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其它

[红楼同人] 逆转红楼之黛玉不还泪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红楼同人] 逆转红楼之黛玉不还泪: 第206章

    得到了这个回答,三皇子没有再说话,他身上的紧绷慢慢放松,头微微向后靠去,此时他和乌贤的距离仿佛近在咫尺。
    感受的这一丝放松,乌贤有些满意,低低地哼笑一声。
    此时窗边,一枝杏花开得正艳。
    即使是三皇子决定寿宴并不出席,三皇子府仍旧需要出份礼物。
    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瞧不上江南甄家,可太子还在。
    从散发请柬内日到半个月后,江南甄家的正日子,每日里不知有多少礼物,如同流水一般流入甄家。
    距离甄家的两条街前都已经完全堵塞,若说当初林家占了京城半个月的风头,如今风水轮流转到了甄家。
    如今这副样子,让不少世家都啧啧称奇。晴雯今日,奉了黛玉的令,出门巡查归来之时,便把这事儿当成笑话说给黛玉听。
    催墨这会儿正站在她肩上,两人一搭一唱,竟是把当时的景象,说得如在眼前一般。
    “真真是吓人,那么高的车那么宽那么长,四匹马拉着我瞧着那车轮足足降了有二寸,就那样子的往甄家去送。”晴雯叽叽喳喳地比划着,眼神中却没有什么羡慕,反倒是带着一种看傻子般的惊讶。
    催墨低头用嘴整理一下翅膀,口中接茬说:“不止如此,我可还看见了呢,好像有一对海东青,只是不知道是谁家送的。”
    听到男朋友这句话,黛玉看向晴雯,晴雯自然知道自家小姐想问什么,特迷茫地摇摇头表示自己没看见。
    “你什么时候看见的?”晴雯这会儿有些狐疑,她倒不是说是催墨胡说,只是她眼神也不差呀。
    “就在你看那么大的车的时候。”催墨眨巴着黄豆大的眼珠,黄绿色的眼珠之中带着些许的无奈。
    这个眼神让晴雯有些尴尬,让她忍不住双眸游离。
    可是显然,催墨这会儿并没有打算放过他。
    “小姐,晴雯她骄傲了自满了,灵魂也就搁浅了,忘记了无情了,都想把我送走了。”催墨说到激动的地方,在晴雯的肩上,来回的蹦跶。
    可就是这样,他愣是不离开一步。
    晴雯脸色有些尴尬,狠狠地盯着在自己肩膀上作乱的鸟儿。
    “你这家伙,你太小心眼了,不就是今日里我走的有点急吗!”晴雯脸上一红,跺脚怒道。
    一旁的琉璃忍不住低头偷笑,黛玉看着也笑得不行,当下只是让晴雯给催墨弄一些好吃的,赔偿对方。
    众人笑过一阵这事便也罢了。
    到了晚间用膳之时,黛玉将这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她本来是当做笑话,只是林如海听完却双眉微蹙。
    见到父亲如此,黛玉忍不住也面露谨慎之色。
    林如海手捻胡须,脸色确实多了两分郑重:“这是个好警示,太子飘了。”
    他自幼接受着儒家教育,因此忠君爱国早已铭刻入骨,此时说出这话,算得上大逆不道。
    一旁的贾敏听到此言,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顿,抬起眼看向自己身旁的嬷嬷。
    嬷嬷立刻领会意思,带着丫鬟婆子们往外走,将饭厅空出来。
    林如海淡淡一笑,他便知道夫人是了解他的。
    “以前我还在担心,日后太子若是登基,对咱们家恐怕未必是好事。可如今看来,太子登基的可能极为渺茫啊。”林如海无奈地叹息,他不是个傻子,如今对于两位主事之人,心中所想的多多少少也能窥探一丝。
    以前他还曾经担心,是为了试探或者敲打,可如今只看着京城的局势,便能知道未来的可能。
    贾敏没有说话,只是亲自替夫君加了一块排骨。
    林如海看向贾敏,眼神满是温存之意:“辛苦夫人了,咱们家最近还是要谨小慎微,恐怕将有大风云而来。”
    这话中的沉闷之意溢于言表,黛玉原本还不当回事儿,这会儿倒是渐渐地脸色郑重起来。
    自家父亲自己知道,对方一贯是个有分寸的,而且对于朝堂的把握,精准得可怕,被言传身教的她最有发言权。
    她虽不敢说,自己有几分真传,但是对林如海的崇拜,却是刻骨铭心的。
    而这样的父亲竟然会说,恐怕京城要乱,又怎能不让她心头沉重。
    “玉儿倒不必担心,就算是太子那边出什么事,也牵扯不到我们。”林如海眼见着女儿突然沉默,此时也担心对方胡思乱想,当下轻声安抚。
    黛玉摇摇头,她盛起一勺鸡汤,心头所想的却不为眼前之事,而是若太子落马,恐怕京城又要乱起来。
    “若如父亲所想,太子会在什么时候出事?”黛玉心头有一丝阴霾,只是却不知该怎么说出。
    实际上她和水豫宸也是这样的想法,这世上一帆风顺,节节高的事情少,物极必反,却是常态。
    如今的太子,虽是志得意满,但在黛玉看来有些飘了。
    而且如今回头望去太子身后未必干净,别的不说便只说画舫兄妹。
    不管这件事情,幕后之人是甄家的哪一个,太子都难以脱身。
    甚至还可能被对方拉下马。
    如今黛玉只一个想法,那便是这些人要怎么闹都好,只要别牵扯到官商衙门就行。
    然而,仿佛是冥冥中有所注定。
    就在甄大舅过寿之时,翰林院梅翰林手中捧着奏折,来到虎门之前敲响闻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