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 第319章

    今年因为二妹一家四口在家里一起过年,所以特别的热闹。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孙悟空》和春晚,闹闹萱萱看着电视里的漂亮妈妈,满脸都是疑问,他们不懂,妈妈怎么跑到电视机里了。
    大人们则逗他们,那不是你们妈妈,那是大明星。
    因为要忙工厂的事,梁正烽苏月禾大年初一把两个孩子留在老家,他们就先回城了。
    这种关键时候,苏月禾要盯生产,三百多万花出去,半点也不能耽误,梁正烽不需要上班,但保姆们在休假,他则在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
    郭厂长这个春节过的,可谓抓心挠肺,白发都多了几许。
    他没想到苏月禾把洗发水名字偷偷改了,不止名字改了,连包装也不一样了,苏菲现在想要硬蹭苏禾那是完全够不上啊。
    他急急找来钱主任商量,实在不行,把苏菲改成苏和?
    反正都被告了,那不如硬蹭到底,把库存的货改名后,用贴纸把铺出去的货也都统一改一下。
    钱主任不同意这么做,这会把原本有心想要偏帮他们的领导们推到他们的对立面。
    “厂长,这么做太明显了,之前我们还可以说是巧合,但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把苏菲改成苏和,这明晃晃的,法官又不傻,他肯定不会再相信是巧合。”钱主任说着,又道:“而且柒月吃了上次的亏,我怀疑他们会把同音的名字都注册商标了。”
    郭厂长也懂这个道理,他也听劝,没坚持。
    但原本期待着《孙悟空》播出后大卖的洗发水,现在基本上卖不出去,他心底那个落差呀……
    越想越难受。
    整个春节都没过好。过年跟着老婆回娘家,大舅子给他的建议是,尽快调转船头,自己另谋出路。
    年初四这一天郭厂长没去厂里,年初五才去上班。
    进了办公室,钱主任就跟过来,并递给他一份报纸。
    《省城日报》上长篇累牍地报道了苏禾洗发水诞生记,其中一部分内容详细写了改名过程,以及柒月和肥皂厂之间的侵权官司。
    郭厂长把报纸放一边:“这是苏月禾找人写的新闻。不理会,我们先想办法解决目前的问题。”
    钱主任:“厂里大部分人都不同意改飞雁香皂的配方,大靖松香是我们飞雁最大的特点,把这个去掉了,那就等于把飞雁的翅膀折断,那就不是飞雁,而是废雁了……”
    废雁?他妈的还挺能说,老郭白了钱主任一眼,“不改配方,怎么办?停产吗?”
    正说着,车间肖主任和采购科科长都来了。
    他们跟老郭汇报,大靖松香只能坚持5天,如果再不想办法,飞雁香皂就要停产,成为历史了。
    老郭又想起钱主任刚才说的“废雁”,不由得脑壳疼。
    这几年肥皂厂跟在柒月后面赚了不少钱,以为这次还能跟着一起吃肉,谁能想到惹来一身骚。
    苏菲洗发水卖不出去,老郭还能找借口说是因为宣传不够,而飞雁停产他是难辞其咎的。
    等其他人都出去,钱主任小声建议:“要不……要不那个……”
    “哪个?”
    “您去找找……苏月禾?”
    老郭想了想,问:“怎么谈?”
    钱主任讪讪一笑,这他就不好直接给领导提建议了。
    左不过就是赔礼道歉,想办法补偿柒月。
    郭厂长没接受这个提议。
    但第二天,又有一份报纸对青城肥皂厂侵权柒月日化的事进行了深入报道,紧接着不止报纸,广播上也开始报道,舆论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青城县本地,目前柒月的苏禾洗发水全国追捧,热度极高,是青城人的骄傲,面对这样的官司,谁都忍不住八卦两句,舆论对肥皂厂越来越不利。
    苏菲的销量比年前还差,前后夹击之下,郭厂长屈服了。
    *
    柒月的洗发水产能实在没办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苏月禾决定增开一条生产线。
    新建的厂房还有空位,就是采购设备需要时间。
    苏月禾让采购部去询问有没有现货,看看哪边的厂家速度快。
    采购一家家打电话去沟通,给出的答复都是没有现货,订做至少三个月。
    三个月就三个月吧,没其他办法,苏月禾让他们速度订了一条生产线。
    这边正开会,红豆进来跟苏月禾说,肥皂厂的郭厂长来了,问她见不见?
    苏月禾想了想,还是要见一见,看他想说什么,沟通不能断了,但得让他先坐坐冷板凳:“你让他等。”
    红豆了然:“好的。”
    开完市场和采购的会议,苏月禾和段玉卿跟研发继续开会。
    曾凡和王惠珍等人进来了,大家过年都胖了一圈,脸上看起来特别喜气,随着苏禾洗发水和宝丽香皂的成功,柒月的盈利将会大幅提升,他们这些研发人员也将获得丰厚的奖金。
    苏月禾为了奖励他们,笑道:“我们在竹林的家属大院,四月份会建成,到时候每人一套房,按照标准,你们优先选房。”
    王惠珍笑问:“厂长,听说我们不需要交房租是吗?”
    苏月禾点头:“研发免租金,你们要是能在柒月工作十年,房子就直接送给你们了。”
    王惠珍惊喜道:“要得!国营厂都没我们这样的待遇!那也太安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