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其它

[红楼同人] 逆转红楼之黛玉不还泪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红楼同人] 逆转红楼之黛玉不还泪: 第44章

    这东西里边放着沉朱砂,还加了麝香、冰片这些,所以味道才会是这样的。
    如今环哥还小,所以也不用在意这个,若是带到了十七八岁,有了屋里人那就要注意了。若是一时有孕,用了这个可是容易出问题的。”
    听了这里边有麝香,琉璃也是明白为何自己总觉得古怪了,只是随即她便听了晴雯这一篇长篇大论。
    琉璃忍不住张口啐道:“你这小蹄子,怎的这些话也知道?谁说了,你这些污耳朵的东西,竟在小姐面前说。”
    她口中说着,忍不住往外走了两步,瞧了瞧外边的人影。
    晴雯知道对方的意思,此时轻吐了吐舌头,她也是一时口快,这会子也知道自己说的有问题,连忙向黛玉请罪。
    黛玉却没有太在意这事儿,她摆了摆手示意晴雯起来,这才笑着安抚琉璃:“你且放心,咱们说的话自不会传出去,不过晴雯说的话糙理不糙。
    这东西乃是当年大皇子送来的,因为里边有麝香,因此我接到了便束之高阁。
    这东西是好东西,只是咱们却不合用。正巧环哥儿如今正学习,他又听从我的话,一直压着在舅舅面前的表现,正好送给他,也算给这孩子几分安慰。”
    听黛玉这么说,琉璃点了点头,不过她还是多了个心眼,取过签子,在上面仔细地注明了品名以及事项。
    随后这才送到前面,放到给府中众人准备的礼物之中。
    当日晚间林如海并未回归,被皇帝留在了宫中,水豫宸和四皇子也是一直陪同。
    因此他们入京的第一日,只有贾敏和黛玉一起用膳,好在母女二人亲厚,倒是可聊的不少。
    第二日直到下午时分,林如海这才面带笑容地回到林府,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消息。
    对于林如海在江南的功绩,政和帝龙颜大悦,最上皇帝也是大加赞赏,特旨:
    林如海进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文渊阁大学士。
    圣旨稍后就到。
    贾敏听完之后也是满脸惊喜,她从炕边跳起来,亲自替林如海整理衣冠,口中笑着说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辛苦了这么多年,却是终于得偿所愿,入阁拜相。
    来人,传我的命令,阖府上下各赏三个月的月例。”
    一旁的黛玉此时也是眉目之间全是笑意,此时听了母亲的话,赶忙添上一句:“跟在父亲身边的,多加一个月的月例。另外一定要吩咐下去,不可声张。如今圣旨未到,万不可让人觉得我林府轻狂。”
    林如海此时也是眉目舒展,听到女儿的话,连连点头笑着,对贾敏说道:“你看,女儿如今比你做事还要周全,就如同玉儿所说的,如今圣旨未到,我们自该谨慎为上。
    再者说,如今我不过是内阁末位,上面还有五位阁老呢。”
    贾敏听了这话也不恼,一双与黛玉极为相似的眼眸,此时横映秋波,瞥了一眼对方。
    “是是是,你们父女一条心。”
    说到后面贾敏,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
    第23章 (修)
    像入阁拜相这种大事,是根本无法隐瞒的,当天下午京中的大部分勋贵便知晓,林家崛起了。
    林家本来也是公侯之家,不过是后来转道,这才成了书香清流。
    以前还有些人暗地说些酸话,指摘林如海因读书伤身,因此只有一女。日后纵然黛玉入主中宫,却也无母家帮扶,泼天的富贵接不住之言。
    然而如今却再无人敢说些此言,而那些日暮西山的勋贵,也开始暗自琢磨,自家是否也要学着林家转向诗礼簪缨世族。
    毕竟勋贵人家以前纵然有这种想法,可终究无人能走成这一条路,现在有林家在前面撑着,只要学着对方,那便是一条捷径。
    林如海为人端方,不好直接上门,便有不少人将主意打到了贾敏的母家——荣国府。
    相熟的几家勋贵,更是直接递帖子上门,只想让贾母帮忙引荐。
    这一次人数极多,其中一些凤姐儿协理,挡回了大半,可是也有着不少老亲避无可避。
    也是因此,半日凤姐儿便受不了,只命平儿和丰儿两个,一人各抱着一大摞往来的帖子,直奔贾母处。
    还未曾进到荣禧堂,凤姐儿便一路大笑着给贾母报喜:“老太太,可不得了了,如今咱们家姑爷飞上枝头,引得百鸟来贺,我这两日真真是忙断了腿。”
    王夫人和邢夫人听到凤姐儿的话,都抬头向外看去,这件事情她们自然知道。
    邢夫人还好,自己本身领着一品夫人的诰命,因此倒也没有太大的想法。
    只是羡慕自己的小姑子命好,不但女儿是天上的祥瑞,这夫君又入阁拜相,清贵无比。
    而王夫人就不一样了,昨儿听到这信儿,她几乎气得一夜没睡。
    对于贾敏的记恨更添了一分,此时便是来的是自己的内侄女,也让她有些不悦。
    “凤丫头,如今你也大了总归该有些个体统在身上,哪里还能如同小子,一般大说大笑。”王夫人自然不敢说贾敏如何,怕惹得贾母动怒,不过单纯地刺激下自己的内侄女还是可以的。
    凤姐儿本是为了要奉承贾母,未曾想竟是被自己的姑妈抢白,她脚步一顿,眼中划过惊愕之色。
    好在她反应快,这才未让太多人瞧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