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其它

我全家都带着金手指穿越了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我全家都带着金手指穿越了: 第544章

    不过。
    “好端端的,咱又招谁惹谁啦?这些人咋净事呢,一言不合就要人命啊!”
    上次是那蔡清,这次又是谁?
    徐茵茵也想知道啊,到底是谁。
    可惜徐达骏不在,不然倒是可以让他听听她怀疑的三个对象那里的动静,看能不能听出什么来。
    现下嘛,只能看大理寺能不能查出来了。
    ……
    曲大人回了大理寺,让仵作验尸,看看能不能查出些线索来,自己却是先行回了家。
    这案子,没一点眉目,也不是一时间就能查出来的事,他今儿一天,可实在是够累的了。
    可回了家,换了身衣裳,刚端上饭碗,却有宫里的人前来传话,让他三日之内,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送走内侍,曲大人匆匆拔扒了一碗饭,又赶紧换了衣裳往大理寺去了。
    休息什么休息,加班去吧!
    他心里头也是震动万分,之前只听人说过,圣上有多看重那位嘉成县主,但他忙于公事,并不将这些放在心上,但现下,他也是亲自领教到了。
    嘉成县主遇刺的事,短短功夫,宫里头就得到了消息不说,皇上还立马着人出来传话,让他限期查出凶手,如此上心,对嘉成县主之看重不可谓不深啊!
    ……
    徐茵茵可不知道曲大人下了班还要被迫加班的事,她还想着年关事忙,虽说曲大人肯定会上心此事,但年前,这事怕是不会有结案的。
    所幸,只要这事查着,对方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再动手才是,她暂时倒不必担心还会遇刺。
    但对外,她应该在“养伤”中,倒是可惜不能出门去逛了,便只得将一张单子交给了徐春山,让他看着去寻寻,能不能寻到这些动植物。
    都是小件的东西,便是寻回来也好找借口处理了的,不像大象一类的大东西,这便不方便这般去寻的,只有等她“伤”好了,再出去寻摸了。
    但她也没有想到,翌日一早,出门采买的田忠就带回来了外头传的火热的消息。
    嘉成县主昨儿去邕王府赴宴,却在归家的路上遭遇了刺杀,胳膊挨了一剑,失血过多被大理寺少卿曲大人带人护送回了永安坊。
    徐茵茵:……
    京城的人都这么八卦吗?消息这么灵通的吗?
    睡了一觉起来,满京城都知道她遇刺受伤了?
    这要是有某博,她妥妥的凭一己之力霸上头条,还一连前十。
    标题她都能想到——
    #惊!嘉成县主遇刺#爆
    #嘉成县主身受重伤#爆
    #嘉成县主是谁?#
    #宜阳府来的嘉成县主#
    #嘉成县主为何遇刺#
    ……
    第428章 第四百二十八话:彻查
    紧接着,宫里头也来了人。
    皇上的人,还有皇后的人,都是派人慰问她的伤情的。
    再然后,
    就是各府前来探望的人,一波又一波,紧跟帝后脚步,叫永安坊这还没挂匾额的宅子顿时门庭若市起来。
    徐茵茵不得不庆幸自己幸好还需要“静养”,若不然,这么多人来探望,还真是招架不过来。
    人家专门来探病,你不见不是不给人面子?见了这个不见那个也不对,这么多人都见,那这一跳可累死了。
    现下一句静养便是很好的应付了,来人也不会对此介怀。
    毕竟,她是真受了伤,诸位就是为了探望伤情来的,要是因此扰到了她养伤,也是与这好心探病背道而驰了不是?
    多数府邸来探望送礼的也只是管事之类的,这种倒好招待,其他府上来了夫人什么的则都由张秀兰好生的招待小坐之后便客气送走了,
    是以,除了宫里的内侍之外,她只见了的也就是温氏母女了。
    温氏见得她胳膊上包扎着,眼里就垂了泪,万分愧疚道:“都是我,连累县主至此——”
    徐茵茵忙道没事。
    在她想来,纵然因为她帮了手导致郑大夫人的行事失败从而记恨她,但郑大夫人最想除掉的应该还是温氏娘几个才对,怎么会先花了功夫派这么多人来杀她?
    且这些黑衣杀手,看着可比之前在历城外的厉害得多。
    所以,徐茵茵觉得应该不会是郑大夫人,也不会是梁博,毕竟,梁博脑子都坏了,只剩下一个邕王世子妃了可能性最大了——
    且还有邕王这层关系在——
    徐茵茵隐隐觉得,里头怕是还有些其他缘故的,所以说这是温氏的连累,倒也不尽然。
    但不管她怎么说,温氏都坚称是受了她连累,对此愧疚不已。
    徐茵茵也从她的口中知道了,今儿早朝,皇上雷霆震怒,道除夕将至京城一片祥和热闹可竟发生了这样的事,昨儿遇刺的是嘉成县主,明儿遇刺的说不定就是朕了!此事决不能姑息,随即便发了话令大理寺彻查,三日之内务必查出真凶,不管真凶是谁,必定严惩不贷!
    难怪今儿一波又一波的这么多人上门探望呢,有些是昨儿在邕王府聊得来的,有些却是压根都没说过话,还有些压根就没见过的。
    徐茵茵心里头也是万分感动,这粗大腿,人还真是怪好的呢,这般体贴关照——
    她突然就生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额,这句话用在这里也不太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