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君为依[重生]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君为依[重生]: 第66章

    余照搁下苕帚,浅浅笑道:“只怕王家也得弃了他呢!可是姑娘,他那外室陈容容手里那些个同何家有关联的铺子田产,我们要如何才能拿到手?”
    方如逸捂着嘴打了个哈欠,起身走到床榻边:“不急,我自有办法。”
    两人安歇一晚,次日起来,余照请了外头买卖下人的婆子,选上五六个小厮、侍女,签了死契,放在宅中服侍。
    方如逸冷眼看着,挑出一个颇为机灵的小厮,名唤毛大树,安排他去南水巷盯住曾得功的车马,这才找出陈容容的私宅。
    毛大树是个得力的,头一日,方如逸才叮嘱他想法子和私宅里的小厮打上交道,次日傍晚,他便奔回来,忙不迭地回禀,说自己和好几个看门洒扫的小厮吃过酒,眼下已然称兄道弟了。
    一来二去,陈容容私宅里的消息,时不时就送到了方如逸手中。
    原来这个陈容容很能捏住曾得功的心,闲时竟然还能缠着曾得功带她出门,去那些个不大会抛头露面的酒肆、茶肆,瞧瞧城中的时新玩意儿。
    听说两日后,城南要开一间新花肆,这陈容容便撒娇卖乖,非要曾得功带她去赶热闹。
    余照听毛大树说完这个消息,惊得差点端不稳手中茶盏:“姑娘,曾郎中不纳妾的事,可是满京皆知,他怎会如此胆大,居然敢带着外室四处走,也不怕被人瞧见,捅到王家去么!”
    方如逸自然知道,曾得功的胆子,到底是怎么肥上天的。
    此人虽说出身贫寒,又攀上王家这门显贵的亲家,做人做官多少得低头些。
    可暗地里,他终究是背靠元轼这个王爷,手中又握着不少同何家往来的生意,权势和财帛,他是一个都没少,有了底气,胆子怎会不肥?
    不过,如此的暗中张扬,终究是河边行走,早晚湿鞋。
    就算他再小心谨慎,从前不曾沾湿鞋袜,眼下方如逸得了消息,岂会不推他一把?
    “照儿,你今日给王娘子的送个约帖过去,就说我约她两日后去瞧个新鲜玩意儿,但别告诉她是什么,免得失了惊喜。”
    余照答应着去了,没等入夜,一张约帖便送进了曾府,辗转到了王书敏手中。
    王书敏正在净手,准备用哺食,听见侍女说是方如逸相约,忙让侍女捧着展开。
    她扫了几眼帖子上字句,扭过身去对坐在一旁的曾得功笑道:“老爷,如逸妹妹约我两日后出门呢!”
    曾得功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搁下手中的书册:“这回她又请娘子去往何处?”
    “她没细写,只说做个惊喜。她素来喜欢果饼甜食的,想来多半是张家点心铺子出了什么时新果子,喊我一道过去尝尝。”
    王书敏脸上笑盈盈的,见曾得功起身,上前两步挽住他,一同往前厅去。
    “夫君,我记得后日你得出门和那位徐先生畅谈,可要备上什么礼?”
    曾得功握住她的手,语调柔和:“倒也不用,娘子这般为我着想,为夫心里实在动容。”
    虽说夫妻多年,可每每听到如此贴心之语,王书敏总是忍不住红了脸,又欢喜又害羞:
    “虽说我王家和江首辅是七拐八弯的亲戚,可这关系到底是远了,没能给夫君的仕途助益,夜里思来,多少有些愧疚。
    如今真是好极,那徐先生是江首辅跟前的人,将来他登了科,定是靠着江首辅,夫君以后在朝中办事,也就不止我王家一个靠山。”
    曾得功眉头皱了皱,眼底露出些不耐烦,很快按了下去,口中笑道:
    “娘子母家自然是我心里最看重的,若无王家助力,只怕我如今也做不上正五品的官。只是那徐先生是江首辅眼下最得力的人,又有才学,明年春闱定能进士及第的,我不好薄待了他去。”
    “夫君的心思,我都明白。”王书敏不住地点头。
    两人进了前厅,饭菜已然摆好,曾得功先扶着王书敏落座,喊来两三个侍女在她跟前服侍着,自己则做到一旁,露出“只要夫人吃得好,为夫随意用些也无妨”的神色。
    哄得王书敏晕头转向,心中直道自己真是嫁了个好夫婿。
    曾得功却暗自冷笑。
    说来奇怪,他明明做着王家的女婿,在仕途一道上,也得了王家不少助力。
    可他心中却最恨王家。
    当年他登门拜见王家长辈时,那个罪该万死的小侍女,连杯茶都端不稳,手一抖,竟全倾在了他身上!
    他不得已,只能去耳房更衣,外头那件新制的青袍一宽,服侍的王家下人立马瞧见他那打满补丁的内衫。
    那会他名列三甲,满京都何人不尊他一声“曾榜眼”。
    春风得意之时,本该看遍繁花,却不料被王家逼到这般窘境。
    如此羞辱,此生难忘!
    便是王家嫁女赠银,扶他青云直上,也抹不去他心中的恨!
    如今日日夜夜对着王书敏这张脸,卑躬屈膝地讨好她,听她一声声地唤自己“夫君”,时不时还要提一回王家,提醒他别忘了王家对他的大恩大德。
    他只觉得恶心!
    曾得功默不作声地吃着饭,听着王书敏的笑语,越发想把王家狠狠踩在脚下。
    虚与委蛇地过了两日,他总算挨到了第三日上。
    一早他便坐车出门,却不曾往市街上的酒肆、茶肆里去,而是改道去了南水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