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同人

[莲花楼同人] 世间再无李莲花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莲花楼同人] 世间再无李莲花: 第243章

    李莲花说得绘声绘色,方多病往被褥里瑟缩了一下。
    李莲花笑看他一眼,“那书生抬头一看,发现进来一只狐狸。那狐狸见了书生,也觉得惊讶,口吐人言与他争论,说书生占了他修道的地方。”
    “这狐狸呢,说他早些年一直在这破庙修行,那书生听闻这话,顿时生了愧意,诚恳与狐狸道歉。但这夜深人静荒山野岭,他也无处可去,便请求同住。”
    笛飞声发表意见:“倒是个心大的。”
    李莲花斜他一眼,不作理会。
    “狐狸看这书生谦逊有礼,便同意此事。它化作人形,是个道士模样,看着风度翩翩,与人无异。如此,这狐狸道士和书生,一人居左,一人在右,温书的温书,修道的修道。”
    “夜半时分,狐狸困乏打盹之际,身侧却突然有人提醒他,说他这道修得不对。狐狸遇到瓶颈,便虚心求教。你别说,那书生于修行一途还真有些天赋,三言两语呢,就指引狐狸堪破迷局,更进一步。”
    “哇!”
    方多病这会儿不怕了,听得入神,发出一声感叹。
    “狐狸尤为感激,邀请书生一同修道。据他所说,精怪修得人言需五百年,修得人形又需五百年,人修行起来,才是最得天独厚的。”
    他说到这里,目光转向方多病,“小宝你说,这书生,他是该继续考取功名呢,还是随狐妖去修道。”
    方多病有些苦难的皱了皱眉,纠结了许久才道。“修道是很好,但他寒窗苦读十年,若在赶考途中半途而废,家中祈盼的亲人怕是要失望。”
    李莲花微微点头,继续道,“这书生心中有抱负,有理想,他苦读十载,只为考取功名,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书生便拒绝了狐妖,说他的天地不在修行,在为官一途。狐妖虽有遗憾,但终归人各有志,也没有再多劝。”
    方多病连忙接着问,“后来呢?”
    “后来书生一路进京,在考场上肆意挥洒,一纸文章书尽胸中抱负。”
    “书生的文章惊才绝艳,朝野尽知,但书生的名姓却无人听闻。待放榜后许久,名落孙山的书生才知道,京城中有钱有势的公子哥顶替他的文章,名动四野。”
    方多病恼了,握拳咬牙,“怎么这样!”
    “哎,这样的事在这世上屡见不鲜,书生在京城孤苦无依,满腔冤屈无处申诉,盘缠用尽,再不返程便要流落街头。”
    “这时呢,狐狸又找到他,让他放弃仕途,远离乌烟瘴气的世俗,与自己一同修行,还说他天赋绝佳,本该是命定的修者。”
    李莲花摇了摇头,“可书生仍是拒绝,他不甘心,越是被世俗不公所待,他越发想打破这样的不公。”
    “书生觉得,这世道总要有人来改变,他呢,正想做这治世之人。”
    “狐妖又说了,他说救世之法不止一种,为官可救世,修道也可以。”
    “这书生最终还是没有去修行,他在京中书馆抄书过活,偶尔也替人写写书信,苦等三年,再次踏入考场。当初狐妖得他指点,算欠他恩情,这次大考,他冒险压下被更改的名次,书生经世之才终于得见天颜。”
    “这一次,书生终于如他所愿,三元及第,名动朝野。他虽为官,却不忘初心,谨记为民请命之责,实实在在是个两袖清风,公正廉明的好官。”
    “为官之后,书生将亲人尽数接来,一家团聚,美满和谐。”
    方多病还没来得及高兴,又听他摇头叹息道,“可惜好景不长,书生这样清正的异端,在官场上格外不受待见,不过两年,他便被同僚构陷,全家下狱处斩。”
    笛飞声嗤之以鼻,“他连将真才实学递到皇帝面前的本事都没有,得靠着狐妖相助,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治世,能扫清浑浊。”
    李莲花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方多病低垂着头,有些难过。
    李莲花宽慰他,“他为官两年,明察秋毫,平冤昭雪,救了很多人,已经很厉害了。”
    方多病抬起头,“李师父,若当时书生跟着狐妖去修行,会怎么样?”
    他如此问了,李莲花便与他说起另一个结局。
    “方才与你说过,这书生天赋绝佳,的确是修行的好苗子。他修行不过百年,便可比肩狐妖千年修为。”
    “狐妖说得对,为官能救人修道也能救人。”
    “书生修道有成,百年后出山,正逢乱世。他以一己之力开辟一方桃源,供战乱中的难民生息。这一次,他无拘无束,自在随性。救了更多的人,改变了更多的事。”
    “他与狐妖相交甚笃,出去救世寻人,便请狐妖为他镇守桃源。时间长了,里面的人逐渐向往外面的自由,不断的试图逃出去。精怪吃人屡见不鲜,人们惧怕精怪,自然也惧怕狐妖。”
    第182章 下雨了
    “等书生再回到桃源之时,一片狼藉,有人与外头的乱军暗通,引狼入室。他相交多年的挚友,已经被自己救下的凡人群起围攻,一把火烧了。至于桃源中人,散的散跑的跑,早已没了人烟。”
    “书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救世,他失去了挚友,多年心血也毁于一旦。”
    故事到这里,也就告以结局。
    方多病茫然了,他问李莲花。
    “李师父,那他到底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