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汉道天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汉道天下: 第460章

    士孙瑞一句话,纠正了他最大的思维误区。
    不是袁绍要杀臧洪,而是臧洪要杀袁绍。只要能让臧洪暂时忍让一时,不要与袁绍针锋相对,袁绍未必会取臧洪性命。
    杀了臧洪,对袁绍并没有好处。
    当然,如果他以天子使者的身份去劝和,那结果就正好相反了。
    就算袁绍不想杀臧洪,也不可能让臧洪去投朝廷。除非臧洪向他称臣,否则他一定会杀了臧洪,以免留下后患。
    所以,只能让臧洪知道他是天子派来的使者,绝对不能让袁绍知道。
    否则他的任务必然失败,弄不好还会赔上自己的性命。
    想通了这一节,陈宫后背全是冷汗。
    他早就知道天子的这个任命没按好心,却没想到会如此阴险。
    荀攸,我记住你了。
    ——
    王凌二十五岁,身材高大,容貌英武。
    奉士孙瑞之命,王凌率领十名骑兵,随陈宫、陈容一起赶往冀州。
    他对天子的河南之战也非常好奇,几次向陈宫打听。当他发现陈宫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态度便有些冷淡,不复之前的热情。
    陈宫有点后悔。
    他虽然没有随天子出征,却有很多机会打听更详细的消息。吕布父女亲临战场,张辽、高顺更是积累军功升职,他们都是战场亲历者,了解很多人无法了解的内幕消息。
    但他却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好奇之下,他反问王凌,你们为什么对河南之战的细枝末节如此关心?
    听了陈宫的问题,王凌瞅了陈宫一眼,不由自主的笑了一声,眼中也多了几分不屑。
    怪不得吕布被袁绍打得落花流水。身为吕布的首席谋士,陈宫就这水平?
    你以为作战就是看看地图,排兵布阵?如果不了解每一个将领的性格、能力,如果不了解对手的底细,所谓的计策就是空谈,根本不可能打得赢,更不可能以少胜多。
    尽管如此,天子的大捷依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所以他们都迫切的想了解更多的细节,尽可能复盘当时的战况,分析得失。
    正如对弈之后的复盘能够增涨棋艺一样,复盘战役也能提高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尤其是对王凌这种初入行伍的新人,尽可能的了解一场真实的战役格外重要。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例子,有大量鲜活的细节,而不是史书里简略带过的几句话。
    这是士孙瑞再三强调的事,几乎刻在了王凌的脑子里。
    王凌略微解释了几句,陈宫听了,若有所思。
    陈容也觉得受益匪浅,看向王凌的眼神多了几分羡慕。
    入仕之初,就能在士孙瑞这样的老臣麾下受教,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王凌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他问陈宫道:“天子身边是否也有像士孙瑞一样老臣,悉心指导他用兵,所以才能取得如此大捷?”
    陈宫愣了片刻,想到了贾诩、荀攸,但他转念一想,又改变了主意。
    “天子圣明,何须他人指导?”
    “天子圣明固然不假,可是他毕竟年少,又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事,总不会生而知之吧?”
    不等陈宫回答,王凌说道:“天子的确不是生而知之,但他却知道应该谁向学习用兵之道。”
    “谁?”陈容好奇的问道:“天子身边有哪位老臣擅长用兵?不会是故太尉杨公吧?”
    王凌忍不住哈哈大笑。“天子身边没有知兵老臣,却有老兵,成千上万的老兵。”
    “老兵?”
    “正是。”王凌昂然说道:“我亲耳听士孙公说起过,从华阴之战起,天子便深入军营,与普通士卒共饮共食,商讨战法。能够击败李傕、郭汜,并非天子生而知之,而是他能将无数普通士卒的作战经验总结起来,熔为一炉,自出新意。”
    陈容将信将疑。
    陈宫若有所思,想起了之前不曾留意的点滴。
    第三百七十三章 顺天应人
    襄邑,鸿沟。
    曹操穿着单衣,敞着怀,站在近岸的浅水中,倒持竹竿,盯着水中,屏住呼吸,一动不动。
    一条青黑色的鱼游了过来,慢慢接近。
    曹操缓缓提起手臂,正准备用力掷出竹竿,地面忽然震动起来。
    鱼倏地摆尾,消失在水中。
    曹操懊恼不已,抬起头,看向岸边刚刚策马奔至的曹昂,破口大骂。
    “竖子坏我大事!”
    曹昂翻身下马,将马缰甩在马背上,快步跑了过来,一把抓住曹操的手臂。
    “阿翁,大捷,大捷。”
    曹操莫名其妙。“什么大捷?”随即又反应过来,反手抓住曹昂。“袁本初攻破东武阳?臧子源是生是死?”
    曹昂一手撑着膝盖,一手连摇。“不……不是,是北疆大捷。”他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天子击破鲜卑、匈奴三十万人,斩杀鲜卑大帅扶罗韩、匈奴休屠各胡白马铜、右部醯落,大小名王数十人。”
    曹操张大了嘴巴,手中的竹竿落水,顺水漂去。
    天子以三千骑北征,竟然能击破三十万鲜卑、匈奴?
    愣了片刻之后,他反应过来,转身上岸,一边穿鞋一边问道:“祭酒何在?”
    “正在整理情报。”曹昂跟了上来,扶曹操上马。“我只看了一条,就赶紧过来报告阿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