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君为依[重生]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君为依[重生]: 第8章

    何龄落泪如珠:“顾娘子明察!这金钗从入了王家大门起,一直都在我发间簪着,后来才给了杜梅。杜梅走后,我跟着众姐妹去了桃园,从未离开大家半步。顾娘子,我也是今日才知方妹妹闻不得桃花香,便是想动什么手脚,只怕也来不及。”
    “是啊顾娘子,何姑娘一直同我们在一起,哪里有空去寻什么桃花香?”
    “这其中多半出了什么岔子……”
    “哪有什么岔子?我看就是方姑娘谨慎太过,辨错了香味罢了。”
    众人七嘴八舌了一阵,跪在地上的杜梅忽然仰头:“我家姑娘好心好意送钗子赔罪,方姑娘倒好,把这金钗摔在地上,差点把那翡翠都摔碎了!方姑娘,你为何把我家姑娘的好心这般践踏!”
    何龄又惊又喜。
    刚刚还以为杜梅是个不顶用的,没想到一朝事发,她的脑子倒是活络起来了。
    也是,若此事坐实,她难逃罪责,自然要拼了命挣扎起来。
    方如逸在一旁抽泣了许久,见杜梅发难,她奔到何龄面前,泪眼婆娑:“何姐姐,此事都是我的错。我闻见桃花香,一时慌张,这才让那金钗脱了手,绝无半点故意扔掉的意思。”
    说着,她突然双腿一屈,竟扶着何龄半跪了下来:“姐姐若生气,我给姐姐赔罪!”
    何龄吃了一惊。
    扮苦装小,面上示弱、实则要挟的手段,原是她的看家本领,眼下她都还没发挥尽致,这方如逸居然先用上了。
    她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正要扶方如逸起身,顾苑的手却先到了面前。
    “方妹妹,这件事,无论如何也怪不到你头上。”顾苑搀起方如逸,拿了帕子替她拭泪。“这等子糟心事,既然出在我王家院里,我定会查个清楚明白,不冤枉了谁,也不委屈了谁。”
    围在一旁的世家女们,端了个看热闹的心思,满口出起主意来:“顾娘子,不如唤个医官来验验,看这钗子上可抹了桃粉?”
    “不必。”顾苑朗声道。“今日前院是谁值守?”
    刷刷几声,十几名黑衣侍卫从墙头落下,附身拜倒。
    “方姑娘和杜梅的事,你们可都瞧见了?”
    领头的侍卫道:“回大娘子,一清二楚。”
    “好,那便把看见的事,从头到尾说一说,别冤枉了好人。”
    “回大娘子,大娘子领着各位贵女们离开前院后,小人亲眼瞧见何姑娘落在了最后,拔下头上的翡翠金钗,交给她的侍女杜梅,又对杜梅耳语几句。虽然小人没听见她们说了什么,但杜梅很快回到前院,趁人不备,从席面上偷偷顺了瓶桃花蜜。”
    众人一惊,好几个世家女捂了嘴,目光不住地扫着何龄。
    何龄揪着丝帕,脸色甚是难看。
    那侍卫又道:“杜梅拿着那瓶桃花蜜,离开了前院,寻了个没人的墙角,把桃花蜜抹在金钗上,又从一只锦囊里摸出些个药材,仔仔细细擦了好几回,然后才回到前院。
    她请了方姑娘到了这里,小人怕出什么事,便亲自跟着,竟见到她要把这沾了桃花蜜的金钗送给方姑娘。小人本想阻止,不过方姑娘自己闻出味来,和杜梅争辩了几句,不甚掉落了钗子,被杜梅骂了两句嘴。”
    “你胡说!”杜梅突然跳起来推他。“明明是方如逸自己显摆梁王送的头面,瞧不上我家姑娘的金钗,这才扔在地上!”
    顾苑目光一冷:“放肆!方姑娘的闺名也是你能唤得的!”
    杜梅斜了她几眼,不敢言语。
    顾苑望向侍卫:“她方才说的,可真?”
    “回大娘子,方姑娘并没有炫耀头面,那钗子的确是脱了手才掉下的。”
    顾苑点了点头,缓缓回身望着何龄:“何姑娘,事情原委已然明了,杜梅是你的人,你说该如何处置?”
    何龄紫涨了脸:“顾娘子,这件事得再细查查,我同方妹妹无冤无仇,何必做出这样的事害她……”
    顾苑忽地一笑:“何姑娘莫不是听错了,我这侍卫并没说桃花蜜的事是你指使的。”
    何龄嘴角僵硬,许久才开口:“可杜梅毕竟是我带来的,他说这事是杜梅做的,言语之间自然是怀疑到了我这做主子的头上。”
    顾苑正色道:“何姑娘,我与你何家素无冤仇,同方家也没有往来,不会偏心你们中的哪一个。我自认管家严谨,做事公道,何姑娘这话,是要质疑我唆使侍卫,故意冤你么?”
    “这事是我做的,跟我家姑娘没有半点关系!”杜梅喊了起来。“我就是看不惯方如逸一副穷鬼乍富的酸样!她有什么资格嫁梁王!我家姑娘才貌双全,心悦王爷这么久都没能嫁过去,凭什么她就可以!我为我家姑娘气不过!”
    女眷们听得睁圆了眼,没想到今日这一出绕着方如逸排的好戏,竟把何龄唱成了个要紧的角儿。
    “真是个忠仆。”陈织吟捂嘴讥笑。“何姑娘,原来你也爱慕梁王。可爱慕归爱慕,唆使身边人做些下三滥的手段,不好吧?”
    “是啊何姑娘,就算此事并非你指使的,可杜梅也是知道你的心思才出了手,说到底,还是你治下不严的缘故。”
    何龄被说得脸色青白,死死瞪着杜梅。
    若是在自家府上,她早就扇了这小蹄子一掌了!
    可眼下是在王家,又当着京中许多官眷贵女们的面,自己这娴静淑雅的名声,还是要顾一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