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种田指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249节

    二者是观音菩萨钦定的师徒,对这层身份也没什么排斥的,陈玄奘与孙悟空在两界山下的溪水处稍作休整,见他用溪水与肥皂清洗完身子,更是高兴。
    好啊好啊,是只爱干净的猴子。
    肥皂不用说,是高长松苏出来的,一开始还贵族专营,眼下富庶点的人家都能用得起。
    主要是其中一味材料为油脂,这年头人都缺油少糖的,用油脂做肥皂,也忒奢侈。
    孙悟空没什么奢侈不奢侈的,他背后有高长松供养,各类用品一应俱全。
    譬如他的衣服,也不用穿旧的海青服,高长松都给他准备好了。
    来这么多人欢送孙悟空,一些是感念他在多年中对此地百姓的照拂,有些则是受人所托,来给他送东西的。
    洗漱干净后,其中一名青年手捧包袱,送予悟空。
    他老爹一开始帮高长松料理此地的灵果,年岁渐老干不动后,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古代的人,在无战乱时,世世代代都干同一份工作。
    陈玄奘在一旁站着无聊,都要练俯卧撑了,没想到另一名青年也手捧相同的包袱给他,说:“这些都是高十二郎留下的,说是法师一路风尘,总要有些换洗衣服,高家的布耐磨,那些在外行走的人都喜欢,咱们也不送些贵的,就这点,还请法师收下。”
    如果是大额盘缠,陈玄奘肯定是会拒绝的,可高长松送的东西不贵,又能用得上,和尚在外行走,总会靠化缘,收些小的赠予,他也就同意了。
    只是他对高长松经过这两事越发好奇了,想这究竟是怎样的人物?
    再说孙武空,换上一身短打绑腿,怎么看都是只精神猴子,就是以前齐天大圣的甲,他是不穿的,毕竟是西行佛门弟子,那样不好。
    陈玄奘看他笑道:“你这模样,真像个头陀。”
    这是夸奖,什么是头陀,即苦修僧,眼下指行走在外的、行事不羁的和尚,陈玄奘要不是长得太俊,那也是头陀。
    孙悟空一心跟唐僧取经,见师父超出预计,又夸奖自己,也很高兴,穿戴整齐后就来他身边道:“师父,咱们速速上路吧。”
    陈玄奘眼前一亮,想:这个好啊,做事不拖沓,真是为师心目中的好徒儿!
    就是两界山的镇民不大乐意了,当地有名望的老者出列,颤巍巍地表示:“大圣照拂此地多年,咱们世世代代都受到您的恩惠,临走之前少说让我等设宴,请您们吃一顿便饭。”
    有扭头看向陈玄奘道:“法师舟车劳顿,还是休整一晚上吧。”
    都这么说了,再不肯留也有点不近人情,就答应了。
    *
    孙悟空本就是只猴子,只吃素,这跟陈玄奘一拍即合。
    二者菜单只有一样不同,陈玄奘不喝酒,孙悟空喝。
    他也更喜欢果香味浓郁的葡萄酒,这在唐代被称为素酒。
    以往,高长松那有什么好吃的,栽培出什么新品种,第一时间想到孙悟空,因此他什么好的都吃过,只是重获自由,这顿饭吃得更畅快罢了。
    玄奘就不同了,他是苦修之人,平日风餐露宿,高长松这的珞珈山美食,吃得他瞳孔地震。
    陈玄奘:!
    咬一口面饼,五谷清香盈满口腔,不由感叹,这世上竟有如此美味!
    他控制不住自己表情,老者一直关注陈玄奘等人,笑呵呵道:“这是高十二郎那种出的稻谷啊。”
    陈玄奘强忍着放下面饼,出家人不贪图口腹之欲,可这味儿,也太惊人了。
    他问:“敢问老丈,这可是仙谷?”
    老者说:“是也不是,我只听闻这稻种源头来自珞珈山,也不知是真是假。”
    他说:“这些谷子,都在东胜神洲种植,大唐的土地上能种,产量却不是很高,味道也有些许改变。”
    陈玄奘虽疑惑珞珈山竟然种五谷,观音菩萨真好兴致,却也认为老丈没必要在这儿信口,也相信了。
    次日,一行人又踏上西行之旅。
    路上,陈玄奘与孙悟空你一眼我一语,互相了解。
    孙悟空对自己过去的功绩还是很得意的,讲诉了自己大闹天宫的事儿,玄奘多聪慧的一个人,哪里看不出让他西行,是把道门人强拉佛门?
    可他对佛道之争并无兴趣,只想取得真经钻研佛法,也不多说什么。
    孙悟空看陈玄奘是个练家子,对他的经历有些好奇,陈玄奘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只轻描淡写道:“我云游四处讲经,路途艰险,若没有一副好身板,又怎能远行。”
    一句话带了过去。
    他不觉得物理渡化妖怪是功绩,对真正的出家人来说,哪怕是让妖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也不能成为炫耀的资本。
    玄奘年纪轻轻,却有大德的胸怀。
    话间行至山岭,只见一只斑澜虎咆哮着冲下山,朝二者张开血盆大口,又因玄奘细皮嫩肉,朝他奔去。
    孙悟空只怕师父被老虎一口吞了,当即就想上前,却见陈玄奘抬起禅杖,重重往虎脊椎上一砸。
    这老虎吃痛,咆哮声减弱。
    孙悟空看后哈哈大笑:“爽快!爽快!”又做抓耳挠腮状,从耳朵里掏出他的如意金箍棒道,“师父,我来助你!”
    他到底比陈玄奘高上三十级,神佛都奈何不了他,打老虎只是一棒子的事。
    打死之后,陈玄奘看这猛虎,叹了口气,孙悟空正比划着,准备扒下他的皮毛做一条虎皮裙,看见陈玄奘这样连忙说:“师父,何必叹气。”
    他心说莫不是看我造了杀孽,师父有些不忍?
    他心中有一刻板印象,全天下的和尚,大多是假惺惺的、伪善得很,只要有人要妖怪死在他们面前,那都是要叹口气的。
    陈玄奘道:“悟空你在此,我去去就来。”
    并未正面回答孙悟空的问题。
    听见这句话,孙悟空立马跟上道:“师父你去哪我就去哪,俺老孙别的不行,手脚很麻利,帮你排忧解难还是行的。”
    陈玄奘见他坚持,也没有多拒绝,点头说:“那好,你同我一起来。”
    他寻着猛虎下山的方向一路上行,果然找到了虎穴,虎穴中有碎布条又有人的骨头。
    孙悟空对此没什么感觉,只是说:“真是只恶虎,他这地,不知害了多少人。”
    回头就见陈玄奘不顾此地脏污,盘腿便坐下来,开始诵《盂兰盆经》。
    这年头还没有地藏经,这是唐代高僧翻译后才在世间流行的,目前还没翻译进来呢。
    孙悟空很敏锐,他原本见此地阴风阵阵,随陈玄奘诵经,暖意一阵一阵从脚底涌起。
    这让他对陈玄奘又惊喜,又敬佩,他老孙虽然放荡不羁爱自由,对这般心怀大爱的高僧,还是很敬重的。
    他厌恶的只是伪善人。
    陈玄奘在城市休整不超过一天,在这种荒郊野岭却因超度而呆上大半晚上,他这行为不仅赢得了孙悟空的尊重,连天上的六甲六丁都默然了。
    神仙多,但好神仙少,佛多,但好佛少啊。
    偶尔有人嘀咕道:“这玄奘法师,真是个完人。”
    又有人反唇相驳道:“又怎算个完人了,倘若是真佛陀,需以德报怨,这猛虎食人是真,却也不是不能感化的,将他感化后收服,不才是真慈悲?”
    有的将士生前所在军队只有朴素的规矩,信杀人偿命,他们就不大同意这说法,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又辩论起来。
    这些六甲六丁中未免没有道门的人,看孙悟空跟陈玄奘一起日进千里,额头都冒汗了,心说:不成啊,这也走得太快了,难道真要看他们取得真经,佛门大兴?
    他只能传音入密,将自己观察到的回馈给道门人,看能不能寻点法子,阻拦一下他们。
    *
    地下,超度完冤魂的玄奘法师睁开眼睛,对孙悟空问:“高十二郎是什么样的人,你给我说说?”
    第221章
    孙悟空谈高长松,只有好话,没有坏话。
    能有什么坏话,在他的一众兄弟中,再也没有比高长松更贴心的了,不仅变着法让他过好,还替他照顾猴子猴孙,成为二者间的桥梁。
    本地人对他也多有美言,他切实拉动了当地生产力,提高了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对一个时代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玄奘是苦修僧人,先进的肥皂等物与他无缘,只零星听过高十二郎的名字,这段时间,高长松的姓名在他耳边高密度、高频次地出现了。
    听见的都是好的。
    继孙悟空对高长松眼花缭乱一通吹后,他在陈玄奘心中的分值又大幅度上升了。
    别人看陈玄奘,感叹世上竟有如此高僧,而他则对高长松感叹,世上竟有如此人物。
    还是挺和谐的。
    ……
    又说在陈玄奘听故事时,六甲六丁迎来一轮换班。
    下凡看护玄奘西行是天庭的热门差事,若没点脸面,压根成不了六甲六丁中的一员。
    天庭的生活何其枯燥,日复一日,只能靠从凡间引来的话本打发时间,就这样,话本还是地下读物,不能放在明面上。
    思凡可是重罪!
    比起咀嚼听烂的八卦,看翻烂的书,天兵宁愿跟着玄奘,看西行超长连续剧。
    第一批的天将完成历史使命,回归天庭,第二批人顺势补上。
    其中一人,下班后磨磨蹭蹭,缀在众人身后离开,溜进太上老君的宫殿。
    太上老君是道家三清之一的化身,在天庭地位特殊,别的不说,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打不断的铁骨就是他一手缔造的。
    老君的殿宇庞多,内部结构复杂,他从角门而入,灵敏避开叽叽喳喳的药童,来到殿后。
    老君一人端坐在蒲团上,双眼紧闭,袅袅香烟在殿内蒸腾,给他蒙上一层神圣的色彩。
    他当然感觉到有人来,却不说话,像他这样的神仙,都是不爱说话的。
    话唠跟仙气飘飘的神仙不适配。
    要紧的话他都通过传音入密汇报了,今天是来具体诉说的。
    天将描绘了玄奘一禅杖一个小朋友的画面,又说了他健步如飞、日夜兼程,比他们想象的前进速度快了三五倍。
    最后愁眉苦脸道:“老君,这如何是好啊!”
    “真让他取得真经,道门的地位不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