗泪的日子里,九灵元圣凭一根逗猫棒打发时间。
    他的身体很诚实,买了一堆逗猫玩具。
    黄狮也是只不长记性的,见老祖宗如此,一个劲地嚷嚷道:“祖翁不必羞愧,这些小玩意儿在妖族中可吃香了。”
    “哎,听说都是高半城为讨好自家狸奴,研制出来的。”
    九灵元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高半城?”
    谁?
    黄狮猛地一拍大腿道:“高氏酒楼是他建的,金鲤鱼也是他养的,听说高半城有良田千亩,城中产业不计其数,这才有他半城之名。”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黄狮对高长松是很推崇的。
    九灵元圣不置可否:“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拜托,他是不事生产的妖怪,凡间事儿提不起他的兴致。
    “可不是雕虫小技。”黄狮却予认同,他凑到九灵元圣耳边巴巴道,“听说就连天上的神仙,都与之交好,高半城的山峦田埂,更是有小珞珈之称啊!”
    “珞珈?”九灵元圣询问,“可是观音的珞珈山?”
    黄狮道:“正是,只见那处紫竹遍地,池塘中的碧藕粉莲来自天上瑶池,又单独圈出一片蟠桃园,蟠桃虽无延年益寿的功效,可它汁水之甜,不逊于任何玉露琼浆……”
    他以浓重的笔墨勾勒出高长松的庄园,将其描绘成绝无仅有的人间仙境,九灵元圣却不大信。
    不是没神仙在人间建庄,可哪怕是产人参果的五老庄,又如何?
    更何况,若是仙境,又怎会对人族、妖族开放呢?
    他是不大相信的。
    可等真去那处,却发现,旁的不说,其中景致远胜过他所居住的洞天福地。
    九灵元圣本以为自己是见过世面的,很懂享受,可若与眼前的仙境相比,他曾经的洞府,怎么都不得劲,怎么都比不上了。
    鲜花灵草哪里都有,可那些吃的、喝的、玩的,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他几乎是兴奋地化作狮子的兽态,难以控制地奔向不远处的鱼塘,硕大的爪子拍打在河面上,金色的鲤鱼一蹦三尺高。
    未经过烹调的鲜活鲤鱼浑身上下笼着层淡淡的灵气,他们灵活摇摆的身姿,更勾起猫科动物铭刻在基因中的本能!
    一只青鹭叽叽喳喳停在黄狮毛茸茸的脑袋上,她口吐人言,先称赞了黄狮浓密的鬃毛:“你这一头可真漂亮,听闻市井上狮子猫最为流行,不少狸奴特意寻找精湛的手艺人修剪毛发,就为了修成你这模样。”
    黄狮给恭维地高昂起脑袋。
    青鹭接着推荐:“这地如何?你知道,咱家十二郎最最体恤妖族,金鲤鱼池是由熊居士督建的,近日已投入使用,那些猫啊、狮啊、熊的都可爱这地儿了,就说能讨得你祖翁欢心,你还不信。”
    尝到甜头的黄狮对伶牙俐齿的青鸟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作揖道:“若无姐姐提点,今日就收不了场咯!”
    他又改作小声道:“就不知这地儿价格几何,倘若要老祖玩个尽兴……”
    听此言,青鹭化作一名俏丽的少女轻飘飘地落在黄狮身前,她略施展袖里乾坤之术,一息功夫,手上便捧着一本书。
    黄狮跟绝大多数妖怪一样,都不识字,他敬畏地看着青鹭,看她哗啦啦地翻书。
    “有了有了。”俏丽的少女嘟囔道,“你让那名大王留下爪印便可。”
    看见黄狮迷茫的深色,她笑道:“一应费用,皆由我方承担。”
    倘若换个人,怕是要警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可妖怪的脑袋总是空空的,尤其是他这样的小喽啰。
    黄狮大喜过望道:“那好!那好!”
    青鸟也很高兴,她不曾想过,自己也能撞上这番大业绩,于是喜笑颜开,又勉励了黄狮几句,这才娉娉婷婷飞走了。
    ……
    旁观青鸟与黄狮对话,便可知这些年高长松从未放弃认识西游道路上的妖怪。
    当然,他原本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毕竟东洲的妖怪到处都是,也没必要去集邮。
    他有这行为,也是奉旨行事。
    *
    贞观十三年开端,大唐的道士们便迎来当头棒喝。
    大清早踏入崇虚观就听见师父中气十足的骂人声。
    他立刻就汗颜了,连前进步伐都放慢不少。
    崇虚观的规格不是特别大,到底是京城的道观,最多不过容纳百名弟子,供奉的神仙也不是很多。
    可三清是一定要供的,他们是灵宝派的至高神,镀金神像位于主殿,九灵太妙真花、五灵小妙奇花等娇艳欲滴的供花都摆在三尊像台前。
    高长松先眼见儿地瞧见金鑫。
    正如同他妹妹出落成漂亮的女郎,当年机灵的小道童也长成俊秀的郎君。
    他穿着道袍,很有高长松当年的模样,最近派人出去行斋醮科仪,都让金鑫打头阵,展现灵宝派道士的精神风貌。
    金鑫在做什么?
    他蹲在角落,盯着几枚铜钱,翻来覆去地把玩,见高长松来了,就对他努努嘴,摆出一副怪相。
    高长松快被斗乐了,但他照顾师父情绪,硬撑着没笑。
    葛朝阳中气十足,三清像前的贡品都在颤抖,高长松抬头望着高高在上的金像,只觉他们脸上的表情,都带着一丝嫌弃之意。
    哎,师父的大嗓门真扰人啊!
    为何葛朝阳会如此呢?
    原来,近日,本对道士优待有加的唐太宗李世民,政策上有了小小的改变。
    本来,对佛道二教而言,大唐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牛贺洲虽也有人烟,较大唐却太少太少,当唐人扬道抑佛时,西天诸神佛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信仰之争中落了下端。
    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他对于佛道,没什么自身偏向,有的只是政治上的平衡之术。
    整个初唐,统治者似乎都对僧侣有些鄙薄,这就导致他们发展不顺利,只能团结底层群众,即便如此,势大的道教也没让他们好过。
    最近,风声似乎有了一点改变。
    连高长松都听说了,唐太宗一直为地府千万幽魂所困,他出榜招僧,欲修建水陆法会,超度千万亡魂。
    这话一出,道士们就不乐意了,难道只有你佛能超度吗?
    葛朝阳就很不高兴,他们平时超度得还少吗?不说别的,每年中元节,有头有脸的道观都会进行十方超度。
    大型的十方超度会由不同派别的道士集结在一块进行。
    先做法事设坛,吸引方圆几十里的孤魂野鬼,再将用青玄济炼焰口铁罐施食,让饥饿许久的野鬼吃一顿饱饭,最后在袅袅香烟中,伴随着抚慰人心的诵经声,将其超度。
    “难道就和尚能超度?我们不能?”他对高十二郎直嚷嚷。
    相较十几年前,他曾乌黑的秀发中已夹杂诸多银丝,然而葛道长依旧精神矍铄,是一名仙风道骨的美老头。
    只要他不开口说话。
    “那群秃驴,小气得很,送人走前都不给一顿饱饭,手段简单粗暴,圣上怎就看上了他们!”
    高长松抿茶,等葛朝阳发完邪火才笑道:“圣上雄才大略,紫气之盛纵观古今无人能及,想来地府那些宵小,也不能惊扰于他。”
    “可无论是佛是道,圣上似乎都无倾向之意,原本扬道就是皇定下的政策……”
    葛朝阳瞪了高长松一眼,却说不出话,哎,自家这徒儿政治敏感,又会挣钱,比大唐人还要了解大唐人,在这方面他说得总没错。
    “那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做?”
    不由求助于他。
    高长松说:“顺其自然就是。”
    要是他没记错,唐僧取经可是花了十四年,现在无能狂怒也没什么用,这周期也太长了,还不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而且,他对西游记可是期待已久,就等着围观了!
    就不知道,真正的西游记,会不会变得面目全非,就他所知,在东洲乐不思蜀的妖怪真不少啊。
    给高长松一通劝后,葛朝阳好了不少,起码今天的郁气发散完了,他开始关心自家别的小孙孙。
    “大娘二娘三娘近日如何?”
    高长松吐槽:“师父,你一下子问太多了。”
    葛朝阳瞪着一双虎目,无声地催促他,还不快说!
    高长松小声道:“就那样。”
    “二娘最稳定,你也不是不知道,她在东洲科研做得如火如荼,最近都不自己一个人干,开始带学生整项目了。”
    “什么,你问我什么法器?我不晓得。”
    “真不是我不关心二娘,她太专业了,捣鼓的材料、背默的公式已超出我的理解范围。”
    在葛朝阳更锐利的眼神中,高长松大声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