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 第192章

    汪小琳笑起来:“哎哟, 我自己都叫不动她。”
    “是吧?所以我说她给我面子嘛。来来, 喝茶。”
    钟桓兵接过小玻璃茶杯:“谢谢嫂子。”
    喝了一口热茶, 暖了暖身体, 钟桓兵比汪小琳开朗爱聊天,他问:“嫂子在做什么菜?好香。是不是鸡汤?”
    “你厉害, 真就在炖鸡汤。”
    汪小琳笑话她男友:“就你的鼻子灵。苏禾,需要帮忙吗?”
    苏月禾为了能跟他们多聊天, 也不客气:“那你帮我削洋芋皮吧。”
    汪小琳进厨房帮忙削皮,钟桓兵也来帮着剥蒜,苏月禾则把鸡焖上, 准备切各种配菜。
    聊起最近的改革, 汪小琳跟苏月禾说道:“你读大学去了,应该还没什么感受, 自从我们这儿被选为试点改革区,领导那是铆足了劲,不干出点成绩不罢休。”
    苏月禾道:“我听同事说,我们松香厂从林业局剥离后,目前还没有什么新的改革措施,一切照旧。小钟,你们林业局有什么变化吗?”
    钟桓兵以为苏月禾问福利:“各大厂子分出去之后,工作量减少,福利应该也会减少,有部分人还要分到厂里去。”
    苏月禾知道钟桓兵父母在县里身居要职,这种变动对他肯定不会有啥影响,但为了打开话题,她还是问:“会影响到你吗?”
    “对我没影响。”
    苏月禾趁机又问:“我听说能采松脂的经济林场都要承包出去,如果想要承包,需要什么条件啊?”
    钟桓兵:“你有朋友想要承包吗?”
    “是啊,想问问条件。”
    “就两个条件,一个是本县人,一个是没有违纪犯罪记录。”
    这苏月禾都满足条件,她又问:“贵吗?”
    “大靖林场好像是4万多一年,靖湾林场是3万一年,还有几个小的林场,因为面积小,全部加起来也只要几千块。”
    靖湾林场3万一年。这不是一般人家能拿出来的。
    应该说一般人家都拿不出来。
    苏月禾快速算了算自己手里的钱,年底家里又卖了5头猪,现在她手上有1万2左右,差距有点大。
    苏月禾问:“松香厂没承包林场吗?”
    “松香厂当然要承包,而且你们松香厂有优先承包权。”
    “全承包了?”
    “不是,可能几个小的林场不要,领导不同意。”
    “只要大靖和靖湾?”
    “他们还没定,可能只要大靖,也可能两个都要。”
    苏月禾把切好的藕片放盘里,如实道:“小钟,不是我的朋友想要承包,是我自己想要承包靖湾林场。”
    汪小琳把削好的土豆递给苏月禾,诧异问:“你自己承包?”
    这事如果苏月禾不如实说是自己想要,可能这小两口不会那么用心帮她盯着,“我想承包,但我现在钱还不够,我得去想法子筹钱。小钟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帮我把靖湾留住。”
    钟桓兵没想到苏月禾是个事业型女性,顿时刮目相看,刚才进门还叫嫂子,马上改口:“苏姐,只要松香厂不要,我肯定想办法帮你留住。”
    “这事未必能成,你们先帮我保密。”
    汪小琳当即答应:“没问题,我不会说的,包括我姐。”
    聊着聊着,外面传来声响,是梁正烽回来了。
    梁正烽之前跟钟桓兵见过面,他进来就先问:“桓兵,你们哪天摆喜酒?”
    苏月禾笑道:“就顾着说别的事,都忘记问你们什么时候请喝喜酒了。”
    钟桓兵把大蒜放砧板上:“腊月二十六。”
    梁正烽:“跟我们结婚是同一天?我们去年也是腊月二十六摆的喜酒。”
    汪小琳笑了:“是吗?太巧了。去年我有事没去成,今年你们记得来喝我们喜酒啊。”
    苏月禾道:“当然,我们肯定去,需要帮忙提前说。”
    “还真需要,到时候可能要借用你们的车。”
    梁正烽满口答应,他洗了手,穿上围裙:“这里交给我们就行,客人出去听广播。”
    等汪小琳和钟桓兵出去,梁正烽轻声问苏月禾:“聊得怎么样?”
    苏月禾:“靖湾林场每年三万。”
    跟预估的差不多,梁正烽沉默了。
    吃了晚饭,送走客人,梁正烽洗碗,苏月禾则用抹布把碗擦干,放进碗柜里。
    梁正烽道:“要不把我外婆留下来的那套首饰给卖了吧,还有相机,再跟我姐借一点。”
    苏月禾摇了摇头,并不赞同:“外婆留给你的家传之宝怎么能卖呢。”
    昨晚苏月禾跟梁正烽述说自己回到松香厂的遭遇,让梁正烽很气愤,所以,他支持她出来单干。
    夫妻两个简单算了一笔账,大靖松脂哪怕不卖给青城松香厂,卖给其他县区,至少能卖3毛一斤,靖湾林场每年产30万斤松脂是没多大问题的,除掉人工和运输,也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梁正烽想了想,道:“没关系,外公外婆还有我妈,他们都在我心里。”
    苏月禾:“有关系。没到要卖传家宝的时候,你忘了我那两根七品叶人参了吗?我想卖掉一根。把那根小点的卖了,再想办法凑一凑,应该能凑够。”
    梁正烽:“卖掉一根够吗?”
    “讲讲价,试试看,家里还有一批猪没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