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种田指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309节

    这一剑下来,他哀嚎一声,却未放慢逃离的脚步,可见在被人族围殴的过程中他进步了,知道摆架子是没有用的,该逃命就逃命。
    在性命攸关时刻,哪怕懒散大意如亢金龙,也不敢造次,鼓足了劲往外跑,真把高香兰甩开了。
    高香兰:???
    只能目送他,一头扎进玉皇大帝的地盘。
    哎,这么狼狈地回去,说不被骂是不可能的啊。
    ……
    亢金龙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去找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看似日理万机,实则把手下的活都分了出去,除非是解决不了的,很难传入他耳中。
    看见哭哭啼啼一身伤的亢金龙,玉帝大惊,忙问:“爱卿何故如此。”
    他俩关系还是不错的,亢金龙是他的直系下属,否则趁着老君没回来夺宝这种脏活也落不到亢金龙的手里。
    都是玉皇大帝默认的、支持的。
    亢金龙把在西梁女国的遭遇说了一遍,玉皇大帝听后面色铁青。
    他立刻掐指,想听传说中女将军的来路,以及那群修士是从哪冒出来的。
    结果也不知怎的,他掐指一算的信号不好,其中几人前世今生都很模糊,这种情况玉皇大帝是见过的,怕他们与某神受益匪浅,人家都暗戳戳护着,不是他们想读人生平就能读的。
    然而,高香兰是被护得严严实实,他手下其他人就不行了,玉皇大帝掐指算了好几人都没结果,可他并未气馁,到这节骨眼上,关键是想赢。
    在他精疲力尽、即将放弃之际,笼罩在东洲人身上的迷雾终于被他撕开一个角,他也终于确定这些胆大包天又无人听说过的修士是从哪来的。
    还能哪呢?不就是东洲。
    想到第一次攻打的失败,玉皇大帝胸口的无名火在燃烧。
    他对亢金龙说:“我给你拨几队天兵天将,务必将他们给处置了!”
    处在西天路上,私通东洲,那还得了!
    佛门:??
    等等,你们要开打,问过我意见了吗?
    第257章
    高香兰落地,面色凝重。
    女儿国的左右将军并东洲修士一股脑涌上去,以为她被亢金龙揍了。
    见她沉痛道:“给长蛇跑了。”
    东洲的毕业生长舒一口气:“这有什么,你这表情,我还以为是被打了。”
    高香兰叹口气道:“这并非小事啊,都说斩草要除根,长蛇一走,定去天庭搬救兵,再来就不会是小猫三两只,反是大军压境,该如何是好啊。”
    年轻气盛的剑修说:“这又何妨,他们来人,我们不会喊人来?”振臂一呼,从东洲喊来无数修士。
    高香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可她依旧不乐观,修士是不怕,西梁女国的无数平民百姓怎么办?可否组织她们避难?
    即使可以,这群人又是否愿意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
    无两全之法啊。
    然对东洲人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证明他们能在远离本土的地方,真刀真枪跟天庭人干上一仗了。
    不过……
    高香兰又想,此仗声势未必浩大。
    在西梁女国锤炼久了,也多出丝政治敏感度。
    西梁女国的气候龙王能插手,其他未必,此地是西行的转折处,已入西天地盘。
    当有共同敌人时,天庭跟西天绑在一块,可让天兵天将入西天范畴,大军压境?神佛未必允许啊。
    谁不知天庭尿性,惯会得寸进尺,西天人那么精明,只有他们从天庭挖人才的,没有让人抢自个儿地盘的。
    ……
    高香兰是个聪明的,打入西梁女国,就跟高长松保持联系,等亢金龙事发,联系就更频繁了。
    她或多或少意识到东洲与天庭之间一触即发的气氛,凡呆在地上的,都熟知天庭神仙的尿性,祈求垂怜,什么也得不到,只会被剥削。
    自立自强才是根本。
    她跟高长松求助,想在西梁国组建一支堪比天兵天将的军队。
    这封信不是让高长松出主意,高香兰附上自己的规划,练兵日程与装备参数清晰可见。
    高长松帮她找来那些法器。
    都是不知多少年前的老款,真不贵,且不是人手一件。
    几百件流水线法器罢了,家财万贯的高半城供得起。
    ——听说,大安国一半的房都属于高长松。
    这固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高长松的财力可见一斑。
    如今打了胜仗,高香兰又跟高长松写信,此回不同,兹事体大,天庭指不定要攻打西梁女国,往返一旬的青鸟传信太慢,便摸出高长松给她的新法器——双向镜。
    高长松:哈利波特中的镜子,好容易才上架!
    说白了就是电话,借此物可与高长松单向聊天。
    他将镜子分给远游的家人,留本地深造的高玉兰也有一面镜子,奈何她发誓勘破双向镜中的法术,将镜子给拆了。
    结果可想而知,魔法与修道是两个体系,她什么都没研究出。
    高长松的面庞浮现在镜中,短暂的寒暄后,高香兰将事情娓娓道来。
    听说高香兰没受伤,他先松口气,听完后,高长松思索道:“这事儿我记下了,待会儿就去找盟中人商议。”
    他敏锐地意识到,西梁女国是东洲远离本土的战场,他们与天庭或将有一场对决。
    高香兰知大兄不可能拍板,点头,挂断电话。
    高长松也是靠谱的,立刻去找人。
    他说的“盟”,类似于西方议会,东洲眼下的政权体制有些微妙,倘若找个现代参照物,最接近的是君主立宪制。
    各门派的掌门、盘踞一方的大能、大商人、地主、小市民阶层代表等组成“盟”,有点议会的意思。
    只可惜在封建制度下,修为精深的大佬与平头老百姓不能真站在一条水平线上,眼下市民阶级发展快,一是东洲整体国力发展迅速,从指缝里漏出一点点残渣,就能将小市民、佃农喂饱。
    东洲与南州的基础条件差不多,土地肥沃,灵力充沛。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构建出独树一帜的耕织文明,生长于此地的人更加平和,也更加善于忍耐,绝大多数百姓缺少追求更好更强的野心,而着眼于能看得见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吃饱穿暖已足够了,丰富的精神享受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对蓬勃发展的东洲,他们说不出半句不好,正因此,也不会更加奢求。
    至于第二点,是因高长松积极地为小市民、为佃农、为平头老百姓争取权利。
    言归正传,东洲盟在适应现有体制的前提下运转良好,绝大多数的参与者信奉无为而治,就那么点时间,他们宁可去修行。
    实际上,东洲是靠着庞大的基层官僚来运转的。
    然而,紧要关头,这些大佬们还是要统一意见的。
    高长松地位超然,他不是修为最高的,却是最富有的,甚至被视为最聪明,最具有超前视角的,原因无他,东洲的几次改革,无论是技术还是体制上的,领头人都是他。
    久而久之,他也树立了神秘形象,如大智大通一样,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东洲盟有自己的基地,是一座磅礴大气的园子,只可惜,这里的人不怎么多,除非有要事,必须集合,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呆在自己的地盘。
    高长松跟小猫三两只点头后,用密法通知其他参与者,要求召开会议。
    结果,除却那些闭关几十年的,能到场的,都到场了。
    他将高香兰的事一说,再聚众讨论、投票,不用说,绝大多数人都赞同帮西梁女国一把,最好将她们争取过来。
    甚至有人提出,实在不行的话,东洲也可以为西梁女国提供避难援助。
    对自己人,必须大方。
    确定了大方针后,剩下则是细项讨论,派什么人去援助,派多少人去等等。
    他们可不敢把人全分出去,一旦人去楼空,天庭十万大军压境根本挡不住。
    好在,东洲盟议事效率较高,他们很快确定了先头部队,就是要去援助高香兰的那些人。
    细节问题可以慢慢磋商,当务之急肯定要解决掉。
    ……
    “走?”
    西行组合大惊失色。
    高香兰点点头:“通关文书已写好了,战事将起,法师你们还是走吧。”
    她苦口婆心地劝说:“我知您想帮助我们,这好意咱心领了,您毕竟是东土大唐来的御弟,这路上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走马观花似的看看还行,真费心费力就算了。”
    “我不能拖累你们,天庭要真打来,您们在这都不好解释,究竟是站哪一方的?
    玄奘模棱两可:“自是站在公平正义的一方。”
    听他这回答,高香兰反而安心了,眉头都舒展了:“既如此,您更得离开了。”
    “您是佛门子弟,代表西天立场,对天庭来说,西梁女国与亢金龙的对立是东洲与天庭对立的缩影,是一场小战争。您知道的,战争中前牵扯势力越多,持续时间就越长,形势也越错综复杂。”
    “您西行的目的是取得真经,还要以此事为上啊。”
    情真意切、字字中肯,玄奘听后沉默不语。
    他知高香兰说得对,然面对此情此景,他能什么都不做?
    西行的目的是求得真经,求经的实质内涵是深入学习佛法,那学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一些法师学佛是单纯学佛,他们不深入民间社会,只研究最精纯的理论,对他们来说,身边的一小方天地已足够,在这狭窄的天地间,徜徉在无尽的佛法海洋中,是短暂生命中唯一的真理。
    对这样的法师,玄奘是很崇敬的,可他自己不是这派人啊!
    从金蝉子起他就是更关注民生疾苦,想渡化生民的那一批人,他佛学中有一部分跟百姓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