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女侦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明女侦探: 大明女侦探 第64节

    推开楼门,一只狐狸跑了出来,差点把温嬷嬷吓得摔倒。
    “嬷嬷小心!”凤姐连忙搀扶着温嬷嬷。
    魏崔城说道:“你们在外头等着,我先进去看看。”
    “且慢!”温嬷嬷说道:“这里许久没有人居住,阴气太重,你看狐狸精都出来了。先找个人做场法事,然后搬一些镇宅驱邪的东西进楼。”
    “好。”魏崔城不懂这些,对温嬷嬷言听计从,“我这就去请道士开坛做法,嬷嬷,那些东西驱邪?”
    温嬷嬷说道:“凤姐,你去我家里,把我家那把砍过九十九个人头的刀拿来,我父亲是刽子手,拿着这把刀杀过九十九个大恶人,最能镇宅。”
    凤姐立刻去取。温嬷嬷对魏崔城说道:“还有一样东西也能镇宅,就是银钱,这东西在人们的手之间传递,最能沾染阳气。你把银票兑出现银和现钱来,一箱箱的就埋在地底下、藏在楼阁里,阳气大盛,什么妖魔鬼怪都进不来。”
    魏崔城是个“死心眼”,温嬷嬷说银钱镇宅,他就把手里所有的银票都兑换成银钱了!
    魏崔城来到离家最近一家三通钱庄,掌柜的看到厚厚一叠银票,顿时腿软,问:“客官是不是听到了什么谣言啊?”
    魏崔城实诚,说道:“什么谣言?我取银子是成亲用的,麻烦快一点。”?
    第71章 回花园嬷嬷放野火,赵家楼嫌犯排排坐
    魏崔城兑换了所有的银票,差一点把这家三通钱庄分店搬空了!
    将近五千两银子,魏崔城兑换成金、银还有几箱子铜钱, 并且还要求铜钱最好是用过的, 不要新钱。
    魏崔城觉得,在市面上流通过的铜钱沾染的阳气就越多,便于镇宅驱邪。
    这种大额的兑换,钱庄要从中抽取“贴水”, 也就是服务费。当然,也不会白收客人的贴水,三通钱庄会委托三通镖局将客户兑换的银钱全部免费送到客人家里, 以保证安全。
    三通镖局护送了好几车金银铜到了乾鱼胡同陆宅。
    把温嬷嬷都看呆了!
    魏三姑爷还挺有钱!
    魏崔城问道:“温嬷嬷, 您看这些银钱怎么摆才镇宅?”
    温嬷嬷哭笑不得:“这么多银子,随便摆一摆都能镇宅了。”
    又道:“也不必都埋了, 至少留出五百两银子,还有一箱子铜钱, 用来给工匠还有木料商人、油漆商人结现钱,他们又不收银票。”
    不收银票是因为去钱庄兑换时要抽去“贴水”。这对于小额的交易不划算。
    魏崔城说道:“好, 都听嬷嬷的。”
    温嬷嬷拿了一些银钱, 当即找了一些打短工的, 把后花园的杂草杂树全部除干净了。
    又找了一些女佣, 把绣楼好好清洁打扫, 并在各个角落里点燃火盆,熏艾草, 驱除潮气和虫子。
    凤姐这时候也从温嬷嬷的家里取了那把镇宅的长刀, 挂在绣楼大堂里。
    也不知是四处点燃的炭盆散发着人间烟火气, 还是深藏在地底下的银钱散发着阳气, 亦或者是斩杀过九十九个大恶人人头的刽子手长刀散发着浩然正气。
    忙了一天,到了黄昏时,后花园里那股阴气森森的鬼气没有了,就像变了一个花园。
    温嬷嬷很满意:“不错,咱们这个后花园的底子好,就像一个美人似的,一时落魄了、蓬头丐面的不好看,洗一洗,稍微打扮一下就容光焕发了。”
    “杂草除干净了,明天找木匠瓦匠过来修补屋顶和梁柱,还有窗户烂的不成样子,拆下来全部换成新的吧。”
    魏崔城说道:“行,我想把窗户上的窗格都换成贝壳的明窗,这样即使关着窗户,光也能照进来,善柔写书的时候眼睛就不会累了。”
    大明的明窗是用打磨成半透明的贝壳、镶嵌在窗格里而成,比糊窗户纸或者窗纱明亮多了,就是造价很贵。
    温嬷嬷替两人过日子,说道:“也不必都换成明窗,这东西太贵了,你就把书房、花厅还有卧房换成明窗即可。”
    听人劝,吃饱饭,魏崔城说道:“好,还有花园里的池塘,都快成臭水沟了,温嬷嬷,以前这块是死水吗?”
    温嬷嬷说道:“当然不是,是引了地下的泉水,多少年不修整,估计泉眼都堵死了,明天找人把池塘好好淘一淘,把池子里的落叶淤泥树枝什么都挖出来,刚好堆在花园里当花肥,明年开了春,多多移植一些花卉树木,养个两年,这个花园就能彻底回春了。”
    又指着东南角一大块烧成灰的平整的地,“这块以前是陆家的菜地,有韭菜、香葱、白菜什么的,平时陆家吃的常见的小菜都不用上街采买,后来沈翰林家趁火打劫,低价买了这个后花园,把菜地推平了,改成一个捶丸场地(注:捶丸类似现代的高尔夫,以棍棒敲击小球进地洞)。”
    “现在捶丸场地成了一片杂草地,下午你去兑换银票的时候,我一把火把这些草都烧了,明天找人把这块地深耕一遍,冬天好好冻一冻,等开了春就是一块肥沃的菜地。一切变得和以前一样。”
    温嬷嬷出了一口恶气,很是爽快。
    温嬷嬷还带着魏崔城去西北角的一处太湖石垒成的假山,走进山洞,温嬷嬷在石头缝里头摸索,不知动了那里,轰隆一声,有机括的响动,一块石头移开,地底出现一个黑洞!
    温嬷嬷说道:“沈翰林不知道这里还有个地窖,冬天的时候,里头很暖和,陆家会在里头种韭黄、养蘑菇,冬天新鲜蔬菜难得,有了这个,就不用总是吃大白菜和萝卜了,连我跟着沾光,冬天的时候炒个新鲜的韭黄,用蘑菇涮一个锅子,比肉还好吃!”
    魏崔城探头下去看了看,“梯子已经腐朽了,现在下不去。”
    温嬷嬷说道:“你拿一根竹竿捅下去,测一下梯子的尺寸,要木匠做梯子,然后你自己把新梯子装好——这个地窖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就我,还有你们小两口知道。”
    魏崔城一一应下了,心想:学会装楼梯、种韭黄、养蘑菇,要成为陆家的女婿,要学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因要帮忙修缮房子和后花园,温嬷嬷当晚就住在乾鱼胡同里,和凤姐作伴。
    魏崔城还牵挂着赵家楼的陆善柔,晚上匆匆扒了几口饭,就要去看她。
    凤姐拿了一包衣服给他,“昨天陆宜人走的匆忙,没有带换洗的衣服,这个拿给她。”
    魏崔城踏着夜色,匆匆赶往赵家楼。
    赵家楼这边,赵大钱和赵四钱好容易以“赵家家事”以及“二房未归”的理由把钱孙两大股东以及山西商会会长、山西钱庄会馆馆长打发走了。
    兄妹从地下密室回到地面,正好看到黄昏最后一丝光芒,顿时有种“回到人间,重新做人”之感!
    赵四钱感叹:“今天和这群老头子开会,才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
    赵大钱又何尝不是?他也是六十四岁的老头子,平日觉得自己还行,今天和这群老狐狸们比起来,觉得自己太嫩!
    赵大钱毕竟六十多岁了,觉得头晕眼花,说道:“先吃饭吧,保住身体要紧。”
    兄妹两个刚坐在饭桌上,还没举筷子呢,京城五个三通钱庄的掌柜齐齐找过来。
    掌柜们都在说一件事:受到谣言影响,今天三通钱庄银票的兑换比往日至少多出一倍!
    一个掌柜说道:“若是在重大节日之前,人们都要兑换现银买东西,增加一倍的兑换倒也寻常,但是现在才刚刚过了八月十五,这不年不节的,这个兑换量就很令人担忧了。”
    另一个掌柜说道:“没错,离九月九日重阳节还有二十几天,我查过账本,往年的今天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兑换量。”
    第三个掌柜说道:“今天有一位住在乾鱼胡同的客人,兑换了将近五千两的银票,我们这个分店的地库差点被他搬空了。我斗胆问了一句,客官是不是听到了什么谣言?那客人说不是,说他成亲要用。”
    这是今天兑现银票最大的数目,赵四钱问:“这个客人叫什么名字?住在何处?好好调查一下,有可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故意大额兑换银票,用来制造恐慌。”
    掌柜说道:“这个……这个人不太可能,官府应该不会叫掺和到我们钱庄生意里头来。他是锦衣卫的千户大人,叫做魏崔城,家住乾鱼胡同那个出名的鬼宅里。”
    赵四钱惊讶道:“这不是陆宜人的未婚夫吗!”
    赵大钱说道:“魏千户应该只是巧合,他昨天是第一批来吊唁的客人——与寒江独钓一起来的。”
    听到寒江独钓,赵四钱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嗯,魏千户兑换大量银票的确是为了准备结婚用的,你们不用调查了。但是从明日起,只要超过一百两的银票兑换一定要摸清楚对方的底细。”
    “上一次浙东派钱庄就是用这种卑鄙的方法恶意挤兑,这次我们若能及时将他们揪出来,报给山西商会,商会上头有人,朝廷不会放任不管的。”
    赵大钱说道:“明日估计比今日兑换的银票更多,你们要做好准备,今晚从库银里调出比平时多出两倍的银钱,把各个分店的地库填满为止。明天千万不要出现兑现不了的情况。若出现库房锐减,立刻报给赵钱孙三大股东知道。”
    “是。”五个掌柜领命而去。
    兄妹两个食不知味的吃了晚饭,又一起去灵堂举哀,这一回,兄妹哭的很真诚,没了老母亲,压力如泰山压顶,砸向他们的肩膀。
    文虚仙姑和陆善柔在二楼看着灵堂上嚎哭烧纸的兄妹,她们两个也是一脸疲色。
    陆善柔拿出小册子上记下来的长长的名单:“这是我今天观察的、符合描述的嫌疑人,唉,这男人身上怎么那么容易有伤疤,赵大钱的右耳朵,赵如海的右手腕,还有那些身强力壮的侄儿孙儿,可能是年纪轻,又熬夜的缘故,脸上坑坑洼洼的长痘,天知道是痘坑还是抓伤。”
    本以为抓住了关键线索,没想到还是大海捞针。
    这时,魏崔城的身影出现在楼下院子里。
    文虚仙姑说道:“魏千户来了,你们说话,我进去歇一会。”
    文虚仙姑识趣的回房,魏崔城背着一个包袱上了二楼,递给陆善柔,“这是换洗的衣服。”
    说完,就把今天他和温嬷嬷凤姐他们修缮后花园的进度和她说了,“……那个地窖梯子都烂了,我还没进去过。”
    后花园的往事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那时候陆善柔还是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少女。
    陆善柔眼睛有些红了,“那个地窖除了冬天种韭黄,养蘑菇,我们还在地窖下面挖了一个冰窖,专门用来储存冰块,夏天的时候用。”
    魏崔城说道:“等冬天到了,我们也冻一些干净的水,储到冰窖里头。”
    这样一想,居然很期盼寒冷的冬天早点到来呢!
    一股柔情从陆善柔冰封的心里漫溢出来。
    作者有话说:
    一边是哭声震天办丧事,一边是欢天喜地办喜事。有种割裂之感,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循环啊?
    第72章 打商战对手使阴招,寻镖银旧爱妒新欢
    “……道士在绣楼里做法事,把一窝小狐狸吓出来跑了,原来狐狸在这里做了个窝, 把绣楼当成自己家了。”
    魏崔城讲着修缮后花园的趣事, 陆善柔一颗心都快飞过去了,第三次婚姻原本是一场算计,现在她却有了真心,期待着和魏崔城在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那应该……会很不错吧。
    “你等一会。”陆善柔去了房间, 拿出一摞还散发着墨香的书稿,说道:“这是我今天刚写的新一回故事。”
    投其所好,以前陆善柔用文稿来“勾引”魏崔城, 而现在, 她只是想让他开心,对他好一点而已。
    就像他用心对待她一样, 投之桃李,报以琼浆, 爱是相互的。
    “我又是第一个看的。”魏崔城兴奋极了,读起了新故事。
    这个故事是陆善柔今天临时起意抽空写的, 就是以十三年前的三通钱庄镖银失踪案。
    十三年前, 三通钱庄的生意在北方蒸蒸日上, 成为大明十大钱庄之一, 生意跨越了长江, 在南方拓展版图。
    南方富足,三通钱庄开张营业之地, 大量吸收当地闲碎银子, 换成大额银票来进行流通, 这些现银一部分用于南方当地三通钱庄分店的运营, 一部分运到了三通钱庄京城总店的地库。
    案发时正值夏天,三通镖局护送着南方三通钱庄各个分店累积的五万两银子北上,前往京城总店地库。
    然而,当十艘大船在通州港靠岸,要转陆上运输到京城时,负责接应五万两银子的赵四钱先上船验货。
    赵四钱发现,只有货仓最靠外的一箱银子是满的,其余全部都是砖头!
    一共五万两银子,只剩五千两了,剩下四万五千两银子都离奇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