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汉道天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汉道天下: 第981章

    陈登吁了一口,幽幽说道:“若能如此,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治国当以德,春风化雨,恩泽万物,急不得。”
    “将军所言甚是。这次审配也是自取其咎,怨不得别人。”诸葛瑾转头看向远处,淡淡一笑。“他不仅想以汝颍人为质,还想拖着兖豫青徐四州士大夫,不仅是痴心妄想,更是其心可诛。这种人,留着也是祸害。”
    陈登微怔,转头看了诸葛瑾片刻,欲言又止。
    诸葛瑾为人谦和,很少说这种重话。如今却对审配如此痛恨,让他大感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他又能理解诸葛瑾的心情。
    审配的确有拉着兖豫青徐四州士大夫一起与朝廷对抗的企图。他将所有的兵力都收缩到邺城,再存储足够的粮食,一心一意守城。天子要想攻下邺城,就只能重兵围困,每天消耗的钱粮非常惊人。
    山东初定,又未曾度田,这些钱粮从哪儿来?自然是兖豫青徐四州。一旦百姓缴纳的租赋不够,朝廷要么是强行增赋,要么是向大族借贷。
    不管是哪种方式,兖豫青徐四州士大夫都必然受到影响。
    至于是逼得天子让步,取消度田,还是被迫起兵,与朝廷兵戎相见,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必然会以某种形势呼应审配,最后甚至可能要为审配求情。
    这是一次赌博,孤注一掷的豪赌。
    赌注就是邺城内几百个汝颍人的性命,以及审配本人的生死。
    这很审配。
    陈登听父亲说过审配其人,相信审配干得出来这种事。但他不得不考虑,他将如何应对这个局面。
    即使不考虑下邳陈氏与审配的私谊,作为徐州知名的大族,他也要考虑下邳陈氏是否要响应审配,又如何响应审配。
    天子亲征,手握精锐十余万,会不会平定冀州只是幌子,强行推进度田才是真正的目标?
    在韩遂防秋汛、太学论度田的交相冲击下,度田有利的观念已经不可避免的流传开来。虽然现在知道的人还不多,但随着天子的到来,扩散的速度必然如洪水一般势不可挡。
    一旦兖豫青徐四州的庶民知道了真相,他们会不会像关中、河东的庶民一样,成为朝廷的支持者?
    一阵微风吹来,陈登裹紧了皮裘,心生寒意。
    第八百零二章 机会难得
    诸葛瑾与陈登说了几句话,便告辞下城去了。
    城上风大,吹得脸疼,而且他和陈登也没什么可说的。
    阳都诸葛氏虽说也是大族,毕竟不能和下邳陈氏不能比。在弟弟诸葛亮受到天子重视,前途无量的时候,也没必要因为度田而自毁前程。
    家里那几百亩地一年的产出不到三千石,就算接受度田,损失也就是一半而已。如果能因此换来一个守相,利大于弊。
    千亩良田易得,二千石高官难求。
    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就不该接受陈登的邀请,做了陈登的幕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怀疑陈登最终可能走上与朝廷为敌的路。真要是如此的话,他必在牵连之列。
    回到住处,诸葛瑾意外地发现三弟诸葛均在座,正由妻子张氏陪着说话。
    诸葛瑾又惊又喜。“世平,你什么时候来的?”
    张氏笑容满面,引着诸葛瑾来到内室,指着几个箱子,喜不自胜的说道:“夫君,你看,这都是三弟带来的东西。有荆州的布、关中的笔墨,还有几件塞外的羊裘。有了这些羊裘,你晚上读书就不怕冷了。”
    张氏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箱子,取出一件羊裘,披上诸葛瑾身上。
    羊裘很柔软,毛很顺滑,手感极佳。尤其是贴着脸的羊毛,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这是哪来的?”
    “二兄送的。”诸葛均跟了进来。“如今塞外平定,每年都有大量的牛羊送到关中,肉奶可食,皮毛可衣,又便宜又暖和。”
    诸葛瑾扭头看看诸葛均。“你二兄还说什么了?”
    “二兄还说,朝廷将平冀州,需要大量的人才为郡县官吏。如果大兄有意,不妨做些准备。”
    诸葛瑾一惊。“朝廷准备更换冀州郡县官吏?”
    诸葛均点点头,转身从箱子里取出几部书。“这是朝廷这几个月的邸报合订本,按照不同的议题分类。二兄说,你把这些文章都看一遍,便知该如何做了。”
    诸葛瑾面色变了变,接过书,随手翻了一下。
    如今睢阳书坊也有翻印邸报,但是滞后比较严重,传到琅琊的也不全。
    “这么说,朝廷对度田已有定论?”
    “朝廷还没有做最终的结论,但结果已经大致清楚。各地贤良文学反对度田的理由几乎都无法自圆其说,现在只能坚持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激起民变之类,没有人能直接反对。”
    诸葛瑾点点头,心中明白。
    朝廷可以在别的州郡缓行度田,但是在冀州却没有这个想法。天子亲征,决意用武力平定冀州,就是为了强行度田做准备。
    而大量选择郡县官吏,自然也是为了将来度田。
    实际上,这也是为了表明态度,朝廷没有和审配谈判的想法。
    只是如此一来,不仅审配只能顽抗到底,冀州大族也会因为切身利益而放弃犹豫,坚决地和审配站在一起,决一死战。
    “天子很自信啊。”诸葛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