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游竞技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1015章

    史朝义很清楚自己父亲的性格,史思明为人阴鹜,对麾下部将要求非常的严苛。
    而自己这个世子位置并不稳固,他的弟弟史朝清在史朝义身边效力,史朝清是幼子,他的生母又得到史思明的宠爱。
    这一次自己没能在齐鲁立功,那史朝清必然会在父帅身边进谗言。
    就算是打通了淄州和父亲会师,恐怕也会被褫夺兵权。
    骆悦犹豫了一下说道:
    “上策是向唐军议和。”
    这句话说完,史朝义也沉默了。
    骆悦咬了咬嘴唇说道:
    “世子,范阳若真的陷入唐军之手,仅仅靠着河东一镇,要如何和大唐相争?”
    史朝义闭上眼睛,骆悦又说道:
    “如今天下动乱久了,人心思定,世子看齐淄二州的人心如何?”
    史朝义也沉默了,一开始攻入淄州的时候,淄州百姓可以说是箪食壶浆迎接史朝义的军队。
    史朝义挥手让骆悦离开,陷入到深思中。
    齐鲁地区长期被大唐朝廷忽视,无论是赋税、科举还是其他方面,都遭遇和关中完全不公平的待遇。
    齐鲁地区本身就有北上拓荒的传统,文化上和河东联系更紧密,也是最积极响应安禄山造反的地区。
    但是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章武看着临淄城内“喜迎王师”的士绅和百姓代表,想到了在梁山分别之前,他和张端阳的一番谈话。
    当时两人在梁山灭了安庆绪,在水泊前散步的时候,章武忍不住问起张端阳这位大学教授,以后要如何面对齐鲁的问题。
    张端阳只是笑了笑说道:
    “齐鲁支持安禄山,是大唐朝廷长期财政上和教育上的歧视政策导致的。”
    章武点头,这已经是所有玩家的共识了,论坛上阐释安史之乱内因的帖子满天飞,章武自然也是知道的。
    张端阳说道:“其实和山河四省的说法差不多,如今的大唐,河东和齐鲁,以及河南道除洛阳以外的地区,就是大唐的山河四省。”
    “中上层的士人阶层长期受到朝廷的歧视,科举考试录取率远低于其他地区。”
    “实际上如今的江东四道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江东的经济情况好啊,就算是不能中科举也有其他的出路,而且作为大唐的经济中心,江东也没有边防的担子。”
    “相比之下,河东和齐鲁就比较惨了,政治上歧视,人口又多,土地又不如江南肥沃,气候又不如江南宜居,还要承担北方军防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自然更容易造反了。”
    章武点头,齐鲁的情况确实也和河东差不多。
    张端阳又说道:“其实这些事情,和普通百姓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年头的科举又不是高考,和绝大部分人都是无关的。”
    “但是大唐这个时代,能够影响百姓的就是那少部分的读书人士绅,百姓的情绪也被他们煽动起来了。”
    “但是章武你不用担心,等你入淄州,这些士族豪绅必然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章武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
    张端阳叹息一声说道:“权势地位,这些都是吃饱肚子后的高层次需求,如果命都保不住,都吃不上饭,谁还会追求功名利禄啊?仗打了这么多年,齐鲁早就被拖垮了。”
    章武沉默了一下,张端阳继续说道:
    “江东地区的人口大增长,其实就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现在很多江东的百姓,都是这个时候从北方逃难去的。”
    “安史之乱减少了大量的人口,让原本人口众多的齐鲁地区变得人丁凋敝,但是也等于减少了卷的人口,不卷,大家自然是想要安定,不想要继续跟着史思明后面打仗了。”
    章武彻底沉默了。
    在历史洪流之中,一切都变得虚无起来,曾经的追求早就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活下去的渴求。
    那些怀揣着梦想,想要改变之前不公平际遇的齐鲁人,如今又在哪里呢?
    张端阳叹息一声说道:
    “大唐的对外扩张到达了极限,经济上也没有更进一步的空间,自然就会转向内卷。”
    “内卷又产生不公平感,进一步让社会割裂,没有安史之乱,也会有其他叛乱。”
    “但是残酷的说,安史之乱也迫使大唐进行变革,人口也减少,又重新空出新的机会,反而让大唐续命了。”
    章武握拳问道:
    “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张端阳说道:“有,一切矛盾都是分配的矛盾,如果一个王朝能够进行自发的改变分配模式,那百姓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社会更加公平一些,矛盾也就会少一些。”
    章武沉默了,这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是让权贵自己对自己进行分配改革,又是何其难的一件事啊。
    章武和张端阳在梁山分别,章武进入淄州,果然如同张端阳所说,淄州上下人心思定,不想要跟着史朝义再打仗了。
    而张端阳带着五千“私兵”,从临淮坐漕运船南下,抵达了他就任的浙东。
    第六百六十九章 海洋贸易的问题
    重新从四镇节度使变成淮南节度使的高适心情很好。
    作为诗人,高适自然是合格的,他和一群边塞诗人共同撑起了盛唐的边塞诗派,给后世留下了盛唐边塞的剪影。