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其它

[红楼同人] 逆转红楼之黛玉不还泪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红楼同人] 逆转红楼之黛玉不还泪: 第76章

    此言说出多有恨恨之意,水豫宸只觉自己脖子一凉,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后脖梗。
    看着青梅那冒火的双眸,水豫宸再也不说话。
    眼瞅着对方安静下来,黛玉这才又将视线转移到公堂之上。此时已经不知该如何反驳的石呆子,被衙役一棒子打在膝盖之上,噗通一声便跪在当场。
    “这怎么可能……我真的没有啊!”此时石呆子已然辩解无门,他茫然地看向顺天府尹,眼神中满是绝望。
    “不可能有人会出面保他,这种事情,一向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水豫宸少见的语气郑重,如今的石呆子在他眼中,已然命数有定。
    即便此时的石将军出面,也没有什么意义,甚至可能会连累对方也落下深渊。
    “可是,他没说谎!他的确未提过反诗。”此时的黛玉颇有些执拗,若说她如今在坚持什么,一时也说不清楚。
    黛玉看着失魂落魄的石呆子,缓缓深呼吸说道:“我就是觉得,他不该被冤枉。”
    说完此话,黛玉便想往前走,可是还未等她动弹,身边便伸出一只手拦住了她。
    “王爷,你不会要拦着小姐吧?”晴雯的声音有些错愕,脸上也是惊讶之色。
    这么多年来,他们二人一向是共同进退的,可今日竟少有地出现分歧。
    琉璃一把拉住还想说话的晴雯,对她微微摇头,如今这事情却不适合她们插手。
    “十三去查了,再等等。”水豫宸微微一笑,他平时总带着几分年少的稚气,这会儿倒是露出了些许峥嵘。
    “我想等,可总怕那石呆子等不了,如今他的心已经垮了,恐……”黛玉这边没说完,就见公堂上出生变化。
    石呆子此时竟怒目圆睁,他只是点着府尹说道:“你诬陷我,我敢肯定自己绝未写这等诗句!我这人从来敢作敢当,不是我做的,我绝不承认 。
    就怕你是得他人暗示,因而加害于我!”
    此言一出,围观的群众一阵哗然,有几个显然是认识石呆子的,在人群中小声辩解:
    “那石呆子是我们的邻居,这么多年我们都不知道她半夜喜欢乱叫。再说了,怎么以前不题反诗,现在就提上了。”
    “你不知道,这石呆子家里边有几把好料,因此不少人盯着她呢,可他是个死脑筋,不肯出手。
    我估计这一次少不了……”
    说这话的是个穿青衣短打之人。他说下一句,让人隐隐联想的话,随即便如同条游鱼一般缩进人群之中。
    可惜就算他动作再快,身后始终追着两名青年男子。二人一左一右,相互呼应,坠在对方五六步远的地方。
    这一番喧哗,显然惊动了堂上的府尹,他看着如此的石呆子,表情却极为冷静。
    “不到南山不回头,既然如此,来人上大刑。”本来以府尹的想法,是不太想用刑的,可偏偏这石呆子太硬了。
    纵然是泥人对上眼前这人,也得多上三分火气,顺天府尹到底也有一身傲骨,哪里受得了这话。
    只见他抽出一根签子,轻轻扔在堂下。
    衙役们直接将石呆子一脚踹倒,当下里就要把石呆子的裤子。大汉朝对于他人上刑,尤其是这等杖刑,必须要退去外裤只留下中衣。
    因此多有人,因受辱不堪而自尽的。实在是这当众打板子太没尊严,石呆子被这样对待还未等衙役上手,脸已然涨得紫红。
    围观不少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发出阵阵惊叹之音,有些用手捂住眼睛,却留出老大的一条缝儿。
    黛玉眼见着事情不好,若是对方真的当众受辱,便是日后还了其清白又有何用?以这人的性格恐怕也不会独活。
    当下她直接往前走,而水豫宸也知道青梅的心思。她不再多言,只是护着她分开人群往中间。
    “大人且慢,此事尚未明了,当众行刑,未免对了大人明察秋毫的官风。”黛玉口中说道,她看也不看地上的石呆子,一双清丽的双眸,紧紧盯住眼前上座的府尹。
    此时公堂之上,忽有人上前,顺天府尹也是有些迷惑。她上下打量对方,随即却是眉头紧促。
    手中的惊堂木举了又举,却是难以砸下。两名少年看起来不过十几岁的模样,可偏偏都是一样的龙章凤姿,只看容貌就可以知道不是普通人家。
    “尔等何人,怎可扰乱公堂还不退下!”
    这却是顺天府尹突发好心,便想将二人放走,也好知难而退,毕竟有些事情是掺和不了的。
    可惜二人竟是半点不给面子,生得一双桃花眼的少年,听了这话,露出一抹有些痞痞的笑容。
    “那可不行啊,今儿这石呆子得跟我们一起走。”
    话语落地,顺天府尹便知道,眼前的二人来者不善。
    黛玉侧头看了一眼水豫宸,递给对方一个赞赏的眼神,随即抱拳笑道:
    “敢叫堂官知晓,我二人的确是要为这石呆子说上一言。”
    此话说完便瞧顺天府尹脸色有些难看,黛玉唇角上扬,露出腮边的酒窝。
    她凑近眼前的拓布仔细地查看,随即又拿起石呆子平素里写字的笔墨,随即露出一抹欣喜。
    “堂官,还请看一下这个证据。”黛玉指着眼前的笔墨,让顺天府尹仔细观瞧,她随即解释道:
    “若非是有着拓布,恐怕石呆子就要含冤蒙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