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游竞技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52章

    商博作为一名外交官,情报是他最重要的武器。
    能比凤翔府其他的人更快知道的情报,不好好的利用一下也对不起在战场上蹲守了半个月的李道源四人。
    张乐言问道:“先把贺表上了吧。”
    商博摇头说道:“贺表这事情不用着急,等到打胜仗的消息传回来,朝臣们自然会上。”
    张乐言不解的看着商博问道:“那我们要怎么做?”
    商博站起来说道:“走,拿上我的拜帖。前段日子天天送礼,现在是时候去拿回一些利息了。”
    凤翔府也和长安城一样执行宵禁,不过商博有都督府的令牌,自然可以晚上出门。
    带着张乐言,两人又换上了官服,一路上没有人阻挡。
    商博第一站就是当朝宰相裴冕的府邸。
    这段日子,商博经常上门拜访裴冕,就连门房都送了大大小小的礼物,门房看到商博夜里来访,立刻将他迎接了进去。
    “留后使,留后使怎么这会儿来了。”门房也是机敏,知道商博深夜到访肯定是有大事要找相爷。
    商博从袖子里掏出一块银饼,顺滑的塞进了门房的手上,接着说道:
    “麻烦禀告裴相,商博有要事相报。”
    门房立刻说道:“留后使来肯定是大事,小的这就去禀告!”
    宰相门房七品官,这宰相府的门房是裴家的老仆,也是机灵见过世面的,在裴府的地位和管家差不多。
    不一会儿,就有管事的过来,说裴冕请商博和张乐言去书房。
    走进了裴冕的书房,后方的座钟发出十下钟声,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裴冕的案头放着一盏玻璃外罩的煤油灯,他眼睛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
    这些都是这段日子商博赠送的陇右商品,对于喜好读书的裴冕来说,这都是价值千金的贵重礼品。
    裴冕出自于闻喜裴家,自然明白陇右的意思。
    但是作为扳倒韦见素的最大得利者,裴冕和东宫的关系已经注定。
    适当的和建宁王亲近,也是裴家的一笔投资。
    如果真的太子李俶继位,大不了裴冕就乞骸骨回家,朝廷中还是有裴家子弟继续当官的。
    只是裴冕的个人政治生命,暂时和建宁王绑在了一起。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做法,两头下注,遇到朝廷更迭就立刻断尾求生。
    裴冕放下了手里的《资治通鉴》,对着商博问道。
    “商留后使深夜拜访,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
    裴冕很欣赏商博这个年轻的留后使,人情练达,每次和商博在一起都很舒服。
    这就是所谓的个人魅力了,商博在凤翔府一路送礼。无论立场如何,朝廷大臣提起这位都督府的留后使,都挑不出商博哪里不好。
    商博也没有绕弯弯,直接说道:
    “裴相,香积寺大捷。”
    裴冕立刻坐正了身体,他盯着商博说道:
    “消息可靠吗?”
    商博坚定的说道:“千真万确,郭子仪李嗣业在香积寺大破伪燕大军,现在应该已经攻入长安城了。”
    裴冕一下子从书桌后站起来,他看着商博说道:
    “我信你。”
    裴冕抬起头看着商博说道:“长安大捷,可是朝廷盛事,不过商留后深夜来找老朽,肯定不单单是为了报捷吧?”
    裴冕不愧是在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一下子就看出商博深夜来访的目的不是单单来报捷。
    商博脸上带着笑容说道:“裴相明鉴,商博这次过来,是为了请裴相一起上表,在收复长安后,请上皇回銮长安!”
    商博这句话说完,裴冕脸上露出了错愕的表情。
    他看着商博,过了半天这才说道: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裴冕连着感慨了半天,然后说道:“建宁王有汝等相助,说不定还真的能成大事!”
    裴冕继续说道:“本相自会上书,不过这头功还是要让给你们都督府。”
    “商留后使已经写好了奏疏了吧?”
    商博点点头,裴冕突然转换话题说道:“商留后使,朝廷就要秋闱了,你有没有兴趣考一考功名?”
    “这次老夫蒙皇上信任,被点为主考官,我看你的才学品德都是上选,考中进士应该不难。”
    这下子张乐言也惊讶的看着商博。
    要知道如今的科举考试可不是那么严格的,裴冕身为主考官,竟然要推荐商博去参加科举。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是要送商博一个功名啊。
    没想到商博斩钉截铁的说道:“博才疏学浅,还是不去科举考场上丢人现眼了。如今这个职位很好,商博没有改换门庭的想法。”
    裴冕叹了一口气说道:“建宁王竟然能网罗你等人才,何愁大事不成啊。”
    等到从裴冕的府邸里出来,商博对张乐言说道:
    “速度快点,还要跑好几家呢!明天早上报捷的信使到凤翔府的时候,就是我们一同上奏疏的时候!”
    忙碌了一夜之后,一行骑士冲向了凤翔府。
    “大捷!长安大捷!长安大捷!”
    长安两个字拥有无穷的魔力,再加上大捷两个字后,整个凤翔府都轰动了。
    “长安大捷了!”百姓们也跟着欢呼起来,不少百姓更是抱着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