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游竞技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643章

    十斗就是一旦,五斗就是接近六十斤的重量。
    东宫一下子采买了六十斤的朱砂,单涛脸色怪异的问道:“买这么多药材和朱砂,难道是炼丹吗?”
    第四百四十四章 十一月结算!
    案件迟迟没有进展,单涛只好带着玩家盯死了东宫。
    只可惜也许是朱雀桥的事情引起的影响太大,东宫一直没有动静,玩家多日的盯梢一无所获。
    追查暂时没有进展,破案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单涛也只能咬着牙撑着。
    十月过的飞快,十一月很快到来。
    沙州城内的李炎,打开系统看到了十月的结算报告。
    【亲王爵位:每月200点】
    【都督陇右:每月300点】
    【天下兵马副元帅:每月500点】
    【控制瓜州、沙州、西州、肃州、甘州、凉州:每月1500点】
    【控制北庭都护府:每月400点】
    【影响安西都护府:每月200点】
    【影响漠北草原:每月400点】
    【羁縻吐谷浑:每月300点】
    【突施骑内附:每月200点】
    【羁縻漠东草原:每月200点】
    【促使洛阳归附:1000点】
    【合计增加气运点5200点,十月份结余气运点20点,宿主目前拥有气运点5220点。】
    好险!
    随着玩家的增加,每个月兑换属性点的玩家也越来越多,李炎逐渐入不敷出。
    再加上使用复活书的玩家,熬过十月份的时候,李炎账上就剩下20点气运点了。
    叹了口气,随着玩家的增加和等级提升,需要留下强化玩家的气运点也越来越多。
    看来不能和之前那样召唤那么多玩家了。
    “系统,召唤一千名新玩家。”
    【如您所愿,目前有9083名玩家正在游戏中。】
    哎,还是没能突破一万名玩家。
    李炎稍稍有些郁闷,不过最近陇右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顺利。
    尉迟信的大军已经抵达了新筑的通辽城,这也让整个陇右松了一口气。
    大迂回战略的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方国寿在通辽筑城的这段空窗期。
    这个时候松漠府通辽城内,囤积了方国寿从渤海国购买的粮食。
    如果这个时候河东的军队北上,发现秘密筑城的通辽城,那么这批粮食就会落入到伪燕手里。
    要是伪燕占据通辽城,那陇右的军队想要在辽西站稳脚跟,就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幸运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尉迟信和方国寿在通辽城顺利会师,大军开进了通辽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尉迟信带来的先头部队都是灵活的骑兵,虽然只有两千人,但是尉迟信有足够的信心,这些人能够守住通辽城。
    接下来等后方的炮兵抵达通辽,那时候通辽城就固若金汤了。
    而在玩家偷偷在通辽囤积兵力的时候,河东的叛军内部却起了矛盾。
    当年安庆绪弑父,害怕父亲的亲密战友史思明反叛,假借了安禄山的手令将史思明调回了河东,担任太原府留守,守卫河东重镇太原。
    太原府,是河东节度使驻节的地方,也是安禄山起兵的基本盘之一。
    安庆绪调史思明去太原府,一方面是因为大唐之前从朔方进攻河东,太原府急需要一名老将镇守。
    在伪燕内部,除了史思明之外,没有其他大将有这个威望和作战能力。
    果然史思明在太原府指挥伪燕叛军,挫败了郭子仪从朔方进军的战略意图。
    后来郭子仪在皇帝的命令下,不得不放弃了先扫荡伪燕老巢,再剿灭两京叛军的计划,改为从关中进军进攻长安和洛阳。
    安庆绪调史思明去太原府,还有一个目的是史思明威望太高,安庆绪害怕自己弑父篡位的事情被史思明发现,如果史思明振臂一呼,那伪燕的皇位就要改姓史了。
    本来安庆绪洛阳登基,史思明在太原府负责后方,这一切都建立在脆弱的平衡上。
    安庆绪拥有大义,毕竟他是安禄山的儿子,而安禄山在河东三镇的威望很高,安庆绪自然能够号令住这些宿将。
    可是两京的失败,再加上洛阳未战安庆绪就逃出洛阳,手下头号谋士严庄还献城投降大唐。
    这对于安庆绪威望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当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河东、平卢和范阳三镇,北地每条街都披麻戴孝,每户都能听到哭泣声。
    两京大败,不仅仅葬送了伪燕的精锐,也葬送了三镇不少家庭的父亲、儿子和丈夫。
    而这两场大败的责任人自然就是安庆绪这伪燕皇帝了。
    留守在三镇的军官和士兵隐隐约约的靠拢在史思明的麾下。
    安庆绪的性格有些乖戾,但是他可不是傻子。
    他派出使者,让留在颍川的田承嗣前来接应,但是使者一去不返,安庆绪就知道手下已经不可靠了。
    可是唐军收复洛阳之后,郭子仪只是简单修整了一下,就将洛阳的防务交给了张巡,带着兵马北上追击安庆绪了。
    前面是态度不明的史思明,后面是穷追不舍的郭子仪,安庆绪似乎陷入到了绝境。
    大唐上下的乐观态度,让所有人都觉得平定安禄山之乱就在眼前。
    只不过身处沙州的李炎知道,大唐这场叛乱还将要持续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